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第45页
-
黑芝麻桑葚糊 滋阴清热降血脂
在补肾、乌发方面,黑芝麻是有口皆碑的。其实,黑芝麻还能清除血管胆固醇,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中华中医药学会庄乾竹博士介绍说,这主要是归功于黑芝麻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降低胆固醇总量和低密度胆固醇,从而保护心血管的健康。此外,黑芝麻含有的卵磷脂也是分解、降低胆固醇的中坚力量。 在中医传统食用方法上,黑芝麻多为炒,然后碾碎食用,或熬粥时放入黑芝麻。中医认为,黑芝麻性平,适合多数人食用。根据个人爱好不同每次可以吃15~30克。需要注意的是,吃黑芝麻只能是降血脂的辅助食疗,不能以此来代替药物。...
-
中医秋季食疗 宜食麻以润其燥
一阵秋雨过后,天气急剧转凉,昼夜温差大,使身边体质稍弱的同事频频感冒、咳嗽。大人们季节交替的时候都难免中招,更何况是抵抗力微弱的宝宝们。 3岁的萱萱头一回流鼻血。早上起床的时候,妈妈发现萱萱鼻子下面红红的,仔细一看,竟然是两滴干了的血,枕头上也有一滴血。妈妈觉得很吃惊,萱萱平时身体很好,出生到现在没生过病。萱萱晚上睡觉时一切正常,怎么就不知不觉地流鼻血了呢?妈妈带萱萱去医院检查。 陕西省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朱生全介绍,每年过了白露后,秋燥引起的流鼻血宝宝就会增加。最近一周,几乎每天有10多个宝宝来急诊。...
-
葛根汤中先煮麻黄 葛根之意
在跟随名老中医石国璧先生出诊前,笔者用葛根汤时都会嘱咐患者,麻黄不宜煎煮时间过长,主要考虑到麻黄辛温,其挥发油如果久煎会挥发掉。跟随石国壁出诊时,他总是嘱咐患者宜先煎麻黄10分钟,笔者请教为何如此应用?石国璧说,《伤寒论》就是这么用,而且临床中,确实先煮疗效更好一些。可笔者始终弄不明白,为何葛根汤中,麻黄、葛根两个解表药要一起先煮呢?笔者猜想,张仲景也是从临床中总结出来的吧。 前几天,读石国璧给我们推荐的书《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在煎药一节中,详细描述了煎药原则方法,笔者茅塞顿开。缪希雍是这样描述的:凡煎汤...
-
咸宁麻塘风湿病国家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纪实
2014年12月3日,湖北省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镇氏五代传人对该疗法在传承和保护上取得的一大成果。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从1898年镇氏家族先辈镇乃江从宫廷太医寇世民手中得到该药方及疗法至今已有117年的历史。 中医,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医药,千百年来,以家传、师承形式保留下来。如今到了高科技电子时代,面对西医学的猛烈冲击,面对鱼目混珠的民间“秘方”干扰,面对医疗市场激烈的生存竞争,民间传统...
-
帕金森病“震颤麻痹”护理方法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人锥体外系统疾病。致病原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不是十分清楚。该病发展缓慢,目前只有靠药物、手术治疗控制症状,尚无法根治,因此做好对帕金森病的日常康复护理,对延缓病情发展尤为重要。 增强活动能力 根据患者的震颤、肌强直、肢体运动减少、体位不稳的程度,尽量鼓励患者自行进食穿衣,掌握并提高平衡协调能力的技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少依赖性。增强主动运动。随着病情发展,还要针对每个病人情况进行训练,这些训练不要拘于次数,只要患者努力做,训练后不感到过于疲乏即可。 1.步态:肌肉持续紧张常导致...
-
荨麻疹 药膳辅助调治
荨麻疹是春季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除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外,采取一些药膳辅助调治,常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生姜桂枝粥:生姜10片,桂枝3克(研末),粳米50克,红糖30克,煮稀粥食,每日服1—2次。适用于皮疹色淡呈丘疹状,遇寒尤剧,中医辨证属风寒者。 2.冬瓜芥菜汤:冬瓜200克,芥菜、白菜根各30克,芫荽5株,水煎,熟时加适量红糖调匀,即可饮汤服用。适用于疹色红,灼热瘙痒,遇热尤剧,得冷则轻,伴发热口干,中医辨证属风热者。 3.归芪防风猪瘦肉汤:当归、黄芪各20克,防风10克,猪瘦肉60克...
-
9月全国近1亿儿童接种麻疹疫苗
卫生部近日就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举行通气会。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郝阳指出,初步统计全国将对近1亿儿童在9月11—20日期间接种麻疹疫苗,并要求以县为单位接种率达到95%以上。 郝阳强调,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在短时间、较大地区范围内,针对所有目标儿童,无论既往有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及患病史,凡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的儿童,均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本次强化免疫活动各省目标人群是根据各省的麻疹流行情况、既往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开展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的。根据各省实际情况,安排了3个年龄范围,其中北京、上海、河南...
-
腿坐麻无法站举高双手走内八
坐得时间一长,就会腿脚发麻,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介绍,这种腿麻脚麻多由不良姿势的久坐、久站、久蹲引起。腿部血液流通不畅,周围神经受到压迫,影响神经的正常传导,不能把受到的刺激准确、及时地传给大脑,提醒我们变换姿势,所以就会腿脚发麻。另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也会压迫胫神经或腓神经;引起神经麻痹症状,使腿和脚产生麻木感。 此时,应立刻改变姿势,可以小范围内快速走动几分钟;如果感到左腿发麻,就高举右手10秒,然后放下,反复3次,右腿麻的话就举左手,麻木感可以得到缓解;变换走路姿势,如走&ldq...
-
麻黄花穗灸疗法
麻黄花穗灸疗法是独具特色的壮医灸法之一。 本法的适应症:对风湿性关节炎、头痛头晕、体癣、手脚麻木、痧症、疮疖、腹胀、腹痛、鼻出血、无名肿毒、鼻塞等,有较好的疗效。 麻黄花穗的制备: ①药物采集:每年的4~5 月、10~11月采集长约3厘米的麻黄老花穗。 ⑦制备方法:取麻黄花穗、硫磺各15克,乳香、没药各6 克,丁香、松香各3克,桂枝6 克,雄黄15克,白芷、川芎各6 克,杜仲12克,枳壳、独活各6 克,细辛3克,炮甲、两面针、通城虎、金不换各6克,浸于95%酒精500毫升内,三周后用纱布过滤去渣,在药液中投...
-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治疗原则及方法
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是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 针灸作为传统优势疗法对其有很好的疗效,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也必须承认,该病在临床治疗中还存在着不足。目前在面瘫的针灸临床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面神经功能的评定分级尚未得到重视,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认识到面神经功能评估的重要性。在临床研究资料中,只有4.5%的文献提到面神经损伤程度。而面神经损伤程度与病情轻重的关系、与疗效相关的因素均未得到足够重视,使得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缺少可比性和可重复性。二是临证时虽有面瘫轻重的区分,但评...
-
食补天麻养神健脑
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 秋天进补多用点天麻,有防头晕、疏通关节的作用。天麻性质温和,不腻不滞,不燥不热,副作用小,患有关节痛、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产后人群用天麻煲汤能起到保健作用。 单吃天麻能健脑,如果与乌鸡一起煲汤,对患有偏头痛、眩晕、睡眠不好的人群有较好疗效。煲汤前先把天麻用温水泡软,切成小片,再把乌鸡内脏掏出,把中药用纱布包起放入其体内。其中天麻30克、当归20克、葛根30克、枸杞20克、首乌20克,煮30~40分钟,鸡汤分2~3次喝完,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