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第50页
-
神经衰弱治疗有效三方
神经衰弱多因患者长期受有精神创伤或突然受到某种精神刺激而造成的一种神经官能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失眠、心悸、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痛、易烦躁、食欲不振等。常用的临床有效偏方、秘方主要如下。 [方一] 沙参、玉竹各15克,粳米60克。将沙参、玉竹用布包好煎汤,去渣、人粳米煮粥食,每天1次,连服数天。 本方滋阴清热,宁心安神,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神经衰弱。 [方二] 枸杞30克,大枣10枚,鸡蛋2个。放砂锅内加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共煎片刻,吃蛋喝汤,每天1次,连服数天。 木方滋肾养肝,...
-
通络止痛 刘萍治疗三叉神经痛方
三叉神经痛常局限于三叉神经一或两支分布区,以上颌支、下颌支多见。发作时表现为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明显的剧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持续数秒或1~2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患者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部为敏感区,轻触可诱发,称为扳机点或触发点。 名医治三叉神经痛(风热外袭)方 处方: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生石膏、蒲公英各25克,川芎、菊花、僵蚕、葛根符12克,川楝子10 克,枳实、白芷各9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祛风清热,通络止痛。用于治疗 三叉神经痛,中医...
-
主治偏头痛 紧张性头痛 三叉神经痛
组成生白附子12克,僵蚕6克,全蝎4.5克,川芎18克,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大枣8枚。 功能祛风解痉,化瘀通络,缓急止痛。 主治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反复发作,顽固难愈者。发则疼痛难忍,多为重痛、胀痛、掣痛、跳痛、灼痛、刺痛等,甚则伴恶心呕吐,舌质暗或紫暗,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象弦。 用法僵蚕、全蝎焙干研粉,用药液冲服。白附子用文火先煎35分钟,再纳入余药煎25分钟,水煎2次,共取药液400毫升,分3次服。热酒5~10毫升为引。每天1剂,7~10天为一疗程。 方解“头为...
-
痰火不寐失眠十年 主方三黄安神汤
张某,男,64岁,2013年10月25日初诊。患者失眠10余年,长期服用舒乐安定片,每晚1~2片仍辗转难以入睡,一夜仅能睡3个小时左右,亦曾服用过温胆汤、酸枣仁汤、丹栀逍遥丸等中药或中成药乏效,近半月余症状加重,舒乐安定片每晚自服2~3片仍仅能睡不到3小时,苦不堪言。刻诊:神情困顿,心烦意乱,急躁易怒,头重胸闷,口苦便干,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痰火不寐。 治法:清化痰热,养血安神。 主方:三黄安神汤。生地50克,天竺黄12克,姜黄10克,防己10克,桂枝10...
-
咳嗽1月头晕予《三因方》之苁蓉牛膝汤加减
2014甲午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实际气候特点是夏季温度偏低,司天少阴君火受郁,五之气少阳相火加临,引动内郁之君火渐发,气温较往年同期明显偏高,有“畏火临,暑反至,阳乃化”之气候特点。终之气阳明燥金加临,“燥令行,余火内格”,燥热象较明显。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认为,甲午年出现暖冬当与终之气阳明燥金当值,加之五之气少阳相火未降,以及内郁的君火继续郁发,火气浮上,冬藏失应有关。反映在临床病象上,可以见到一些病人出现燥热为病之病象,如干咳、头痛、胸胁...
-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三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温邪犯肺。 【治法】清热化痰,降逆止咳。 【方名】清肺化痰汤。 【组成】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2次服,重者,每日2剂,日服4-6次。 【出处】郭中元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肺肾亏损。 【治法】补气平喘,止咳化痰。 【方名】补气化痰汤。 【组成】黄芪45克,桔梗9克,沙参24克,杏仁9克...
-
以三拗汤为基本方加味治疗小儿寒咳
三拗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方由带节麻黄、苦杏仁、甘草组成,具有宣肺解表、止咳平喘之功效,主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本方用麻黄发汗散寒,宜肺平喘,其不去根节,为发中有收,使不过于汗;用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化痰,以不去皮尖,为散中有涩,使不过于宣;甘草不炙,乃取其清热解毒,协同麻黄、杏仁利气祛痰。三药相配,共奏疏风宣肺、止咳平喘之功。笔者以三拗汤为基本方加味治疗小儿寒咳收到很好效果,且具简便廉验之特点。兹举案例如后。 病例一...
-
疝气三年 拒绝手术而求中医治疗 疝气方治验
疝气方 原方:川楝子、小茴香、青木香、橘核仁、荔枝核、山楂核、元胡、大黄、附子。经过数十年之临床实验,以附子、大黄加入普通治疝气之药中,速收特效,此治外疝之经验谈也。 治验:左某,男,62岁,炊事员,于1978年夏初诊。 罹患疝气3年,因拒绝手术而求中医治疗。言退休后常被乡亲们请去做饭做菜,每因站立劳作而致睾丸胀痛偏坠,伴少腹作痛,此时必须休息后才能继续劳作。在当地也服用过中药,多是理气疏肝之味,效果甚微。笔者诊其脉象为弦细无力,舌苔白腻,其他无痛苦。遂予罗氏治疝方,方药:大黄5克,炮...
-
五味子治久咳三款
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现提供治久咳三款。 方一、五味子60 克,鸡蛋2个。用水1 大碗,将五味于和蛋浸泡一昼夜。鸡蛋生吃,并将五味子煎至1小碗,用白糖调味冲服。宜凉服。治肺虚久咳。 方二、五味子30 克,好茶叶120克,甘草15克,共研细末,熬浓成膏状.每次开水冲服1汤匙。治慢性气管炎,入冬遇冷风即发者。在三伏酷暑时服用效果较好。 方三、五味子500克,加水煎汁,去渣,入鸡蛋15个,放阴凉处浸泡7天.每天早...
-
老年性肺气肿用三子猪肺汤
肺气肿,是肺泡过分充气,肺泡壁过度膨胀,致使肺组织弹性减退,肺容量增大和肺功能降低的一种慢性病。最近,笔者从一位医生那儿得知,采用三子猪肺汤治疗老年性肺气肿,疗效颇佳。一般服1-2剂后,胸闷、气急、咳喘等症状即可明显减轻,服3-4剂后症状会全消失。现将处方及用法介绍如下,患者不妨一试。 处方:鲜猪肺1个,五味子(捣烂)12克,葶苈子12克,诃子(捣烂)9克。 服法:先将猪肺洗净,切成条状,将以上三味中药用干净纱布包好,连同猪肺一起放砂锅内,加水600毫升,用文火煎者,待猪肺熟烂,药液煎至300毫升时,取出药包,...
-
中医治咳嗽痰多三法
治慢支咳嗽方 处方与用法:枇杷叶20克,茶叶10 克,水煎服,日1剂, 5天为1个疗程。 功效:化痰止咳,清热宣肺,主治慢支发作,咳嗽频频;痰多色白或微黄,脉数。有失眠现象者,可上午、中午服药,晚餐后不宜服药。 (单宝) 老人痰多 中药熏嘴 老人如果痰多的话,可以尝试中药热熏气疗法:将嘴张开,以适当距离对着有热气的水杯熏。热水内浸泡适量中草药,水温在50摄氏度以下为宜。每次15~20分钟,每天3次,能清肺化痰。 热水浸泡的药物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桔梗,能开宣肺气、祛痰,适用于外感风寒、咽喉肿痛、痰多者,一般使用3~9...
-
冬季止咳三宝:川贝母冬花杏仁
冬季,感冒咳嗽的病人多了起来。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患者需要到医院诊断用药,同时根据咳嗽的不同形式,也可以在家中做些中药茶饮,自我调理。 温肺止咳的款冬花 款冬花性味辛、温,为润肺止咳良药。 百合冬花饮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适量。将二药同放砂锅中,加水浸泡半小时后,先大火后小火煎煮两次,每次20分钟。两汁合并后加入冰糖,饮水食百合。适合秋冬咳嗽,咽喉干痛,略见有痰者,对支气管炎、哮喘可作辅助治疗。 清热止咳的川贝 川贝性味苦甘、微寒,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作用...
-
治受凉咳嗽药粥三款
秋冬季是气管炎、支气管炎、咳嗽、哮 喘等病症的高发期,患者除了注意保暖, 多喝水,吃一些润燥养肺的食物,还可经 常喝点药粥来辅助防治,可起到事半功倍 的疗效,非常适合中老年人。 一、桔梗粥桔梗10克(中药店有 售),粳米50克,一同熬粥服食,每日1 次,连续7日。此粥适宜秋冬季受寒诱发 的急、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咳嗽、哮喘等病 症。桔梗味苦、辛,性微温,专人肺经,有祛 痰止咳、宣肺排脓的作用。药理研究发现, 桔梗能显著增加呼吸道黏液分泌量,从而 稀释痰液,发挥祛痰作用。桔梗皂苷还有 较强的镇咳、消炎作用,对急、慢性...
-
中医治疗咳嗽三案例
案一:张某,女,42岁,2008年11月5日初诊,自诉从3年前起,每临冬季则咳喘不止,并反复感冒,咳声低沉,频频不止,动甚则气促。曾多次诊治服药,处方皆为疏肺化痰之品,无效而来求治。 观其气怯形寒,形体消瘦,舌质暗红不泽,脉沉弱无力,此乃肾督虚寒,虽咳当治肺,但此患者若不温肾阳则不能治愈,立法以肾为主,肺肾同治。方药:附子6g,炙麻黄5g,细辛3g,熟地12g,肉桂5g,炒干姜5g,五味子5g,鹿角霜9g,补骨脂6g,白芥子6g,炙甘草5g。10服,水煎服,每日一服。 二诊,服药后咳喘皆平,嘱调节饮食,...
-
夏季不少脾胃不适 三个典型案
每到夏季,门诊就会遇 到不少脾胃不适的患者。究 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不良 生活方式引起的。在此,挑选 三个典型案例,希望大家引 以为戒。 【案例一】文小姐是一位 每天坐在空调房上班的白 领.日常工作压力大.经常熬 夜.精神紧张.饮食与作息都 不规律。尤其在夏天.面对电 脑总觉得口干舌燥。为了降 火.她常喝凉茶.餐后吃雪糕 降暑。不久,文小姐上吐下 泻,茶饭不思、手脚冰凉、浑 身无力。 夏天人体体力消耗较 大,需要加强脾的“工作”才 能不断地从食物中吸收营 养。但也往往由于过度运转, 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