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麻 第38页

麻 第38页

  • 芝麻拌芹菜缓解高血压

    芝麻拌芹菜缓解高血压

    芹菜有降血压的功效,还是防癌抗癌的高纤维食物。而芝麻具有养血润燥的功效,可以缓解皮肤干枯、粗糙,令皮肤细腻光滑、红润光泽。将芝麻与芹菜凉拌后食用,是一道很好的缓解高血压食疗菜谱。 材料:芹菜0_3公斤,胡萝卜半根,蒜末、盐、糖各少许,香油、熟芝麻各2勺。 做法:把芹菜切成5厘米长的小段,胡萝卜切成与芹菜等长的丝.然后将芹菜段和胡萝卜丝用沸开水烫熟,沥干水分放凉,备用。最后把芹菜与胡萝卜放人大碗,将调味料拌入,撒上芝麻即可。 梁琦...

  • 独活寄生汤合鸡鸣散治下肢麻木

    独活寄生汤合鸡鸣散治下肢麻木

    腰椎间盘突出易压迫坐骨神经,导致腰痛及下肢疼痛,疼痛沿坐骨神经走向分布,因此诊断并不难。急性期以缓解疼痛为主,但是不少患者会遗留下肢麻木,恢复较慢。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原发疾病及下肢麻木症状,笔者以独活寄生汤合鸡鸣散加减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举例分享。 患者,女性,54岁,腰痛、右下肢疼痛半月,在医院检查CT提示L5-S1突出,经过治疗后疼痛减轻,但是右下肢酸麻胀一月余未缓解,遇冷加重。来诊时舌淡红、苔腻润,右脉细重按弦、左脉细滑。 辨证:湿邪阻滞,经络失养。 治则:温化寒湿、行气通络。...

  • 腰突症腰及下肢痛麻木 中医组成及方解

    腰突症腰及下肢痛麻木 中医组成及方解

    对药是中医“阴阳”理论在用药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具有高度的哲学指导性和临床实用性,深刻体现了开阖相济、动静相随、升降相因、正反相佐的用药思维。 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腰及下肢痛、麻木,或伴有活动受限,发病率较高,并有年轻化趋势。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张宝林结合“对药”理论及经验,自拟“脊宁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组成及方解 组成:独活10g,桑寄生15g,杜仲15g,赤芍15g,白芍1...

  • 李杲补气升阳妙治麻木病

    李杲补气升阳妙治麻木病

    李杲(1180—1251 年),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宋金时真定(今河北保定)人。李杲在张元素脏腑辨证学说的启示下,以《内经》“人以胃气为本”,“得谷者昌,失谷者亡”,“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肖”等理论为依据,参考古典医籍和临床经验,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形成了独创性系统理论,为发展祖国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李杲妙用补气升阳法治愈了麻木病。一天,李正臣夫人患病,特邀请李杲前往诊治。李杲通过细察...

  • 高血压手足麻木食疗

    高血压手足麻木食疗

    1.香蕉根300克,地龙10 克.加水煎煮后取药汁服用。活血化瘀效果较好.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手足麻木者. 2.用米醋20毫升.加入适量冰糖煮开后饮用。每日1 次。软化血管效果较好.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手足发凉.感觉减退者。 3.取玉米须30克.加水煮开15分钟后.倒出药汁.加入冰糖调味服用。每日3次,利尿效果较好.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尿色黄赤量少者。 4.取花生仁50克.浸泡在食醋中.7天后取花生仁服用。每天晚上临睡前取醋浸花生仁数粒.嚼碎吞服。降脂效果较好.适用于高血压伴有高血脂、肥胖者。 (何欣)...

  • 活用天麻钩藤饮治眩晕

    活用天麻钩藤饮治眩晕

      我师朱美华教授,女,58岁,江苏省常州市孟河医派传承学会专家。1973年起师从江苏名医方宝华老先生,受师熏陶三十余载,颇得方老“独具见地,尤有新解”心传,且运用于临床,屡效。   天麻钩藤饮源自《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是一首平肝降逆的代表方剂,临床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眩晕证,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笔者有幸跟随朱美华老师临床抄方,亲眼目睹朱美华灵活运用此方,颇有感触。具体案例如下。   商某,女,67岁。2011年11月21日初诊。   头晕,两眼...

  • 升麻清 治疗胃热 清胃散

    升麻清 治疗胃热 清胃散

    升麻清热解毒之功甚巨,不独升阳举陷也。治疗胃有积热,上下牙痛,牵引头脑,满面发热,或口气热臭,牙龈肿烂,口舌干燥,脉大而数者,余常用《兰室秘藏》的清胃散。 方用:当归身6克,黄连5克,生地12克,牡丹皮9克,升麻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晾凉口服。 临床使用时常加入生石膏以增强清热解毒作用;若阳明热盛,大便秘结者,加入大黄导热下行;牙痛牵引头痛者,加入细辛、白芷疏风止痛。方中所治的主症是因阳明胃经积热化火,熏蒸脉络所致的牙龈肿痛,宜清泻胃火。故用黄连泻火,灭其炎炎之势,配以丹皮、生地滋阴凉血,当归养血和肝,有清...

  • 天麻及钩藤验方治面肌抽搐

    天麻及钩藤验方治面肌抽搐

      面肌痉挛,又称为面肌抽搐,临床多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肌不自主抽搐,多从一侧下睑开始,逐步发展至同侧口角抽搐,临床多伴有眩晕、耳鸣、头胀不适、烦躁等症状。症状常进行性加重,每因紧张、疲劳等原因诱发或加剧,入睡后停止。本病缠绵难治,容易复发,重症患者可致患侧面肌挛缩,患侧眼裂变小,面肌扭曲变形,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质量。陈宝贵教授经过40余年临床实践,体会到风邪在面肌痉挛的发病中具有重要地位,总结出以袪外风、熄内风联用的治则,采用祛风散寒、熄风止痉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显著。   病因病机   肝风内...

  • 天麻平肝止眩治偏瘫

    天麻平肝止眩治偏瘫

     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经。功能平肝潜阳,熄风止惊,通经活络。主治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癫痫抽风,中风偏瘫,小儿惊风等。   天麻是一种奇特的植物,它无有根及绿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靠同化侵入体内的真菌(密环菌)获得营养。   服用天麻应掌握正确的方法,有人用来炖鸡、炖鸭以补养身体,这是不正确的。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遇热极易挥发,不论另煎或共煎,都会因受热而失去镇静与镇痛的作用。正确的服用方法应是先将天麻洗净,再用少量水润透,待软化后,切成药片,晾干,研末吞服,也可研末入丸、散剂服用。   天麻药理研究   现代研究...

  • 芝麻萝卜酱 治血脂异常

    芝麻萝卜酱 治血脂异常

    我患血脂异常已经10年了。多年来,我一直服用洛伐他汀进行治疗。半年前,我看到一则报道说,每天坚持吃3大匙黑芝麻胡萝十酱能起到降胆固醇、辅助治疗血脂异常的作用。我使用此方治疗3个月后,病情就明显好转了。 芝麻胡萝卜酱的做法是:取胡萝卜300克,黑芝麻、柠檬汁、蜂蜜各适量。将胡萝卜切碎,入锅加适量的清水和柠檬汁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5分钟(在熬煮时应不断进行搅拌),然后调入蜂蜜继续熬煮15—20分钟,待锅内的药汁变黏后,关火继续用余热焖片刻即成,可放入冰箱中备用。将黑芝麻放入平底锅中炒至裂开,再放入研...

  • 自拟钩龙麻黄汤治支气管哮喘

    自拟钩龙麻黄汤治支气管哮喘

      组方:钩藤(后下)20克,广地龙15克,炙麻黄10克,桂枝10克,法半夏12克,辽细辛3克,北五味子10克,杏仁6克,黄芪15克,防己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喘息痰多者可加白芥子、苏子、莱菔子;水肿甚者加大腹皮、桑白皮、葶苈子;肾虚不能纳气可加紫石英、磁石、蛤蚧、肉桂;如兼有血瘀之象可加桃仁、红花、僵蚕。   本病宿根在于痰瘀胶结于肺,故本方重用清热化痰兼有逐瘀之功的钩藤、地龙,佐以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麻黄、桂枝、黄芪、防己、茯苓,诸药合用相得益彰。临症不论外感内伤...

  • 麻黄根炖羊肺治疗老慢支

    麻黄根炖羊肺治疗老慢支

    麻黄根50克,羊肺一个,葱、生姜、食盐、味精适量。将羊肺洗净,与麻黄根一起放入汤锅中,加葱、姜炖煮,待熟时加入食盐、味精,捞出羊肺,切片吃,每日3次,每次30克。 川贝炖雪梨治疗顽固性咳嗽 川贝粉10克,雪梨1个。削梨皮,挖去梨心,切片,加冰糖15克,与川贝粉一同放碗内,加适量水,文火炖1小时左右,分两次服,饮汤食梨。 千追酒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千年健25克,追地风25克,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后即可饮用。每次50毫升,一日3次。共服4剂,即4瓶药酒。如果不能饮用白酒,可以改为黄酒,但黄酒的药力较弱。(张广...

  • 治感冒后咳嗽 麻旋二虫饮

    治感冒后咳嗽 麻旋二虫饮

      胡国俊,男,1946年出生于皖南中医世家,尽得其父胡翘武先生(系安徽省著名老中医,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医学真传。从医近50年,擅长中医内科疑难杂症。现为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生导师,安徽中医肺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先后发表医学论文100余篇,中医专著3部。   组成麻黄8克,旋覆花(包)10克,蝉蜕6克,僵蚕10克,杏仁10克,炒白芍10克,枇杷叶10...

  • 面瘫复元汤 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面瘫复元汤 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总结一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经验方,命名为面瘫复元汤。现将此方介绍如下。   荆芥12克,防风12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白附子6克,白僵蚕9克,全蝎6克,丝瓜络3克。若舌苔薄白,脉浮紧,以风寒为主者加藳本12克,细辛3克;若兼咽喉肿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以风热为主者加菊花15克,柴胡15克;若痰多,舌苔薄白而腻,脉弦,以风痰为主者加天麻15克,半夏12克;若肢体困重,舌淡苔白腻,以风湿为主者加秦艽12克,羌活12克;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血瘀偏重者加丹参15克...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寒积头痛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寒积头痛

      吴某,女,57岁,2008年11月15日初诊。反复头痛20年。曾就诊于多家医院,头颅CT、脑电图等检查均未器质性病变,脑血流图提示脑血管供血不足。诊断血管性头痛,神经性紧张性头痛,服用脑复康、谷维素、脑心舒口服液无效。症见头冷痛如凉水浸淫,痛如锥剌,疼痛难忍,恶风怕冷,以左侧为甚,得温痛减,每遇冬季而发作或加重,伴体倦懒动少言,似寐,舌淡苔白脉沉细。辨证属阳虚寒头痛,治宜温阳散寒,活络止痛。   药用麻黄10克,附子(先煎)20克,细辛10克,淫羊藿30克,葛根、白芷、川芎各15克,柴胡10克,蜈蚣一条(研末,...

  • 六味地黄丸治震颤麻痹

    六味地黄丸治震颤麻痹

    震颤麻痹属中医“颤证” 的范畴。一般60岁以后好发。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迟缓,手脚或身体的其他部位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僵硬等。六味地黄丸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肝肾亏虚,血不荣筋,虚风内动所致。而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为补阴的基础方,方中重用熟地滋肾阴,为君药。山药甘平,补脾养胃,益肺养阴而固精;山茱萸酸涩微温,养肝肾而涩精止遗;二药为臣,与君药共起滋肾阴,养肝血之功。由于肾阴亏虚,常导致虚火上炎,而致肾浊不降,故配以泽泻甘淡寒,泄肾之湿浊;茯苓甘淡平,渗脾湿;丹皮辛苦凉...

  • 脑中风后遗肢体麻木 方用附桂乌梅汤加味治之

    脑中风后遗肢体麻木 方用附桂乌梅汤加味治之

      姜某,男,46岁,小学教师,2007年10月11日,患者以左侧肢体麻木难忍就诊。平素血压波动在160/100毫米汞柱上下,时感头痛、头晕、眼花、心悸,食欲欠佳,肢体麻木以上臂为重,不能举手和握物,口眼歪斜,大便秘结,数日一行,脉伏弱。经某医院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   证属肝阴不足,肝血不足,阴虚阳盛,阴阳失调,寒热交错。治以调和阴阳,养肝补血,引经散寒,方用附桂乌梅汤加味治之。   处方:附子1.5克,桑寄生20克,乌梅15克,黄连10克,桂枝10克,干姜3克,黄柏3克,炒川椒1.5克,当归3克,杜...

  • 防中风手麻 老年痴呆

    防中风手麻 老年痴呆

    头部的皮肤虽然薄,但血管及毛发既多且粗,体内热量常从头部大量往外蒸发。寒冷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甚至造成小动脉持续痉挛,中风发病率增高。 老年朋友如何在冬季给自己的头部和全身器官保暖呢?经常用手指挠头是最好的办法。头皮分布着许多穴位,平时经常以手指抓头、挠头,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有效疏通脑部气血,不仅能使头部和全身器官保暖,对全身脏腑的功能也有协调作用。 具体做法是:两手十指环屈成耙子状,从前额发际往后梳神庭(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约0.5寸处)、百会等穴位,经枕骨向下,十指并拢按至颈椎,分开两手绕...

  • 天麻豆腐巧治头痛

    天麻豆腐巧治头痛

    我爷爷是一名中医师,我经常看到头痛患者上门找我爷爷治疗。通常我爷爷为他们开了处方后,会嘱咐他们按时服药进行治疗。当有人间起“吃什么食物可以不头痛”或“吃什么可以补脑”时,我爷爷就会让他们吃“天麻豆腐”进行调治。 具体方法为:取天麻6克,白芷、川芎各3克,豆腐1块,虾仁12个,青葱、水淀粉、蚝油、食用油、食盐、高汤各少许。(传统板豆腐中含的卵磷脂最多,而且口感也比较顺滑。嫩豆腐容易破散开 将天麻、白芷、川芎一起人锅加两 碗清水,用小火熬...

  • 应用天麻治疗眩晕的体会

    应用天麻治疗眩晕的体会

    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多由肝阴不足,或肝肾阴虚,不能制约肝阳,致使肝阳上亢,上扰清窍而发眩晕。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耳鸣颧红、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口苦口干、血压偏高、舌红、脉弦细数。治宜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方用杞菊地黄汤和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9克(研粉冲服),枸杞、菊花、茯苓、山药、山萸肉、生地各15克,钩藤、牛膝、黄芩、栀子、益母草、杜仲、茯神、夜交藤、桑寄生各 10克,代赭石、生牡蛎、生龙骨、石决明(上4味药需先煎 1小时)各30克,水煎分3 次服,每目1剂。如肝火盛,伴耳鸣如潮或耳聋,或咳血、吐...

  • 双侧头痛案 主方散偏汤合天麻止痉散

    双侧头痛案 主方散偏汤合天麻止痉散

    双侧头痛案 谢某,女,36岁,门诊病例,2011年3月3日初诊。 患者双侧头痛10年,或左或右,每受风寒则加重,伴口干,口苦。舌苔薄黄,脉弦细。 辨证:风热偏头痛。 治法:搜风通络止痛。 主方:散偏汤合天麻止痉散。 组方:柴胡10克,香附10克,川芎20克,白芷10克,白芍10克,白芥子10克,法半夏10克,天麻10克,全蝎5克,僵蚕20克,甘草6克,黄芩10克,防风10克。15剂,水煎服。 3月17日二诊:双侧头痛已较轻,偶发,伴口干口苦,少寐多梦。舌苔薄白,脉弦细。前方加减如下。...

  • 治眩晕 老中医推荐的“天麻煨鸡”

    治眩晕 老中医推荐的“天麻煨鸡”

    55岁的张老师患高血压病己10余年,血压波动较大。她体型稍胖,平日里经常头晕,同时还伴有头痛、耳鸣、肢麻,一遇到烦恼、劳累就加重。严重时视物旋转,走路似踩棉花。虽然一直服降压药、止晕药,也曾服用过名老中医推荐的“天麻煨鸡”,但疗效不好。 我与张老师交谈后了解到,她工作、家务繁忙,患病多年没有机会系统调治。目前年岁渐高,遇事力不从心,徒增烦恼,导致肝阳上亢,肝火时炎,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故常眩晕眼黑,苦不堪言。便嘱其用“天麻蒸蛋”调养:鸡蛋1~2个,去壳、打碎,蒸蛋...

  • 头痛吃什么药 天麻药膳

    头痛吃什么药 天麻药膳

    天麻又名定风草,性平,入肝经,《日华子本草》说它能“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气脉,开窍。”《本草汇言》记载它“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因而自古天麻为治疗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语言蹇涩症之名贵中药,我国民间还常取天麻配伍其他食物用于食疗治病。 ●天麻茶天麻片3-5克,绿茶1克。每次取天麻片与茶叶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此茶能平肝熄风、潜阳定惊。对头昏目眩、耳鸣口苦、惊恐、四肢麻木、手足不遂、肢搐等重症,在未发病时,长...

  • 治麻痹性肠梗阻经验

    治麻痹性肠梗阻经验

    经验方:丁香30—60克。 用法:将丁香研为细末,加75%酒精调和,对酒精过敏者可用开水调和,然后敷于脐及脐周,直径约6—8厘米,用纱布及塑料薄膜覆盖,周围以胶布固定。 疗效:本方治疗麻痹性肠梗阻患者20例(用药1次者15例,3次者5例),用药2小时后可听到肠鸣音,4~8小时排便、排气。...

  • 芝麻姜糖糊治老年哮喘

    芝麻姜糖糊治老年哮喘

    取黑芝麻250克,下锅炒熟;生姜120克,捣碎取汁。用姜汁浸拌黑芝麻,再入锅内略炒,放凉。 另取冰糖、蜂蜜各120克,将冰糖溶化与蜂蜜混合拌匀,再与姜汁浸过的黑芝麻混合拌匀后放入广口瓶内,每日早晚各服1汤匙,可治老年性哮喘。...

  • 小儿咳嗽 苍术麻黄蛋

    小儿咳嗽 苍术麻黄蛋

      小儿咳嗽是常见疾病,用下法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苍术50克,麻黄50克,鸡蛋一个,将药和鸡蛋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煎煮30分钟,趁热用蛋滚熨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下缘旁开1.5寸)、双侧涌泉穴(足第二、三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当足趾跖屈时呈凹陷中)。冷后再煎,如此反复3~5次,注意家长先要试温,不要烫伤小儿。...

  • 治咳嗽慢性咳喘 麻杏前胡饮

    治咳嗽慢性咳喘 麻杏前胡饮

      陈天然从医46年,对四时疾病、脾胃病、肝胆病、老年病、小儿厌食,以及各种疑难病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组成 蜜麻黄10克,杏仁12克,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甘草5克,前胡12克,桔梗15克,紫苑12克。   功用 燥湿化痰,宣肺止咳。   主治 四时咳嗽,慢性咳喘。症见咳嗽吐痰,痰多色白易咯,胸中郁闷不舒,或气喘而少气懒言,或痰多伴恶心呕吐,或口渴而痰多黄稠,或痰涎清稀而背心冷,舌淡苔白或薄黄,脉滑或弦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此方...

  • 黑芝麻治四种杂病

    黑芝麻治四种杂病

    祖国医学认为,黑芝麻性味甘平,人肺、脾、肾三经。具有滋肾补肝,润燥滑肠的作用。以本品为主药所组成之验方甚多,治病也非常广泛,兹举例如下。须发早白:黑芝麻12克,赤小豆、黄豆、绿豆、黄粟米、黑豆各 10克、粳米50克洗净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稀粥。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食。7—10日为1个疗程。本方悦颜乌发,适用于治疗头发枯燥,须发早白。肾虚眩晕:黑芝麻、胡桃肉、桑椹子各等量捣烂混合,用蜂蜜调匀。每次服10-15克,每日3 次,空腹服下。本方能滋补肝肾,适用于治疗肝肾虚所致的眩晕。便秘:黑芝麻12克,...

  • 射干麻黄汤治疗咳嗽与气逆而喘

    射干麻黄汤治疗咳嗽与气逆而喘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射干麻黄汤组成:射干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约合现代的25克),半夏半升(约合现代的65克),大枣七枚。   咳而上气,是咳嗽与气逆而喘,此喘鸣声像是喉中有一种水鸡鸣叫的声音,如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较严重咳嗽气喘病人的喉中痰鸣声,是痰阻气道,痰气相击造成的。射干麻黄汤临床上主要用于外寒内饮的“寒咳”,如咳嗽咳痰,色白清...

  • 治面神经麻痹方

    治面神经麻痹方

    处方:白及50克,皂角20克,甘草5克。以醋500克,煎药后,毛巾蘸药液,热敷患处,每次30分钟以上,每日3次(药液加热后可再用)。 功效:祛风、通络、补气,治面神经麻痹,面部麻木不仁,目不能合,口角向一侧歪斜,脉细数等。...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