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祖传秘方 第5022页

祖传秘方 第5022页

  • 不要忽略自己的口腔气味

    不要忽略自己的口腔气味

    口腔中不同的异味都可能是你身体里某种疾病的信号。医生提醒,日常不要忽略自己的口腔气味。 臭鸡蛋味:口腔疾病 当与人说话的时候,明显感觉到有难闻的口臭味,这不单单只是刚吃完食物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自身患有口腔疾病。口腔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常常会造成口臭。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黏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其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其分解产生出了硫化物,发出腐败的味道,而产生口臭。 烟味:肺部疾病 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肺气肿、肺癌都能引起口腔有种难闻的烟...

  • 收藏的麻核桃

    收藏的麻核桃

      初识麻核桃,那是在中学时,在北山根下的舅舅家。他家后院在半山腰上,成片的核桃林,依山种植,浓密葱笼的果林,结满累累青皮核桃。白露过后,核桃的成熟季,手挎竹筐采摘或执木棍揎打。在上百颗核桃林里,有几颗树干硕大的野生核桃树,枝哑处结出零落的核桃。细瞧,果实且与众不同,皮厚,个大,皱褶多,外形奇特,纹理深刻。舅舅说这就是麻核桃。   十几年前,麻核桃在舅舅以及众多的果农眼中,当属歪瓜裂枣之类。只在孩童手里把玩嬉戏。没成想,几年时间,麻核桃成了收藏杂品的稀罕之物。麻核桃,也叫“健身核桃”...

    养生秘方 2024-03-06 17 0 核桃
  • 医养结合,中医药准备好

    医养结合,中医药准备好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发布,受到了老年群体的热烈欢迎,其医养结合的政策与模式,更让老年人点赞不已。与此同时,中医药界也倍受鼓舞,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率先与4家养老机构签订了医养结合服务协议,随后哈尔滨市中医医院又与三亚瑞城假日酒店合作建立“中医医养中心”,既让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享受到了“三甲”医院提供的优质中医药诊疗服务,又让北方飞来的“候鸟”有了惬意的栖息地,不妨看作是对国家号召的积极回应。 医养结合的养老政策与模式...

  • 双节过后5调整

    双节过后5调整

    今年中秋、国庆两节中间只有3天之隔,一些存有休假的,干脆就休个10来天,痛痛快快休闲玩个加大长假。殊不知,这样下来人可受不了。经过两个节日说是休息却是劳累的折腾,不少人过完节后,出现许多心理和身体上的不适,如精神疲惫,感觉厌倦,身心萎靡,情绪低落或焦躁不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肠不适,头痛头晕,失眠少寐,上班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等,实际是一种亚健康的状态。这就需要进行充分调整,以消除各种不适。 精神调整 人的精神在兴奋之后,往往会产生疲倦现象,越是兴奋度高,就越感到疲倦。此时最主要的办法就是...

  • “鬼压床”究竟是什么在“捣鬼”?

    “鬼压床”究竟是什么在“捣鬼”?

    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动弹不得,眼睛也睁不开,有时还能“看见”怪物正在靠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鬼压床”经历。我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什么在“捣鬼”? 原因 脑醒身未醒 不同的人所经历的“鬼压床”各有差异,但描述起来都是“恐怖”、“不可思议”和“后怕”。 有人说:“当时我感到自己的元神已经...

    养生秘方 2024-03-06 17 0 什么究竟
  • 壮医 化简单为非凡

    壮医 化简单为非凡

    一盏灯,一根线,壮医药的简单“道具”和不简单的效果,引来患者赞叹 对一些鼻窦炎症状严重 的患者来说,鼻实炎带来的 不仅止鼻塞、流鼻涕这么简 单,有时甚至可以严重影响 生活质量。这一点,67岁的 李老伯深有感触。而令他发出更多感慨 的,是壮医药的非凡效果。 李老伯家在南宁市,早年就患有鼻 炎,随着时间的推移,鼻炎发展成鼻窦 炎。二十多年来,他到处寻医问药,用过 不少药,也做过鼻穿刺于术,但都疗效甚 微,每年都要反复发作儿次。上个月,他 的鼻窦炎再次发作,严重的鼻塞、流脓 涕、头痛和阵发性的...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壮医简单
  • 冬季健康养生喝红茶

    冬季健康养生喝红茶

    红茶源于绿茶,是绿茶经过全发酵后的一种茶。红茶里面的成分也随发酵而改变,这也使得红茶有着绿茶没有甚至相反的作用。 红茶可以养阳、温胃、助消化,帮助人抵御寒冷。这是因为红茶通过全发酵后,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从绿茶的性微寒、味甘或苦变成了性温、味甘。所以冬季适合喝红茶。 冬天,外面寒重,喝红茶可以御寒。同时,对于胃寒的人红茶是很不错的选择。春节临近,各种饭局、聚会随之而来。推杯换盏容易醉酒;跟绿茶相比,红茶解酒更胜一筹。这是因为红茶的糖分比绿茶多,而肝脏解酒需要消耗更多糖分。但要注意不要太浓。 现在临...

  • 13种特色成膏服务民众

    13种特色成膏服务民众

    冬至对于广东人来讲,不仅是“汤圆节”,现在还新增了“吃膏方、贴天灸”等养生必修课。12月22日,“岭南膏方节暨国医论坛”在广东省中医院养生广场开幕,同期启动了膏方大讲坛及义诊活动。 现场人头攒动,从四处赶来的群众在这里不仅可以贴天灸、免费试吃膏方,还有经验丰富的专家们“量体裁衣”订制膏方。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表示,冬至正是养生的好日子,中医膏方文化是中医“治未病”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电子处方 虚拟中药房

    电子处方 虚拟中药房

    “社区代煎中药非常方便,取药15分钟就走到了,而到市里的中医院要换两趟公交,1个多小时才到。”患者方老伯利用傍晚遛弯的间隙,来到家附近的苏州姑苏区娄门街道娄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取走了前一天在这里开方代煎的中药。 这正是苏州市与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合作、创新推出的“虚拟中药房”,即统一向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中药饮片配送和代煎服务。该服务既缓解社区医院在中药仓储、煎煮设备、人员投入方面的压力,保证药材质量,同时大大减短了居民领取代煎药材等待的时间。在每天的...

  • 中医长寿解码 长寿密码逐个解

    中医长寿解码 长寿密码逐个解

      2014年5月30日,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乡科学认证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授予蕉岭县“世界长寿乡”称号。梅州蕉岭成为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的世界第七个“世界长寿乡”。至此,世界共有七个长寿乡,中国独占四个:新疆和田、广西巴马、江苏如皋、广东蕉岭,占世界长寿乡的57%。   2014年7月7日,老人报记者与肖鑫和等多位专家在经历多日的实地考察调研后,查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长寿“密码”。今期我们将由当事人为你解开“蕉岭百岁...

  • 茶韵悠然

    茶韵悠然

    夏日的午后,独坐 在窗前,手里泛着书 香,一杯淡淡的绿茶放 在手边。 泡茶的杯子,我总 是喜欢用透明的玻璃 杯,一是看上去干净,二 是喜欢欣赏茶叶在水中 起伏舒展的姿态。不多 时,待茶叶沉静下来,茶 香也飘漫而出。读一段 诗文,品一口清茶,在书 香和茶香中徘徊,岁月 静好,惬意时光最难得。 什么时候爱上了 品茶?记得小时候,茶对 于我来说,就是一杯又 苦又涩的“黄泥水”而 已,每天看着父亲用搪 瓷缸泡着,一大杯一大 杯地喝,总是不解。偶尔 渴极了喝上一口,也是 闭上眼睛做痛苦状,往 往惹...

    养生秘方 2024-03-06 15 0
  • 健身监测 拍出健康

    健身监测 拍出健康

      呼吸监测 在健身运动过程中,由于需氧量增多,呼吸会稍快一些,属于正常现象,但不可过快,呼吸次数以每分钟24次为宜,如在运动中出现频繁咳嗽、喘气、胸闷和呼吸困难,则应减少运动量或停止继续运动。   心率监测 可通过测脉搏获得,60岁以内的中老年人,如脉搏每分钟不超过120次,说明运动量适宜,如果每分钟达130~140次,说明已超量,应减少运动量,以免心脏负荷过重。   疲乏程度监测 一般说来,人在运动后,特别是刚开始锻炼后,会有轻重不等的疲乏感。而随着锻炼的经常化,适应性增强,疲乏感会逐渐消失。如果在...

  • 养生的关键

    养生的关键

    每天饭后半个小时是养生的关键时 间。饭后食物进入胃肠道,血液也主要集中 在此,心脑血管的供血就会相应减少,血液 循环整体受到影响,如果利用好这段时间 做有益养生的事,对健康可谓事半功倍。 早餐后半小时:吃点水果,按摩膝盖 早餐后吃点水果是对早餐很好的补 充。最佳的选择是猕猴桃和草莓,这两种水 果维生素的含量非常丰富。另外,早餐后吃 水果还可以促进消化,有利于营养吸收。 从中医理论上讲,早晨7—9点主胃经, 胃经在中医经络里被称作“长寿经”,经过 膝关节。饭后20分钟左右,用...

  • 梅雨来袭湿邪重 衣食住行需注意

    梅雨来袭湿邪重 衣食住行需注意

    每年的六月中旬至七月中上旬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便进入到“梅雨”季节,由于此时正是江南杨梅的成熟期,故称为“梅雨”。此时气温偏高,气压偏低,常常连绵阴雨,空气湿度往往都在80~90%以上,衣物等容易发霉,因而有时亦把“梅雨”称为“霉雨”。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有时还有局部强降雨,民谚云:“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此时,湿邪便趁机作祟,侵入人体,人们常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口中甜腻、手脚...

  • 中国古代针法特色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针法特色历史演变

    •针刺手法为临床起效关键因素之一,因各时期针具的差异及针灸理论的不同认识,针刺手法呈现不同特点,因此,梳理各时期针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针法萌芽阶段为石器、青铜时期,产生和理论形成于春秋秦汉,成熟期于金元,全盛于明清。针法的发展与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特别是古代冶金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石器时期、青铜时期 历史背景 在石器时代,砭石针为主要的针灸工具,如《山海经》记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其中金代...

  • 现代化技术平台理念助推中医药加速发展

    现代化技术平台理念助推中医药加速发展

    2016年,随着国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集结号的吹响,中医药事业正赶上天时、地利、人口的最佳时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面对大好的形势与机遇,中医药必须在传承与创新中走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的现代化之路,这将是传统中医药大放光彩,造福国人,并逐步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而要发展中医药,加快中医药现代化的步伐,笔者认为,需要在立足传统,充分挖掘过程中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要与现代技术手段有机嫁接 在中医药宝库中,蕴藏着许许多多成方验方,其独特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尤其...

  • 小工具帮助老人来养生

    小工具帮助老人来养生

      对于老年人来说,上了年纪他们对健康就更加的重视,平常没事早晨出去锻炼锻炼身体。当然,除了这种方法之外,日常的一些小工具也可以帮助老人来养生,并且操作简单,功效好,适合上了年纪的老人。   手掌健身球、核桃 手掌健身球通过挤压、摩擦,充分调动所有手部骨骼、关节,刺激按摩手部穴位相关的病理反射点,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多项研究也证实,经常活动手指,能健脑益智、提高记忆力、消除疲劳。玩核桃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其凹凸的表面有助于按摩保健。   木梳 头被称为“诸阳之汇”,是手三阳经和足三...

  • 疗效是针灸发展的活力源泉

    疗效是针灸发展的活力源泉

    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土地上,针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是不同程度,但较为普遍和相对稳定的疗效。这样的效果虽不如奇效震耳,但受惠者众,影响广泛,具有润物无声的强大渗透力。 这样的渗透力,最直观地反应在患者的来源和数量上。从笔者的来访患者看,通过广告来就诊的,明显少于患者之间的推荐。患者之中,不少是夫妻、兄弟姊妹、父母子女、同事好友都来看病,有的甚至一家三代齐聚于此。原因很简单,治疗普遍有效。笔者的一个患者是塞尔维亚裔瑞士人(前南斯拉夫难民),针灸减肥成功后,把哥哥介绍了来,感觉也不错。接着,患花粉症的母亲、患腰椎病...

  • 春天是个“矫情”的季节

    春天是个“矫情”的季节

      我的潮是可以“传染”的,让你厨房的餐具、砧板整天都黏黏的,还会滋生病毒和细菌,让人容易患上胃肠疾病,肚子痛“拉半天”的感觉可不好受。湿哒哒,却并不“萌萌哒”。   我的潮可不是时尚,而是让你的衣服包括内裤全部都不会干。黏腻的手感,不仅仅会让你不舒服,还容易导致一些细菌感染症状。   第3宗罪    食物不洁“拉半天”   急性胃肠炎祸起被污染的隔夜菜   跟平常一样,李阿姨把前一天吃剩的菜拿到...

  • 早春寒意正浓 做好防护养身体

    早春寒意正浓 做好防护养身体

    春回大地,给万物带来了生机,然而早春却寒意正浓,人们仍觉得很冷,所以,民间曾有“春冻骨头秋冻肉”的说法。 北方冷空气的势力还很强,导致了春天多风的天气。这种看起来似乎天气暖和了,而实际上人们仍感觉相当冷的情况,在初春季节尤为明显。 众所周知,地球表面的热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光,但空气直接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很少。原因是太阳光的能量首先被地面吸收,转化为热能再由地面将热量传送给空气。所以,白天越是靠近地面,空气温度就越高些,冰雪冻土在阳光照射下融化得也早一些。但冰雪冻土融化...

  • 精神矍铄 说话铿锵有力 柔韧性锻炼

    精神矍铄 说话铿锵有力 柔韧性锻炼

    很多人都认为老年人年岁大了,老胳膊老腿,骨质比较脆,身子都僵直了,不同意他们做下腰劈叉等柔韧性强的锻炼动作。身边偶尔有上年纪的人能劈叉、下腰,都被称为奇人。其实,老年人身体的柔韧性是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经常进行柔韧性锻炼的老年人,能扩大关节韧带的活动范围,很少得运动系统疾病,还能增加肌肉、韧带、皮肤的弹性,延缓衰老。 当然,老年人进行柔韧性锻炼,要循序渐进,不要太使劲,被牵拉的肌肉韧带有轻微不适感即可,不能急于求成。伸展时不要屏住呼吸,伸展动作要缓慢,可采用伸展——放松&mdas...

  • 勤、老、志

    勤、老、志

    在筹备纪念任应秋百年诞辰会议时,我们传阅了任应秋1982年发表在农工《前进论坛》杂志上的《人勤春来早,年老志益坚》一文。此文为任老晚年的行为作了最好的注释。 文章的题目中有3个关键词,即勤、老、志。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因“老”而立“志”,因“志”而“勤”奋。 1978年,我作为一个工农兵学员,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任老任主任的各家学说教研室。当年共有6位毕业生到各家学说教研室,任老为大家安排了满满当当地学习。有一件事我印象...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 琴歌的历史 琴歌对情绪的调节

    琴歌的历史 琴歌对情绪的调节

    琴歌的历史 自有古琴以来,琴歌就一直伴随着古琴。《尚书·益稷》记载:“博拊琴瑟以咏。”《琴史·声歌》中曾提到:“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又说“子夏弹琴以歌先王之道”。汉司马迁曾说:“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些记载说明古人常常一边抚琴,一边唱歌,这种形式又称为“弦歌”。其历史悠久,而且广为流传。 最早的琴歌记载是舜...

  • 百岁寿爱保健操 保养有方

    百岁寿爱保健操 保养有方

    百岁老太爱保健操 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镇大张屯村村的胡体庄老老太太最近刚过百岁生日。胡体庄老人生于1915年5月 5日,按照当地民间习俗,老人大寿过虚岁,全家人大摆宴席为老人祝贺百岁寿诞。 胡体庄老人开朗健谈且思路清晰,时不时还能流利地背上一段小时候学的古语诗文。 “作天难作四月天,豆要温和麦要寒,种菜的人儿愿下雨,采桑的娘子愿晴干。这是我爷爷教我的《四月天》。”老人说,她爱看书、听小说,但她现在最爱看的还是各种药书。 老人最小的孙女孙艳芳表示,“奶奶常说‘饭后...

  • 瑶医覃迅云的喜与忧

    瑶医覃迅云的喜与忧

    “从大瑶山走出来30年,瑶医院发展到现在遍地开花。瑶医靠确切的疗效逐渐被患者知晓,并广受欢迎。这是最让我高兴的。”8月21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在北京瑶医医院进行专题调研时,北京瑶医医院院长覃迅云如是说。 瑶医发展迅速 1985年8月,覃迅云和父亲覃德坤在黑龙江大庆创建了首家瑶医诊所。1998年8月,瑶医门诊部升格为大庆德坤瑶医特色医院。 历经30年发展,覃迅云已经将瑶医打造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制药于一体的大型医疗集团,旗下包括八家医院、三家省级研究院、一家瑶医...

  • 饭后半小时的养生保健

    饭后半小时的养生保健

      “虽然‘饭后百步走’有道理,但对于老年人,最好还是不要运动,因为饭后半小时内,胃因接纳了食物而变得十分沉重;饭后最好也不要饮用浓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饭后喝茶,就会使胃中没来得及消化的蛋白质同鞣酸结合在一起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近日,李姨在朋友圈中看到一个《饭后不该做的七件事》的帖子,其中这些事,她发现自己和家人平时饭后有意无意都会去做,那么这七件事到底能不能做?来听听专家解释。   指导专家 曾智桓   广东药学...

  • 身怕不动 脑怕不用

    身怕不动 脑怕不用

    常言道:身怕不动,脑怕不用。南宋大文豪陆九渊曾说:“身体不运则病,精神不运则愚”。当前社会,由于时代特点,养生普遍强调运动形体以预防疾病,但往往忽视了“心神”运动,从而带来大脑早衰、退化等严重问题。尤其人到老年,工作、生活节奏急剧减缓,很多人有无所事事之感。再加暮年意志消沉,易沉浸于回忆中,不愿学习接受新的事物,大脑疏于运转而加速萎缩,人也会慢慢变得痴愚,严重影响生命质量。就在笔者周围,有的满腹经纶的老师,退休后闷坐家中,不再读书、练字或学习,也无爱好,大脑迅速衰...

    养生秘方 2024-03-06 18 0 不用
  • “贺氏针灸三通法”享盛誉

    “贺氏针灸三通法”享盛誉

    创立“贺氏针灸三通法” 作为国医大师,不仅要在医德医风、诊疗技术、临床能力等诸多方面有超乎常人的表现,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升华为学术观点更是尤为重要,这些学术思想要广泛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同时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中医针灸界,当提起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联想到由他所创立的贺氏针灸三通法。“贺氏针灸三通法”是基于“病多气滞,法用三通”的理论,以毫针微通、火针或艾灸温通、放血强通三种治疗方式分别或联合使用的针灸治疗方法。贺普仁教授...

  • 为新年健康加分 巧妙大扫除告别污垢

    为新年健康加分 巧妙大扫除告别污垢

    在我国民间,除夕前几天人们大都会大扫除,并视其为“除故纳新”。下面教你巧妙大扫除,告别污垢,为新年健康加分。 清洁家电“死角” 有妙招 家用电器给每个家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了藏污纳垢的集中地。一些显而易见的灰尘,大家都很注重清洁,但是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卫生死角,随时都会威胁人体健康。除夕大扫除,可别再忽视它。 空调空调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网、蒸发器和送风系统上会积聚灰尘,产生病菌,导致呼吸道疾病。清洗时,可用洗洁精或肥皂粉擦拭各个部件,再用清水...

  • 日本中医药孔子学院特色活动传播中国文化

    日本中医药孔子学院特色活动传播中国文化

    9月26日,日本学校法人兵库医科大学中医药孔子学院举办“孔子学院日”活动,向当地市民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医药知识,吸引众多中医药爱好者。 中医药孔子学院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梁永宣举办题为“汉方颗粒剂与中国古代名医”的开场讲座。梁永宣介绍,汉方颗粒剂在日本使用广泛,经日本政府批准适用“国民健康保险制度”的汉方颗粒剂已有148种,涉及花粉症等多种常见病症。这些汉方颗粒剂中,有126种出自中国医书,这之中有73种来自中国汉代名医张仲景。...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