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第29页
-
大健康理论形成的思维过程与主要内容
一种新理念的推出,将唤醒一个新的时代;一种新思想的诞生,将决定一个时代的命运;一种新理论的涌现,将促进一个时代的发展。大健康理念是在世界物质运动变化时空观的基础上,通过多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从中医《黄帝内经》中孕育和催生,以顺应时代要求和社会期盼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理念。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提出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从而掀开了大健康研究的序幕,吹响了向大健康进军的号...
-
把西瓜当主要的解渴饮料 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西瓜享有“夏日瓜果之王”的美誉,是很多朋友的最爱。在所有瓜果中,西瓜含果汁最丰富,含水量高达96%以上。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研究表明,西瓜汁中富含苹果酸、谷氨酸、精氨酸、葡萄糖、果糖、蔗糖酶、果酸、氨基酸、枸杞碱、胡萝卜素、维生素A、B、C及蛋白质和矿物质钙、磷、铁等,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而且易被人吸收。吃西瓜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很多人在炎热的夏天经常把西瓜当成日常解渴的主要饮料而大吃大喝。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倘若把西瓜当成&ldquo...
-
中医毫火针主治疗各种顽症
黄石玺是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医大师贺普仁的贺氏火针针法优秀传承人。黄石玺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从事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在田从豁、李志明、叶成鹄、高立山等老师的指导及贺普仁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术见解及诊疗风格,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注重针刺镇痛、火针的研究与应用,善用毫火针为主治疗各种顽症。笔者在跟师学习中见证了很多毫火针的独特之处,现举隅如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患者,男,78岁,初诊:2015年9月21日。主诉“右侧胁肋部及腹背部...
-
浅析主、客、应配穴法
针灸配穴处方是针灸临床取效的关键环节之 一, 是针灸治疗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清 国教授对其针灸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归纳出30种常 用针灸临床配穴法, 认为主、 客、 应配穴法是针灸临 床中最重要的配穴法之一, 是形成针灸配穴处方的 核心思路。 本文将从含义、 渊源、 临床应用及意义4个 方面对主、 客、 应配穴法进行介绍, 从而为针灸临床 配穴处方提供思路。 主、客、应配穴法的含义 主、 客、 应配穴法包含了主客配穴、 主应配穴、 主客应配穴。 这三者都是将主病之穴作为基础穴, 然 后根据针灸的作用...
-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主要用于骨伤病疼痛病及软伤病
北京世针联中医微创针法研究院 吴汉卿 中医筋骨三针疗法主要用于骨伤病、疼痛病及软伤病,在治疗脊柱病、中风偏瘫后遗症、临床疑难病均有确切的疗效。具有见效快、作用强、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优点。 中医筋骨三针法主要创新体现在针具创新、微型筋骨针等方面。中医筋骨三针法根据人体生物病理学原理,将传统医学的针法与现代医学的刀法结合为一体,既有针灸疏通经络、调整内脏、平衡阴阳的功能,又具微创针法松解筋膜、分离粘连的作用。 微型筋骨针,针细如银针,既有松解筋结、分离粘连,又具有针灸疏通经络、调...
-
五指毛桃主要功效 五指毛桃脊骨汤
药补不如食补。调理脾胃用食疗的效果是最好的,尤其是脏腑娇嫩的孩子,选用一些性味温和、药食同源的食材做成食疗药膳最适合不过。小暑以后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天气潮湿闷热,孩子出汗增多,会加重气虚的情况,因此除了要帮孩子健脾祛湿,还要帮孩子补气。所谓“脾主长夏”,在夏至到立秋前的这段时间更要呵护好孩子的脾胃。 小暑饮食三注意 祛湿气 夏季潮湿多雨,湿邪困阻中焦脾土,中焦运化失利,孩子容易积食,不及时消导容易入里化湿甚至化热,继而出现湿疹、痱子、腹泻、暑湿感冒甚至发烧等情况。因此,...
-
中医立方主旨 固有加减法 随症加减法 四时加减法
著名医家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因创立内伤病学说、脾胃病学说,世称“补土派”。李东垣最为后世称道的方剂莫过于补中益气汤,临证过程中准确应用补中益气汤并熟悉相关加减法可以事半功倍,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及《脾胃论》中均有相关阐述,现笔者总结如下。 立方主旨 补中益气汤是基于李东垣对于内伤病的认识创立而成,内伤病源于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喜怒过度,进而导致内里气血亏虚、升降失常,病机上里虚为本,在此基础上合并内热、食积、湿热等出现虚实夹杂,表现为自汗、气喘、身热而烦、口渴、腹...
-
中医太阳主寒 太阳经承接和化解寒气变化和伤害
•太阳经承接和化解寒气变化和伤害,通过与膀胱、小肠相属连,主宰人体的腠理开闭、营血运营,将卫阳之气宣发到体表,以实现防御寒邪的功能。 •膀胱气化包含了下焦肾阳的蒸腾气化,中焦脾胃运化转输,上焦心肺的宣发布散,同时还包含三焦阳气布散推动及水道的通畅条达,使津液之精华濡润周身,津液残渣最终通过汗液及尿液排出体外。 中医学术界关于太阳气化理论存在很多争议,如膀胱气化、三焦气化、肾的气化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太阳病和太阳经的关系等。这些争议的产生,究其根本还在于对经络理论认识不足甚至缺失...
-
芳香类中药防疫 瘟疫与芳香类中药的主要作用
《说文解字注》言:“疫,民皆疾也。”[1]瘟疫一般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染性强的特点,可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及安全。据历史资料记载,从春秋战国至清朝末期,共发生瘟疫352次[2]。为抗击瘟疫,中华民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因此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抗疫经验。芳香类中药的运用在防疫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21世纪以来,人类仍面临着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