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第44页
-
腰椎间盘突出 锻炼不当反伤椎间盘 正确锻炼有三法
马先生平时身体健康,最近因体重增加过快、腹部肥胖而开始锻炼腹肌。他每天早晚坚持进行上百次快速仰卧起坐,每分钟达60个。这样锻炼才不到两周,却出现了严重腰痛并伴腿痛,到医院骨科经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医生提醒,如果功能锻炼不当,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或症状复发。 锻炼不当反伤椎间盘 锻炼不当为何引起腰椎间盘突出?这是由腰椎间盘的解剖特点和生物力学特点决定的。腰椎间盘是由椎骨的上下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髓核在生理状态下,位于两节椎骨软骨板之间,边缘由纤维环包围。中间的一团胶...
-
腰椎小关节紊乱 坐位脊柱旋转法 三搬法合下蹲法
腰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是骨伤科门诊的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此病易由日常生活中旋转动作不协调引起,如猛然床上翻身、蹲位起立、猛然打喷嚏等,一般无明显外伤因素。由于腰椎小关节排列为冠状位,当腰椎屈伸或旋转时,滑膜被挤入关节面之间,故伸直位发生嵌顿。X线片可见腰椎曲度变直或棘突偏歪。症状为腰部僵硬,弯腰活动受限,坐卧困难,无坐骨神经痛症状,每需用手托扶腰部行走,检查下腰部可有压痛点。 《金匮翼》说“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
-
老人防中风常做三动作
按摩颈部: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两侧,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然后双手十指交叉置于脑后,左右来回擦至发热。而后,可以配合一些转头活动,头前俯时脖子尽量前伸,左右转时幅度不宜过大,做10个来回即可;或可取站立姿势,两手紧贴大腿两侧,下肢不动,头转向左侧时,上身旋向右侧,头转向右侧时,上身旋向左侧,共做lO次。然后身体不动,头用力左旋并尽量后仰,上看左上方5秒钟,复原后,再换方向做。 运动肩部:双手放在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肩先由后向前旋转1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10次,接下来做双肩上提、放下的反复运动,每次耸肩尽量使肌...
-
脑卒中后便秘 取百会穴,关元穴,天枢穴,足三里穴针刺治疗
脑卒中后便秘属中医虚证便秘范畴。患者由于脑卒中后“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脑窍闭塞,神无所依,脏腑功用失调,腑气壅塞、传导失司日久导致便秘发生。 取百会穴、关元穴、天枢穴、足三里穴。嘱患者解小便,将所选穴位处充分暴露取仰卧位,常规消毒穴位处,以15度角针尖向前针刺百会穴至帽状腱膜下约0.8寸,施以高频率、小角度捻转手法2分钟,隔10分钟加强手法一次。直刺关元穴、天枢穴、足三里穴各1寸,施以烧山火热补手法。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连续治疗五次休息一天,15次一疗程。 方中百会穴...
-
治高脂血症药膳三款
高脂血症是血中胆固醇、甘油三脂过高的病症。高脂血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继发性系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痛风、酒精中毒等。不论原发性或继发性血脂升高,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是诱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预防高脂血症,膳食摄人非常关键,膳食控制是重要的防治措施之一,对于减缓高脂血症发展,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一、灵芝炖猪蹄 原料:灵芝15克,猪蹄1只,料酒、精盐、葱段、姜片、植物油各适量。 制法与功效:将猪蹄去净残毛,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焯一...
-
痛风高尿酸方解 三妙二草痛风方
施仁潮,男,1954年出生,浙江天台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主任中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潘澄濂,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擅长治疗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等风湿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顽固性腹泻等胃肠病。编著有《名医朱丹溪论治痿痹的经验》《骨关节病中医保健》《胃肠病中医保健》等。 组成:苍术12g,酒黄柏9g,牛膝9g,猫须草30g,车前草30g,桃仁9g,酒地龙9g,神曲15g,桂枝3g。 功效:清热利湿,泄...
-
腰椎间盘突出加味三痹汤
谢林,男,汉族,1965年出生,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兼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江苏省名中医。临床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手术及骨折创伤、关节疾病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组成:杜仲12g,续断12g,怀牛膝12g,川芎10g,当归10g,赤芍10g,黄芪12g,党参10g,茯苓15g,独活12g,防风10g,桂枝10g,秦艽10g,延胡索10g,醋没药5g,细辛3g,乌梢蛇10g,甘草5g。 功...
-
皮持衡活用三仁汤辨治慢性肾病
国医大师皮持衡系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擅长诊治中医内、儿科疾病,尤其对肾系病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慢性肾病(CKD)是临床多种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红斑狼疮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迁延难愈,患者尿液和血液相关指标、肾脏病理学及影像学发现异常,或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低于60%的肾脏疾病的统称。皮持衡认为,慢性肾病病变机理多与湿热、湿浊相关,故临床运用三仁汤为主辨治疗效颇佳。 病因病机 慢性肾病多属中医水肿、淋证、腰痛、关格等范畴。皮持衡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发现,慢性肾病固然以正气...
-
冠心病中药治疗三方
方一:茯神12克,丹参、赤芍、桃仁、酸枣仁(炒)、柏子仁各9克,薤白、郁金、全瓜蒌、丹皮各5克,桂枝、甘草各3克,红枣5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冠状动脉硬化,叶1医辨证为痰瘀内滞型,症见心痛,痛有定处,咳唾痰涎,心悸,头昏,失眠,舌紫苔腻,脉滑。 方二:当归、炒自芍、党参、炒酸枣仁、沙参、合欢花、白术、茯神各9 克,桂枝、远志各5克。 加减:服上药好转后原方去沙参、合欢花,加炙黄芪、秫米各9克,山药 12克,炙片草5克,以补益心脾。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窦性心动过速...
-
痰迷心窍证三证型鉴别
定义 痰迷心窍证:多由痰浊内盛,蒙蔽心窍所引起的精神、意识障碍,甚则昏迷等症,无明显热象与虚象,称为痰迷心窍证。 癫证:属精神异常的疾患,多因痰郁气结,阻蔽心神,心不自主所出现的意识痴呆,喜静自语,精神抑郁等症状。 痫证:是发作性神志异常疾病。多有宿痰伏心,一旦肝气失常,肝风内动,则肝风挟痰浊,蒙蔽清窍,表现为突然仆倒,不省人事,手足抽搐,口吐涎沫,目睛上视等症状。 痰厥证:湿浊之邪,侵犯中焦脾胃,湿困脾胃,或恼怒忧思,劳倦太过,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聚湿生痰,痰浊内阻,气机不...
-
宣卫阳清三焦治淋证
传统淋证的治疗多以清热、利湿、通淋为法,然而当患者合并有虚象、寒象时,治疗则不可一味投以苦寒渗利之品。本案紧抓患者脉象,从三焦与卫阳的关系切入,巧用宣通解表之药,而得出奇制胜之疗效。现整理分析如下。 梁某,女,66岁,2022年2月15日初诊。主诉:进食辛辣食物后尿频、尿痛5年余,加重1年。患者稍进辛辣食物后,便出现尿频、尿痛,伴尿道灼热感,甚则点滴尿出,无刺激因素时小便正常,无夜尿。无怕风怕冷,但怕热,出汗多,头部汗出明显,四肢凉,双下肢自觉冰冷似浸入冰水中,纳眠可,时反酸、嗳气、烧心感,无腹部怕冷,肠...
-
痿证处方以黄芪生脉饮 右归丸合三妙丸加减
康某,男,69岁。主因双下肢无力、步态不稳2年,于2013年10月17日就诊。患者起病初自觉双下肢无力,平衡力差,走路摇晃,到外院就诊,磁共振检查示小脑萎缩,诊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经多方求治效果欠佳,遂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就诊。刻下症:行走时身体向右侧倾斜,不易维持直线行走,双下肢无力,走路摇晃不稳,伴有腰部胀痛,无头晕耳鸣症状,口干眼干夜间明显,口不苦,汗出多,以头汗为主,排尿欠畅,有尿不尽感。既往有前列腺肥大病史。查体:无眼球震颤,双上肢肌力Ⅴ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无肌肉萎缩,...
-
急性腰肌扭伤 一针一牵三扳法
急性腰肌扭伤是指突然遭受间接暴力而致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等的一种急性损伤,俗称闪腰岔气,又称为腰肌劳损,还称为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时轻时重,需及时采取保守调理。如果拖延病情,可能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椎疾病发病率上升,腰部功能下降,影响正常工作以及生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及体力劳动者多见。 一般腰部...
-
三招自疗神经衰弱
当下,很多人都处在亚健康状态中,有不少人更是长期遭受神经衰弱疾病的困扰,严重威胁身体健康。神经衰弱患者不妨试试如下方法。 1.洗冷水浴神经衰弱患者如能坚持洗冷水浴,不仅有利于增强体质,还有助于强壮神经系统,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当然,冷水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即适应,在开始阶段要注意循序渐进,从温水擦身到冷水擦身再到冷水冲洗,每次持续30秒到1分钟左右。另外,游泳运动也能起到冷水浴相似的效果,如能坚持到秋冬,效果更佳。 2.自我按摩神经衰弱患者常有头痛、头晕、失眠症状,可通过自我按摩进行缓解,具体做法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