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骨 第69页

骨 第69页

  • 骨质疏松 防治家用3个便方

    骨质疏松 防治家用3个便方

    牛奶粥治骨质疏松 取牛奶500克,粳米或糯米200克,加适量水煮粥,熟后加白糖适量,每天早晨食用,补钙效果甚佳。 黄芪山药粥治骨质疏松 取粳米100克,黄豆粉20克,核桃仁10克,山药20克,黄芪10克,黑芝麻10克,红枣5枚,同煮至熟烂,可长期食用,可以滋补防衰、养精益气。 海带炖排骨治骨质疏松 海带200克,温水泡发洗净,切成丝状,猪排骨500克,洗净切成段,用沸水略焯。锅内放排骨、葱、姜,加水煮沸.撇去浮沫,煮20分钟,加入海带及其他调料煮沸10分钟即可食用。此菜可以补钙和碘,老人和中年人都可以经常食用...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调养与食疗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调养与食疗

    老年人由于股骨颈部的骨质萎缩、疏松,轻度间接外力即可导致骨折。不少老年人体弱,多同时合并有高血压病、心脏病、哮喘、糖尿病等。伤后又因较长时间的卧床及被动体位,血供差、愈合慢,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各种并发症,因此,加强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骨折后1~2周方制首乌20克,黄芪15克,红枣10个,母鸡肉200克,将黄芪、制首乌冼净,用纱布袋封口;红枣(去核)冼净;母鸡肉洗净,切成小块,一齐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2小时,去药袋后调味即...

  • 吃柿子可以御寒保暖 还能补筋骨

    吃柿子可以御寒保暖 还能补筋骨

      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刚刚到来,此时,天气转寒冷,开始降霜。霜降时节,各地会有一些趣味习俗,话说“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所以北方人讲究“贴秋膘”;闽南台湾的民间霜降也要进食补品。在一些地方还有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惯,认为此时吃柿子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   值此冷凝结霜、草木黄落、蛰虫始眠的时期,养生要注意两方面。   1、护膝暖足。霜降时节渐入冬寒,人体关节部位最怕受凉,所以霜降后容易出现腰腿痛等疾病,因此需要开始加强保暖。此时穿衣不宜露膝,同...

  • 骨折早中晚期药膳方

    骨折早中晚期药膳方

    许多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或平衡性差,容易发生骨折。骨折后人们大都会选择熬一些骨头汤进补来促进伤骨愈合。其实,骨折后饮食进补绝非如此简单。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愈合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也是“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只有按照骨愈合的规律,科学进补,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骨折初期 即骨折后1~2 周,此时筋骨脉络损伤,骨折部位有肿胀、疼痛,骨折使得血离经脉,导致瘀血不散,气血凝滞。由于患者骨折部位疼...

  • 山药奶肉羹治产后缺乳 骨脂鱼鳔汤治夜尿

    山药奶肉羹治产后缺乳 骨脂鱼鳔汤治夜尿

    骨脂鱼鳔汤治夜尿增多 材料:补骨脂12克,鱼鳔30克。 做法:共煮汤,汤沸50分钟后加 适量食盐调味,即可饮汤食鱼鳔。 主治:肾阳不足所致老年夜尿增 多,腰膝酸软、小腹急痛、下肢厥冷 等。 马世芬 山药奶肉羹治产后缺乳 材料:鲜山药0.1公斤,羊肉0.5 公斤,生姜15克,牛奶200毫升,食 盐少许。 做法:将羊肉洗净,与生姜同放 锅内,加水以小火清炖2小时,取炖 好的羊肉汤l碗,加入山药片,共煮 烂后,再加牛奶、食盐,煮沸服食。 主治:益气养血,适用于产后缺 乳或乳汁分泌不足。 齐慧玲 老年...

  • 煲点骨头汤熬点白粥 并非合格的病号饮食

    煲点骨头汤熬点白粥 并非合格的病号饮食

      要是家里有病号,相信“吃什么”对很多家属来说就是一个头疼的问题。虽然医院提供一日三餐,但很多家属都担心营养跟不上,自己会煲点汤、熬点粥,给家属补补营养。于是,煲点骨头汤,“有营养”、“以形补形”;熬点白粥,“清清肠胃”、“补充营养”。然而事实上,专家表示这两种都并非合格的病号饮食。   指导专家   赵泳谊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迷信骨头汤有营养...

  • 牡蛎壮骨增强性功能 黄精补气养阴中药

    牡蛎壮骨增强性功能 黄精补气养阴中药

    牡蛎,又名生蚝或海蛎子,是我国著名的贝类,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柱目牡蛎科牡蛎属,栖息在浅海泥沙中。牡蛎壳性微寒,味咸,入肝、肾经,能平肝潜阳、散结软坚、收敛固涩。而牡蛎含有丰富的锌元素及铁、磷、钙、优质蛋白质、糖类等多种营养物质,既是食物,也可入药。《本草纲目》记载,吃牡蛎肉“能细洁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功效: 1.壮骨。牡蛎中钙含量接近牛奶,铁含量为牛奶的21倍,食用后有助于骨骼生长,尤其对老年男性非常有利,不但养骨、健齿,还有益智作用。...

  • 中医 肝肾-筋骨-关节的系统联系

    中医 肝肾-筋骨-关节的系统联系

    关节筋骨之“肝肾同源” 《素问 · 宣明五气篇》 “五藏所主” 中已有论述。 当代研究者通过对骨折、 骨关节炎等常见疾病的研 究, 深入的阐述了肾对于骨骼的作用, 通过实验研 究完善了 “肾主骨” 的科学内涵。 然而基于局部外候 “关节” 及其结构组织, 分析其与所候藏象之间的 联系, 则鲜有所见。 本文运用藏象思维分析 “肝” 和 “肾” 的医学含义和科学...

  • 儿童孟氏骨折正骨后固定位置有讲究

    儿童孟氏骨折正骨后固定位置有讲究

      孟氏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为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前脱位,在小儿前臂骨折中常见。小儿孟氏骨折如不注意复位后的固定位置极易造成桡骨头再次脱位。   临床上该骨折一般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手法复位并不难,其复位方法为:患儿平卧,不用麻醉或强化分离麻醉,屈肘90°,先行拔伸牵引,在拉直尺骨的同时,以拇指抵住桡骨头同时前臂旋后屈曲肘关节桡骨头即可复位,复位后用前臂超肘小夹板或石膏固定。   儿童孟氏骨折正骨后固定位置有讲究。有的医生认为应常规固定于中立位,其实不然,此位置下桡骨头极...

  • 探讨甲骨文中的医学史料

    探讨甲骨文中的医学史料

    甲骨文是我国商朝后半期王室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卦时刻写的卜辞和少量记事文字,它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字和古代史,特别是研究商代史最重要的直接史料。甲骨文一经发现,即引起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探讨和研究的兴趣,现在已成为国际上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 中医学作为我国中华文化瑰宝的一枝奇葩,在甲骨文中也有较为全面的记载。自1944年胡厚宜先生在《甲骨文商史论丛》中发表“殷人疾病考”后,甲骨文中的医学史料逐渐为学术界所了解,并在研究、探讨甲骨文中的医学史料和医学思想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

  • “肾主骨”“少阴主骨”理论源流

    “肾主骨”“少阴主骨”理论源流

    “胆主骨所生病”刍议 “肾主骨”“少阴主骨”, 在《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内经》) 多篇中反复提及, 属于中医藏象学说五行五体相应的重要内容, 为历代医家临床实践所验证。同样在《内经》中首次提出“胆主骨”理论, 但其影响力远不及前者, 理论认识的混乱制约了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胆主骨”“膀胱主筋”等理论属于中医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 基于这种认识, 尝...

  • 海鲜菇莲藕煨排骨

    海鲜菇莲藕煨排骨

    主料:海鲜菇200克,排骨500克,莲藕1节,香菜50克。 调料:葱姜片、胡椒粉、花椒粉、豉油各适量。 做法:1.将莲藕去皮切片、海鲜菇、香菜洗净。2.再将排骨洗净,用开水焯过,撇去浮沫;将莲藕一同放入砂锅,加入开水、葱姜片、胡椒粉、花椒粉,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煨炖。3.待肉酥藕绵后,放入海鲜菇,再次大火煮沸。4.加盐、豉油、葱花,让汤汁翻滚入味,约3分钟后撒入香菜,即可食用。 功效:中医认为,海鲜菇味甘、性凉,归胃、大肠经。具有益神开胃,化痰理气,补脾益气之功效。对精神不振、食欲大减、...

  • 排骨黄豆汤,补钙最相宜

    排骨黄豆汤,补钙最相宜

    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若钙的摄入偏低,可引起齿、骨发育畸形,手足抽搐,以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甚至骨折或罹患佝偻病。排骨黄豆汤是一道适合老年人、儿童补钙的食疗佳品。 材料:排骨500克,黄豆100克,生姜10克,胡椒2克,食盐少许。 制法:先将黄豆洗净,水发3~4小时后备用。取排骨洗净切块,加水煮沸去泡沫,加入佐料及水发黄豆,以家用高压锅蒸煮2小时,即成味香色美可口的排骨黄豆汤。 功效:排骨黄豆汤中,排骨的含钙量较高...

  • 隐形体操助你舒展筋骨

    隐形体操助你舒展筋骨

    整天窝在办公室狭小的空间中,你是否觉得腰酸背痛呢?现在教你一套坐在椅子上就可完成的“隐形体操”,锻炼的时候甚至身旁的同事也觉察不出你的动作,帮你随时随地舒展筋骨!这是莫斯科“健身中心”的创建者包罗比耶夫博士为那些在较为严肃的办公场所工作的人,设计的一套补充性的健身操。这套练习采用坐姿和站姿均可,共有6节,每节1分钟。 第1节:坐在椅子上,上身挺直,双腿分开,脚跟着地,抬起脚尖,用力收缩踝部、小腿和大腿的肌肉,1分钟内重复做30-40次,直到腿部肌肉酸痛为止。 第2节:...

  • 倒走治骨质疏松

    倒走治骨质疏松

    选择一段较平坦的空地,向后倒退行走,倒走时脚尖先着地,随着重心的后移逐渐移至脚跟,脚跟最后离开地面时要用力蹬一下,以便增加对足跟部的刺激,保证膝关节的挺直。开始时可倒走5—10步,随着动作的熟练程度可逐渐增力口至100—200步,每天可练2—3次。这种倒退行走的方法可以防治骨质疏松、腰背疼痛及心脑血管病等。 倒退行走一方面可刺激足跟部的诸多穴位,增强肾主骨的功能,防治骨质疏松症;另一方面又可调节大脑的功能,增强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防治脑神经及血管的病变。蹬地动作及膝关节的挺直,有...

  • 运动:健骨良方

    运动:健骨良方

    运动,能使全身的血液循环更加旺盛,可以刺激骨组织对摄人体内的钙及其他矿物质的充分吸收和利用,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 健骨运动,首先要挑个好时候。除了遵循一般运动适宜的时间规律外,你可以在上午8—10点、下午3~4点两段最佳日晒时间为健骨做一些运动,因为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可以引起体内一系列光、生物学反应,形成活性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 当骨骼承受到一定的压力时,成骨细胞的活动就能加快。例如步行,它通常被视为重力运动的精华,你还可以稍加变化以增加强度,改为爬山、跳绳等。另外,还通过跳跃时来自地面的冲击又...

  • 股骨头坏死修复后应锻炼

    股骨头坏死修复后应锻炼

    股骨头坏死在治疗期间禁止锻炼,那么,修复后应如何进行功能锻炼呢? 1.扶物下蹲:单手或双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体直立,双足分开,与肩等宽,慢慢下蹲后再站起,反复进行3—5分钟。 2.患肢摆动:单手或双手前伸或在体侧扶住固定物,单脚负重而立,患肢外展摆动3—5分钟。 3.内外旋转:手扶固定物,患腿略向前外伸,足跟着地,做内旋和外旋运动3—5分钟。 4.屈髋:患者坐于床边或椅子上,双下肢分开,患肢反复做屈膝屈髋运动3—5分钟。 5.抱膝:患者坐于床边、沙发或椅子上,双下肢分...

  •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

    骨质疏松症是很多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有补钙、激素补偿疗法等等。科学研究表明,运动锻炼才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适当的运动对骨骼系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能帮助钙离子沉积于骨骼,防止骨质脱钙,促进骨的代谢。同时还可牵伸肌肉、韧带及关节囊,防止肌肉萎缩。起到保持运动功能,减少骨折的作用。但是,病人在选择运动疗法时需要遵循一定的章法。具体讲,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量力而行。骨质疏松症多发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病人多伴有全身退行性变化,表现为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减退。故首先应考虑正确选择运动...

  • 强筋壮骨健身操

    强筋壮骨健身操

      健身操是通过自身肢体运动,达到疏通经络、强筋壮骨、除劳去烦、祛病延年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平衡气血:两脚分开直立,两臂左右平伸,肘部自然弯曲,掌心向上,身体保持平直,腰向左弯,左臂下降,右臂上伸,到适当程度后复原,再向右弯,动作同前,反复数次。   功效:降低血压,镇心安神。   心平气和:两脚分开直立,随吸气两臂缓慢从身体两侧向前上、正中移动,直到手掌与喉平行,再随呼气掌心向下沿胸前徐徐下降,并以意领气下沉,两腿屈膝下蹲,直到两手齐脐部,反复数次。   功效:调整呼吸。   舒筋...

  • 左右抬脚强健髋骨

    左右抬脚强健髋骨

    髋关节对人体来说很重要,若髋关节骨折了就只能躺着了,一躺着很多病就跟着来了。其实,预防老年性髋关节骨折也有一些方法。 第一个方法,双手叉腰,左脚向外伸开,脚尖着地,然后抬起脚,落下;换脚。第二个方法,双手叉腰,把一只脚抬起来,停一下,然后换脚。 专家建议;老年人没事时这么站一站,一边练肌肉,一边练支撑能力,对防止髋关节骨折很有效。 蓝青云...

  • 健身操 疏通经络强筋壮骨祛病延年

    健身操 疏通经络强筋壮骨祛病延年

    在家的时候,站在客厅,动员家人一起做做肢体运动健身操,效果很不错。肢体健身操是通过身体的活动,达到疏通经络、强筋壮骨、除劳去烦、祛病延年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平衡气血两脚分开直立,两臂左右平伸,肘部自然弯曲,掌心向上,身体保持平直,腰向左弯,左臂下降,右臂上伸,到适当程度后复原,再向右弯,动作同前,反复数次。 舒筋活络自然站立,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平,手心向内随两臂回撤,手背从两腋、腰、尾骶关节方向向下按摩,并以意引导到涌泉,两腿下蹲,重复数次。 太极开合自然站立,两臂胸前伸展如抱球状。随呼气两手...

  • 强筋壮骨保健功

    强筋壮骨保健功

      保健功是通过肢体运动,达到疏通经络、强筋健骨、除劳去烦、祛病延年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平衡气血:两脚分开直立,两臂左右平伸,肘部自然弯曲,掌心向上,身体保持平直,腰向左弯,左臂下降,右臂上伸,到适当程度后复原,再向右弯,动作同前,反复数次。功效:降低血压,镇心安神。   心平气和:两脚分开直立,随吸气两臂缓慢从身体两侧向前上、正中移动,直到手掌与喉平行,再随呼气掌心向下沿胸前徐徐下降,并以意领气下沉,两腿屈膝下蹲,直到两手齐脐部,反复数次。功效:顺畅呼吸。   舒筋活络:自然站立,两臂慢慢向...

  • 跳空绳 强骨骼

    跳空绳 强骨骼

    老年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这时不妨试试跳空绳。临床研究发现,做跳跃运动时肌肉的收缩可以刺激骨膜,从而诱导成骨细胞生长;跳跃运动还可以提高骨的弹性和韧性,增加骨密度,推迟骨细胞老化,尤其对髋部有很好的骨源性刺激,增加灵活性。统计显示,每天坚持眺空绳的老年女性,1年后便可使骨密度增加。 做法:选择一宽敞地方,地面要平坦,鞋底要选有一定弹性的,模仿跳绳的动作。跳跃时注意要前脚掌着地,膝盖稍弯,两手臂要贴紧身体,双手随着跳跃摇动,双眼平视前方,要保持身体平衡,以免摔倒。每天晨起后练习...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骨骼
  • 家中健身 预防骨质疏松

    家中健身 预防骨质疏松

    不想外出运动,也可以借助家里的地毯、床、沙发、座椅等,达到同样的健身效果。 坐式V字形膝举选一个长一点的凳子,或者单件的沙发,身体在边缘坐直,收腹,屈肘。身体慢慢向后靠,使双脚离地并且与凳子的表面平行。然后将上体与下体向一处折起,把膝部朝前胸弯曲,同时伸直双臂,让上体朝前与膝部接触,坚持一会儿,再伸展到起始位置。腹部要始终紧紧地收起,脊柱要挺直来保护腰部。每天做 3组.每组10-30次。 仰卧慢蹬车 平躺在地上,左膝朝前胸屈起,右腿抬起,伸展,和地面成45度角,双手抱头,肘部向外弯曲,把头、颈和肩膀抬离地面,身...

  • 常练健骨操 止痛防摔跤

    常练健骨操 止痛防摔跤

    “老”是人类无法回避的自然现象,经常运动锻炼可扼制骨关节的衰退。以下的这套健骨操为锻炼老年人全身各个骨关节和脊椎设计,老年人晨起时做一次对身体有非常大的好处。 第一节、隔墙看戏。 动作要领:立正姿势,脚后跟抬起,身体拉长、挺胸,下巴抬起、眼睛向前向上看,一般坚持2个八拍。 锻炼效果:锻炼脊柱,减少腰背痛,使老年人拥有挺拔身姿。 注意事项:注意脚后跟抬起时保持身体的稳定性,抬起的幅度、时间都要因人而异,坚持的时间要循序渐进。 第二节、十点十分操。 动作要领:双臂侧平举,与躯干呈直线...

  • 肉感好?还是骨感好?

    肉感好?还是骨感好?

    如果问“肉感”好,还是“骨感”好?有人会说,不胖不瘦最好。问题是,很少有人能把胖瘦控制到“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的程度。 以前,国人生活水平普遍低,肉感几乎就是生活富裕的代名词。女儿大了要嫁人,七大姑八大姨组成考察团,到男方家里考察,如果这户人家胖子多,多半家底厚,嫁他饿不着;如果一屋子皮包骨,必是清汤寡水,家底肯定不殷实。这样的看法,大抵不会错,食肉动物看上去比食草动物更有肉感;这是不争的事实,和尚普遍比屠夫、厨师瘦。肉感独领风骚许多年...

  • 关于美国脊骨神经疗法

    关于美国脊骨神经疗法

    近日有媒体图文称:“4月18日,来自美国整脊疗法学院针推中医科班20多位学生来到浙江省中医院学习。”此处所称“美国整脊疗法学院”翻译错误,应该是“美国脊骨神经疗法学院”。 关于美国脊骨神经疗法,其英文名是Chiropratic。此词的中文翻译,根据《英汉医学词典》第二版,翻译是“脊柱按摩术”。Chiropratic早年香港译为“脊骨医”,在日本、韩国译为“脊椎神经推拿医学&r...

  • 腰部锻炼防“坐骨痛”

    腰部锻炼防“坐骨痛”

    老年人进行腰部活动的锻炼,有助于防治坐骨神经痛。具体方法是:在硬板床上取仰卧体位,用双手抱住一侧大腿,身体变成“U”字型,然后用自身的力量(初练时可以请别人帮助),像不倒翁样摇晃,一侧练毕再练另一侧。每日数回,每回也可数十次甚至上百次。...

  • 骨质增生不是病

    骨质增生不是病

      名医简介   谭树生   广西民族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现任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副秘书长、广西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和广西中医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康复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诊治各类颈椎病、腰椎小关节错缝、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弓裂椎体滑脱症、颈腰综合征、青少年脊柱侧凸症、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等疾患,擅长中风偏瘫、截瘫、颅脑损伤、骨折术后的康复评定与治疗。   “医生,我这个病是不是骨质增生?”在临床上,我无数次听到患者这样对我倾诉,仿佛这个骨质增生是万恶之源,由此,很...

  •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潜在危险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潜在危险

    时下,老年人群在我国占有相当一部分。有人估计,全世界有骨质疏松患者2亿以上,我国已超过8000万。老年人群因骨质疏松引起骨质病变以及跌跤引起骨折约占老年人群中占30%左右。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那么,引起骨质疏松的病因何在?它的特点是什么?其确切病因很复杂,主要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1.难以干预的病因。如性别(男女患病的比例为1:3)、年龄(中老年人及绝经妇女居多)、遗传、环境以及睾酮激素及雌性激素分泌减少等。 2.可以干预的病因。主要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吸烟、饮酒不节制、营...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