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 第5页
-
反复自觉心跳不能自控,冠心病,拟养心定怔方加减
某女,65岁,反复自觉心跳感不能自控感4年来诊。 2年前曾因本病在本院住院治疗,后诊断为冠心病,行心脏支架术。但自觉心跳不能自控感不能消除,后多次心电图提示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早搏。曾服心律平,万爽力等药物,症状无明显改善。转求中医诊治,心神不宁,夜寐不宁,梦中惊跳怵惕,自觉心中阵发性剧烈跳动,稍感气促,胸闷,后症自消,每日数次而发,脉象细弱,舌质淡红,苔薄白。中医辨病为怔忡,辨证为气血亏虚、心神不宁。缓则治其本,治以补益气血,重镇安神为主,拟养心定怔方加减:远志10g,石菖蒲15g,茯神15g,茯苓15g...
-
常常失眠 应养心肾之阴固本
蔡某,男,68岁。5年前患高血压心脏病,近两个月来常失眠。现面部红赤,唇舌红,舌尖有许多瘀点,舌无苔,中央有裂纹。夜常烦躁不寐,每夜睡眠不足3小时,起床后口干、微苦,胸烦闷,常心悸,胃纳差,大便干结,1周1次,腰酸腿软,手足心热,脉细数。血压155/95毫米汞柱。 处方:生地12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白芍12克,五味子8克,牡蛎末20克,珍珠母末20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胡黄连12克,丹皮10克,地骨皮12克,花生叶25克,含羞草25克,茯神12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日煎服1剂,连煎2次...
-
中风后抑郁症疏肝健脾养心法
从“心-脾-肝”轴浅析中风后抑郁症病机及治法 中风后抑郁症( post - stroke depression, PSD) 是中 风病常见的急性或慢性并发症, 是以中风后出现持续 情感低落、 兴趣减退为主要特征的心境障碍 [1 ] , 临床以 抑郁寡欢、 孤僻多疑、 烦躁不安、 悲忧无度及失眠多梦 等为主要表现, 其总体发生率高达 40% ~ 50% [2 ] 。 PSD 不仅限制患者参与社会家庭活动, 降低生存质量, 而且影响患者中风康复效果, 造成不良预后, 增加中风 复发率、 死亡率...
-
夏季养心 饮食调养“四低一高”贴敷按摩“养心护心”
很多人都认为,心血管疾病在冬季最危险,到了夏天血压会有所下降,可以松口气。其实不然,夏季心血管疾病同样高发。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心血管病医师朱志扬介绍,夏季出汗多、室内外温差大、盲目停药等原因导致夏季心血管疾病住院率明显增加。中医认为,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因此,夏季养心、护心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本身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要牢记以下几点。 起居有常,保证睡眠 规律的生活起居有利于血压平稳,应做到按时起床、按时睡眠、定时进餐。夏季人体活动较为活跃,动则升阳,适当运动能起到较好的健身效...
-
抑郁症 健脾养心处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业龙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我国老年抑郁症患病率也在不断地增加。在老年人群中,抑郁症患病率约为9%~18%,该病患病率存在性别差异,一般女性高于男性。抑郁症属中医学郁证的范畴。 抑郁症的发病,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该病多为本虚标实,脏腑虚损,脑窍失养为虚;气、痰、瘀阻滞脑窍,神机失灵所致为实。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有焦虑、急躁不安、绝望无助、对外界事物丧失兴趣等症状。发病的原因主要为年老体弱、疾病缠身、正气亏虚、脏腑功能低下、情志不遂、社会活动日...
-
承认焦虑客观存在 学会调神养心
去年底,《2020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压力都明显加大,国人心理行为异常和精神障碍人群逐渐增加,民众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根据《报告》,我国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4.98%,抑郁症患病率达2.1%,两项数字相加接近7%。 中华中医药学会身心专业委员会常委、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王新本主任医师指出,随着公众对自我身心健康关注度的提高,“焦虑”已被视为社会流行病的标签,并成了夺人眼球的热词之一。其中一些焦虑...
-
不寐心悸胃脘痛 健脾养心汤
杨廉方,1944年生,男,重庆市垫江县人,主任中医师,重庆市名中医,第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6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疾病,出版《杨廉方临证传薪录》,发表论文多篇。 组成:太子参30克,麦冬18克,五味子9克,白术18克,茯苓18克,陈皮12克,法半夏9克,丹参18克,瓜蒌18克,甘草6克。 功效:健脾,养心,生脉。 主治:不寐、心悸、胃脘痛辨证属于心脾两虚者。...
-
健脾养心汤治失眠症验案一则
肖某,女,26岁,2022年2月6日初诊。主诉:睡眠多梦1年余。患者1年多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睡眠多梦,但非噩梦,整体睡眠质量较差,白天头昏、头胀,精神不佳,纳差,易汗出,活动剧烈时心慌,月经周期正常,末次月经时间为1月20日,经量偏少,痛经,二便正常。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 诊断:西医诊断为失眠症,中医诊断为不寐(心脾两虚,心神失养)。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方用健脾养心汤加减:党参30g,麦冬18g,五味子6g,焦白术18g,茯苓18g,炙甘草6g,陈皮12g,姜半夏15g,...
-
心悸 治法温补心阳益气养阴养心安神
田某,女,58岁,2023年7月16日就诊。主诉:心慌不适2年,加重3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现病史:患者近2年来偶有胸闷、心慌不适,曾多次去医院就诊,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结果均正常,发作时治疗。3天前出现心慌、胸闷、乏力,较往明显加重,自行口服复方丹参片未见缓解,遂来诊。刻下:心慌,胸闷,乏力不适,动则汗出,口干欲饮,食欲尚可,夜间睡眠欠佳,多梦易醒,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结代。患者在三伏天还穿两件衣服。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26/65mmHg。 诊断:心悸(心阳不足,气阴两虚,心失所养)。...
-
立夏要合理饮食 以养心气
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养生堂建议,立夏要合理饮食,以养心气。 根据中医理论,夏天是养心的季节。心是君主之官,属火。如果心火过旺,会导致心烦、失眠、身体长疮疖等。还可能会出现心脏病发作、脑卒中等。所以,应避免心火过旺。人们应该保持心情的平静,热情而不狂乱。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另外,要注...
-
失眠健忘 试着服点柏子养心丸
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时常出现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或心悸气短、做事丢三落四等症状,建议这些老人可试着服点柏子养心丸,以改善其症状。 柏子养心丸是由炙黄芪、党参、当归、川芎、柏子仁、酸枣仁、远志(制)、五味子(蒸)、肉桂、茯苓、半夏曲、朱砂、炙甘草组成,是治疗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症的常用经典药物。该药具有补气、养血、安神的功效。临床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精神恍惚、失眠多梦、健忘盗汗、舌红少苔等症的治疗。 注意事项:心火亢盛症或肝阳上亢者不宜使用;又因柏子养心丸含朱砂,故内服该药不可过量或长久服用,肝肾功能...
-
宽广胸怀心地善的养心法
心态平衡是养生长寿的基础,中医认为,人的情绪情志与五脏对应存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果人的心态不健康,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心态不稳时易怒,会引起血压心率的异常,导致中风、心肌梗塞;心情抑郁焦虑时,还会导致肠胃的疾病,甚至是癌症,造成五脏的功能失调,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王少杰认为,要想长寿还需先养心,而《红楼梦》中就有不同人物的养生范例值得借鉴。 宽广胸怀心地善 王少杰指出,中医养生分五步,分别是心态养生、环境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药物养生,其中,心态养生是第一步,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