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195页

医 第195页

  • 名家教你读医案

    名家教你读医案

      最近看到马继松先生等人主编的《名家教你读医案》,一套六册,内容丰富,蔚为大观,一百多位近现代名医的医案精华,经过他们细心地选择与评议,全数展示在读者面前,就好像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翻开这一套丛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参与编写的30多位人员,集中了老中青中医药工作者,可以看出是一个集体合作的成果。96周岁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为该书作序,介绍对名家医案评议和学习的重要性,朱老说:“医案系医者毕生临证经验之结晶,通过简练的叙述,而将理法方药、脉因证治熔于一炉。因此,阅读、...

  • 朱良春注重中医经典学习

    朱良春注重中医经典学习

      难能可贵的原创   国医大师朱良春早在52年前提出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江苏中医》1961年1月),相继又对“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重要性及其关系的探讨”(《中医杂志》1962年3月)作了全面论述,这一业医者耳熟能详,乃至普通患者家喻户晓的学术思想,具有高度科学概括性,先进且可操作性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朱良春在《中医药的现代化要突出原始创新》一文中指出“突出原始创新精神,中医药学才能得到突破性的发展,才能屹立于世界医学殿堂&rdquo...

  • 正确认识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正确认识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笔者是湖南中医界的一名老兵,从事中医临床55年,又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一名老教工,从事中医教学33年。50多年以来,我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了中医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振兴与发展,并清醒地认识到,中医还必须进一步振兴和发展。为此,笔者就中医工作提几点建议。   振兴发展中医,要立足于临床实践   中医在中国已历数千年,老百姓都相信中医,这种信任度已经根深蒂固,其根本所在是因为中医能为老百姓治病防病,所以说,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这就要求每个中医生都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临床水平,以适应群众的需要...

  • 医疗实践中形成“三因制宜”治疗思想

    医疗实践中形成“三因制宜”治疗思想

      “三因制宜”是《内经》中重要的治疗思想,分为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三个方面,主要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异法方宜论》、《灵枢·五变》等篇。“三因制宜”治疗思想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的,强调了人与生存环境的协调统一,与《内经》学术原理中最具特色的整体观念一脉相承。   产生   因人制宜   《内经》体质学说是形成“因人制宜”治疗思想的理...

  • 中医复兴 首先是科学中医的复兴

    中医复兴 首先是科学中医的复兴

      科学中医的发展与复兴,需要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帮助,更需要科学精神的支持,如果没有科学精神的支持,中医发展就不能保证在科学轨道上运行。所以,我们在复兴科学中医的同时,一定要在中医界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形成一种科学研究的氛围,以此来引导和保证中医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   中医如何快速发展?这是所有中医人都在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提升社会对中医的需求,需要中医的发展;缩小中医与西医的差距,需要中医的发展,只有中医的快速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医的伟大复兴。复兴中医,首先需要从复兴科学中医开始。   中医,首先是科学的...

  • 中医术语“闭门留寇”进补不迟

    中医术语“闭门留寇”进补不迟

      “闭门留寇”是一句中医术语,意思是关门把盗贼给留在屋里了。有病邪在内,盲目进补,就等于关门留“贼”在屋内,一旦病邪留在体内就很难驱逐了。体内邪滞,首当祛邪排毒,方可进补。拿感冒来说,就不宜随意进补,应该吃得清素一些,忌食油腻、粘滞、酸腥和各种滋补食品,以防“误补益疾”,把邪气留在体内。只有待到外邪已退,病情好转时再继续进补不迟。   俗语道:“冬天进补,春天上山打老虎。”,冬补胜似其他季节进补这是大家的共识。...

  • 大力提倡培养“纯中医”

    大力提倡培养“纯中医”

      最近,展读郭博信先生的著作《中医是无形的科学——我对中医的实践与思考》,受益良多,愿与海内同道分享。   过去大家都说“事实胜于雄辩”,读过郭博信的书,我认为这只说对了一部分。完美地说明某一事物,就应该在事实的基础上,再加上雄辩,这样的文章不仅读起来吸引人,且其说服力将会更强,这对于中医来说,尤其重要。郭博信的新作,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当然,他能做到这一点,不仅与他多年从事中医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有关,也与他拜几位著名的民间中医为师,虚心学习,勤于实...

  • 中医方法学创新

    中医方法学创新

      从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及现代医学发展来看,方法学的创新是这些学科快速发展的根本,而制约中医药学发展的根本还是方法学的问题。   中医药学是整体调节,个体化治疗的复杂干预是系统思维基础上的科学。如何建立适合中医药自身规律的,能够把临床上的诊疗数据很好应用起来的方法学体系,是中医学发展的根本。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很难超过古人。   如果能够借助现在的高新技术,使中医学在这个方面有彻底的变革,那么中医无论对古代和现代文献的利用,还是对个体经验的总结、对临床的研究,都会是变革性的革命...

  • 中医临床应用 中药汤剂

    中医临床应用 中药汤剂

      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医生的准确诊断需通过合乎规范的药剂方能做到药到病除,而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我国历代名医都十分重视中药煎煮方法。   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煎煮用水分为雨水、千扬水等多种;徐灵胎认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指出了药液煎煮不当的不良后果:“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这些都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而...

  • 中医“肺朝百脉”的真实含义

    中医“肺朝百脉”的真实含义

    中医按摩、针灸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肝离肝经那么远,按摩肝经会有用吗?它确实起作用,因为它们之间是相通的。这些管道流动的动力从哪里来?研究者发现,这些管道通向肺,它们的动力来自于肺,是肺的一呼一吸,推动它们行走。原来,这是“肺朝百脉”的真实含义。   《黄帝内经》认为“肺朝百脉”,说的是肺的什么功能呢?   现在,不少人认为朝是朝向,“肺朝百脉”意思是肺朝向所有血管,把脉当做血管。这个“脉”字,在中医早期确实有点语焉...

  • 广大中西医同仁 矢志不懈努力

    广大中西医同仁 矢志不懈努力

      建国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以“团结中西医”列入卫生工作方针,并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伟大的宝库,应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继而提出“关键在于西医学习中医”。半个世纪以来,中西医相互学习,携手工作,取得史无前例的巨大成绩。现在,卫生工作方针改为“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这一伟大举措,也是我国卫生领域社会主义特色之一。服务全人类,贡献全世界。“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国广大中西医同仁,矢志不懈努...

  • 太极模型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太极模型对中医理论的影响

      《三国演义》第46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写周瑜为害死诸葛亮,令其在10日之内监造十万枝箭:“……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而且要10日之内完成。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周瑜说:“军中无戏言。”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周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hell...

  • 中医应该怎样继承?

    中医应该怎样继承?

      继承是中医发展的前提,没有继承也就不会有发展创新。但是,中医应该怎样继承?对古代文献进行整理保护就是继承?对中医古籍读得越多继承就越好?我们经常说要继承中医的精髓,哪些才是中医的精髓?大家都知道继承很重要,但有时对“怎样继承”和“继承什么”却不是很明确。所以,要继承好中医,首先就要把继承相关的问题弄清楚,不能稀里糊涂地继承。   为什么要继承   无论从文化的角度讲,还是从科学的角度讲,中医的发展首先是根脉的延续,如果脱离了中医的根脉,发展得再快再好也...

  • 中医后现代化的意义

    中医后现代化的意义

      编者按: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是社会构建的结果,是一定文化、社会背景下的阶段性认知。因而,中医也是一种被构建的“话语”。后现代主义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来重新阐释中医,思辨中医的科学性与现代化、西化、中西医之异同与结合、中医的未来发展等中医界里经典命题。笔者认为中医应适当地后现代化,摆脱唯科学主义和动物实验方法的桎梏,清醒地认识到中医西化背后的文化霸权的影响,消除简单的二元对立,回归中医的普世价值,积极而审慎地把中医发展成后现代医学。   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术界的一...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郊4公里处浏阳河畔的马王堆乡,清嘉庆《长沙县志》称此地为“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此挖掘出土三座汉墓,是20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三座汉墓中,二号墓的主人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一号墓是利苍妻,三号墓是利苍之子。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了一件保存完好的女尸,据考证是利苍妻辛追,年龄约50岁左右,时逾2100多年,出土时软组织有弹性,关节能活动,血管清晰可见,为世界考古史上前所未见的不腐湿尸,此后将此类古尸命名为...

  • 中医“简、便、廉、验”基本内涵

    中医“简、便、廉、验”基本内涵

      谈到中医,很多人会说,中医有简、便、廉、验的特色,之后,就语焉不详了。说明很多人对中医及其特色的认知,还不够全面与准确。   中医是中华民族生命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她是在中国特有的身心统一主体性哲学思想指导下,以道统术,综合运用中医理、法、方、药,以确保人类身心康灵的生命艺术。《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对人类生、老、病、死、苦的自觉关注、关爱,即人文关爱,是传统中医学的根本特质,医易相通的根源即在于此。在此之上,才彰显...

  • 全方位中医药精神卫生防治体系

    全方位中医药精神卫生防治体系

      “目前,精神卫生疾病已上升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中医药可望在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中发挥出独特的优势与魅力。”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神志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主任委员赵永厚指出,针对当前的神志病发展状况,有必要构筑清晰、完备的中医神志病学理论思维,利用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进一步制定相关防治措施,以期早日编织成“预防-治疗-康复”与“医-教-研-产”相结合的全方位中医药精神卫生...

  • 《清宫医案精选》序

    《清宫医案精选》序

      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虽精通西学而致力国学研究,其称“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历上下五千年不同医学流派,数百医家撰著的医案专书当在千种以上,这是中医药学一份宏富的宝贵的临床医学资料,多是第一手的本底,融汇了撰著者的心血与经验,值得进一步发掘整理。晚近由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及其学术继承人张京春博士主编的《清宫医案精选》即将出版,实为推动中医临床医学复兴的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陈先生积30余年的时间从事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的整理工作,至今已陆续出版了《清宫医案研究》等6部专著,又于2009年...

  • 中医临床价值的创新

    中医临床价值的创新

      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便没有中医的快速进步。一直以来,中医创新成为了中医学界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中医创新的路径尚不确定,创新的方法仍在探索,如何使中医创新之路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延伸?有两个问题与之紧密相关,需要正确认识和牢固把握。   临床价值是创新根本目的   中医为什么要创新?就是要为中医创造更多的价值。如果创新不能使中医的社会价值得到提升,使中医的社会需求得到增长,便失去创新的意义。中医的社会价值可以通过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等来实现,但最终要通过临床价值来说明。也就是...

  • 中医一贯重视整体治疗

    中医一贯重视整体治疗

      中医一贯重视整体治疗,但在临床上局部治疗的重要性同样不能忽视。   笔者的患者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不需要吃药的,给他们开的实质上是“生活处方”,如果做到位,就可以“不药而愈”;有的需要综合治疗——即能想到的方法,如口服、外用、无感温度药浴、木针疗法、圆桌治疗等等,尽量都用上,使这些治疗手段有序地、有机地配合;还有一类,的确只是局部病,无关整体,这类疾病只需要局部治疗。本文讨论的就是最后这类,即只需要局部治疗的情况。   上海中医...

  • 中医营养 蛋白质与经络

    中医营养 蛋白质与经络

      蛋白质功能强大,几乎参与人体的各种生化活动。而从中医营养的角度来讲,蛋白质可以归结为三大功能:   一、提供能量。   二、提供构成身体器官的原材料,我们称之为气血的“血”。   三、构成肌体的各种功能物质,如酵素、荷尔蒙等,我们称之为气血的“气”。   在“气”这个方面,特别要强调一点的是,蛋白质具有运载功能,而这一功能,刚好是脾经运化的物质基础。我们摄入的各种营养素当中有一部分是脂溶性(能溶于脂肪)的,而脂溶性营养素...

  • 中医药“己和”即接纳自己

    中医药“己和”即接纳自己

      “己和”即接纳自己,接纳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好与不好。然而“和”必是由“不和”演变而来的,而“不和”即冲突斗争,换句话说,自己要想接纳自己必须经历过内心的斗争来达到心灵的平衡。著名的“天时,地利,人和”所要阐述的和谐也是经历了各方面的抗衡从而能互相调制,互相接纳,互相包容。中医讲的阴阳相和,阴阳平衡亦是阴阳之间不断抗衡最终才能在人体内能相互制约,彼此依赖,身体才能够健康。   中医药的斗争...

  • 老中医刘柏龄崇尚“补肾学派”

    老中医刘柏龄崇尚“补肾学派”

      刘柏龄(1927~),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全国首届“中医骨伤名师”,东北天池骨伤流派“刘氏正骨”第五代传人,吉林省中医终身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及第二、三、四、五批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客座研究员,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继承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继承国家名老...

  • 中医治病的“下法”

    中医治病的“下法”

      当人们出现消化不良、便秘、血液循环不畅等症状时,往往会觉得憋得难受。这时就可以采用通大便的方式将宿食、宿便、瘀血等病理物质排出去。这样的方法便是中医治病的“下法”,此法与汗法、吐法一起并称为“祛邪三法”。      五种病可用下法   当外界邪气侵入人体脏腑,干扰脏腑功能,从而导致痰、湿、脓以及燥屎等有形的病理物质时;当体内蓄积或人体自身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畅,导致肠中糟粕停留或产生瘀血、水湿、痰浊等有形的病理物质时,就会形成积滞,出现&ldq...

  • 中医药与真实世界的碰撞

    中医药与真实世界的碰撞

    2月27日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有15位两院院士以及1700位海内外中西医专家学者参加的会议,在今年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探索运用现代技术和产业模式加快中医药发展”的背景下召开,聚焦络病学科研创新发展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堪称“一次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真实世界的碰撞”。 真实世界研究是临床试验和药品上市后再评价药物疗效的一种现代医学研究新方法,即完全针对实际...

  • 国医大师徐经世“从中调治”学术思想内涵

    国医大师徐经世“从中调治”学术思想内涵

    •“从中调治”是国医大师徐经世治疗内科杂症的主要学术思想,是其独特中州学术理论体系在临床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先生提出“杂病论治,重在中州”“从脾论治,调肝为主”。 •“中州”即肝、胆、脾、胃,四者同居中焦,治疗杂病强调“中气”,昔人有云“人身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中气者乃脾胃二经中间之气也,人身之十二经气升降变化皆以中气为核心...

  • 气象病因学是中医学理论的特识

    气象病因学是中医学理论的特识

      气象病因学是中医学理论的特识。自医和叙六气以降,历代不断发展。正虚时六气可以致病,其太过与不及皆属病邪。依据气化原理和五运六气格局,可以推判季节多发病及流行,以施上工之治。   对于燥和燥证的认识和实践,曾有刘完素与喻嘉言两次学术上的飞跃。金之刘完素以“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立燥证之病机,又认为诸邪皆可“燥化”。在《素问玄机元病式》中,补充此诸燥的一条。此后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列有“燥门”,虞天民有“燥证论&...

  • 师承是中医传承的重要途径

    师承是中医传承的重要途径

      目前中医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基本上是模仿现代医学的教育模式,本科生主要实行班主任或辅导员制。中医、西医学科性质不同,理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中医传统的师徒相授的教育模式,有值得借鉴之处。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融合了两者的优势,对两种教育模式进行了有益尝试。   师承是中医传承的重要途径   传承即教育,中医传承的旧有模式是师承,即师徒相授。师徒相授,是我国古代培养中医药人才主要的途径,为祖国医学的继承与发展,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呈现出整体、辨证、功能等特...

  • 互联网+中医药 需要创新 传播带来改变

    互联网+中医药 需要创新 传播带来改变

    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中医药产业也必将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将成为中国对外宣传的一张古老而又新颖的名片。所以今天我想重点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中医药走出去的话题。 作为媒体人,如何让中医药发扬光大,如何使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传达给全世界,在这方面人民网作为中央主流媒体,可以说责无旁贷。 除了在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外,媒体和网络同仁之间也需要融合、融通、共享、共赢。对此,我提三点建议。 第一,互联网的健康资讯,特别是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务必做到权威...

  • 中医药发展鹏程万里

    中医药发展鹏程万里

    几代中医人艰苦创业、协调创新、跨越发展,推动了我国中医药相关产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中医药科技领军人才,为中医药事业兴旺林立栋梁。 中医药事业在这里薪火相传,特别在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标准化研究、重大疾病防治及中药新药开发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光辉的业绩,无不体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中医药科研领域敢为人先、敢当重任的历史使命感。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望京医院、眼科医院四家三级甲等医院,以及针灸医院、门诊部两所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在护佑百姓健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参与抗震救灾等方面屡...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