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第14页
-
荐读《五运六气临床应用》
最近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五运六气临床应用》一书,是五运六气临床应用方面的专集。五运六气理论是《黄帝内经》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医学理论核心的五运六气,是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学问,反映了古代先贤们对自然宇宙周期性变化规律的认识。但五运六气学说又是中医学中被误解最深,分歧最大,也是中医药传承中最为薄弱的部分。产生分歧的关键在临床应用的价值,传承最为薄弱的也是临床应用。 发源于江苏省江阴龙山、砂山地区的龙砂医学流派,以坚持传承和临床擅长应用五运六气学说为其最主要特色。2012年...
-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中药注射剂安全应用案例分析
11月24日,第45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宋静到河南中医学院参加“南丁格尔实验班”开班仪式,受聘为该校兼职教授和该校护理学院“南丁格尔实验班”兼职班主任。 南丁格尔奖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为表彰在护理事业中做出卓越贡献人员的最高荣誉奖,每两年颁发一次。宋静是河南省获此殊荣的第三人,更是此次获奖者中全国唯一的县级医院护理工作者。报告结束后,不少师生表示,会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学习宋静的质朴、善良和谦逊,用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精神...
-
王绪前谈“李时珍治柳乔案”的启发及临床应用
王绪前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王绪前教授从医执教40余年,教学与临床并重,学验俱丰,尤其对《本草纲目》颇有研究。其善于根据《本草纲目》用药,发掘其中的医理,并巧妙化裁运用于临床。笔者有幸忝列门墙,特摘录鸿爪,以飨同道。 1 医案内容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言:“外甥柳乔,素多酒色。病下极胀痛,二便不通,不能坐卧,立哭呻吟者七昼夜。医用通利药不效。遣人叩予。予思此乃湿热之邪在精道,壅胀隧路,病在二阴之间,故前...
-
儿童应用中成药成为许多家长的首选
许多家长认为中药毒副作用小,更加安全。但是中药汤剂煎煮不方便,且口感不佳,喂药困难。因此,中成药成为许多家长的首选。 中成药因其疗效稳定、服用方便等特点在儿科疾病中应用广泛。研究显示,目前儿童应用的中成药多数并不是由专业中医师处方的,由西医医生处方的情况非常普遍,甚至有的家长也会在宝宝出现症状时,自行选择中成药。其实,这样会存在很多问题,我们一起看看专业医生的观点吧。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 中成药是在中医医生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药的理、法、方、药和辨证施治的规律研制的。如果不理...
-
中医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
中医学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针灸尤为如此[1-2]。国内学者对于针灸治疗的疾病种类进行了文献研究[3-4],但是国外针灸病例的分析研究为数不多[5]。笔者通过整理统计澳大利亚一所中医门诊6年共757例的初诊病例,归纳总结中医门诊中就诊人群的状况,使用针灸的疾病种类及患者选择针灸作为治疗手段的原因,并了解针灸在国外的使用情况,以期为国内外中医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扩大中医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澳大利亚布里斯本中医药针灸中心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
-
刮痧介质的临床应用及效应分析
刮痧是运用刮痧器具作用在人体皮肤表面,最 终使刮痧局部出痧的过程。刮痧过程中人体皮肤及 皮下组织会受到一定损伤,在尽量减少损伤、增强 疗效的要求下,刮痧介质应运而生。刮痧介质的出 现是刮痧疗法的重大进步,随着人们与疾病不断抗 争,在刮痧疗法不断进步的同时刮痧介质也得到长 足发展。 1 刮痧介质的临床发展 1. 1 萌芽阶段 最早记载痧证的中医文献没有刮痧介质的论 述。如葛洪 《肘后备急方·治卒中沙虱毒方第六 十六》中用刮法治疗疾病,曰 : “比见岭南人,初 有此者,即以茅叶刮去,乃小...
-
膏摩疗法应用现状文献分析
膏摩疗法是将中药膏剂涂于体表的治疗部位 上,再施以推拿按摩等手法,以发挥推拿按摩和药 物的综合治疗作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正如 《素问·血气形志》所言 : “经络不通,病生于不 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膏摩之名始见于汉代张仲 景 《金匮要略》 ,膏摩可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并有 显著的疗效,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手法与 药物的结合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模式,虽经过几千 年的发展,但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此外,当今的疾 病谱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膏摩的主治病症又应 该发生怎样的变化。这...
-
刮痧的作用和方法 一直流传和应用于民间
刮痧疗法就是运用手指或各种边缘光滑的工具,蘸上具有一定治疗作用的刮痧介质,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刺、捏、拍、挑等手法,使皮肤表面出现瘀点、瘀斑或点状出血,即所谓“出痧”,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这种治疗方法简便易学,器具简单,操作方便,应用广泛,安全可靠,疗效显著,一直流传和应用于民间, 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刮痧的作用和方法 刮痧具有活血通络、调王尚全整阴阳、排出毒素、自体溶血等作用。刮痧时需要用刮痧板(石器、陶器、苎麻、硬币、木器板)润滑...
-
中药熏香疗法在防治疫病中的应用探讨
熏香疗法应用于空气消毒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抗击疫病的历史中具有重要作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时期,其曾在广州和深圳的抗疫战场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因此,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今天,消毒物资、清洁消毒产品相对短缺,熏香疗法不失为一种安全、健康、有效的预防疫病的方法。 1 熏香疗法简介 本文介绍的熏香疗法指古籍中所述,应用芳香药物及与芳香药物混合制成的药粉或药丸,通过点燃焚烧产生的烟、气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该法起效快、作用范围广,在历代疫病预防中都有广泛应用。 2 熏香疗...
-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目头抵足,起目,沿耳折返走头,行胸穿膈,络肝属胆,沿胁肋下行腿外侧抵足。五行之肝,为肾之子,为心之母,为脾之克。可见,肝之病,部位涉及下肢、阴器、腹部、胁胸、胸膈、鼻咽喉和目耳头唇,关联多脏。肝在体合筋,开窍于目,有胆相附;肝主藏血,主疏泄。肝之病,其病机总属疏泄失司、涵濡失司、藏血失司。从肝辨证,不外肝虚肝亢、肝郁肝逆;从肝虚辨治,不外补虚泻实,行气降逆,...
-
太阴经气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王居易教授强调经络与脏腑作用同等重要,临证时不赞同将经络辨证与中医内科八纲、脏腑等辨证思路割裂。脏腑经络一体化是经络辨证的理论基础和临证依据。 •经络气化异常与临床症候表现及经络诊察的异常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这是经络医学理论经络诊察与症候结构分析、辨经、选经、选穴之间的逻辑关系。 经络气化是气血在渗灌脏腑、器官、四肢百骸过程中,通过三焦气化综合完成的物质转化过程,其间伴随着复杂的物质代谢和能量消耗,主要是阴阳、气血之间的互转。而在六经中,每条经络自身所承载或具...
-
古今花饮的养疗应用探析
“饮”为中医剂型之一,是以质地轻薄、具有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花、叶、果实、皮、茎枝等为原料,经沸水冲泡、温浸而成的一种专供饮用的液体[1]。花饮是以花代茶的饮品,以花、花瓣或花蕾直接泡水而成。“上品饮茶,极品饮花”,以花代茶,古已有之。花饮所用的花类多为传统中医本草,花类本草质轻气香,辛以发散,苦泻清热,甘缓不补,具有解表散邪、辟秽解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疏肝和胃、下气化痰、活血化瘀、通利经脉等功效[2]。花饮的制作方式简单,无须煎煮,只需以沸水冲泡即可。时下人们追求回...
-
张志远临床应用二丁经验 治外感疫疠 肠道淋巴结炎
国医大师张志远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他擅治各种疑难杂症。蒲公英及紫花地丁合称二丁。蒲公英又称黄花地丁,与紫花地丁同名异类,二者临床应用都较为广泛。蒲公英见于《本草纲目》,其“甘、平、无毒”,主治乳痈红肿、疳疮疔毒。紫花地丁亦载于《本草纲目》,别名为箭头草、独行虎、羊角子等,《本草纲目》记载其“苦、辛、寒、无毒”,主治黄疸内热、痈疽恶疮、痈疽发背、疔疮肿毒、喉痹肿痛等症。张志远临床上善于将蒲公英、紫花地丁配伍使用,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其经验摘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