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 第4页
-
心肾两虚 治以养心益肾 黄精一药
心肾两虚虚劳 邹某,女,61岁,2007年10月17日诊。 心梗冠脉支架术后5年以来,总感心悸乏力,汗出,气短,寐差。舌红,脉细数。 证属:心肾两虚。 治以:养心益肾。 处方:党参15克,麦冬30克,五味子5克,山茱萸10克,丹参20克,黄精20克,白芍15克,枣仁15克,生牡蛎30克,肉桂6克。7剂,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温服,日1剂。 二诊(10月24日):症状减轻,舌红渐退,脉转有力。又取14剂。 药后病已痊愈,2年未发。 按 大病之后,心血受损,肾阴亏耗,虚火上炎,...
-
尿频,尿急,排尿不畅,尿道综合征,疏达肝木法,养心宁神法
尿道综合征是指有尿频、尿急、排尿不畅和少腹坠胀等下尿路刺激症状,而无膀胱、尿道器质性病变及尿路感染的一类疾病。本病以已婚中青年女性多见,老年妇女亦有患之者。目前对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精神因素、慢性炎症刺激、过敏、性激素水平失调、生活行为、神经功能等相关。 本病属于中医“淋证”范畴。因其经久难愈、遇劳即发等特点,更与“劳淋”“气淋”相关,每成为难治痼疾。笔者尝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施诸临证,推求病机,探讨诊治规律,初步认为本病与肝...
-
宽胸养心 朱辉军治疗心律失常
名医治心律失常(心气不足)方 处方:炙黄芪20克,桂枝、茯苓各10克,酸枣仁、五味子、炙甘草各15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补阴,安心宁神。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中医辨证属心气不足型。症见心悸,气短,倦怠,头晕,舌淡,脉结代细弱。 专家点评:心气不足型常见于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病例。而且未见器质性心脏病,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或可以经过多种原因诱发。包括过劳、酗酒、咖啡因等。在辨证施治时首当其冲要减免诱因刺激。保持明朗心境,减少周遭环境的不利诱发因素后再结合中药辨证施治。 创方...
-
炎热夏天以养心护心为主
郑州63岁的陈老伯在公园锻炼时突然虚脱、昏迷,被旁人紧急送到医院急诊科。经诊查,陈老伯原本就心脏功能不太好,加上中暑导致昏迷。 夏天,气温高,中老年人、体质弱的人很容易中暑,尤其是原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且中医认为,夏属火,与心脏相应。因此,要想平安度过炎热的夏天,应以养心护心为主,以减少疾病发生几率。 ■早起花中行 入夏以后,随着温度的增高,汗液排量的加大以及室外活动的减少,老年人和经常久坐的白领一族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症状。因此,夏日要早睡早起,注意养阳,方能保护心血管健康。运动时要避免大...
-
三七粉与西洋参粉搭配服用 保养心脏
保养心脏的方式很多,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简单小方———三七西洋参粉。这个小方是针对心脏经脉瘀阻、同时气阴两虚的,具体组成是:三七粉、西洋参粉各等量,两者混合均匀,每日温水冲服。用量根据病情增减,一般人每日服用混合粉末一克即可。这个方子还可以增加丹参一味药,也是等量,增加以后,对脑血管的保养也很有好处。 三七粉与西洋参粉搭配服用,一方面三七可化瘀通络,另一方面,西洋参可气阴双补,这对心脏是一个全面的养护。如遇到患者兼有血虚,还会让他配合服用龙眼肉,这样,心脏的气、血、阴、阳都得到补...
-
益气养心 郑兴平治疗心神经官能症
名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胆气虚)方 处方:酸枣仁、茯神、夜交藤、生地、熟地、丹参各 15克,生龙骨(先煎)30克,党参、远志、麦冬各12 克,五味子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益气养心,镇惊安神。用于治疗心神经官能症,属心胆气虚型。症见心悸气短,胆怯恐惧,处事多虑,虚烦不眠,舌淡或正常,脉弦细或略数。 创方者:郑兴平 名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痰热内扰)方 处方:法半夏、胆南星、陈皮、黄连、竹茹、枳实各 10克,珍珠母(先煎)30克,茯苓、石菖蒲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
-
室性早搏 当以调理气血养心为本
患者李某,女,51岁,2014年6月4日来诊。近两月余自觉胸闷不适,心中时感空落,眠差乏力。当地西医院诊断为室性早搏,服西药月余,疗效欠佳,遂来就诊。舌淡苔白,脉弦细,苔薄白。 证由年久操劳,肝肾亏虚,又因最近家事烦冗,牵动肝火,虚火上扰心神而起。理当以调理气血、养心安神为本,平肝养阴通脉为辅。气血和顺,升降复常,则身和心安。 处方:当归30克,白芍15克,丹参15克,生地黄20克,炙甘草10克,白术10克,茯神10克,柏子仁10克,珍珠母30克,水煎服。3剂后略感舒适,续服10余剂基本痊愈。...
-
胸闷心悸 温阳通痹养心健脾法
李某,女,61岁,2010年5月5日诊。 患者因胸闷心悸1年来诊。1年前曾于某院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平素偶有胸闷,活动后有心悸表现。近1周来因操劳出现胸闷心悸加重,汗出,气短,畏寒,纳食欠佳。舌淡暗,苔白,脉细。观其面色淡暗,口唇亦暗。 证属:胸阳不振,心脾两虚,痰浊中阻。 治法:宣痹通阳,养心健脾,化痰祛浊。 处方:瓜蒌15克,半夏10克,薤白10克,党参20克,麦冬15克,五味子5克,桂枝10克,丹参20克,砂仁10克,茯苓15克,石菖蒲20克,炙甘草15克。7剂,水煎450ml,分早中晚三次...
-
夏至养生 注重保养心气 预防中暑
中医认为夏至时人体的阳气达到鼎盛,气血上升,容易出现心脑血管问题和中暑,因此夏至的养生十分关键,要特别注重保养心气,预防中暑。 夏至养心清暑,首先推荐夏至三叶茶,分别是荷叶、竹叶、薄荷叶。夏至的时候可以三叶合泡(每种3~5克)或者任选其中的一种(荷叶、竹叶用5~10克,薄荷叶5克即可)泡茶喝,有非常好的清心火、养心和消暑的作用。难以接受苦味茶的人,可以用绿豆西瓜饮代替,即在煮好的绿豆汤里加入小块的鲜西瓜。 夏至来临,人体的气血往头部升发,很多人会出现头昏脑涨,对于脑血管脆弱的人,夏至前后出现脑血管破裂的...
-
糖尿病保养心得 炎热仲夏南人重化湿北人重补阴
赤日炎炎的炎热仲夏时节,被中医称为“消渴病”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往往导致机体汗液大量丢失,引起气血津液不足,造成不同程度的气阴亏虚,加速糖尿病的病情进展。从中医辨证角度考虑,夏季是对糖尿病人损害最大的一个季节。因此,在炎夏对糖尿病患者保养、呵护就显得尤为重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卓总结了糖尿病患者保养心得。 南方患者重化湿 李卓指出,南方夏季气候多潮湿,糖尿病病人本就脾肾亏虚,气阴不足则易挟湿,脾虚湿运,阳气虚衰,津液输布失常,致湿浊内停,...
-
心悸 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治法养心祛痰利气机
张某,男,24岁。2014年4月21日初诊。 主诉:胸闷伴心悸5年余;既往有病毒性心肌炎6年余。刻下:心悸怔忡,胸闷憋气,气短,劳则尤甚,面色无华,精神不振,烦躁失眠,舌质干苔白腻,脉细数。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心律不齐,交界性早搏。 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 中医诊断:心悸。 辨证:心阴不足,痰气扰心。 治法:养心祛痰利气机。 方药:炙甘草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味。黄连6克, 陈皮10克,姜半夏9克,丹参15克,苦参10克,太子参10克,远志6克,郁金10克...
-
心悸失眠人士 用食疗来养心安神
方女士 大多数都市人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失眠症状,失眠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生活都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尤其是伴随心悸症状的失眠人士,要时常利用食疗来养心安神,才能睡个好觉。 安神方:莲子15粒,红参片6克,冰糖30克。将莲子洗净,用清水泡发后放入碗中,加入红参片和冰糖,加适量清水,蒸1小时,随后趁热饮用。此方可补气壮阳、温中散寒、益肺养心,适用于年老体衰、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的患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谭汉添表示,中医认为,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脾、肾经,能补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