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第43页
-
六淫致病的核心理论
感受暑热之邪,耗气伤津,以发热、口渴、疲乏、汗出、尿黄为主要症状,若要细分,暑淫证包括暑伤津气证、暑湿袭表证、暑闭气机证、暑闭心包证,暑热动风证等。 暑,在《伤寒论》另有别称,中暑即暍病。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即是机体在高温环境下症状的描述,由于血管的扩张,轻症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等症状,如大量出汗,可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严重者电解质紊乱,甚至出现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重症中暑的表现,治以白虎加桂枝汤加减。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空气中的水分已接...
-
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甘肃省名中医、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许自诚,从医70年,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保护项目“中医脏腑辨证诊疗法”代表性传承人。他长期致力于中医脾胃病的临床研究和诊疗工作,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多年来,许自诚教授诊治疾病,以脏腑学说为指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床认知,总结如下。 一个核心: 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脏腑学说是中医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的奠基石,是可以实证的科学理论。 一条道路:走现...
-
《黄帝内经》解剖认知浅溯 中古代解剖的理论推演
从《黄帝内经》解剖管窥早期中医理论推演 《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内经》) 传承至今已二千多年, 其文古义奥, 且非一时一人而成[1], 最早为西周或春秋战国时遗文, 历经春秋、战国、秦汉, 于西汉成型, 成书后又经过六朝、唐、宋时期医家、学者的整理、修订和增补, 才汇集成现行版本[2], 其中蕴含的早期中医理论雏形与脉络渐难把握。解剖是人类认识人体最古老和最基本的方式, 古代解剖在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后便逐步停滞[3]。因此, 通过剖析《内经》中古代解剖认识或可管窥早期中医理论的推演过程。 《内...
-
中医卫气与免疫 卫气的病理节律
中医时间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体与宇宙时空相应的自身生命活动的周期性及变化规律,从而指导人们养生、防病、治病的一门科学。自然界有日、月、年等时间规律,人是自然界的一小部分,“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故人与天地相参,与自然界相通,人体亦有与时相应的自我调节规律。现代时间生物医学已发现人体生命节律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有很大关系,自然界的日月寒暖、气候变化、植物生长收藏等或直接作用人体或间接通过对人的起居、饮食、精神活动等的作用而影响人体,从而形成强化与不断调定人体的生命节律,充分证实了...
-
子午流注理论 生物钟与失眠
子午流注与生物钟 子午流注理论源于《黄帝内经》《难经》,发展成熟于金元时期。它将1天(即24h)划分为十二时辰,对应着十二地支,结合人体经络气血循行流注规律,有一定的时间节律和时相特性。在针灸学领域、辨证、方药治疗、养生修炼等方面有所应用。从本质上,是属于时间医学的范畴,子午流注的内涵比现代时间医学更全面、深入、系统,强调定时、择时、因人给药、因时制宜,其中定时标准的确立是研究的基础和难点。当然,子午流注需要在现代医学的准确研究下做进一步的阐释,有助于在深层次下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人类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会受到...
-
中医经典理论上传承创新 完善理论体系
从心系疾病热毒学说的建立论中医药传承创新思路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年, 在学术上提倡“注重疗效, 力主创新, 发展才有生命力”的主导思想, 中西医兼收并蓄, 立足临床, 注重探索, 努力创新发展。创新性提出了心系疾病的热毒学说[1,2], 建立了热毒学说的理论及临床诊疗框架, 为当今心血管疾病诊治提出了新理论, 显著地提高了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分析笔者对心系疾病热毒学说的建立和完善过程, 希冀为中医药的创新提供方法和思路。 当今的中医药发展, 理论治法要创...
-
浊毒理论形成的社会自然因素
浊毒理论是现在中医学术界活跃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学说之一,它是以我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在总结前人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数万例临床病例的实践,而逐步创立完善起来的。在李佃贵国医大师浊毒理论的指导下,该理论已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并且均取得了明显疗效。笔者试图从社会自然因素方面探讨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任何一种学术思想的形成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自然因素。如刘河间行医时,正值火症大疫流行之际,提出“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天以常火,人以常动,内外皆扰...
-
中医心理学理论 意象医学理论 道家认知理论
•中医心理学理论研究在传统中医学理论传承基础上,用传统思维、理论、方法和技术结合现代临床心理学知识,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心理健康、生命规律。 •用中医学整体思维阐述心理现象与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的本质,或者用西方心理学分析思维研究中医学中的心理学理论、方法与技术,从而构建不仅适用于中国人,也适用于西方人的中医心理学理论体系,是中医心理学面临的双重任务。 中医心理学,是传统中医学理论与现代临床心理学进行结合的结果,它不仅具有深厚的传统人文底蕴,同时也具备了现代科学基础。早期的中医...
-
重阳思想是扶阳抑阴流派的理论渊源 阳气理论的意义
在太阳背景下形成的阴阳观念,是《内经》赋予其生命科学知识的丰厚内涵,以其对太阳活动规律的观察为背景,总结出了人体阳气的种种机能、活动规律,还强调阳气在生命各个环节中的主导作用,并以此形成了“阳气盛衰寿夭”理念。后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诸如养生预防、治病用药等新理念、新方法,有效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 阳气理论的发生及意义 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中医理论发生及其理论体系构建的文化基因,《内经》的理论的构建和成书深受其影响。正因为阴...
-
中医理论研究方法论现状及策略
一个研究传统通常包含着本体论预设和方法论规则两个核心要素[1]。中医学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自然哲学思想, 具有独特的本体论预设和方法论规则。理解和把握中医学理论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特征, 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医学术体系的思维基础和科学内涵。中医学理论的本体论预设为“元气说”。中医学理论的方法论规则可以归纳为辩证逻辑、意象概念、直觉判断和类比推理。这是中医学能够绵延不断数千年的生命力所在, 也是中医理论遭受批判和非议的核心原因。找到适合中医药理论特点, 并且能够被主流科学界所理解和接受的研究方法...
-
新的一年里践行营养保健理念
新年伊始,所有的祝福都凝结成一句话:一定要健康幸福。营养专家给出了新年饮食的忠告和建议,希望大家都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践行营养保健理念,让自己和家人都健康平安幸福快乐。 饮食多样 营养全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张剑琴介绍,现代社会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她提醒,高能量密度食物和膳食,尤其是那些深加工的,以及含糖饮料可增加超重和肥胖的危险性!因此建议减少促进体重增加的食物和饮料,控制高能量密度食物的摄入(加工的);避免含糖饮料(主要指添加糖的饮料,也要限制果汁的摄入);尽量少吃快餐。 研究...
-
性心理卫生是夫妻生活的支柱
性心理卫生是夫妻生活的支柱,忽视了这一点,家庭结构就会变得十分脆弱。 夫妻生活中的性心理卫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夫妻双方,尤其是新婚夫妻,出于各方面原因,可能会对性生活有不同的要求和认识,这是十分正常的。彼此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配合、逐渐适应,不应不顾对方的感受和心理承受力,操之过急,强加于人。其次,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在夫妻生活中亦要维护自己人格的整体性。这对于保持主体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是十分重要的。 其实,性生活中的许多内容也体现了人的文化教养、思想素质、心理品质。在夫妻性生活中,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