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治 第1980页

治 第1980页

  • 浅谈《金匮要略》中肾气丸的“异病同治”

    浅谈《金匮要略》中肾气丸的“异病同治”

    1 “异病同治”的概念及溯源 “异病同治”是指各种不同的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虽有不同的病理变化或临床表现,但由于病因病机或病位相同,因而可以采用同一治法诊疗疾病。“异病同治”的概念最早由清·陈士铎提出,其著作《石室秘录》中《同治法》篇云:“同治者,同是一方而同治数病也。”[1]但“异病同治”的辨证论治思路在《伤寒杂病论》中已得到充分的体现,《金匮要略》中体现“异病同...

  • 廖润泉中西医结合诊治外科病思路

    廖润泉中西医结合诊治外科病思路

    全国名中医廖润泉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治疗普通外科和泌尿外科疾病,本文将廖润泉治疗外科疾病的临床思路整理如下。 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即使在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具备其独特性,是区别于现代医学及其他传统医学的一大特色。在临证中,如何从整体去认识疾病,对确定治疗的基本原则,即辨证论治,甚为重要。外科疾病大多数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多以实热证为主,治疗中以“祛邪”为基本原则,方药中多应用清热、攻下之品。而清热与攻下药物性多寒凉,...

  • 伍炳彩运用柴胡桂枝汤治验一则

    伍炳彩运用柴胡桂枝汤治验一则

    国医大师伍炳彩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其治学严谨,勤求古训,临证善用经方。下文为伍炳彩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头两侧紧束样疼痛验案一则。 方证解析 柴胡桂枝汤见于《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其中发热恶寒、肢体疼痛为太阳表证未解、风寒束表之象,呕吐、心下支结为邪气内传、少阳枢机不利、胆热犯胃之证,太阳表邪未解而又并入少阳,形成太阳少阳并病,而微字说明病症俱轻,柴胡桂枝汤主之,以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取半量合而为...

  • 布鲁氏菌病 中医痉证治方

    布鲁氏菌病 中医痉证治方

    雷某,女,34岁,2023年3月5日初诊。主诉:两手足持续痉挛7个月余。患者因从事畜牧业工作,长期下乡和牛、羊等动物密切接触,不慎感染布鲁氏病菌病。病初,高热汗出,肌肉酸痛,关节肿痛,经40多天的住院治疗,发热、肢节酸痛基本好转,但多汗无法控制,由于长期出汗,又出现两手足持续痉挛、抽搐,甚为痛苦,常恶风,怕冷。舌淡,苔白,脉弱。 诊断:西医诊断为布鲁氏菌病,中医诊断为痉证(营卫不和,表阳不固)。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固表。 处方:桂枝20g,白芍20g,炙甘草20g,生姜30g,大枣2...

  • 元代医学家危亦林创造了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

    元代医学家危亦林创造了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

    公元13世纪,元代医学家危亦林创造了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这是中国伤科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它解决了脊背骨折治疗的大难题,也为其他部位骨折的治疗开创出一种新方法,比英国医生戴维斯在1927年开始使用治疗脊柱骨折的方法早了600多年。 大公无私 虚怀若谷 南北朝之际,战乱频繁,骨伤科随之发展起来。随着元朝的建立,阿拉伯医生进入中原,中国的外伤科由此吸取了阿拉伯医学的经验,使本来已经具有相当成就的外伤科更加充实丰富。值得一提的是,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集中反映了元代以前骨伤科的主要成就,是我国古代水...

  • 崔公让治疗周围性面瘫案一则

    崔公让治疗周围性面瘫案一则

    全国名中医崔公让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崔公让从事中医药防治周围血管疾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较高的学术地位。崔公让不仅擅长诊治周围血管疾病,在周围性面瘫的诊治方面也有独到见解。 周围性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认为本病以“虚”为本,正气卫外不固,而致外邪入侵面部经络,气血阻滞,经脉失养,以致肌肉弛缓不收,其中以“风邪”“寒邪”为首要病因。西医认为本病多由病毒感染引...

  • 新冠肺炎防治方案“良心处方”出炉

    新冠肺炎防治方案“良心处方”出炉

    春雨至,万物生。到了“雨水”,春天就算坐稳了它的江山。 重庆市中医院行政四楼办公室内,副院长李延萍拿着刚挂断的电话,猛地一吸鼻翼,她尽力止住泪水,手不停地点击着手机屏幕,群发:好消息,项目组研制的“藿朴透邪合剂”“麻杏解毒合剂”两个中药制剂终于获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审批,疫情期间可在全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调剂使用。 推出全市新冠肺炎防治方案、第一时间介入救治、派遣人员驰援湖北后,重庆的中医力量又一次为...

  • 针刺委中穴,女膝穴可治下颌骨骨髓炎

    针刺委中穴,女膝穴可治下颌骨骨髓炎

    笔者受宋代医者丘经历取女膝穴、委中穴为患者治疗牙槽风启发,临证中以此二穴为主配合其他穴位,针刺治疗下颌骨骨髓炎1例,疗效较好,现总结整理如下。 患者男,17岁,2022年1月21日初诊,主诉“右颌面部反复肿胀疼痛一年余”。患者2020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颌面部肿胀疼痛,咬合困难,至某三甲医院就诊,诊断为下颌骨骨髓炎,拔出右侧智齿,症状无好转,8月份复诊行下颌切开、下颌骨骨面刮除术,同时给予抗炎治疗,肿胀及疼痛较前减轻,9月份再次发作,抗炎治疗无效。2021年8月至北京某三甲医院...

  • 摆脱“过敏症”脱敏治疗

    摆脱“过敏症”脱敏治疗

    7月8日是“世界过敏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过敏性疾病的总体发病率在10%左右,典型的过敏性疾病有哮喘、鼻炎、过敏性湿疹、结膜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和过敏性休克。其中最常见的是由花粉、尘螨、真菌和宠物等致敏因素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过敏成为常见的“现代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要摆脱“过敏症”,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脱敏治疗对因而治 “过敏”,医学上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因为病人对某些物...

  • 辅助心理治疗 四十养心

    辅助心理治疗 四十养心

    陈婶和陈叔一直是周围公认的一对和谐夫妻。可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女儿出车祸,老家的婆婆也病倒了,接二连三的灾难让陈婶陈叔忙得脚不沾地,又急又烦,脾气自然变得急躁了点。一天,为了点小事,陈婶与陈叔发生了争吵。事后,陈婶一直忿忿难平。到了晚上,陈婶感觉左侧头痛越来越厉害,连带着左边的眼睛也红痛起来,看周围的景物也不似以往清晰。陈叔见状,赶忙叫车把她送进了医院。经医院检查,陈婶被确诊为左眼急性青光眼发作。医生说,陈婶的急性青光眼发作,与最近家里一连串的事和两人的争吵都有关。 有资料显示,青光眼病人急性发作时,往往与其...

  • 辨证论治 随症取穴 针灸并治 重视脾胃

    辨证论治 随症取穴 针灸并治 重视脾胃

    国医大师班秀文在7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广西山区缺医少药,很多的疾病只能依靠针灸和草药来治疗,因此班秀文溯源穷流,博采众长,师古而不泥古,并结合壮医药特色,在针灸疗法上参合己见,切合临床,颇多精思妙解,特别是在针灸治疗妇科病和急性传染病,如月经病、产后病、疟疾和回归热等方面屡获奇效,为广西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现将班秀文针灸学术思想分述如下。 尊经重古 择善而从 经络学说早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班秀文继承《内经》《难经》之说,在临床针灸治疗中,以经络为纲,分...

  • 葛友庆用海藻玉壶汤治瘿瘤案

    葛友庆用海藻玉壶汤治瘿瘤案

    甲状腺结节,中医称之为瘿瘤,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瘿候》,“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亦曰饮沙水,沙随气入于脉,搏颈下而成之”。治疗上多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主。笔者曾跟师太仓市名中医、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葛友庆,现将其用海藻玉壶汤加味治疗瘿瘤验案一则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崇某,女,44岁,2021年9月7日初诊。主诉: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1个月余。患者因发现头发斑秃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甲减。2021年7月23日颈部彩超结果提示甲...

  • 合理膳食疾病防治与康复

    合理膳食疾病防治与康复

    合理膳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日常饮食,特别是疾病防治与康复过程中,重视食物的性味,关系到身体阴阳平衡。 性味之偏,纠阴阳之偏 祛除病邪,调理脏腑功能,有药物治疗,也有食物疗法。张景岳说,“欲救其偏,则惟气味之偏者能之”。医家说的气味即性味。药食均有性味,利用药物性味之偏用于治疗叫药疗,利用食物性味之偏用于治疗叫食疗。 《神农本草经》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五味理论既能指导中药使用,也同样适用于认识食物,指导食物选用,是饮食养生的重要依...

  • 新冠肺炎 中医药救治确诊病例达96%

    新冠肺炎 中医药救治确诊病例达9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浙江省及时果断采取中医药防控举措,有力推进中医药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总体战。全省中医药系统医务人员战疫一线,参与救治确诊病例比例达96%以上,参与救治疑似病例比例达92%以上。 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每天听取中医药防治的进展情况,将各市中医药参与救治作为疫情防控督导落实的主要措施之一;将中医药局纳入医疗组,中医药专家进省级救治专家组;成立以国医大师领衔的省级中医高级别专家组、中医药防治专家指导组,各市相应成立中医药专家组。省医保局将新冠肺炎中医药处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将普通人员使用...

  • 为养老院老人的“心病”开出了治疗良方

    为养老院老人的“心病”开出了治疗良方

      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民政部门下发一份工作通知,要求全市福利机构加快养老机构的硬件建设,同时在已有老年人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将着手建立老人心理档案,并对重点人员登记建档。当地相关心理学专家也为养老院老人的“心病”开出了治疗良方。   疑心病:觉得谁都在算计我   典型案例:76岁的胡大妈在养老院住了刚刚3个月,却已换了5个房间、十几个室友了。这么频繁的更换,原因在于她总“丢东西”。今天丢袜子,明天丢纱巾,后天丢鞋带,她还总能“估计&rdqu...

  • 防治常见的几种“暖气病”

    防治常见的几种“暖气病”

    暖气终终终于来了! 再也不用过 早上起床一出被窝透心凉 还得咬紧牙关穿bra 的非人类生活啦! 此刻我只想 ↓ 连小编家的狗狗都喜爱躺在暖气片底下睡觉哦~ 虽然暖气大法各种好哇,但是在各种跟暖气表白前,让小编给大家提个醒,暖气吹多了,也会有健康隐患,以下就是常见的几种“暖气病”。 1、皮肤瘙痒 大冬天,人体的皮肤本身就容易干燥,来了暖气后,室内温度较高,更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

  • 论中医治法的常与变

    论中医治法的常与变

    常法适用于病证的普遍性,变法则适用于病证的特殊性。普遍性是指病证从病因、病位、病性到演变过程都较为清晰、单一,因而可通过直接对抗、纠其所偏而达到阴阳平衡;特殊性则是指病证较为复杂或病情危笃,表现非同一般,甚或有悖常理,此时循规蹈矩用常法往往不灵,须另辟蹊径。 在整体观念的认识论、辨证论治的方法论的指导下,中医学经过长期的临证实践,建立起系统完善的治疗体系,其中不乏富有创意、充满谋略的治疗思路与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总体而言,这些方法有常、变之分。要恰当应用,须知常达变。兹对中医治法之常与变作以梳理。...

  • 孙浩运用郁金药对治验四则

    孙浩运用郁金药对治验四则

    郁金为传统的活血化瘀药,临床多以其活血凉血、利湿退黄之功,来治疗胸胁疼痛、肝胆湿热等病证。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孙浩进行恰当配伍后,使郁金有了更丰富的临床应用。笔者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整理其运用郁金药对验案四则如下。 郁金配紫苏发表消痰治外感 案一:张某,女,7岁。患儿1周前出现咳嗽,咯痰不爽,鼻塞,流清涕,身热,微恶风,胃纳尚可,大便软,日行2~3次,苔白腻,脉浮滑,测体温38.1℃。证属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治以疏风散寒、化痰止咳。处方:郁金8g,紫苏叶8g,荆芥5g,桔梗5g,杏仁6g...

  • 从颈论治初探头面部疾病

    从颈论治初探头面部疾病

    全国名中医冀来喜是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长期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形成了以“新九针”为主的针灸优势技术组合,提倡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治疗手段和“以效为宗”,治疗头面部疾病提出从颈论治的思路。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理论基础 从颈论治初探 冀来喜在多年临床观察和实践中发现,患有头面部疾病(包括耳鸣、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干眼症等)的患者,查体时一般存在颈项部肌肉高张力或颈椎结构紊乱的问题。因此,冀来喜提出颈部肌群高张力与颈...

  • 王庆国:通平致和 治宗伤寒

    王庆国:通平致和 治宗伤寒

    •王庆国提出“通平致和”的学术思想;创造性提出“三步-四维-六治-十六方略”诊疗范式;提出临床拓展应用经方的“五项原则与十大途径”;强调“少阳为表里之枢,脾胃为升降之枢,临床诊疗调枢为要”的论治纲领。 •王庆国认为临床辨证时一定要抓主证,尤其是运用经方时,抓住主证更是取得最佳疗效的关键。主证是指决定全局而占主导地位的证候,其由核心病机与主要临床表现所构成。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

  • “望梅止渴”还可以治疗疾病

    “望梅止渴”还可以治疗疾病

    “望梅止渴”是大家熟悉的一个成语,它出于三国时期的一个小故事,在《三国演义》第21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中也有叙述。一日,曹操请刘备饮酒,曹操说:“刚才看到后园梅树的枝头上,结的梅子青青,忽然想起去年在征张绣时,一路上缺水,将士们都口渴难忍,我心生一计,以手中马鞭向前虚指道:‘前面有一片梅林’,军士听后立即都口生唾液,于是口渴就缓解了许多。今天又见梅子熟了,不可不赏,又值酿的酒也好了,所以邀请你来小亭一会。” 从...

  • 中药专方治艾滋病有良效

    中药专方治艾滋病有良效

    在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自2005年6月起,一直采用国医大师张震亲自拟订的两个有效的中医药专方治疗HIV(艾滋病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患者。至2021年10月累计治疗上述对象18691人,为云南防治艾滋病工作增添了一分力量,也加深了大家对中华医药文化的认识和自信心。现简要汇报如下,供同道参考,并盼指正。 基本情况概述 艾滋二字,本是英语AIDS的译音,其本意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是1981年在欧美地区...

  • 冯懿赓针药结合治间质性膀胱炎

    冯懿赓针药结合治间质性膀胱炎

    冯懿赓,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统肿瘤、前列腺疾病、结石、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等疾病。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通常出现与膀胱相关的慢性骨盆疼痛、压迫感或不适,同时伴至少一种其他下尿路症状,如持续性急迫性排尿感或尿频等。其疼痛主要位于膀胱区(下腹部),特点是膀胱充盈时疼痛(包括坠胀、不适),并且放射至尿道、会阴、阴道、直肠等盆腔脏器及...

  • 严用和治学态度严谨 倡导继承发展 师古而不泥古

    严用和治学态度严谨 倡导继承发展 师古而不泥古

    如果让每一位中医人数数自己熟悉的方剂,想必以下这些应该都会“榜上有名”,比如归脾汤、实脾饮、橘核丸、加味肾气丸、导赤散、十补丸、四磨汤、小蓟饮子、消风散、导痰汤。这些方剂都出自名医严用和之手,是他创制或者由名方化裁而成。 严用和治学态度严谨,倡导继承发展,师古而不泥古,既吸收前人宝贵经验又能自出机杼,善于借鉴和总结经验,是南宋时期的医学大家。 教学相长 青胜于蓝 严用和(约1199—1267),字子礼,其生平缺乏史料记载,仅据他所著的《济生方》序中自...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