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第114页
-
中医认为咳嗽首先是责之于肺 治疗咳嗽
中医认为咳嗽首先是责之于肺。肺具有宣发和肃降的功能,一旦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就会导致咳嗽。治疗咳嗽首先要考虑恢复肺自身的功能,比如常说的宣肺化痰、降气止咳等。常用药物如麻黄、苦杏仁、半夏、射干、苏子、白前、前胡、百部、款冬花等等比较多。但是不少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仍然咳嗽不止,就需要找找是不是因为以下因素导致。 水饮内停 当前治疗咳嗽一个较常见误区就是一看到咳嗽就认为是炎症,西医大量消炎药甚至动不动就输液,而中医就用清热解毒化痰药物。市面上常见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尤其是一些糖浆大多数都是清热止咳药物居...
-
小儿咳嗽望诊重在口咽 中医学对咽部望诊的认识
咽部望诊在小儿咳嗽辨治中的应用初探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以咳嗽症状为主症的肺系疾病[1], 有外感与内伤之分, 外感咳嗽多属实证, 内伤咳嗽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2]。外邪侵袭, 上先受之, 经口鼻而入, 咽部首当其冲, 并常为容邪之所[3];小儿饮食不节, 易乳食积滞化生内热, 热邪随经上犯咽喉亦可发为咳嗽;咳嗽迁延不愈, 可伴咽部红肿等体征, 年长儿童可诉咽痒、咽痛等自觉症状。故笔者临证时必作咽部望诊, 以咽部望诊为主辨治小儿咳嗽, 而非见咳止咳, 临证实用性强, 现试述如下。 儿科望诊重在口...
-
咳嗽中医病案“阴虚火旺”“寒包火”治方
咳嗽病变部位在肺,但五脏六腑均能令人咳。不同的医家对咳嗽的治疗思路迥异,赵氏临床善用轻清宣透法治疗疑难咳嗽,其用药轻灵,效若桴鼓。 北京同仁堂上海药店赵爱华名中医系国家级名中医赵绍琴之女,曾在北京医科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系统学习中西医理论,后又得其父临床亲授,对内外妇儿,无不精通,尤善于运用轻清宣透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颇有心得。作者曾有幸侍诊赵老师多年,现将其治疗咳嗽的经验介绍如下。 历代中医名家对咳嗽的认识 《内经》对咳嗽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等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如《素问·...
-
产后频频咳嗽 随即中医处方
2005年9月15日,有李姓产妇求诊。患者主诉,产后三月余,频频咳嗽、时有痰液咳出、咳痰不爽、伴气急而喘、周身汗出、夜间盗汗更甚、食纳不佳等。3个月来,四处延医求治,病情总难缓解。观其面色淡白、头汗很多、舌淡苔白、六脉细滑、精神萎顿等。 嘱患者耐心服药,少食油腻,注意增减衣服,做到寒温适宜,随即处方:生黄芪20g,太子参9g,北沙参6g,炒杏仁9g,瓜蒌仁9g,紫苑6g,冬花9g,前胡6g,川贝母6g,半夏5g,茯苓10g,黄芩9g,地骨皮9g,甘草3g。5剂。每日1剂水煎服。 咳嗽为什么要用补...
-
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色和优势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主要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侵袭机体导致,轻者以发热、乏力、干咳或恶心、呕吐、腹泻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重则导致人体脏器衰竭甚至死亡,是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发展的严重传染病。目前现代医学治疗COVID-19仍无疗效确切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在COVID-19疫情暴发后,国家相关部门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中医药在防治COVID-19中的应用,不仅委派张伯礼院士、仝小林院士等高级别专家组多次深入武汉临床一线,...
-
论治外感咳嗽内伤咳嗽 三组中医药方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证。咳嗽既是肺系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又是一种独立性的疾患。《黄帝内经》云:“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辨证施治做了具体的论述,如《伤寒论》治疗伤寒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的小青龙汤,《金匮要略》治表邪夹寒饮咳喘气逆的射干麻黄汤等。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将咳嗽分为十类,即风咳、寒咳、支咳、肝咳、心咳、脾咳、肺咳、肾咳、胆咳、厥阴咳。金元时期,《儒门事亲》认为外因六气皆可致咳。明代《景岳全书》将咳嗽分...
-
名中医李鸿娟治慢性支气管炎经验
李鸿娟,山东省乐陵市中医医院 中医科主任医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 医师带徒指导老师。现将李老治疗早 中期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经验介绍如 下。 慢性支气管炎病情虽复杂,证型 变化颇多,但李老认为,早中期的慢 性支气管炎在f临床上最常见以下2个 证型。 一、痰热蕴肺型 表现:急性发作期早期,未经失 治误治,未见明显虚损表现者,多见 此种证型。咳嗽气喘,痰多、色黄、 质粘稠,可伴有发热、恶寒、胸痛, 无明显乏力、水肿等表现,舌质红, 苔黄厚腻或薄黄腻,脉滑或滑数。 治则:清肺化痰。 处方:瓜蒌、白茅根各20克,鱼...
-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穴位疗法
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 哮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肺系疾患, 它是由 宿痰伏肺, 复因外邪、 饮食、 情志、 劳倦等因素, 致气滞 痰阻, 气道挛急、 狭窄而发病, 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困难, 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相当于西医 学的支气管哮喘 [1 ] 。穴位疗法是采取穴位敷贴与穴位 注射相结合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2 ] 。穴位敷贴及穴位 注射治疗哮病, 取得了良好疗效 [2 -4 ] 。本研究采用穴 位疗法治疗哮病(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患者, 以观察 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
-
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 没有特效药但中医有有效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会上指出,中医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在新冠肺炎疫情治疗过程当中取得重要作用。虽然没有特效药,但是中医有有效方案。 在中医药治疗实践的经验方面,张伯礼表示,一是要集中隔离、分类管理。把发热的、留观的、疑似的、密接的病人坚决隔离开,并让这些病人普遍服中药。2月初,这四类人当中诊断出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比例超过80%,到了中旬就降到了30%。这些举措有力地阻止了疫情的蔓延。 二是分类管理、科学施治。重症的在定点医院救治,轻症的在方舱医院治疗,同时建立了中医的方舱医...
-
感冒后干咳咽痒中医简效方
伤风后呈现干咳咽痒,痰少不易咳出,且遇风咳嗽加重者,现介绍一个医治伤风后呈现干咳无痰(或少痰)的有简效方。 方法:南杏仁10g,北沙参15g(1人量)。将南杏仁、北沙参放入沙锅或炖盅中,加适量水,没过药约3~5厘米,武火煲开后,用文火煎20分钟左右,共取药液约300ml,分2次温服(药渣可直接食用),1日1剂,连服3~5天。 主治:干咳少痰。 方义:南杏仁又叫甜杏仁,性味甘平,首要成效是润肺止咳,其性润泽,多用于肺虚劳嗽虚,适用于肺虚久咳、胸闷不畅、大便秘结等症。南杏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
支气管哮喘中医定喘汤
推荐语:春季是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季节,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配合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哮喘症状的发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统计,全球目前约有哮喘患者3亿人,其中,仅我国哮喘患者人数就超过了3 000万。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空气质量与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导致了哮喘的患病率与哮喘患者的死亡率逐年上升。由于哮喘的治愈率低,控制不佳易反复发作,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也增加了患者家庭及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临床上一直在寻求更为安...
-
支气管肺炎实证以祛邪为主中医验案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胸片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或见不均匀的大片阴影。支气管肺炎四季均可罹患,冬春季节多发,若早期发现、治疗,预后良好,若病情较重,失治或误治,可导致急性心衰甚至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现将导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贾六金主任医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余邪未尽的病案介绍如下: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多为感受外邪,邪气闭肺,并根据呼吸节律和频率,心率快慢,唇甲颜色,是否有神昏等分为常证和变证两大类(本文仅讨论肺炎常证的治...
-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肺痿病因病机及证素规律研究
肺痿为咳喘日久不愈, 肺气受损, 津液耗伤, 肺 叶痿弱不用的一种慢性虚损性疾病 [1 ] 。西医对本 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确定, 亦缺乏疗效确切的 干预措施。中医诊治肺痿经验丰富, 尤其现代名老 中医对肺痿病因病机等方面的理论认识具有较高的 学术价值。因此, 本文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 据库” 和 “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 , 建立“现代名老中 医诊治肺痿文献研究数据库” , 对肺痿的病因病机 及证素规律进行分析, 为丰富肺痿病因病机理论提...
-
小儿脏腑娇嫩,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典型案例
吴德广运用小儿清热化积口服液防治小儿上呼吸道反复感染经验 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在1年内次数频繁, 超过一定范围, 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是儿童时期的常 见病、 多发病, 具有反复发作、 病程较长、 缠绵难愈的特 点, 反复发病儿童简称复感儿 [ 1 ] 。若治疗不当, 会严重 影响患儿生长发育, 是儿科医师及家长最为关心及临床 亟待解决的问题。吴德广, 主任医师, 济宁市基层名中 医, 从事临床工作 4 0 年, 其采用小儿清热化积口服液治 疗小儿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取得良好效果, 简述如下。 1 病证及病...
-
中医为什么可以治疗新冠肺炎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参与治疗取得的成绩令人关注,不少人因此也对中医产生了兴趣。中医药为什么能治疗新冠肺炎?笔者就和大家聊聊其中的道理。 中医药优势体现在哪? 先看看疫情中和中医相关的部分消息。以下引用的数据和结论都来自国家以及各级地方官方发布的消息: 治疗新冠肺炎,在对发热、,咳嗽、乏力这类症状的控制,阻止疾病从轻症往重症方向发展,重症患者治疗周期缩短等方面,中医都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使它在这次抗疫之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月17日发布称,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占...
-
黄春林防治慢性肾脏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思路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各 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总 称 [1] , 并容易合并感染 [2] 。 并发呼吸道感染不仅使 CKD患者病情恶化, 住院率升高, 消耗医疗资源, 并 影响预后, 使其死亡率较普通人群高3-4倍 [3] 。 因此, CKD患者须重视预防及控制呼吸道感染。 目前现代医学缺乏预防和治疗CKD患者呼吸道 感染的针对性措施。 高感染率、 抗生素高使用率及 抗生素的欠规范应用, 使得CKD患者发生抗生素耐 药的风险更高, 继而引发另一个...
-
从新冠肺炎治疗谈中医的科学本质
中医是否科学历来是争论焦点。搞清这一点,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科学。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是科学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它积累和组织并可检验有关于宇宙的解释和预测。 首先来看中医学符不符合科学的定义。中医学是以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该书系统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两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系统论述了中医治疗的理法方药。到后来各个时代医家的不断发展,中医体系已经由完备到成熟。所以中医学拥有一套区别于西医学的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此次...
-
肺炎中医祛邪的基本治法
中医扶正祛邪治则在老年肺炎治疗中的运用 肺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其 演变过程是邪正交争的过程,热毒炽盛、痰瘀互 结、正气亏虚为核心病机。采取扶正祛邪治则辨 治老年肺炎的关键就是要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 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从而使疾病向痊愈的 方向转化。 1 祛邪的基本治法 1. 1 清热解毒、菌毒并治 在风温肺热病卫、气、营、血的不同阶段, 热毒之邪是贯穿始终的主要因素,热毒炽盛,气 液耗伤,导致痰瘀互结,胶着难去,是导致风温 肺热病预后凶险的关键。温病以论毒为始,毒寓 于邪,毒随邪入,热由毒...
-
咳嗽的发病机制 中医病因病机
这阵子病毒性感冒流行,好多宝宝都赶上了这一拨病毒,又拉又吐还发烧,弄得妈妈们手足无措。好不容易呕吐和拉肚子止住了,宝宝又开始咳嗽,即使门诊常用的蒲地蓝口服液和豉翘口服液都加上了,可就是不见好。好多妈妈都开始犯愁,总这么咳也不行呀,就来门诊咨询,看看小儿推拿可不可以帮帮忙。还真别说,小儿推拿治疗感冒后的慢性咳嗽效果还真不错。 01 咳嗽的发病机制 许多妈妈有些糊涂,说自家宝宝血常规和胸片都查了,也没提示细菌和病毒感染,双肺也没有异常,怎么还是不停咳嗽呢?想要明白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大家了解一下咳...
-
中医专家推荐用远志冰糖治疗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证,此种炎证常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气流阻塞,可以自行或通过治疗而逆转。 哮喘的临床表现分为阳证和阴证。 阳证症状 头痛、恶风、汗多鼻多浊涕,痰亦稠黏,舌燥口渴,皮毛干枯,甚至甲错,鼻孔干,甚或流鼻血,胸膈紧痛,大便干燥,浊吐腥臭,两颧带赤,但坐不眠,严重咳时胸中作痛,脉象浮数或细微而数或滑数,或浮而虚。 阴证症状 头痛、发热,...
-
老年慢性肾衰竭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防治思路初探
2019新型冠状病毒因2019年12月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将该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并于近日将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COVID-19患者,不排除无症状感染者;经呼...
-
中医远程诊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1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以干咳、发热、乏力为主症,部分患者可迅速出现呼吸困难等危重病症[1],早期中医药干预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中医认为,该病属“瘟疫”范畴,病因为疫戾之气,性质为湿毒,兼夹风、夹寒或夹热,应及早宣畅气机、豁痰除湿、疏风清热或散寒解表。笔者分享1例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居家隔离期间,中医远程诊疗情况,以期对中医治疗早中期新冠肺炎有所帮助。由于患者身处湖北鄂州,笔者通过微信语音问诊,患者发送舌象照片,故缺脉诊资料。 患者,女...
-
60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临床特征观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具有传染性、人群易感性等特点。目前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稳定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促进肺部残余炎症吸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本研究对60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进一步防治普通型新冠肺炎提供临床依据。 1 临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