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第42页
-
湿气加重吃点辣 藿香紫苏煲水喝
近日,南方许多城市下起小雨,需要提防湿气致病。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刘建华介绍说,中医认为,在湿寒较重的情况下,人体易出现外感、咳嗽、咽炎、痰多等情况,其中一些感冒患者还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胃胀、拉肚子等。此外,低气压的潮湿天气,易让人昏昏欲睡,出现疲倦、头昏等症状;一些慢性病,如风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易受到影响而复发或加重;湿疹、接触性皮炎患者,病情也会加重。 湿为阴邪,容易郁而化热,所以在阴雨潮湿的季节要多吃清淡、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当湿气太重时,身体条件许可的人,可适当吃...
-
注重饮食保健了解自己的体质
时下,谈论饮食养生的电视讲座可谓目不暇接,好多人是专家怎么讲就怎么做,而忽略了个人生理特殊性,忽略了不同个人的适应性和需要。 医生通过试验得出结论:每天服用7克大蒜素的人,体内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和血压明显下降。大蒜中含有丰富的大蒜素,大蒜素可以在人体内分解成多种有机硫化合物,这些有机硫化合物可以降低血脂,防止血栓形成。但是,人们在谈论吃大蒜好处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大蒜有些人可以吃,有些人却不宜吃,有些人甚至不能吃。大蒜味辛性温,“凡肺胃有热,肝肾有火,气虚血弱之人,切勿沾唇&rd...
-
萝卜生吃 熟吃食疗功效各有偏重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中医认为萝卜(特指白萝卜)味辛、甘,性凉,具有下气消积、止咳化痰、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的功效,但是生吃、熟吃食疗功效各有偏重,食用时还须加以区分。 生萝卜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的功效,将其洗净切丝凉拌,或切成小块榨汁食用,可治疗口干、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特别是对于北方冬季气候干燥,室内又有暖气,早晨醒来口干舌燥、鼻孔发热等现象,食用生萝卜具有显著的效果。 而熟萝卜的主要功效是下气消积、止咳化痰,将萝卜煮粥食用或做萝卜面疙瘩汤食用,可治疗食积所致的脘腹胀满...
-
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
“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 ——语出魏晋嵇康《养生论》 释文:豆子吃多了会令身体笨重,榆荚吃多了会令人困倦,合欢花则可以解郁安神,消除忿怒的情绪,萱草(黄花菜)可以宽胸忘忧。我们吃进去的每一种食物都是对身体有特定影响的。不能不吃,也不能过分偏食某种食物。食物对人体的影响有个长期积淀的过程才会显现,短期内没看到影响,不等于影响不存在,所以要养生,就要平衡饮食,不可过于偏嗜。(王孙)...
-
中医传承应重视侍诊
侍诊是中医师徒传承的最佳方式,可以在临床中尽快掌握父辈的临床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中医四诊八纲,辨证施治及方剂的选择,药物的加减应用等,为今后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以笔者亲身体会为例,王氏妇科,世代相传,历经29代的口口相授、耳濡目染,前辈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一方一药,均在侍诊中得到传承。 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王氏族人,大多幼承庭训,从识字起即开始接受家传医学的熏陶。《药性赋》《王氏家传汤头》《王氏脉诀》《中医基础理论》等,为王氏传人早期必修课。稍长,即学习中医经典,临床各家学术理论。《傅青主...
-
重视经典,推进中医基石学科发展
《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经典课程是构建现代中医基础与临床学科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是中医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们与《医古文》《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为主体构成了中医基础课程体系,涵盖了中医发展脉络、基本理论框架及辨证论治精华,决定了这些课程的基础性质及课程所在学科的基石地位。近年来,河南中医学院认识到中医基石学科建设对于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在深入分析目前中医基石学科发展的严峻形势和主要原因基础上,进行了中医基石学科建设综合模式...
-
重修曹炳章先生墓碑记
曹炳章先生,字赤电,浙江鄞县潘火乡人,当代越医之杰出代表者。生于公元一八七八年八月十一日,卒于一九五六年三月五日。先生家世经商,十四岁随父定居绍兴,进中药铺当学徒。一八九六年,从方晓安习医,后又问业于何廉臣。曾与何廉臣等同编《绍兴医药学报》,继又创办和济药局与《和济医学卫生报》。历任同义局施医九年,防疫医院一年,同善局施医八年。自一九二○年辞却公职,除门诊、出诊外,专心著述。一九五六年初,浙江省卫生厅特聘先生为《浙江中医月刊》名誉总编辑,惜不幸于赴任前病逝。先生心存利济,性好医方,精内妇科并擅喉证,熟谙药性及炮炙之...
-
38种急重症中药不得用人工牛黄
为严格处方投料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含牛黄等药材中成药品种监督管理。38种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不得使用人工牛黄投料。 38种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包括,安宫牛黄丸、八宝玉枢丸、保赤一粒金散、保赤一粒金丸、保婴夺命散、大活络丸、癫狂龙虎丸、瓜子锭、广羚散、猴枣牛黄散、回春丹、回天再造丸、金黄抱龙丸、局方至宝散、六应丸、梅花点舌丸、牛黄抱龙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清热散、牛黄清心丸(局方)、牛黄醒脑丸、牛黄镇惊丸、片仔癀、人参再造丸、十香返生丸、天黄猴枣散、万氏牛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