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治 第1908页

治 第1908页

  • 李时珍对临床各科疾病的防治有很深的造诣

    李时珍对临床各科疾病的防治有很深的造诣

    李时珍(1518年~1593年),湖北蕲春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出身于医学世家,自幼热爱医学,钻研医学,其学术成就推动中国、乃至全世界医学的进步。 李时珍从小立志从医,行医乡里,坚持“以人为本”做学问,刻苦钻研,诚于品德,精于专业,为的是造福民生。李时珍曾因治好了王公的家眷,被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后被推举到太医院,但他并不热衷于官场之争,不愿卑躬屈膝,重仁轻利,还坚决反对王公贵族服食仙丹,一年后便辞去公务,到民间转为劳苦大众解除病痛,遇到家庭困难的...

  • 隔姜灸12年来用于冬病夏治

    隔姜灸12年来用于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试试   “长蛇灸”又称“督脉灸”、“铺灸”,所用材料为大蒜泥及麝香,铺在人体脊背正中,上用艾绒点燃灸之,因形似长蛇,故名“长蛇灸”,可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笔者在其基础上,将隔蒜灸改成隔姜灸,并结合经络推运、针刺、敷药综合治疗,12年来用于冬病夏治,取得了良好疗效。   操作规程   施灸材料   鲜生姜、督灸粉(附子、肉桂、冰片)装瓶备用。   操作步骤   一、制取姜泥...

  • 中医“治未病”包括三个方面的思想

    中医“治未病”包括三个方面的思想

    中医“治未病”包括三个方面的思想: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三是愈后防复,其内容博大精深。我们现在对中医“治未病”的整理应用不够,中医界至今还未形成一门思想体系完整的“治未病”学。建议中医学界从下述几方面构建“治未病”学体系。 一是从中医养生保健角度,继续挖掘、整理而形成“养生治未病学”;二是针对不同季节、地域的气候物候之常规变化所引发非传染性常见多发病的防治,整理形成&ldq...

  • 五郁证治

    五郁证治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这是关于“五郁”治法的最早记载。五郁发病,与五脏密切相关,但所呈现的证候又与相表里的腑有关。因此,在临证时,要从脏腑学说上去考虑,方能不顾此失彼。 木郁证治 木郁之病,乃肝胆之郁也,多表现为两胁不适,胃脘痛,咽膈不通,饮食不下,甚则耳鸣眩晕,目不识人,或有突然仆地等。这是由于肝气郁结,日久不解,上于头目,橫逆脾胃,甚则脑络不通所造成的。治宜疏肝...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郁证
  • “奚氏清法”内外兼顾治脉管病

    “奚氏清法”内外兼顾治脉管病

    兰州市中医医院牵手国内重点中医专科——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脉管病重点专科,4年来收治1000多位病人,保肢率达到90%以上,为患者解除了痛苦,改善了生活质量。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脉管病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上海市领先特色专科,在脉管病治疗方面享有盛誉。该中心汇集了奚九一、曹烨民等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的专家。奚九一教授独创的“奚氏清法”,将脉管病的截肢率从50%以上降至4%以下。...

  • 干燥综合征 中药补脾巧治

    干燥综合征 中药补脾巧治

    有些人长期口干、眼干,却不认为是病,错过早期治疗。待病情发展,出现全身多系统损害时,才知道自己原来患了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唾液腺、泪腺、腮腺等)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秋季更为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干、唾液减少甚至吃干食必须水送、多发龋齿;眼干、有异物感、泪液减少甚至无泪;反复腮腺肿大;关节疼痛肿胀;多系统损害,包括肺间质病变、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炎、血液系统损害、淋巴瘤等等。 中医讲“脾气旺,津液生”,津液少多是因为脾气虚、不能化生津液造成的,因此健脾可以有...

  • 气功治未病 干预亚健康

    气功治未病 干预亚健康

      我国即将进入老年化社会和年轻人中亚健康人群增多的现实,以及中医治未病工程的推进,为新世纪气功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气功治未病、干预亚健康、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的手段,可能是其未来发展的三个主要方向。   治未病、干预亚健康、养生保健——气功的三大发展方向   从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几个主要方面来看,治未病的“路径”与治已病不同,治已病强调“对症下药”,故针对性强、用药(含其他医疗措施)有“疗程&rdqu...

  • 自配草药 治好瘫痪:百岁老人张新发

    自配草药 治好瘫痪:百岁老人张新发

      张新发像一本散落在民间的古老宝书,记录着百年来的点点滴滴,也传承着民间的医学智慧——有小病小痛时,他会用缝衣针刺手指放血;90多岁时突然生病瘫痪,他自己配草药来吃,竟然把瘫痪治好了。   “我年轻的时候,国民党招人守城,我就去了。我拿过枪,但是一发子弹没打过;我背过手榴弹,但是一个都没扔过……”6月15日,桂林市永福县101岁老人张新发向记者娓娓道来自己年轻时的经历。      生活现状   一本活“日历...

  • 中医学术“辨证论治由来”

    中医学术“辨证论治由来”

    笔者撰写的《辨证论治的由来》一文(以下简称“拙文”)在2015年4月2日“学术与临床版”发表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陈永灿先生又于2015年5月27日刊发了《辨证论治首见于〈证治要义〉》一文(以下简称“陈文”),对笔者的有关说法提出了质疑。有商榷就得有回应,倒不是为了争辩出什么,目的是使围绕“辨证论治由来”这一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和广泛,以期对中医学术与临床的发展有所裨益。 可能首见于《临症指南医案》...

  • 疗效是中医的生命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

    疗效是中医的生命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

    •预防用药、慢病调理时,经方1两可折合1~3克应用。 •治疗一般疾病时,经方1两可折合3~6克应用。 •治疗急危重症,经方1两可折合6~9克应用。 •涉及剧毒药的经方,宜参照药典。 疗效是中医的生命,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当辨证、选方、用药确定后,合理用量便成为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理、法、方、药”为传统辨证论治体系的四个关键要素,而关于“量”的问题则缺乏系统的理论阐述...

  • 周柱亮 致力于研究用中药治疗肾病

    周柱亮 致力于研究用中药治疗肾病

    解放军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肾病中心原主任周柱亮,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周老”。他1964年起致力于肾脏病研究以来,研究用中药治疗肾病,撰写发表医学论文260余篇,累计100余万字,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临床技术已达到军内、国内领先水平,堪称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奠基人之一。 学生周柱亮 摸索攻克肾病堡垒 1964年春天,而立之年的周柱亮来到北戴河疗养院肾病科,为了掌握国内外医学动态和技术信息,他开始自学英语,不到3年,便能轻松阅读翻译外文资料。查阅...

  • 太阴实证腹痛治疗 太阴亦有实证

    太阴实证腹痛治疗 太阴亦有实证

    《伤寒论·太阴病脉证并治》第277条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暗示足太阴脾病以“脏有寒”为主要证候,包括了脾胃虚弱和中焦虚寒,所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即指太阴病以虚证为主。 太阴亦有实证 尽管五脏以“藏精而不泻”为功能特点,以气血不足为症候特点,以补益正气为治疗特点,以养护潜藏为养生特点,但在临床上,有时也会出现气血凝滞,滞塞不畅的实证。如《伤寒论&m...

  • 体寒畏冷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

    体寒畏冷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

    我今年才23岁,但体寒、畏冷,冬天穿再多衣服也怕冷,夏天不敢吃冷的东西。怎么办? 怕冷的这种情况与体质虚弱、阳虚、风湿、中医痹证等有关。需要检查确诊。也可以找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或服桂附地黄丸、天麻丸、追风透骨丸。...

  • 中医治病有效 小病往往一诊见效

    中医治病有效 小病往往一诊见效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中医治病有效。小病往往一诊见效,再诊即愈。多数慢性病或大病则需缓缓用方,久久服药,亦可渐次见功。中医治病有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则,病情不再有加重的趋势;二则,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特别是缓解肿瘤晚期病人的剧烈疼痛;三则,减少或停止西药的用量;四则,症状减轻或疾病康复。 @贠克强 科学家需要专门知识和实验技能,而哲学家需要广博知识、理念智思及概念范畴逻辑推演即可。同理,成为一位高精西医,位置很重要甚至是关键,县级甚而地级西医不可能高精,但好中医不必...

  • 名中医治眉棱骨痛经验

    名中医治眉棱骨痛经验

    崔金海,系全国第二、三批老中 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 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从事中医临 床工作已近50年,经验丰富,技术精 湛,现将其辨证治疗眉棱骨痛经验介 绍如下。 眼眶上缘眉棱骨疼痛,称为眉棱 骨痛,又称阳邪风证。主要表现眉棱 骨部疼痛或伴有额痛,眉棱骨压痛, 怕光喜暗,常欲闭目。相当于西医学 的眶上神经痛、额窦炎、眉棱骨炎、屈 光不正等。崔老师临床上把眉棱骨痛 分为以下三型辨证施治。 一、风痰上扰型症见眉棱骨疼 痛伴前额痛,鼻流浊涕,羞明,晨起、 中午疼痛渐剧,午后则减,脉浮或浮 弦。治宜...

  • 浅析治疗痛证以下六法

    浅析治疗痛证以下六法

    《武威汉简·医药简牍》(以下简称《简》)于1972年在甘肃省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共有简牍92枚,其中记载“痛”的简牍文就有17枚。 总结分析发现,其治疗痛证有以下六法,今浅析如下: 散寒止痛法 《简》81(甲)曰:“治痹手足壅肿方秦瘳五分付子一分凡二物冶合和半方寸匕一先餔饭,酒饮日三以愈为度。”方中“秦瘳”即“秦艽”,可散寒祛湿,通络止痛,“付子&r...

  •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非常好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非常好

    张冬梅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亦庄分厂安牛班班长、技师 获奖感言:能够当选全国劳动模范是我的荣耀,感谢同仁堂集团对我工作的肯定,对我多年的培养,更要感谢我的同事和家人的支持和帮助。我将继续努力,带好徒弟,传承安牛制作技艺,为同仁堂培养更多的接班人。 “有冬梅在,质量有准!”这是北京同仁堂制药厂亦庄分厂质量科长王廷捷对张冬梅的评价。作为同仁堂制药厂亦庄分厂综合车间传统工艺展示线“安牛班”班长的张冬梅,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2年...

  • 中医有效能治病这是大众公认的客观事实

    中医有效能治病这是大众公认的客观事实

    甘培尚(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中医是科学,我认为毋庸置疑。科学的三要素客观性、标准化、可重复性中医都符合。 首先,中医有效能治病这是大众公认的客观事实,中医用的草药、动物药、矿物药都来自大自然,是客观存在的实物。 其次,中医理论体系完整,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它建立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基础之上。中医和农历历法的产生过程是一样的,中医动静结合认识自然、认识人体;农历历法用天干地支记时,代表时间和空间两个概念,验之实践十分精确。中医的标准与现代医学科学产生的平台不...

  • 荔枝核治疝气

    荔枝核治疝气

    炎夏的一天,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正在家中修改诗稿,忽一南方友人来看望他,还带来了一些新鲜荔枝。于是,两人边谈诗,边吃荔枝。白居易对美味的荔枝赞不绝口,当即挥笔写了一首荔枝诗:“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吃过荔枝,其妻春兰进来收拾核、壳,无意中将核包起来置于抽屉中。一个月后,白居易因过累而疝气发作。妻听人说,荔枝核煮水喝可治疝气,便如法炮制,果然灵验。白居易大为感慨,逢人便说“荔枝核治疝气”有特效。 中医学认为,荔枝核入肝肾,有舒肝、散结、止...

  • 养生就是“治未病”

    养生就是“治未病”

      8月16日,在香港举行的“治未病”养生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政府、医学界、中医药企业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人士与专家参与,与会者普遍认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意义。东西方医学在操作流程上虽有差异,但在养生课题认知上,观点基本一致:养生就是“治未病”。中医“治未病”这一未病先防的理论涵盖亚健康的防治,为亚健康人群提供了走进健康的养生文化和方式。   国人亚健康问题严峻 缺乏“治未病&rdqu...

  • 中医辨证论治是与辨病相结合的

    中医辨证论治是与辨病相结合的

    中医诊治的核心内容是辨证论治,而仅就中医本身的传统而言,辨证论治也是与辨病相结合的。从历代中医著作中可以看到庞杂的病名系统以及很多因病而设的方法和方药,反映古代医家以“病”为纲研究疾病实质,进而把握共性,探索规律。西医传入之后,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为特色,同时,融会新知,创造出一种新的临床诊治模式,即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模式。 中西医比较,各有其长短,互有优劣。中医、西医均有“病”的概念,而“证”则是西医没有而中医特有的概念...

  • 应用中医非药物治疗的趋势

    应用中医非药物治疗的趋势

    浙江省海盐县2014年中医非药物治疗达48.4万余人次,比2011年15.8万余人次翻了一番还多;中医非药物治疗占全县门诊总人次226.7万的21.35%,这一占比和非药物治疗量在浙江各县(市、区)独占鳌头。今年1至5月统计表明,海盐县城乡推广应用中医非药物治疗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该县中医非药物治疗服务,何以能迅猛发展?“得益于海盐医改改出中医特色,创新实施中医非药物治疗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项目化管理。”海盐县卫生局局长徐世民接受采访时表示。...

  • 首见《证治要义》“辨证论治”说法沿革

    首见《证治要义》“辨证论治”说法沿革

    •首次出现“辨证论治”一词的中医文献是《证治要义》,刊刻于1775年,比已知最早记载这一词组的《医门棒喝》(章虚谷撰于1825年)向前推进了50年。 •《证治要义》作者陈当务对“辨证论治”具体内容做了较为清楚的论述,与现代对这一术语的内涵表述高度接近。 近日拜读张效霞先生大作《辨证论治的由来》(《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4月2日),犹如春风拂面,使笔者对“辨证论治”从古到今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晰。...

  • 治标的同时必须治本

    治标的同时必须治本

    “医托”由来已久,着实可恨又可恶,受骗者大多是外地或农村来的患者,因为人地两疏,求医心切,稍不注意就上了当。 “医托”的社会危害不小,既损害患者切身利益,扰乱医疗市场秩序,又败坏医疗行业声誉。然而,为何“医托”现象多年来“久打不绝”,陷入“屡打屡现”的怪圈呢?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一方面是因为“医托”本身很狡猾,他们多以团伙的形式行骗,而且呈现出&ldquo...

  • “六位一体”治疗理念从临床诊疗的角度诠释

    “六位一体”治疗理念从临床诊疗的角度诠释

    •“六位一体”是“以调为先、以通为顺、以和为贵、以平为期、以防为主、以人为本”紧扣生命物质的系统治疗理念。 •“超器官医学模式”是“超越器官、紧扣物质、层层深入、广泛联系”的医学研究模式。 •“六位一体”治疗理念从临床诊疗的角度诠释了“超器官医学模式”所独具的科学性和生命力。 •当代科学纷...

  • 汗法 中医治疗法 祛邪外出的重要法则

    汗法 中医治疗法 祛邪外出的重要法则

    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八法之一,是祛邪外出的重要法则。 寒邪袭人的要点有三:一者脉沉弦紧,二者疼痛,三者恶寒。依其在辨证中的权重划分,约略言之,脉占80%,疼痛占10%,恶寒占5%,其舌征、体征、症状占5%。 (一)痉脉的特征是沉弦拘紧,这种脉摸起来有一种呈痉挛状况的感觉。寒邪袭表,因表为寒邪痹郁,脉即沉紧而拘。 沉主里,或为邪气阻遏,气血不能外达以充盈鼓荡血脉;或正气虚衰,无力充盈激荡血脉而脉沉。邪阻者为实,脉当沉而有力;正衰者为虚,脉当沉取无力;以沉取有力无力以别虚实...

  • 中医临床诊断治疗学发展得成熟

    中医临床诊断治疗学发展得成熟

    民国时期,面对西医严峻冲击和挑战的中医药界,虽然由于社会及自身诸多方面的原因,在寻求自我更新发展的道路上障碍重重,有关中西医对比、争论等思潮迭起,但在清醒地认识到中西医学之间的区别和差距后,融会西医新知与时俱进,并时有创新,成为这一时期中医的一大特色。这一时期的中医学,在学科建设、基础理论、临床诊疗、中药学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融入了西医学的内容。 在学科建设方面,中医参照近代自然科学的分类方法,对中医学科的设置和中医教材的编写采纳一些相关的西医内容。1933年,中央国医馆公布《中央国医馆整理国医药...

  • 治慢性疼痛 双手是医生

    治慢性疼痛 双手是医生

    生活中,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上了年纪,慢性疼痛就像一个朋友一样,如影随形。肩膀、脖子、腰、腿……哪哪都痛。 来自卫生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慢性疼痛面前,70%左右的患者都选择忍。但实际上,忽略的结果会使病情越来越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不说,还可能引发食欲下降、失眠、烦躁等不良反应。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疼痛科吴悦维主任表示,预防慢性疼痛,除了要规律作息、放松心态外,在手腕、脖子、脚踝处采用推、拿、搓、揉等简单易行的按摩手法,也能起到一定防治效果。针对由于工作、职业或者不良习惯造...

  • 勇探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 良好中西医结合学术氛围

    勇探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 良好中西医结合学术氛围

    在基层,个体医生、诊所或医院医生诊治病人时,同时处方出中药和西药,人们就称之为“中西医结合医生”,有些医生也自以为是,觉得当一名中西医结合医生是再容易不过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一种肤浅的认识,应立即走出这一误区。中西医结合不单纯是药的结合、病证的结合,而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层医院如何搞好中西医结合,我认为应突出以下几方面。 创造良好中西医结合学术氛围 在基层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首先应该抓中西医基础理论的学习,练就扎实的基本功。鼓励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学习...

  • 中成药缺乏准确的辨证论治 就会大打折扣

    中成药缺乏准确的辨证论治 就会大打折扣

    中药是指以中国 传统的’医药学理论 f如四气五味、升降浮 沉、归经、补泻润燥、 配伍反畏等1为指导 来解释其作用和用 途,而用以防病、治 病、保健的药物。中成 药则是在经方和验方 的基础上,通过现代 工艺制成的方便患者 携带、服用的一系列 药物。经方和验方在 治疗疾病方面的特点 是疗效好、见效快,但 其前提是需要有准确 的辨证论治作为指 导。缺乏准确的辨证 论治,这些经方验方 的作用就会大打折 扣,甚至起到加重病 情的相反作用。 以最常见的感冒 为例,临床有很多治 疗感冒的中成药,如 感冒清热颗粒(冲...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