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 第1903页
-
针灸三焦辨证的运用 针灸辨治外感温病
三焦辨证的运用 三焦辨证学说源于《难经》,后世多指其狭义内容,即清代吴鞠通所倡之外感温热病的辨证纲领。而广义上的三焦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外感温病的辨治;二是内伤杂病的治疗;三是形体疾病的辨治。 针灸辨治外感温病 清代医家吴鞠通所倡导的外感温热病的三焦辨证,是根据《内经》中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大体将躯干、脏腑系统划分为上、中、下3个部分,并在《伤寒论》六经分证和叶天士卫气营血分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的传变规律特点总结而来。 三焦所属脏腑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反映了温病发展过程...
-
针对脾胃病的治疗
脾胃病已成为当下一种常见多发病,其表现为食欲差、胃疼、胃胀、便秘、腹泻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针对脾胃病的治疗,西医西药大多以遏制症状为主,而中医凭借精准辨证、定位调理而见效明显。 春夏之交,人体阳气正旺,是调理脾胃病的大好时机。此时,可以借助健和堂推拿按摩、周天药浴、正阳艾灸、透肤熏蒸等中医技法借助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将体内的浊毒之邪通过汗液排出体外。 在调理时健和堂采用独特的推拿按摩手法进行辩证治疗,以消散其中的结节,带动阻滞的经络恢复通畅,使气血得以正常运转,增强胃肠蠕动功能。另外配合...
-
三伏天适宜防治虚寒性疾病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人体阳气也进入了最为旺盛的时期。此时适宜防治虚寒性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颈腰椎病、风湿病、关节炎、肩周炎、女性妇科病等。而高温潮湿的天气,易导致湿疹、荨麻疹、自癜风、皮炎等复发或加重,也应尽早预防治疗。 气候潮湿给细菌繁殖提供条件 夏季天气闷热,气候潮湿,这给细菌、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上紫外线强烈,容易导致皮肤病发作,如慢性湿疹、荨麻疹、皮炎、白癜风、痤疮、银屑病、手足癣、黄褐斑、老年斑等,病情反复让人无法安心工作和睡眠。 中医专家提醒,如果发现自己得了皮肤病,...
-
品读岳冬辉《温病论治探微》
《温病论治探微》一书,是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长春中医药大学岳冬辉博士编著的一部力作,新近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知名的温病学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健教授为之作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书在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重典雅的封面设计。玫瑰紫色的基调下,上页淡墨山水与下页的浓墨色块虚实对应,纵向的双鱼尾内大字书名与多列小字的简介内容贯通上下,组成了一个阴阳互通、博古融今的现代中医图式,既体现了中华传统科技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又体现了现代中医稳重厚实而不失灵活变通的品质与审美,突出了本书以历史脉络为线索研...
-
二论提高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做好顶层设计,工作才能有规可循,发展方能有条不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所谓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质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发展方向,也是推进中医药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顶层设计的根本遵循。 然而,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医药治理体系与现代化的要求还不相适...
-
中医辨证论治诊疗技术的理论体系
标准是衡量学科成熟的标志,辨证论治诊疗技术的标准化是体现中医疗效优势的核心技术载体,可对中医诊疗技术行为发挥规范性作用和指导作用。作为中医药的核心技术,辨证论治要服务于全人类,不但临床疗效要取得世界医学界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形成辨证论治诊疗技术的规范,将其技术特色与优势以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技术标准。所以,实现辨证论治诊疗技术标准化是提升其技术的科学内涵,走向世界服务于人类的前提。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医药研究者们围绕证候标准开展了系统研究,对证候概念和内涵、证候分类、命名、证候量...
-
刘东汉 灾后疾病利用中医药防治
近日,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发生6.6级地震,造成300余人受伤,云南省各级中医院在第一时间驰援灾区。回顾历次重大自然灾害,从不缺少中医人的身影,在舟曲泥石流灾后,曾创造了灾后用中药人数最多、煎药规模最大,且疗效佳、费用低廉的记录。现景谷灾区已进入灾后疾病防治阶段,本报特刊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刘东汉教授治疗感冒、腹泻、皮肤病等灾后常见病的经验,以资借鉴。 自然灾害后疾病是指地震、泥石流等发生后引发的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因为灾后,人群对病菌的抵抗力下降,加之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流溢;再加上畜禽尸体...
-
郭氏家传正骨 整体与辨证施治相结合
从著名的兰州黄河百年铁桥朔流而上,甘肃省中医院就坐落在美丽的黄河之滨,神奇的陇中正骨手法的传人们正在这里为众多慕名前来就医的骨伤患者解除病痛。络绎不绝的患者足以见证陇中正骨的社会影响力。 从平乐郭氏家传正骨起步 陇中正骨的兴起离不开一位老人,他就是郭均甫,1901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县平乐镇一个正骨世家,师从当时享有盛誉的平乐郭氏正骨专家郭耀唐先生门下,专攻正骨学,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临床实践,他师承了郭氏家传的理法方药,真谛要诀。 上世纪40年代,日寇南渡黄河,河南省大部沦陷。郭均甫遂携眷来到甘肃,开始...
-
岳美中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
岳美中(1900年—1982年),河北省滦县人,为自学成才的著名中医学家、临床家、教育家。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医学术刚刚振兴,中西医结合医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少中医在临床上忽视或不会辨证论治,以中医方药简单地对应西医的病名,使辨证论治简单化;同时,也存在泛谈辨证,忽视对症的专方专药使用的情况。这两种倾向严重地影响了中医药疗效的提高和学术进步。 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岳美中于1958 年提出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的重要观点。 他认为,辨证论治...
-
中医学 上医治国 中医治人 下医治病
2015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献词风靡大江南北。当人们津津乐道于其亲民、简洁的文风及颇接地气的网络流行语时,也许不曾注意到总书记讲话的另一种风格。那是总书记阐述执政思想时熔铸的中医理念、引用的中医术语、运用的中医妙喻,深刻而生动,准确而传神。那是一种对中华传统文化深刻领悟以及对中医药文化内涵哲学理念深度掌握的自然体现。 国医大师孙光荣,潜心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有感于当下中医从业者,虽娴熟中医用语,却甚少联系治国理政之思考;党政领导同志,虽具执政之谋略,却甚少研究中医之内涵,因此辑录总...
-
养生方式调整全身循环治百病
进入冬季,不少老年人都喜欢晨起在公园里锻炼锻炼。近日,记者在老年人聚集晨练的公园里发现不少老年人在拍打身体,继而不时向下、抬腿压筋。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拍打拉筋也是他们的一种养生方式,而且不少老年人认为,这样的养生方式可以调整全身循环,能治百病。那么到底这样的方法是否真的奏效呢?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中医院脊柱专科中医师许鸿智。 指导专家广东省中医院脊柱专科中医师许鸿智 记者:李楠通讯员:宋莉萍吴远团 拍打、拉筋对调节循环有一定作用 对于目前盛行的拍打、拉筋养生法,许鸿智表示,拍打、拉筋实际是来...
-
认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中医药学的蓬勃发展和它与现代医学的汇聚和互补已经成为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这一潮流不仅成为医学科学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而且也已成为临床实践中提高医疗保健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成本的有效手段。 •当代科学技术正出现从分析向综合回归的显著趋势。通过多学科交叉,应用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等新理论和新方法来认识生命奥秘和疾病现象已成热点,从而为认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因人施治、复方用药等优势和特色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不断深入,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对生命和疾...
-
几种脐疗方法治疗老年常见病
中医认为,药物敷脐有“回阴复元,开窍固气”之功。现代研究表明,脐为腹壁最薄弱之处,其表皮角质层较全身其他部位薄,且脐周嗣血管神经丰富,敏感性强,渗透性好。药物外敷于脐部能迅速通过脐下黏膜进人体液与血液循环,散播于全身,达到快速治疗的效果。以下介绍几种老年常见病的脐疗方法。 1、便秘 方一:取甘遂3克,麝香03克,食盐 5克,共研为粉,为1次量。把药粉填人脐内,以艾叶揉碎捏成圆锥形,放在药粉之上,点燃施灸。一般5~7壮即可。对轻症患者可用花粉填入脐内,盖以纱布,再用胶布固定,亦有效。每F1...
-
中医药对发热的治疗总结
中医药对疾病的治疗重在辨证施治,治疗方法也极为丰富多彩,有关发热的治疗,经总结就有十余种,应用得法,广施临床,疗效颇佳。 调和营卫:适用于外感中度发热,疗效很好,代表方:桂枝汤,多用于临床发热而用抗生素无效者。 辛温发表:对于外感风寒而发热者疗效可靠,代表方:麻黄汤,荆防败毒散 清解少阳:此方和解退热,应用范围大,代表方:小柴胡汤,主药为柴胡、黄芩、临床用量宜大。量小作用较弱。 清气分热:适用气分实热证,代表方:白虎汤,方中知母、石膏均有良好的退热作用,石膏配知母退热作用持续,相得益彰。 通便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