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神农

神农

  • 兹以顾观光本《神农本草经》原文

    兹以顾观光本《神农本草经》原文

    《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是中医的四大经典之一,也是习医者必读之书。然因历史久远,文词古奥,不少言辞,今已少用,读之颇为费解。其中更有众多词汇、疑点,是为初学者之“拦路虎”。也有一些古代药名,间或混淆莫辨、抑或迄今无人能识。兹以顾观光本《神农本草经》原文,参照有关资料,表个人陋见。 地榆所主“乳痓痛”,并非单一病名 《本经》地榆所主疾病,有“乳痓痛”一语。细加窥析,此三字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以省文笔法,涵盖几...

  • 齐颂医药始祖神农炎帝之伟德丰功 医案精品

    齐颂医药始祖神农炎帝之伟德丰功 医案精品

    乙未年四月二十六日,时值公元2015年6月12日,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神农炎帝诞生吉日,世界中联中医药文化专委会宣告成立,国内外中医药同仁600余人聚首随州烈山脚下,齐颂医药始祖神农炎帝之伟德丰功: 烈山巍巍,姜水汤汤。清泉幽谷,九龙飞翔。 伟哉安登,生我农皇!赫赫一生,万世景仰。 揉木为耒,斫木为耜。创制农具,开垦草莽。 植艺五谷,驯养禽畜。教民稼穑,奠基农桑。 埏埴为器,教民寿长。因时变火,治疾疗伤。 相土地之所宜,高下肥荒;...

  • 神农 中医辞

    神农 中医辞

    始祖中华封炎帝, 盟结华夏新世纪。 五谷生升拓农耕, 百草嚼较煮药医。(黄河银) 天一生水分阴阳五行依次传, 大道演绎的国粹有丸散膏丹, 柔柔艾香透过穴功效我了然, 经络上针刺祛病已大半。 升降浮沉老药铺古韵不声张, 而你朴素的风骨如冬日暖阳。 你的美一往无前, 去到我心向往的地方…… 黑白色本一体, 而我在学你。 灸烟缓缓飘起, 救...

  • 神农赞

    神农赞

    胡波撰诗 廖品清书 神农赞 本经虔读叹鸿篇,拯救苍生不畏难。 百草遍尝知性味,千茎明辨了温寒。 断肠毒草夺真命,涉险神农辞世间。 德泽杏园枝叶茂,望林倍感祖宗贤。 (张发荣) 咏神农 烈山炎帝舞神鞭,访药为民立志坚。 和合七情明性味,别分三品应人天。 唇尝毒草千峰越,肠断茶乡万世怜。 医海传承薪火旺,至今仍诵本经篇。 (胡波) 神农 恫瘝在抱,历险涉艰,舍命断肠尝百草。 功德于民,祛...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神农
  • 《神农本草经》对中医肿瘤学的贡献与拓展

    《神农本草经》对中医肿瘤学的贡献与拓展

      恶性肿瘤是多发病和难治病,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公布2000年全球共有恶性肿瘤患者1000万人,死亡620万人,预计到2020年,全球癌症发病率将比现在增加50%,达到1500万人。我国公布2007年38个肿瘤登记地区共1亿多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6.16/10万,国人癌症年发病率超过300万人。   中医肿瘤学学术渊源与特色   中医肿瘤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各类肿瘤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辨证论治规律及预防康复保健等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治疗癌瘤的学说分散记载于古医经、内外妇儿杂病各科医著...

  • 神农氏精神永存 中医药的圣地 羊头山

    神农氏精神永存 中医药的圣地 羊头山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可谓尽人皆知。然而,历史上究竟有没有神农这个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尝百草?一直以来令人扑朔迷离。 中医药的圣地——羊头山 近年经由研究者米东明、程原生考证发现原来神农确有其人,他就是“炎帝神农氏”。他是距今五千年前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中国第一个“皇帝”。炎帝神农氏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氏族,这个氏族最初的八代人历经五百年居住在古称上党、今为山西省晋东南地区的...

  • 《神农本草经疏》缪希雍晚年的作品

    《神农本草经疏》缪希雍晚年的作品

    《神农本草经疏》是明代最重要的中药学著作之一,也是注解《神农本草经》最重要的本草文献之一。作者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海虞(今江苏常熟)人。幼年丧父,家道中衰,孤苦多病,赖于慈母教诲,先习儒,17岁因读《内经》自医疟疾,遂学医。后读书有成,壮年出游四方,拜师交友。壮年缪希雍电目戟髯,外貌似剑侠。他悬壶济世,是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于一身,既注重传承又勇于创新的著名医家。《神农本草经疏》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为其一生最重要的两部医学著作。 《神农本草经疏》是缪希雍晚年的作品,缪希雍晚年创作此书的动机,在书的自...

  • 神农邀你尝百草

    神农邀你尝百草

    神农为我先尝药, 迦叶谁今又笑花 “本草”之名首出《汉书》,后因《神农本草经》显著影响,“本草”遂成中药统称。“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故事认为神农尝遍百草,并忠实做了记录,所以才有了《神农本草经》。然古来论者多以《本草经》实则托神话人物神农之名,神农著述《本草经》,无文字可稽,不足征信。托名之说,无可辩驳。 神话与医药不同于泾渭,托名亦非无故之举。神话人物“神农”先秦记载甚蕃,“神农...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神农
  • 麦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推荐食疗方

    麦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推荐食疗方

    麦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来源于百合科,以块根入药。 麦冬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其外形呈纺锤形,两端略尖,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取一粒麦冬,用手指掰一掰,会发现麦冬质地柔韧,其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间还有细小的中柱。闻一闻有微微的香气。对于麦冬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这样评价“久服轻身不老不饥”,《别录》则说“强阴益精,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美颜色。”2015版《中国药典》载其“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

  • 从《神农本草经》论述干姜在经方中的应用

    从《神农本草经》论述干姜在经方中的应用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其成书年代与《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相近,故两书对药物功效的认识相似。经方组方简洁,效专力宏,通过《神农本草经》的论述研究仲景经方,可深入理解经方的配伍规律,提高临床运用经方辨治疾病的水平。《神农本草经》最早提出“四气五味”等理论,是张仲景《伤寒论》组方用药的基础[1]。清·徐灵胎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云:“汉末张仲景《金匮要略》及《伤寒论》中诸方,大半皆三代以前遗法,其用药之义,与《本经》吻合无间,审...

  • 李时珍墓,华佗庵,神农庙,安国药王庙,药王山石刻

    李时珍墓,华佗庵,神农庙,安国药王庙,药王山石刻

    医圣祠 位于河南南阳市东关温凉河畔,为纪念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而建。正院有山门、中殿、两庑,偏院有医圣井、医学桥、秦问亭等,大门内10米许为张仲景墓。 李时珍墓 坐落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门外两湖之滨。20世纪50年代,墓冢得以重修,并增建了莲池、牌坊、拱桥、层台、药圃、六角亭、纪念碑及陈列馆等。 华佗庵 位于安徽亳州城内。此庵为后世纪念华佗所设,庵内塑有华佗像及华佗传世验方。 华佗墓 位于江苏徐州市彭城路的华祖庙侧。因华佗常来徐州行医,明永乐初年,徐州知州杨仲掘取华祖庙之土代衣冠冢,并...

  • 神农为什么尝百草呢

    神农为什么尝百草呢

    “神农尝百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据说他尝过百草,甚至一天遇到七十毒。那么神农为什么尝百草呢? 神农氏,相传为中华始祖“三皇”之一。三皇即伏羲、神农、黄帝,他们是传说中原始社会重要的部落首领。《帝王世纪》中说神农氏“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历史上神农氏也被称为炎帝,是受五行学说的影响。战国以来“五德终始说”流行,神农氏“以火德王,故号炎帝”。传说神农氏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他对中医药的起...

  • 《神农采药图》与应县木塔

    《神农采药图》与应县木塔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古老的全木结构佛塔,塔高67.31米,共9层,包括5个明层、4个暗层,底层直径30.27米,始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1961年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1974年应县木塔实施抢险加固工程,维修时经过5次发现整理,共得佛经75卷、佛画4幅,七宝与佛牙舍利68件,残卷15包,手抄本4包。从1978年冬至1981年春,历时2年多,这批文物被修整恢复了原貌。据《文物》杂志1982年第6期介绍,修复后的应县木塔共有辽代文物160件,其中有辽刻经...

  • 《神农本草经》葡萄味甘平主筋骨湿痹益气

    《神农本草经》葡萄味甘平主筋骨湿痹益气

    早在《诗经》中就已经有了关于“葡萄”的文字记载,如《周南·蓼木》中的“南有蓼木,葛藟累之”,《幽风·七月》中的“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其间的“藟”(音同磊)和“薁”(音同郁)就是野葡萄,这反映出殷商时代人们已经知道收集并食用野葡萄了。 现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栽培葡萄。但是,现代人所食用的葡萄是在汉武帝时期由张骞从大宛国引入的。2016年7月23日,我国邮...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