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 第54页

三 第54页

  • 防治口腔溃疡三方

    防治口腔溃疡三方

    1.预防方:梨、马 蹄、莲藕、鲜芦根各 100克,麦冬50克, 洗净之后用榨机榨成 汁,分多次饮用。此方 对由热邪引起口腔溃 疡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2.治疗方一:黄连 10克,黄芩、黄柏各5 克研磨成细末,然后将 药粉敷在溃疡处,每日 多次,敷完药粉后30分 钟内勿饮水。 3.治疗方二:将蒙脱 石散用温开水调和成糊状, 均匀地涂抹在溃疡处,每 日3次。涂抹后30分钟内 勿饮水。 (抗美荐)...

  • 坚固牙齿三方法

    坚固牙齿三方法

    ☆补肾固齿法 选补骨脂30克,怀牛膝15克,枸杞15克,每天早晚熬水喝,加入200毫升水,熬至100毫升左右即可。 ☆茶水漱口法 每天三餐过后,含上两口茶水漱漱口,可以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这样,您吃酸味食物时也不用怕酸到牙齿了。 ☆叩齿咽津法 每天早上起床后或者是晚上睡觉前,您将上下牙齿相互叩击30次左右,并将产生的津液吞下去,能让牙齿更加坚固。...

  • 面瘫“口眼喎斜”透刺“面三针”

    面瘫“口眼喎斜”透刺“面三针”

      面神经麻痹,又名面瘫,中医称“口眼喎斜”,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多见,本病多与风邪有关。《金匮要略》中说:“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盛灿若从医60年,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擅用透刺“面三针”治面神经麻痹,均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笔者曾随师学习,现将此疗法介绍如下。   选穴   面三针:面瘫1:地仓穴下1寸;面瘫2:相当于大迎穴;面瘫3:大阳穴下1寸。   进针法   面瘫1向颊...

  • 治口眼歪斜 荆防三虫汤

    治口眼歪斜 荆防三虫汤

      朱祥麟,1944年生,湖北省鄂州市人,五代世医,湖北省鄂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湖北省名中医。擅长治疗时病、内伤杂病、妇科病。倡六气皆能化风,五脏病变皆能生风;倡内伤伏气致病说,强调消除伏气于萌芽,注重先期防治的学术观点;提出奇经八脉辨证论治。所著《奇经证治条辨》获“康莱特”杯中华全国中医药优秀著作三等奖。发表医学学术论文80余篇。主要著作有《中国宫廷秘方医疗佚事选评》、《奇经证治条辨》、《论内经风病学》、《医学发微》、《朱氏中医世家学验秘传》等。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川...

  • 治疗牙痛含漱法三则

    治疗牙痛含漱法三则

    含漱法是将药物含在口中,停留1-2分钟后吐出,一日数次,对治疗牙痛有明显疗效。含漱的药物需分型论治。 1、胃火上炎型:牙痛多以上牙为主,牵引头痛,面觉灼热,牙龈红肿,舌红苔黄,脉数。可用生大黄、生地、丹皮、升麻各10克,水煎,药液含漱。 2、阴虚火旺型:牙痛时做时止,牙龈色紫而肿,痛齿摇动,口燥咽干,头昏耳鸣,舌红苔薄黄,脉细数。可用山萸肉、白芍、枸杞子、牛膝各10克,水煎,药液含漱。 3、寒入少阴型:牙痛,齿龈不红不肿,恶寒,四肢逆冷,舌淡苔白,脉沉迟。可用高良姜、甘草各10克,细辛5克,...

  • 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毛德西三才封髓汤

    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毛德西三才封髓汤

      毛德西,男,1940年10月出生,河南巩义人,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6年被评为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2009年获得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   主编、参编《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毛德西临床经验集萃》等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谙熟经典,旁识各家,临床50年学验俱丰,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病造诣精深,疗效显著。   组成:砂仁8克(后下),...

  • 中药外治口疮验方三则

    中药外治口疮验方三则

    1.细辛敷脐。细辛20克,研为细面,取3~5克,用米醋做成药饼,贴敷脐中,上盖纱布, 以胶布固定, 2天换药1次。本方散浮热, 解郁火, 通窍止痛。2.口腔炎散。细辛、官桂、吴茱萸各3克, 研为细末,将适量药末撒满患者脐孔,并按紧,再用胶布贴紧,勿使药末漏出,同时兼用本散涂搽口腔患部,2天换药1次。本方消炎止痛,引热下行。 3.青黛冰片散。青黛10克, 孩儿茶6克,共研细末,每日外涂3次。口舌生疮是常见病症,治疗不当,影响进食,且反复发作会成为顽疾。贾佩琰...

  • 中医教您三招远离口腔疾病

    中医教您三招远离口腔疾病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定期口腔检查,远离口腔疾病”。提起口腔的卫生,很多人会想到西医,实际上,中医自古以来就对口腔健康非常重视,尤其注重预防保健。但是,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如何对口腔进行中医特色的保健,引发了很多的口腔问题,如龋齿,牙龈出血等,那么中医对于口腔保健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第一招:赤龙搅海 唐代名医孙思邈是古代文献记载的屈指可数的年过百岁的医生之一,他在其所著的《养生铭》中记载了“晨兴漱玉津”的祛病益寿方法。据传,他每天早...

  • 中医治疗牙齿动摇一般分为三型

    中医治疗牙齿动摇一般分为三型

      牙齿动摇,又称牙齿浮动。中医认为,手阳明之脉入下齿,足阳明之脉入上齿,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寄龈以为养,所以齿动与手足阳明之脉和肾密切相关。牙齿动摇,与口腔卫生也有着密切关系,若素不刷牙,或刷牙方法不正确,食物残渣存于齿缝,附于齿龈,腐蚀牙根,则齿动摇。中医治疗此症一般分为三型。   阳明热盛   牙齿摇动,伴有牙龈红肿,或牙龈宣露,口臭便秘,舌质红,苔黄腻偏干,脉滑数。   治宜清胃固齿。药用:黄连10克,当归10克,生地20克,升麻6克,丹皮12克,石斛12克,熟地18克,水煎服,每日1剂。...

  • 牙痛外治方三则

    牙痛外治方三则

    方一山奈10克,细辛、薄荷各3克,研末,用一张纸将上药末包裹卷成纸烟状,点燃后用其烟熏鼻腔,5分钟即可止痛。 方二杏仁7枚,大蒜7瓣,共捣为泥,外敷太阳穴(左侧牙疼敷右侧,右侧牙疼敷左侧),用胶布固定4小时,一般1-2次可愈。 方三鲜芦荟叶1小段,洗净后放入口腔中牙痛部位,反复咀嚼20分钟,不必吞服,每日2次。一般3天症状可明显改善,5天可愈。 山东省沂南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李祥农献方...

  • 防动脉硬化食疗三方

    防动脉硬化食疗三方

    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 病、多发病。它是由于动脉发生了 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改 变,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 性和使动脉管腔缩小的一种疾 病。实践证明,治疗动脉硬化除了 口服药物、进行适当的运动外,通 过饮食进行治疗也是一个有效的 方法。下面就介绍三则对动脉硬 化有防治作用的食疗方。 一、玉米木耳粥 原料:玉米0.15公斤,黑木 耳15克,粳米0.1公斤。 制法:黑木耳用冷水浸泡,待 泡软后将其撕碎。粳米、玉米加水 同煮成粥,然后加人黑木耳煮熟 即可食用。 功效:玉米油中含有不饱和 脂肪酸,能抑制...

  • 冬季中风等脑血管病三补三注意

    冬季中风等脑血管病三补三注意

    冬季是中风等脑血管病高发季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乔虹介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脑血管病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统称为“中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相对现代医学,中医药在防治脑血管病方面有其优势所在。 三注意 乔虹认为,中医学在“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指导下建立了一整套养生防病理论,对我们现代人的养生保健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注意:...

  • 能改善心衰的三种运动

    能改善心衰的三种运动

    心力衰竭的康复目标以改善症 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达到这一目 的,除了药物干预外,还应适度锻炼。 瑜伽适度的瑜伽动作对慢性 心力衰竭患者是安全的,还有助于 减缓与心脏病病发死亡有关的炎 症。瑜伽不仅能减缓与心力衰竭有 关的炎症,还可增强患者的耐力和 生活质量。专家提醒,心衰患者在进 行瑜伽运动的时候,应选择强度较 小的动作。 水疗水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 种新型慢性心衰的康复训练方式, 指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浸水、水中 运动(如水中踏车、水中操等)。研究 发现,心功能Ⅱ一Ⅳ级的心力衰竭患 者,在4l oI=水中半卧位...

  • 三种食疗方防中风

    三种食疗方防中风

    现代人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使得中风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时值冬初,又将迎来中风高发季节,潜在患者该如何从饮食上预防呢?专家推介以下三种食疗方防中风: 陈皮山楂粥 材料:贝母粉15克、陈皮粉5克、山楂粉15克、粳米50克、淮山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粳米、淮山、冰糖如常法煮粥,煮至米烂未稠时,加入贝母、陈皮、山楂,改用文火稍煮,视粥稠时停火,每日早晚温服。 作用:适用于脾虚痰湿盛,症见食欲不佳、腹胀便溏、痰多苔腻等表现者。 春砂仁瘦肉汤 材料:瘦肉100克、三...

  • 三高每天食用新鲜马齿苋

    三高每天食用新鲜马齿苋

    现如今,三高(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天敌。 我也有三高,去年初,我在朋友老李的推荐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食用了3个月的马齿苋。再去做化验时惊奇地发现:我的血压和血脂都达到了正常指标,同时我的血糖指标也在临界线上了。极为明显的是,这马齿苋还让我不闹肠道病了,基本上远离了消炎药。 当时,我每天食用大约40 克的新鲜马齿苋,3个月来未间断过。 马齿苋的吃法很多,既可以包肉馅和素馅包子、饺子、烙饼子吃,也可以拌凉菜吃,同时还可以煲汤喝。鲜的吃不完,就把剩余的马齿...

  • 三仁汤治顽固性高血压案

    三仁汤治顽固性高血压案

    张某,男,46岁,于2015年6月3日因语蹇、口?、左侧肢体麻木2天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未系统口服降压药,无冠心病、糖尿病史,伴有头晕,口干咽燥,恶热汗出,喜冷饮,纳可,寐安,二便调,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查体:P:108次/分,BP:200/100mmHg,构音欠清,左口角偏低,左侧肢体痛觉减弱,神经查体余(-)。尿蛋白:+-,TG:2.28mmol/l,CHO:6.63 mmol/l,LDL:4.31mmol/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左室高电压。脑CT:未见明显异常。颈部血管彩超提示:双侧颈动脉硬化...

  • 阮士怡心脾肾三脏同调治疗冠心病经验

    阮士怡心脾肾三脏同调治疗冠心病经验

    阮士怡 ( 1917—) ,男,教授,国医大师,第五批全国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第一批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贴。从事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 70 年,擅长 应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疾病和其他内科的疑 难危重疾病。发表学术专著 5 部,学术论文 34 篇,科普文 章 65 篇; 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进步二等奖 3 次、三等奖 5 次; 研制中药制剂 8 种、上市品种 1 种。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 “胸痹 ”&l...

  • 银针中医解读 孙翁三针治瘫痪

    银针中医解读 孙翁三针治瘫痪

    从前,有一个巡抚的母亲,得了四肢瘫痪的病,卧床不起已有三年之久。 巡抚请了很多大夫给他的母亲看病,但都没有起色。无奈之下,经人介绍,请来孙翁为其母诊治。 孙翁来到巡抚的府上,见过巡抚之后,问道:“大人,可否给我说说老夫人得的是什么病呢?” 巡抚叹了口气,回答道:“我母亲得这个病已经三年了,四肢不能活动,唯有躺在床上。我也曾经请了很多大夫,但都没有见效。听说先生医术高超,烦请先生赶快给我的老母亲看看病吧。” 于是,巡抚将孙翁带到了...

  • 丹参三七黄连汤能护心

    丹参三七黄连汤能护心

    夏令当时,酷暑难耐,自 然界阳气旺盛。按IIl阪,ifj 理论来说,夏主心,心与夏气 相应。因此,对于冠心病病人 来说,更应注意养生。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护 心保养方:丹参10克,三七 粉3克,黄连10克,菊花10 克,罗布麻10克,凌霄花10 克。将丹参、黄连打粉,和三 七粉混合一起,然后将菊花、 罗布麻、凌霄花放人洗净的 砂锅内,大火煎开,煎开后换 成小火,将混合均匀的丹参 粉、黄连粉、三七粉倒人砂锅 内,用汤匙搅拌均匀,盖上砂 锅盖,焖约5~6分钟,倒出药 汁,待药温降下后温服。 此方中,丹参性苦、微寒,...

  • 瓜蒌薤白三方原意重在通阳宣痹

    瓜蒌薤白三方原意重在通阳宣痹

    《金匮要略》瓜蒌薤白三方治胸痹原意探析 瓜蒌薤白三方是张仲景在 《金匮要略·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 治第九》 [1] 提出治疗胸痹的3张名方, 包括瓜蒌薤白白酒汤、 瓜蒌 薤白半夏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现代方剂学教材 [2] 及临床 [3-4] 多认 为瓜蒌薤白三方是治疗胸痹痰证的常用方剂。 笔者在研读 《金匮 要略》过程中, 认为张仲景应用瓜蒌薤白三方原意, 并非专为胸 痹之痰治而设, 而重在通阳宣痹, 在此提出鄙见以就正于同道。 从痰的历史发展源流来看,秦汉至晋并无后世独立意义 病理概念之&l...

  • 三叉神经痛按摩治疗
  • 这杯保健茶治好三高

    这杯保健茶治好三高

    效果:喝了几十年,成功逆转三高 我四十多岁的时候工作忙,精神不好,小孩又多(五个),总是愁眉苦脸,家里人总是劝:你走路要注意,血压血脂不好,无精打采的,要休息。 后来我开始翻阅大量中医典籍、药理药书,下定决心战胜三高,终于找到一款药茶,喝了几十年,成功逆转了三高。 这杯保健茶,一共有4味药材,在普通药店全都可以买到。 第一味:黄芪。黄芪有双向调节作用,高血压的病人吃黄芪可以降血压,低血压的病人吃黄芪可以升血压,现在的语言叫双向调节。另外黄芪还有降血糖的作用。 第二味...

  • 活血除风治偏头疼(三叉神经疼)

    活血除风治偏头疼(三叉神经疼)

    曹某,男,52岁,2014年3月20日诊。患者述:右侧头疼已一年余,初始以右侧耳前后疼但很轻,只服些西药止疼片之类的药物疼痛就能缓解。近数月来病情逐渐加重,疼痛遍及右侧耳部前后及颜面,诊为右侧三叉神经疼,曾肌注止疼针,口服卡马西平,虽能控制症状但不持久,药量逐日递増,由原来每次服1片,增加至每天每次服7片。来我院求治。现脉沉弦无力,舌质红、色暗淡,苔薄白。神志清晰,语言自如,进食触及右侧牙齿,如触电样疼痛。 诊断 偏头疼(三叉神经疼)。 辨证 寒邪窃居少阳经络,致少阳经络气血瘀阻不通,不通则痛。...

  • 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验案

    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验案

    曹某,男,52岁,2014年3月20日诊。患者述右侧头疼已一年余,初始以右侧耳前后疼但很轻,只服些西药止疼片之类的药物疼痛就能缓觧,近数月来病情逐渐加重,疼痛遍及右侧耳部前后及颜面,西医诊为右侧三叉神经疼,曾肌注止疼针和口服卡马西平,虽能控制症状但不持久,药量逐日递増,由原来每次服1片,逐渐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增加至每天每次服7片。现在脉沉弦无力,舌质红暗淡,苔薄白。痛苦面容,神志清晰,语言自如,进食触及右侧牙齿即如闪电样疼痛并放射至右侧颜面。 诊断 偏头痛(右侧三叉神经疼)。 辨证 此乃寒邪窃居少...

  • 慢性心力衰竭 三焦理论源流及其生理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 三焦理论源流及其生理意义

    苓桂术甘汤“开玄府-气化三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探讨 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以下简称心衰) 亦称慢性心功能不全, 是各种心血管病和非心血管病的终末阶段, 其过程是一个从代偿阶段逐渐进入失代偿阶段慢性病理、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医药治疗心衰具有悠久的历史, 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中医认为心衰属中医“心悸”“胸痹”等范畴, 其病理改变的实质则是因气、血、水病理因素构成的。而心衰气和...

  • 活络止痛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

    活络止痛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现代医学病名,根据发病部位和发作性疼痛特点,相似于中医学的“面游风”“齿槽风”“厥头痛”等病名。运用中医药治疗之前,必须首先对疾病有明确的诊断。古人云:“巅顶之上,惟风可到。”因此,可以认定本病主要病邪是风邪。 纵观《灵枢·经脉篇》对十二经循行及对三阳经症候的记载,临床上三叉神经痛以第二、三支多发,与这个循行规律是大致吻合的。也证明三叉神经痛与经络受邪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临...

  • 中药治三叉神经痛疗效好

    中药治三叉神经痛疗效好

    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三叉神经痛84例, 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84例中,男性36例,女性48例;年 龄15~53岁;病程1个月一12年,平均5.3年。 患者均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一侧颞部、眼眶、额 部的剧烈性跳痛,常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 睡眠障碍,脑血流图示波幅高,双侧不对称, 并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头痛。 二、治疗方法 处方:何首乌18克,川芎、白僵蚕各15 克,当归12克,白附子、羌活、防风、天麻各9 克,全蝎6克,蜈蚣3克。 用法: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旺火煎 沸后小火煎30分钟,每...

  • 吴中朝从“颈部三风穴”论治眩晕经验

    吴中朝从“颈部三风穴”论治眩晕经验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吴中朝主任医师是 全国名老中医,临证经验丰富,尤其在治疗眩晕 方面,具有独特的选 穴 方案。从 “ 颈部 三风 穴” 论治眩晕,为吴老多年临证独特经验。笔者在运 用吴老的 “ 颈部三风穴”针刺方案治疗眩晕方面 感悟颇深。总结如下。 1  病因治法 吴中朝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从眩晕的脏 腑辨证方面考虑,首先考虑外感邪风中于头面经 络,其次为肝肾不足,阴虚阳亢,肝阳化风,肝 风上扰头部经络导致眩晕。同时结合三焦的生理 功能,考虑三焦水液运行失司...

  • 胸痹常见体质的三辨诊疗模式及方药应用

    胸痹常见体质的三辨诊疗模式及方药应用

    胸痹为中医病名, 是指以胸部闷痛、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隐痛、呼吸不畅, 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1]。相当于西医冠心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男性多于女性[2], 是发病率日益增高的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 胸痹一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 其《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记述:“胸痹之病, 喘息咳唾, 胸背痛, 短气”, 并将病因病机归为“阳微阴弦”, 即上焦胸阳不振, 下焦阴寒凝结;现代认为, 胸痹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

  • 应用三因司天方的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应用三因司天方的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2017年阳明司天,少阴在泉,木运不及,燥乃大行;终之气客气少阴君火加临,燥火不降更为明显。我跟随顾植山教授临证学习,近来应用三因司天方的审平汤治疗顽固性失眠取得很好效果。   蔡某,女,46岁,护士。初诊2017年12月1日,失眠10余年,彻夜不眠,口服舒乐安定从每晚1粒到现在每晚3粒都不能入睡,中药治疗无效,在上海市某医院进行心理及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每晚回到卧室看到枕头就十分恐惧,近半月尤为严重,精神几乎崩溃。刻下精神萎靡,少气懒言,双...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