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 第3页
-
五脏各自最基本的生理功能及其方剂配伍和用药规律
所谓方者,法也;剂者,调和之意也。方剂就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遣方用药,按照组方结构的要求,配伍而成。以五脏为中心进行的方剂配伍自古有之,五脏各有其虚实,从总体上来讲,实者泻之,有泻肝汤、泻心汤、泻黄散、泻白散等之分;虚则补之,有补肝散、养心汤、益黄散、补肺散、肾气丸等之别。同样现代也有关于五脏理论与方剂配伍关系的论述[1]。本文主要依据五脏最基本的生理功能特点来谈其方剂配伍及用药特点。 五脏各自最基本的生理功能及其方剂配伍和用药规律 肝脏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疏泄,包括...
-
中医理论体系构建进程中知识创新的基本特征和惯性方向
从世界医药学起源与发展脉络看,四大古代文 明早期都是先积累起了天然药物的知识,而后逐渐 出现了医学的基础理论。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 又呈现出了两个明显的不同特点,一是天然药物知 识与医学理论不相融合,二是天然药物知识与医学 理论相互融合。近代之前以西方医学为代表的医药 学表现出的是天然药物知识与医学理论不相融合, 近代在基础医学和实验医学的推动下,不断发现新 的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及临床诊疗的新方法和技 术,并最终产生了历史进程上的变革。中医学的发 展则是围绕天然药物的合理有效的应用构建起了基 础理论的知识体系并不...
-
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控制临床研究风险
2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总结了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工作,交流了上海、四川、湖南、石家庄等地实施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在会上指出,要充分肯定中医药项目实施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认真对待中医药项目实施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推进中医药项目实施工作落到实处。 2013年6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正式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作为单独一类纳入...
-
中医病机辨证体系的基本框架
以病理因素为纲,主体证候病机为条目,兼夹病机、复合病机为主要单元,构建中医辨证论治新体系。 基本思路 以病机证素为核心 病机证素的主要内容是病理因素,病理因素是病变的实质,审证求机的核心是推求病理因素,它反映了病机的转化和演变。单一病机证素由单一病理因素演变而来,如风、寒、暑、湿、燥、火、血瘀等。兼夹病机证素是单一病理因素的主次相兼为病;复合病机证素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病理因素复合,产生质变,从而构成证候诊断的依据,论治的基础。 以脏腑为内涵 人体气血阴阳的生成根源于脏腑,脏腑的机能正常与否...
-
《黄帝内经》方剂理论体系框架基本要素探析
《黄帝内经》 ( 以下简称 《内经》 ) 作为我国现存最 早的中医典籍, 也是现存最早为方剂命名的著作。书 中所载 13 首方剂及方剂相关理论的阐述, 已初步呈现 出方剂理论体系框架的基本要素, 对后世方剂学产生 了重要影响, 亦为方剂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据此, 我们基于《内经》 原文, 对其散见于各篇文章的 方剂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与提炼, 将其所具备的 方剂理论框架基本要素归纳分析探讨如下。 1 《内经》 中的治则与治法 早期人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 通过观察总结, 提炼 出一些基本治则与治法以指导...
-
辨识病位 是中医辨证过程重要的基本内容
病位,即疾病发生之所在。辨识病位,是中医辨证过程重要的基本内容,但由于受传统文化理念与认知条件的影响,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并非建立在实体解剖之上,而是“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灵枢·本藏》),因而对病位的认识就不仅指形态结构上的位置,而更多的指功能上的位置。在此背景下,中医学主要把病位分为两大类,即空间性、实体性、具体性病位与时间性、功能性、模糊性病位。前者即病变所在,较为直观而具体,如脏腑、经络及外合的皮肉筋骨、五官九窍等;后者则是对主要症状与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后,...
-
体现中医服务价值 中医“治未病”理念 中医基本功
郭新志代表:合理体现中医服务价值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在现行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中,城镇居民、职工医保、新农合有关中医药收费项目限制基层中医院的发展,甚至某些中医科室面临关门局面。”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残联副理事长、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院长郭新志建议,应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随着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扩大,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慢性疾病治疗、激素减停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逐渐凸显,然而,中医传统诊疗项目。如针灸、正骨术、刮痧、推拿、点穴、敷药等项目收费偏低,从...
-
把基本理论的学习与身边先进事迹的学习相结合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全民健康是强国之基。保持初心、同心协力服务群众健康,并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是现代中医人的历史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医药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人才建设是中医药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中医药事业发展急需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服务型的综合型人才。 立德树人是培育中医药综合型人才的制高点。医疗卫生服务涉及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相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对健康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变化,医德成为最根本和最直接的“传感器”,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德医风透视党风...
-
在国外创办中医学院的基本环节
美国各州政策差异很大,但是在创办中医学院的申请过程方面,大致是一样的。我当时创办美国中医学院时,经过了如下环节。 创办中医学院的基本环节 第一步,先到州务卿办公室注册公司,后需要州高等教育局的批准。这一关,有的人很顺利,有的人常年批不下来。 需要向州高等教育局提交市场调查报告,报告需要论述并证明,本州已经有中医针灸教育市场,市场需要中医和针灸服务,市场需要针灸师和中医师等从业人员,本地需要建立中医学院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准确而有力的市场调查,对他们而言最有说服力,也最容易获得州政府的批...
-
家庭医生签约 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作用
6月6日,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发布,要求突出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中医医师等作为家庭医生在基层提供签约服务。到2020年,力争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意见》从八方面提出21条指导意见,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台湾基本是不相信西医 每个人都在看中医
薛仁明 台湾作家 独立学者、作家,1968年生于台湾,台大历史系、佛光大学艺术学研究所毕业。著有《人间随喜》《孔子随喜》《天地之始》等。 大陆现在为什么像样的中医越来越少了?我想,最关键的原因是整个中医教育,整个中医教育没办法培养好的中医,为什么?因为中医教育全部都是用西医概念来训练的。当初把中医的教育用西医概念来讲,是我们百年来最大的一个迷信,迷信什么?迷信科学。 本文为薛仁明2015年4月27日在北京大学的讲座。 1 现在台湾有越来越多的人基本是不相信西医,每个人都在看中医...
-
生活规律 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2014年5月2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爱国儒商马万祺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做为一代儒商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马先生可谓“日理万机”,但繁忙之余,他仍不忘养生。 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 生活有规律,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器官适应了身体的需要,就达到身心和谐。 心情开朗,心态乐观 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凡事多从积极的方面考虑,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忧虑,这对身体很有好处。 不吸烟,不喝酒 众所周知,烟酒对身体的损害是巨大的。不嗜烟酒,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尽管,马先生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