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第9页
-
丹参片的临床应用 简单介绍
丹参是一味常用中药.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作用。丹参历来被列为活血化瘀药的上品。丹参片是采用现代制药技术,从主要药物丹参中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中成药。它保留了生药的有效成分,同时,服用安全方便,且价格低廉,在多个疾病领域的临床应用中都取得可靠疗效。现就丹参片的临床应用作简单介绍。 冠心病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使心肌急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 冠心...
-
防风通圣丸临床应用不断扩展
防风通圣丸属于解表类中成药,出于金代名医刘完素的《宣明论方》,为外散风邪、内清蕴热的表里双解剂,由防风、麻黄、芥穗、薄荷、大黄、芒硝、滑石、生栀子、黄芩、连翘、生石膏、桔梗、川芎、白芍、当归、白术、甘草等17味药物组成。方中以防风、麻黄、芥穗、薄荷疏风解表,使风邪从汗而解;以大黄、芒硝泻热通便,使里热积滞从大便而解;配滑石、栀子清湿利尿,引邪热从小便排出;用黄芩、石膏、连翘清泻肺胃积热;加入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和血,白术健脾燥湿,甘草调和诸药。各药配合,共起解表通里、散风清热之效。因此,本品适用于由外感风邪...
-
平胃散应用经验点滴
平胃散,方由苍术12克,厚朴15克,陈皮9克,甘草6克,生姜少许,大枣4枚组成。上方前4味烘干打极细,用时,取12克以姜枣煎汤1次送服,日服3次。现代多将散剂变作汤剂使用,其剂量即如上述。 本方所主治之病因为内湿,病机为湿困脾土,胃失和降,证候表现为脘腹作胀,不渴或渴不欲饮,纳少嗳气,或恶心呕吐,大便溏薄,身困乏力,苔白腻,脉缓濡等。方中苍术苦寒燥湿为君;厚朴苦温辛燥,善于除湿散满为臣;陈皮辛苦温,能行气和胃化湿,助脾之健运,故为佐药;甘草、姜枣调和脾胃,故为使药。 睥为湿困,胃失和降之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
-
四妙丸 临床应用案例三则
四妙丸出自清代张秉成所著《成方便读》,是在《丹溪心法》二妙散的基础上加川牛膝、薏苡仁水泛为丸而成。张秉成在原书中写有:“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若肝肾不虚湿热决不流入筋骨。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领苍术黄柏,入下焦而祛湿热也。再加苡仁,为四妙丸。因《内经》有云,治痿独取阳明。阳明者,主润宗筋,宗筋主束筋骨,而利机关也。苡仁独入阳明,祛湿热而利筋络,故四味合用之,为治痿之妙药也。”二妙散(苍术、黄柏)主治湿热下注证,功效清热燥湿。四妙丸与二妙散相比,清热利湿之功更著,且兼可补益肝肾。笔者有幸跟...
-
银翘散临床应用举隅
1.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女,28岁,症见发热,恶寒,肢体倦怠,咽喉肿痛,吞咽困难,腹痛大便2日未行,口臭明显,舌红苔薄黄,脉数。查体:体温39.6~C,咽部明显充血,双侧扁桃体ll度肿大,左右化脓灶各有2处。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6.9×109/L,中性粒细胞:0.80。诊为急性扁桃体炎。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方用银翘散加减:连翘30 克,银花30克,苦桔梗18克,薄荷18克,竹叶12克,甘草 15克,荆芥穗12克,淡豆豉 15克,牛蒡子18克,大黄、玄明粉各12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服药1剂,大便...
-
白虎汤在多重耐药菌感染伴发热中的应用
在医疗技术迅猛发展及医疗资源深度挖掘的今天,许多危重症患者得以救治的同时,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增加,多重耐药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而且常伴有发热症状[1]。因此使患者的病情更复杂、病程更长,使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死亡率增加[2],给临床治疗带来严峻挑战。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炎症的治疗,需要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一方面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另一方面治疗效果也不理想[3]。笔者临床观察发现,应用白虎汤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伴发热患者,其体温明显下降,病情好转,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
-
长期发热中医验方应用偶拾
龙某,男,30岁,5月18日就诊。1周前无明 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 37.5℃~39.5~C.以夜间为甚. 头晕,浑身乏力,口渴,无 汗.无咳嗽,不畏寒。在外诊 所予输注头孢曲松钠及清 开灵、口服布洛芬等治疗3 天.汗出热退,但过后又发 热。刻诊:体温39.4℃,背微 恶寒,口渴明显,心烦,神倦 纳差。皮肤灼热.近1周来未 解大便.无便意.舌质红苔 黄,脉洪大无力。 诊断为里热炽盛.气津两伤。 方用白 虎加人参汤:知母18克.石 膏50克,炙甘草6克。粳米 9克.红参10克。水煎服,2 剂.每日1剂. 二诊:...
-
当归贝母苦参丸引申应用
当归贝母苦参丸是《金匮 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 篇中治疗妊娠小便难的方剂。 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味,用于证 属湿热为患的慢性肾孟肾炎 急性发作,急性子宫内膜炎、 直肠黏膜下脓肿等病,取得较 好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病案1唐某,女,38岁。 三年前曾患急性肾盂肾炎, 经医院给服呋喃坦啶、肌注 庆大霉素等治愈。此次复发 已一周,再用上药疗效不显, 证见腰酸胀痛,尿频尿急,身 体疲乏,伴有低热,舌苔黄 腻,脉象濡数。辨证为湿热之 邪流注下焦。洽宜清热解毒 利湿。方用当归贝母苦参丸 汤剂:当归10克,浙贝母...
-
参苓白术散 方药组成及作用 临床应用
经方参苓白术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苓白术散源于宋朝政府编纂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物组成:莲子、薏苡仁各9g,茯苓、人参片(现多用党参代替)、白术、山药各15g,桔梗、砂仁各6g,白扁豆12g,甘草片10g,大枣3枚。通过现代临床广泛实践,此方可治疗各种肺脾两虚类疾病,由于组方精良,效果显著,一直被广大医者尤其是中医医者所推崇。本研究对参苓白术散的临床运用进展进行概述。 1 方药组成及作用 参苓白术散由党参、茯苓、白术、山药、莲子、薏苡仁、桔梗、砂仁、白扁豆、甘草、大枣等11味方药组成。其...
-
柴胡龙牡合欢汤组成及应用
柴胡龙牡合欢汤是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王翘楚经验方。该方由《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而来。 组成及应用 组成:柴胡10g,龙骨30g,牡蛎30g,天麻10g,钩藤15g,郁金15g,菖蒲10g,焦山栀15g,黄芩15g,赤芍15g,白芍15g,合欢皮15g。 功用:疏肝解郁,平肝潜阳,活血开窍安神 方解:本方以柴胡为君药,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宣畅气机。龙骨、牡蛎为臣药,镇静安神,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君臣合用,升降调节有序,牡蛎又可制约柴胡不致升散太过。三药共奏...
-
一贯煎溯源 合方应用辨治要点
简介:王键,男,汉族,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教育、科研、临床和管理工作40余年,致力于中医治则治法、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分子生物学机制与中医药防治及新安医学传承与发展研究。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专家银奖获得者,全国“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传承人奖获得者,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安王氏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编国家规划教材7部,主编或副主编学术专著22部,发表论文120余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5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9项。...
-
中医临床 灵活变通应用升陷汤
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对升陷汤做如下描述: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升陷汤原方:生黄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萸肉(去净核)数钱,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更佳。若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下坠,或更作疼者,宜将升麻改用钱半,或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