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麻 第41页

麻 第41页

  • 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

    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

    口眼歪斜即西医上所说的“面神经麻痹”。 患者可取乳香30克,丁香3克,蓖麻籽(去皮),共捣成泥状,摊于干净的纱布上,左侧歪斜贴于右侧面部,右侧歪斜贴于左侧面部,用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一次,连续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

  • 口臭便秘选“麻仁丸”

    口臭便秘选“麻仁丸”

    寒冷的气候给便秘“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 一是屋外寒冷,人们懒得去运动,肠道蠕动变慢; 二是室内暖气使空气干燥而“偷走”身体的很多水分,肠道水液减少,容易出现大便干涩。 尤其是口味重、爱吃辣的人,易产生肠胃积热,出现大便干结、腹部胀满,以及舌头红、舌苔干黄、口_F口臭等症状。治这种便秘最好选麻仁润肠丸或黄连上清丸。 每次空腹吃1 个大蜜丸,一天2次。 孕妇忌用,儿童、老年人、体虚者不宜长期服用。 魏俊达...

  • 舌 麻 治 案 偶 拾

    舌 麻 治 案 偶 拾

    李某,男,41岁,工程师。患者 于两星期前晨起,突觉胸闷憋气, 舌唇麻木,自觉有股热流从胸中上 升至咽部,心中懊恼莫名,咽有堵 塞感,言语謇涩,欲喊不能,欲动无 力。经针刺及注射强心针等,约20 分钟后症状消失。至诊前发作过3 次,多在夜间。事后觉身体困倦乏 力,头晕,精神恍惚,胸闷气怯,纳 呆寐差,心情紧张。刻诊:症如上 述,神清,言语低微,舌淡稍胖、苔 白厚稍黄,二便调,脉弦滑。经查 心、肺、肝、脾,各神经反射均正常,血压 150/95毫米汞柱。诊断为舌麻,证属脾虚失 运,痰浊内生,肝阳化风夹痰循经上逆。治 宜...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 口臭便秘选麻仁润肠丸

    口臭便秘选麻仁润肠丸

    入冬后,北方很多地区已经送上了暖气。每年这段时间,受便秘困扰的人又会多了起来。 寒冷的气候给便秘“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屋外寒冷,人们懒得去运动,肠道蠕动变慢;二是室内暖气使空气干燥而“偷走”身体的很多水分,肠道水液减少,容易出现大便干涩。尤其是口味重、爱吃辣的人,容易产生肠胃积热,出现大便干结、腹部胀满,以及舌头红、舌苔干黄、口干口臭等症状。治这种便秘最好选麻仁润肠丸或黄连上清丸。每次空腹吃1~2个大蜜丸,一天2次。不过要注意,孕妇忌用,儿童、老年人、体虚者不宜...

  • 疏风散寒 张世葳治疗面神经麻痹

    疏风散寒 张世葳治疗面神经麻痹

    名医治面神经麻痹(风湿型)方 处方:茯苓15克,川芎、羌活各10克,独活、防 风、陈皮、法半夏、甘草各8克,苍术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风祛湿。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中 医辨证属风湿型。症见口眼歪斜,患侧面肌臃肿,眼 睑浮肿,头重如裹,胸脘痞闷,肢体困重,口腻不渴, 舌淡,苔滑腻,脉缓。 创方者:张世葳 名医治面神经麻痹(风寒型)方 处方:葛根20克,桂枝、麻黄各8克,防风、白 芷、蝉蜕、甘草、生姜各lO克;大枣5枚,细辛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如何治疗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如何治疗

    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气虚痰热生风)方 处方:黄芪、白芍、桂枝各9克,生姜、知母、粳米各18克,大枣12枚,生石膏30克,炙甘草、全蝎、白附子、白僵蚕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固表,清热化痰,熄风止痉。用于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辨证属卫气虚弱,痰热生风型。症见口眼歪斜,口角流水,面肌抽搐,恶风汗出,因寒加重,闭口鼓气漏气,或额纹消失,或口渴,或面部发热,或面肌至耳根处疼痛,或头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浮弱或浮数。 专家点评:方中黄芪、粳米、大枣,益气固表,补益卫气;桂枝温阳助卫...

  • 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针药合治

    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针药合治

      本文“面瘫”指“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即中医的“口眼?斜”证。本证四季老幼皆患,以中青年为多见,病因虽有多种说法,但实践证明,多以风寒淫邪外侵,阳气被郁,经气阻滞,经络失养致面肌?僻不遂。   笔者应用如下方法治疗面瘫,效果较佳,不揣浅陋,仅供参考。   电针疗法   即用常规穴位针刺得气后加电针仪,代替手法行针,其强度以舒适为度,再加用D.T.P.神灯温运针肤代替温热灸法,形成整体的既针且灸疗法。行平补平泻,疏通经络作用。此...

  • 名医王付 中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名医王付 中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处方:黄连3克,全瓜蒌15克,桂枝8克,茯苓、半夏、桃仁、丹皮、白芍各12克,全蝎、白附子、白僵蚕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化痰,化瘀止痉。用于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辨证属瘀热痰风型。症见口眼歪斜,口角流水,面肌抽搐,头沉面紧,闭口鼓气漏气,或额纹消失,或痰阻咽喉,或面色晦暗,或面肌近耳处疼痛,或头痛,舌质暗红瘀紫,苔黄腻,脉沉弱或涩。 专家点评:方中黄连清热燥湿;半夏燥湿化痰;全瓜蒌清热化痰;桃仁破血逐瘀;丹皮凉血散瘀;茯苓渗利痰湿;白芍敛阴缓急;桂枝通经散瘀,兼防寒药凝滞...

  • 面神经麻痹“歪嘴风”中药治愈方

    面神经麻痹“歪嘴风”中药治愈方

    面神经麻痹.俗称“歪嘴风”或口眼歪斜。 荆芥、防风、川乌、麻黄、桂枝、藁本、白芷、苏叶、细辛、当归、甘草各15克,用文火炒至焦黄色,凉后共碾细粉。 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9克,温开水送下,14天为1疗程。 一般服用此方 3个疗程可治愈,然后巩固1个疗程,疗效更佳。 (张士达)...

  • 治疗面神经麻痹 中药外敷效果不错

    治疗面神经麻痹 中药外敷效果不错

      面神经麻痹多由面神经炎引起,临床以起病急,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眉毛下垂,脸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进食时食物残渣留于病侧齿颊间隙,口水自患侧淌下为主要特征。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面瘫”、“口僻”等范畴,多由外邪入络、脉络空虚所致。一般分为风寒入络型和脉络空虚型。风寒入络型症见口眼歪斜,每于吹风后发作,或兼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脉络空虚型症见口眼歪斜,日久不愈,多兼有头晕乏力,心悸,纳呆等。中药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效果不错。...

  • 马骏针灸治疗震颤麻痹的经验

    马骏针灸治疗震颤麻痹的经验

    震颤麻痹, 临床上表现可见双手搓丸样震颤、 肌张 力强直、 运动迟缓、 步伐缓慢等, 严重者甚至有记忆障 碍和痴呆等症状 [1 ] 。多见于老年人, 发病率呈逐年增 加, 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压力。西医认为其基 本病理为中脑黑质纹状体通路神经退行性病变, 然而, 西医目前却无治疗帕金森病的特效药物, 常用的西药 仍然是左旋多巴制剂, 其具有起效快, 减轻症状明显等 优点。但用药后只能控制症状, 而不能影响整个病程 的进展。而且随着左旋多巴制剂应用时间的延长和用 量的加大, 其治疗作用越来越小、 不良反应反而越来...

  • 麻木一症 方用神效黄芪汤加减

    麻木一症 方用神效黄芪汤加减

    麻木一症,古训有言:气病则麻,血病则痛。气病者,非是气虚则为气郁,故治疗上多用行气补气药。又因有些麻木为疼痛发展而来,或与疼痛并见,所以可加羌活、防风等祛风除湿药及天麻、木瓜等。《内经》又有言:“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固亦可用桂枝汤重加补气药,然纵然如此治疗,临床效果仍不理想。后笔者得阅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一书,书中有治疗麻木一方,验于临床,大效,只是此方花费甚巨,笔者遂思之,若在其方中加入虫类等血肉有情之品,其通络作用势必更强,遂加入乌梢蛇15克,成本约3元...

  • 中风后肢体麻木刺络放血疗法

    中风后肢体麻木刺络放血疗法

    刺络放血疗法,又称为刺血疗法、放血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指使用三棱针、梅花针、毫针或其他工具来刺人体的某些穴位、病灶或浅表小静脉等,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该疗法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便有记载,通过刺络放血可以达到调和气血、改善微循环、治疗疾病的目的。笔者临床对刺络放血疗法亦有涉及,且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将有效案例分享如下:   案例 中风后肢体麻木案。   庄某,男,83岁。2016年6月7日入院。诉左侧面部及左上肢麻木三月。患者2016年2月2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及...

  • 延髓麻痹是咋回事 金秋时节养护四法

    延髓麻痹是咋回事 金秋时节养护四法

    时值金秋,叠翠流金,又到了象征着幸福和收获的美好时节。然而,对于中医来讲,每于季节交替变更之时,就容易出现各种病症。尤其秋季是温度由酷热转为寒凉的季节,因此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多在此时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容易造成二次发病,从而出现延髓麻痹。那么,什么是延髓麻痹?哪些人群易发此症?金秋时节该如何预防和养护呢?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延髓麻痹协作分组组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盛国滨就以上疑问给予了详细解答。 延髓麻痹是咋回事 延髓麻痹又称为球麻痹,是常见的咽喉肌和...

  • 益气柔肝、温阳化湿 治肢体麻木一例

    益气柔肝、温阳化湿 治肢体麻木一例

    患者乔某,女,65岁。因“左侧肢体麻木疼痛半年”来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肢体麻木症状,以肘膝关节远端症状明显,夜间麻木感剧烈,白天稍减,夜不能寐。伴有双眼视物模糊、自述双眼“劳累感”等。多处求诊,服用中药汤剂、针灸、理疗等,效果均不佳。诊其体态偏胖,心肺及腹部未及明显异常,双侧肢体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舌淡胖,苔白,边有齿痕;左寸口脉弦,右侧寸脉如豆大,关尺脉细,形如蝌蚪。诊断为肢体麻木,辨证为肝郁脾虚、阳虚湿盛。该病以柔肝法为主,杂合健脾益气...

  • 中风后麻木治疗溯源 中药基础方灵活加减

    中风后麻木治疗溯源 中药基础方灵活加减

    麻木是以局部或全身肌肤、肢体发麻,甚或全然不知痛痒为特征的一类临床常见病症。西医认为麻木可能是由血流受限或神经损伤而引起的各种疾病、紊乱或异常的一种症状,其发病因素多样,病变涉及多个学科。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多采用营养神经和对因对症治疗。国医大师刘祖贻对麻木的治疗有其独特之处,认为麻木病在肌肤,根在脏腑,气血亏虚为发病之本,邪滞血脉为发病之标,气虚不运、血虚不荣、邪滞血脉导致气血不通、皮肉经脉失养为其基本病机。其治疗调理气血为要,宜益气养血、活血通经,临床治疗主张病证结合,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方加减,取...

  • 主治各种眩晕症 二陈汤四物汤去熟地加天麻汤化裁

    主治各种眩晕症 二陈汤四物汤去熟地加天麻汤化裁

    息风止眩汤的药物组成:天麻6克,钩藤15克,桑叶l0克,菊花12克,制半夏10克,陈皮6克,茯苓15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赤芍12克,川芎6克,丹参15克。   功能:平肝息风,止眩化痰。   主治:各种眩晕症,脉弦或弦硬,并见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痰湿内蕴之症状。   用法:每日1剂,分煎2次,取药液250毫升,分2次口服。   方解:本方由《证因方论集要》二陈汤四物汤去熟地加天麻汤化裁而成。天麻、钩藤平肝息风;桑叶、菊花疏散风热;二陈汤化痰;四物汤去熟地加丹参,活血养...

  • 张琼林针药 拟诊 麻痹性肠梗阻

    张琼林针药 拟诊 麻痹性肠梗阻

    张琼林,主任医师,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善于治疗内、妇科等疑难病以及急危重症,疗效卓著。笔者随师临证十余年,兹整理一验案如下。 1980年4月30日下午,张琼林突然接到某医院全院大会诊的邀请通知书。患者为戎马一生,战功赫赫的老军官。刘某,男,77岁,感冒迁延月余,无痛血尿2天后做逆行肾盂造影检查,因机械故障,操作约2小时,本来形体虚羸,弱不禁风,术中折腾后,正气日衰,腑实难行,以致矢屁不通,8天来腹胀如箕,叩之如鼓,肠鸣音几乎消失。拟诊:麻痹性肠梗阻,保守...

  • 肺心病首选厚朴麻黄汤医治

    肺心病首选厚朴麻黄汤医治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云:“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此条文字简略,单凭“咳而脉浮”是不大简单选用厚朴麻黄汤的,由于“咳而脉浮”能够见到许多病证,如小青龙汤证、麻杏石甘汤证、越婢汤证等。张仲景的弦外之音是,咳嗽是内有水饮,脉浮是外有风寒之邪,水饮久居,风寒外袭,引动水饮而作祟。但详细光临床上,不仅仅是“咳而脉浮”四个字。对此唐代孙思邈解说的比较明晰,他说:“厚朴麻黄汤治咳而大逆,...

  • 肺癌术后放射性肺炎 麻杏石甘汤加减

    肺癌术后放射性肺炎 麻杏石甘汤加减

    王某某,男,58岁,湖南醴陵市人。 患者1992年12月呈现咳嗽,痰中带血,在当地医院抗感染医治一月无效。1993年2月转来我院,经胸片考虑为右中叶肺癌收住外科,于1993年3月24日行右中肺切除术,术后病理:低分解鳞癌。1993年4月22日转放疗科行放射医治,放疗后呈现咳嗽、气急、发热,肺部CT:右肺片状致密影响,考虑放射性肺炎。于1993年12月5日求吾师中药医治。 症见:刺激性干咳,无痰,伴胸痛,偶有低热,气急显着,活动后加剧。舌红苔黄脉数。 中医辨证:肺气阴虚,热毒蕴结。 治...

  • 咳嗽方药 麻杏芩龙汤随证加减

    咳嗽方药 麻杏芩龙汤随证加减

    咳嗽是由外感、内伤多种病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发出咳声、咳吐痰液。 其既可以作为多种肺系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共有症状而出现,又可视为一个独立疾病。 中医虽有“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之说,但纵观临床,其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常将之并称。 方药,用麻杏芩龙汤随证加减 刘景源教授临证中将前人经验方麻杏芩龙汤作为宣降肺气以复其宣降之职的首选方剂。 此方由生麻黄、炒杏仁、黄芩、广地龙组成,再加紫菀、款冬花、桑白皮、葶苈子以疏理肺气、...

  •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四逆二陈麻辛汤加味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四逆二陈麻辛汤加味

    杨某,男,52岁。因咳嗽、喘息30余年,本次发作20余天,于2010年1月11日首诊。因感冒引起发作,整天咳嗽,以早晚严重,咳吐大量白色泡沫状稀痰,胸闷气短,稍微活动则加剧。在本村卫生所输液5天不效来诊。病来畏寒纳少。刻诊:咳嗽咯痰,痰为白色泡沫状,咳吐爽利;喘息气短,少动则气喘难于接续;饮食减少,畏寒怕冷。舌质紫暗,苔水滑,脉弦细。 诊断:支饮(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证属阳虚水泛,痰湿阻肺。 治法:温阳化气,止咳平喘。 方药:四逆二陈麻辛汤加味:制附子(先煎)30克,干姜...

  • 内伤咳嗽案 方用左金丸麻杏芩龙汤合方加减

    内伤咳嗽案 方用左金丸麻杏芩龙汤合方加减

    内伤咳嗽案 患者耿某,女,32 岁,2014 年9 月 26 日就诊。 自述已咳嗽 3 ~ 4 个月,饥饿及食后加重,胃中反酸,若胸骨后有灼热感时亦会诱发咳嗽,伴见咽喉部干痒,脉弦滑,舌胖苔薄白。 证属胃气不和、肺燥气逆,治以和胃制酸、降逆润燥。 方用左金丸、麻杏芩龙汤合方加减。 生麻黄 8 g,杏仁 10g,黄芩 6 g,地龙 15 g,桑白皮 15 g,葶苈子 15 g,款冬花 15 g,紫菀 15 g,黄连 6 g,吴茱萸 3 g,浙贝母 15g,乌贼骨 15 g,煅瓦楞(先煎)30...

  • 四逆散与射干麻黄汤合用辨治慢性咳嗽案

    四逆散与射干麻黄汤合用辨治慢性咳嗽案

    四逆散出自 《伤寒论》 第 318 条 : “少阴病, 四逆, 其 人或咳, 或悸, 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 ” 四逆散由柴胡、 芍药、 枳实、 甘草各等分 组成, 具有透邪达表、 宣通郁阳的作用, 为治疗阳郁厥 逆和肝脾不和的常用效方。笔者以四逆散与射干麻黄 汤、 桂枝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及石韦汤组成合方, 治疗 内、 外科多种疾病, 取得良效。兹摘录验案 4 则, 供同 道参考。 与射干麻黄汤合用辨治慢性咳嗽案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 活用麻杏甘石汤治疗咳喘

    活用麻杏甘石汤治疗咳喘

    国医大师梅国强主攻《伤寒论》,旁及各家学说。以六经辨证为主,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脏腑辨证,而活用经方,治疗多种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确有疗效。 《伤寒论》第63条条文“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62条条文有“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上均言表病传里,邪热壅肺之喘证,其症应有发热或高热。初起可兼微恶风寒,继则发热不退。肺为热邪壅滞,宣发与肃降功能受阻,故以喘为主证,或...

  • 外感咳嗽案 方用麻杏芩龙汤加减

    外感咳嗽案 方用麻杏芩龙汤加减

    咳嗽是由外感、内伤多种病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发出咳声、咳吐痰液。 其既可以作为多种肺系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共有症状而出现,又可视为一个独立疾病。 中医虽有“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之说,但纵观临床,其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常将之并称。(策划编辑 / 秦丹 责任编辑 / 冯欣宇) 医案举隅 外感咳嗽案 患者程某,男,11 岁,2014 年1 月 10 日因咳嗽就诊。患者于 2 日前不慎感受风寒,引发咳嗽。 初起咽痒,咳嗽气急...

  • 麻油煎蛋可治风寒感冒

    麻油煎蛋可治风寒感冒

      冬天来了,很多人会因为低温、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患上感冒咳嗽。民间传闻,用纯芝麻香油煎鸡蛋,连吃几天便可治疗咳嗽,事实真的如此吗?   桂林市中医院铁西分院内科主任邓建华表示,确实听说过这个偏方,有的人还会往里加一些生姜末。芝麻、鸡蛋性平,有一定的养血润燥功效;生姜微温,有发汗解表,温肺止咳的功效。因此,这个偏方可能对风寒感冒及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邓建华谈到,在中医观点里,风寒感冒的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红肿疼...

  • 射干麻黄汤异病同治哮喘 肺炎喘嗽 鼻鼽

    射干麻黄汤异病同治哮喘 肺炎喘嗽 鼻鼽

    射干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该方具有温肺化饮、降逆平喘的功效,故凡肺中有寒、气机不利之证均可采用射干麻黄汤治疗,该方在儿科临床中可用于多种疾病。现介绍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孙浩运用该方治验三则。 哮喘 孙某,女,6岁。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本次因受凉而发咳嗽气喘,喉间痰鸣,鼻塞,流清涕,面色淡白。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浮滑。两肺满布哮鸣音。治宜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选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6...

  • 支气管哮喘 药用定喘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味

    支气管哮喘 药用定喘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味

    全国名中医米子良是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擅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等疾病,尤其对肺系病症的治疗有独特认识。现将米子良治疗肺系疾病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临证经验 调理肺气米子良认为轻可去实,临床喜用银翘散、桑菊饮、杏苏散等,药如桑叶、金银花、桑白皮、连翘、苦杏仁、薄荷、牛蒡子、芦根、白茅根等。桑叶、连翘、薄荷、牛蒡子诸药,气味轻薄,清灵活泼,皆为宣肺透邪,宣畅肺闭之佳品。既言轻清,则知大寒大热、质重味厚之品应谨慎应用。 宣肃肺气六淫外袭,痰热内扰,气道阻塞,咳喘气急,皆肺失宣...

  • 逍遥散咳嗽案 治痹证麻木案

    逍遥散咳嗽案 治痹证麻木案

    国医大师张磊从事临床、教学工作七十余载,学验俱丰。张磊临证强调“动、和、平”的学术思想,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生理功能“和态”被破坏的结果,治当以和为法,以平为期。张磊临证以和法钤百病,或调和阴阳、或调和脏腑、或调和气机,遣方灵活,其效甚佳。逍遥散是调和肝脾、气血、冲任的基本方,也是张磊临证常选方。笔者有幸侍诊在侧,结合自身体会,兹录张磊逍遥散圆机法,以飨同道。 逍遥散具有舒肝健脾、调和气血、养血调经功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其可治病证近20种,应用广泛,堪...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