首页 三 第51页

三 第51页

  • 咳嗽反反复复 王旭高运气证治方三案

    咳嗽反反复复 王旭高运气证治方三案

    运气证治方“紫菀汤”载于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紫菀、杏仁、人参、黄芪、桑白皮、地骨皮仁、白芍、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王旭高认为,本方可用治“遇六乙年,从革之纪,岁金不及,炎火盛行,民病咳逆上气,身热咳衄,汗出,肩背臂痛。为水所复,则反头脑痛及于顶,发热口疮心痛”等症。笔者据此运气证治方特点,每遇肺虚咳嗽、喘病、咯血、头顶痛、口疮等病症即用此方治疗,疗效确凿,兹举三案,与诸君分享。 病案1 易某,女,61岁,201...

  • 百日咳方三

    百日咳方三

    大蒜15—30克,白糖适量。将大蒜去皮,洗净,捣烂,开水浸泡4--8小时,或加水一碗煮1--2沸,滤其计,调入白糖,分2--3次服用。本方适用于百日咳。...

  • 一二三四五六汤治咳喘

    一二三四五六汤治咳喘

    湖北中医药大学王绪前教授从医执教30余年,学验俱丰,其所创验方一二三四五六汤用于治疗痰湿蕴肺型咳喘,常获显效。 组成:葶苈子15克,陈皮10克,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莱菔子15克,白芥子10克,苏子10克,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炙甘草10克。该方由一味葶苈子、二陈汤、三子养亲汤、三拗汤、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加减组成,故名一二三四五六汤。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方...

  • 盛丽先:三拗汤治儿童咳喘

    盛丽先:三拗汤治儿童咳喘

    三拗汤系由《伤寒论》麻黄汤去桂枝而成,主治鼻塞声重、咳嗽痰多、头痛目眩等外感风寒咳嗽证。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首次出现以“三拗汤”为名的成方,采用连节麻黄、连皮杏仁、连梢甘草,与常规炮制加工方法相拗,故名三拗汤。《和剂局方》认为此方长于开宣肺气、降逆平喘,因去辛温之桂枝,发汗力不及麻黄汤,可放心使用。历代医家以三拗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感冒风寒、头痛身疼、喘咳胸满、痰白清稀、风寒犯肺、肺气闭郁、声音嘶哑等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使之成为治疗外感咳嗽的经典方剂。浙江省中医院盛丽先教授以三拗汤为主...

  • 治流感方三则

    治流感方三则

    方一葛根50克,枇杷叶(干品去毛)、金银花藤各10克,白茅根20克。水煎服,一般连服3剂即愈。 方二十大功劳(干品)、石菖蒲各10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连服3日即愈。 方三紫苏花3克,艾叶、藿香各5克,神曲10克,生姜3片。水煎服,连服3日即愈。 以上三方,笔者常用于临床效果很好。主治流行性感冒发烧、头痛、咳嗽等症。 湖南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 教授蒋改苏献方...

  • 咳喘痰多 冯世纶抄方 射干麻黄汤案三则

    咳喘痰多 冯世纶抄方 射干麻黄汤案三则

    笔者有幸跟随经方名家冯世纶教授抄方以来,受益颇多,从中摘取射干麻黄汤案三则,以飨读者。 医案 案一:张某某,男,56岁。咳喘1月,干咳无痰,喘息,受凉或下午喘重,喘时汗出,侧卧可眠,口中和,有哮鸣音,小便可,夜尿3~4行,苔白腻,脉细弦,左反关。 处方:麻黄10克,射干10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五味子15克,细辛6克,姜半夏15克,炙甘草6克。7剂。服后咳喘愈,未再服药。 按:咳喘上气,喉中痰鸣,受凉喘重并喘时汗出,微兼有表,正合射干麻黄汤证。 案二:林某,...

  • 传统中成药“退烧三宝”

    传统中成药“退烧三宝”

    安宫牛黄丸 来源于清吴鞠通《温病条辨》。该药由黄连、郁金、栀子、水牛角浓缩粉、牛黄、朱砂、雄黄、麝香、冰片等药材配伍而成。剂型为大蜜丸,每丸重3.3克。本药清热解毒作用最强,目前多用于:①温病温邪化火热人心包出现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及小儿惊风抽搐之症;②中风痰厥昏迷不醒(初期服之以降血压)等症。亦可用于肝昏迷、慢性肾炎尿毒症。成人服用每日1次1丸;3岁以内小儿每日1次,1/4丸;3—6岁每.日1 次,1/2丸,或遵医嘱。 局方至宝丹 来源为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该成药由水牛角浓缩粉、琥珀、安息香、雄黄、...

  • 三法解决鼻塞发冷

    三法解决鼻塞发冷

    鼻子插葱 在两个鼻孔内各塞进一段鲜葱白,3小时后取出,通常可很快解决感冒初期鼻塞的症状。倘若不行,可于次日再塞一次。需要注意的是,葱要选择粗一点的,能塞进鼻孔就行,否则药力就比较小,而且容易吸入鼻腔深部。如果感觉鼻腔接触鲜葱对黏膜刺激过大,可在葱条的外面包上一层薄薄的纱布。 白酒刮身 着凉后感觉浑身发冷、发紧,可用勺把等光滑硬物蘸白酒(最好是50度以上的高度白酒),轻刮前胸后背、肘窝及胭窝处。顺序是肘窝->前胸->后背窝-> 胭窝,直至皮肤发红发热即可。然后盖好被子躺一会儿,很快就会感到全身发热、...

  • 三根汤 小儿感冒食疗 祝肇刚

    三根汤 小儿感冒食疗 祝肇刚

    小儿感冒由于小儿冷暖不知调节,肌肤嫩弱,腠理疏薄,卫外机能未固,故易于罹患。受病以后,因脏腑嫩弱,故传变较速,且易兼夹痰壅、食滞、惊吓等因素而使证情复杂。证治仍分风寒、风热为主。可用小儿感冒食疗 三根汤 组成: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芦根30克 用芦根,中用葛根,下用茅根,三药合用使三焦通利,气机通畅,邪出有路,邪去则正安。白茅根性味甘寒,清血分之热并可利小便。葛根味甘性辛平,可解肌退热生津。芦根味甘性寒,清气分之热,且可养阴除烦。芦根茅根用鲜品更佳,需用量加倍,干品味淡。煎成汤后,味亦甘甜,有利于小儿服用,注意...

  • 治风寒感冒的“三汤”

    治风寒感冒的“三汤”

      面对冬季感冒基层医生可以指导患者尝试简易的食疗方法,如果及时按顺序服用,可以做到“三汤下肚、感冒驱除”。    风寒感冒初起,主要症状为头沉或头痛、怕冷、四肢酸痛,身体发烧但无汗,同时伴有鼻塞、流清涕。患者不欲饮水,咯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同中医辩证,食疗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治风寒感冒的“三汤”如下:      五神饮   将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切成粗末,与茶叶6克一同开水冲泡。一段时间后,与红糖30克搅拌,煮沸后趁热服下,服后盖被,如出汗不畅,一小时后可...

  • 偏头痛治疗三小方

    偏头痛治疗三小方

    【简介】偏头疼是反复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疼,属众多头疼类型中的“大户” 【治法】 1.白芷30克。川芎15克,甘草6克,以上三药共研为细末。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克以开水送服。 2.白附子3克研细末,葱白15克以上二药一起捣成泥状。取如黄豆大一粒,摊在小圆形纸上,贴敷患侧太阳穴处。约 l小时取下。 3.白芷、川芎、天南星各60克。葱白3根,蜂蜜15克,前3 味共研细末,以蜂蜜调敷太阳穴和印堂穴30分钟。 【疾病】发作前常有闪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约数分钟至1小时左右出现一侧头部一跳...

  • 冬补三气预防慢支

    冬补三气预防慢支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其在任何季节都可发生,但以冬季最为常见。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最易发病,但做到以下几点即可预防。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冬三月,天寒地冻,阴气极盛,阳气潜伏,以闭藏为本。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防寒保暖,固护正气。《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

  • 防治感冒 流感三方

    防治感冒 流感三方

    感冒外用方 处方:大蒜2 瓣,捣成泥状,纸包卷成小筒,塞入鼻孔,每日2次,以愈为度。 功效:杀毒、通窍,治感冒头痛,鼻塞,咽痛。 (梁汉臣) 治风寒感冒方 处方:红糖30克(冲服),干姜10 克,葱头25克,白胡椒5克。水煎服,日 1—2剂。 功效:温脾胃,散风寒,主治风寒感冒,胃脘不适,头痛眩晕,鼻塞流清鼻涕,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濡等。(刘全武) 预防流感民间方 处方:菊花10 克,荆芥10克,冰片10克。将菊花、荆芥研成极细末,冰片溶化成液体。三药调匀,调成雪花膏状,擦鼻孔用,每日3...

  • 治流感三型五方:中医师黄省三

    治流感三型五方:中医师黄省三

      黄省三《流行性感冒实验新疗法》中医验方,是岭南地区防治流行性感染性发热性传染病特色疗法之一。半个世纪过去,甲流又在广东乃至全国流行,重新发掘整理名医经验,可以为当今防治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借鉴。   黄省三(1882年~1965年),名思省,番禺人,广东省名老中医。幼时即随父习医,19岁学成行医故里。1910年迁居省城广州南关西横街医寓“黄崇本堂”。1924年离穗赴港,在香港跑马地礼顿山道设馆行医,开始接触外国医学,购进显微镜和实验设备,并聘请两位留学德国的西医师协助,求诊者甚众,名...

  • 麻杏二三汤治小儿咳嗽

    麻杏二三汤治小儿咳嗽

    小儿咳嗽一证,临床常见。笔者跟诊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秦艳虹老师,见其擅用麻杏二三汤治疗小儿咳嗽,临证加减,寒热咳嗽皆可用。举病案说明之。 患儿原某某,男,10个月,2014年11月20日初诊。主诉咳嗽一月,加重一周。患者于一月前于某西医院被诊为“支气管肺炎”,经住院西医治疗后好转并于半月后出院,除咳嗽外无其他异常。一周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加重,日夜不止,夜间尤甚,痰多色白,不易咳出,面红,纳乳较差,眠差,二便调。查其舌质淡红苔白腻,指纹显于气关,纹色淡红。...

  • 伏暑三焦同病 重点在治肺

    伏暑三焦同病 重点在治肺

    《温热论》中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病条辨》中说:“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叶天士在伤寒辨治体系“首犯太阳”的思维框架中,注意到并明确提出温病“首先犯肺”,并付诸临床证治中,这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是一大创举。三焦同病,如为内伤杂病,治疗往往从中焦入手;如为外感温病,治疗往往从上焦着眼;如为外感伤寒,治疗往往从少阳或厥阴入手。 叶案: 范 伏暑阻其气分,烦渴,咳呕喘急,二便不爽。宜治上焦。...

  • 便方三药粥治感冒

    便方三药粥治感冒

      进入冬季,患感冒的人越来越多。这些感冒大都是由风寒引起的。专家建议,平时多喝粥,有利于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冬日煮粥以大米最好。因为大米性味甘平,有和胃气、补脾虚、壮筋骨、和五脏的功效,而其他米,如小米、薏米都是性味甘、微寒的食物,不是很适合冬日食用。   此外,煮粥时还可加入一些具有食疗作用的特殊食材,有关专家向大家推荐了以下几种粥:   ◆生姜苏叶粥:有祛痰、祛寒、补气、除痘、平喘的作用。具体做法是:苏叶10克、生姜3片,将白粥熬好后放入,再开锅就可食用了。   ◆杏仁粥:杏仁(去皮)20个左右,...

  • 三味中药治干咳疗效明显

    三味中药治干咳疗效明显

    咳嗽按时间可分为三类,即急性咳 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其中亚急性 咳嗽指3~8周的咳嗽。亚急性咳嗽最常 见的病因为感染后咳嗽,而感染后咳嗽 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故在亚急性咳嗽 中感染后刺激性干咳占据相当大的比 例。 感染后的亚急性刺激性干咳属中医 “呛咳”范畴,与“风热”、“气火”等因素有 关,在临证辨治过程中采用三味中药治 疗“呛咳”疗效尚佳,现作小结如下。 选择门诊诊疗的干咳患者64例,其 中男28例,女36例...

  • 三根大葱治疗轻症热伤风

    三根大葱治疗轻症热伤风

      “梅花三弄”雨热交替谨防热伤风   进入8、9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雨季,然而雨一过,高温又来,冷热夹击下,不少人都患上了“热伤风”。   而最近受人关注的今年第9号台风“梅花”,更是强弱多变,走势曲折,被不少人幽默地称做“梅花三弄”。截止到8日,台风“梅花”仍然影响我国山东和辽宁等地。   下图为8月7日,受台风“梅花”外围影响,江苏连云港连岛海岸边巨浪拍岸。...

  • 自制三种水助感冒康复

    自制三种水助感冒康复

    春季早晚温差大,容易患感冒,大家可以在家自己制作一些水剂,有助于感冒症状的缓解。 喉痛:淡盐水。将7.5 克盐溶解在250毫升温水中,缓慢漱口可以缓解咽喉肿痛,每隔6—8小时漱口一次。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漱门水,它们可能会加剧呼吸道干燥。如果声音沙哑,应少说话,并忌大声叫喊。 咳嗽:玉米水,玉米1 个(带须及最里层的皮),胡萝卜150克去皮切成小块,荸荠8个去皮,加水100(7-- 1500毫升,水开后中火煮 25分钟左右(至玉米熟透)。待汤水温热,每口服用 5-6次,200毫升/次。适川于咳嗽、咽痛、咳黄...

  • 三法缓解感冒症状

    三法缓解感冒症状

    1.把热水倒入壶中或杯中,加入少许食醋,用嘴和鼻子对准壶口或杯口,进行呼吸;口呼鼻吸,让蒸气熏蒸鼻腔,其热度以人能耐受为宜,可以很快消除鼻子堵、流鼻涕的症状。 2.葱白适量,切碎、开水冲泡,趁热用蒸气熏蒸口鼻,对缓解感冒早期的咽痒、流涕很有好处。 3.感冒了鼻子就会堵,用热水泡脚15分钟,就能使鼻黏膜充血消退,从而消除鼻塞。 (祝欣)...

  • 三个偏方“击退”感冒

    三个偏方“击退”感冒

    日本自古就有食疗驱感冒的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其中,三种吃法对预防和缓解感冒初期症状有帮助。 干香菇煎汁能退烧 研究表明,香菇的成分中含有抗病毒物质,把干香菇煎成汁饮用,自古以来就被日本人看成是治疗初期感冒的良药,对缓解感冒初期发烧、咳嗽等症状很有帮助。如果感觉干香菇汁口感不是很好,饮用的时候可加点蜂蜜。 豌豆角汤可改善易感冒体质 日本人常把豌豆角做成汤,从而改善易患感冒的体质。豌豆中的维生素C有助抑制过氧化脂质,防止细胞的老化,同时还能促进骨胶原形成,抑制致癌物质的生成,因此对提高免疫力、改善易患感冒的体质很有帮助...

  • 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三子”治“寒喘”

    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三子”治“寒喘”

    黎爹今年62岁,因常年抽烟喝酒,患上了严重的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平时只要稍受凉就会引发咳嗽、气喘等不适,每次发作都要住院治疗才能缓解。半年前,黎爹无意中听朋友说湖南大夫堂国医国药馆的夏桂花教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一手”,特意在老伴的陪同下找到了夏教授。经过约5个疗程(5周)的纯中药治疗,黎爹的哮喘近半年都没有发作过,精气神也比以前好多了。 很多疾病都会引起哮喘,如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肺源性心脏病、过敏性疾病等。而中医认为,哮喘有“实喘”和&...

  • 治三种感冒偏方

    治三种感冒偏方

    1.紫苏叶9克,鲜姜9克。水煎去渣,加红糖30克调匀。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趁热服用。主治风寒感冒。 2.淡豆豉9克,大葱白3根 (每根约一柞长),炒白术10 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热服。主治气虚感冒。 3.绿豆100克,白菜疙瘩 (白菜根)3个,红糖6克。先将绿豆和白菜疙瘩煎汁,去渣后加入红糖搅匀。此为1日量,分早、晚两次趁热服用。主治风热感冒。 (刘建英)...

  • 化痰三宝

    化痰三宝

    在果蔬族中,雪梨、 柑橘、白萝卜化痰作用比 较好,可谓化痰三宝。 《本草纲目》中记载: 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 利。 《罗氏会约医镜》指 出:梨,“外可散风,内 可涤烦。生用,清六腑之 热,熟食,滋五脏之阴”。 雪梨肉嫩自如雪,故称雪 梨。味甘性寒,含苹果 酸、柠檬酸、多种维生素 和胡萝卜素等,能生津止 渴,润喉去燥。适宜口 干、眼干、思虑过度、睡 眠不足、讲话过多的人 群。药用则能治风热、润 肺、清心、降火、解毒 等。最主要的是,它还具 有清热化痰之功效,特别 适合干燥的冬天食用。药 用...

    精品偏方 2024-03-08 10 0 三宝化痰
  • 肺气肿利用三子养亲汤进行调养

    肺气肿利用三子养亲汤进行调养

    中医讲究药膳食疗,这样能够慢慢调理身体恢复到健康的状态。尤其对于一些非常严重、难以快速治愈的疾病,食疗方法更加显出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   肺气肿在秋冬季节更容易发病和加重,因此,患有这个病的老人最好把握住气温对呼吸系统刺激较少的夏季,利用三子养亲汤进行调养。   三子养亲汤包含苏子10克、白芥子10克、莱菔子10克、生山药60克、元参30克。加适量清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用2次,有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功效。   (杭州 武先生)   专家点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

  • 风热感冒宜选三种中成药

    风热感冒宜选三种中成药

    人夏后,有些怕热的老人晚上喜欢开窗睡觉,而这十分容易诱发感冒,这种人夏后多风、多热环境下发生的感冒,大多属于中医所说的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用的药物包括菊花、薄荷、桑叶等。 隋代著名医书《诸病源候论》中说:“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人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

  • 有效缓解打嗝三方

    有效缓解打嗝三方

    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挺起胸膛,深深地尽全力吸足一口气,然后憋住,不要呼气。直到实在憋不住了再呼出去,反复3~5次即可有效缓解打嗝。 往塑料袋里呼气吸气。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打嗝是由于体内的二氧化碳太少引起的,所以可以通过提高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来止住打嗝。可以找一个不漏气的塑料袋,把塑料袋紧紧扣在口和鼻子上,然后往里面呼气吸气,这样呼气吸气几次,过一会儿就不会打嗝了。 压舌头。用干净的勺子把舌头紧紧地压住,几分钟以后,打嗝一般会停止。...

  • 三偏方治疥疮

    三偏方治疥疮

      1.取百部50克,苦参50克,地肤子50克,花椒50克,丹皮50克。制成300毫升液体,每次40毫升洗澡药浴,每日1次。   2.取百部50克,槟榔50克,苦参50克,防己50克,大黄50克,冬葵子50克。制成500毫升酊剂,外搽,每日2~3次,4日为1个疗程。   3.取百部50克,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大枫子30克,75%乙醇500毫升,浸泡3天后去渣外搽。...

  • 白萝卜米醋外敷治三叉神经痛

    白萝卜米醋外敷治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剧痛,用白萝卜加米醋外敷对部分患者有奇效。 具体方法白萝卜100克,切成丝,加米醋10毫升,混匀后敷于患侧面部,10分钟后洗去,每日敷2次。 白萝卜有理气、活血等功效,米醋有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的作用,二者混合后外敷可明显缓解神经痛症状。...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