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 第12页
-
一封信共用了60多味中药
安徽的一位老学者给台湾友人写了一封信,信中共用了60多味中药,饶有风趣: 白术兄:君东渡大海,独活于异乡生地,如浮萍漂泊,牵牛依篱,岂不知母思念耶?今日当归也,家乡常山,乃祖居熟地,春有牡丹,夏有芍药,秋有菊花,冬有腊梅,真是红花紫草苏木青,金樱银杏玉竹林。龙眼鸣赭石,仙茅石斛连钩藤。昔日沙苑滑石之上,现已建起凌霄重楼,早已不用故纸当窗防风矣。而是门前挂金凤、悬紫珠,谁不一见喜,家中东园遍布金钱草、益母草,西苑盛开百合花、月季花。北墙爬满络石藤、青风藤。南池结有芡实子、石莲子。但见青果累累,花粉四溢。令尊白前公,...
-
药膳性味对五脏的影响:药物的性能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但知道食物具有五种不同的味道,并且认识到五味各有不同作用,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五味归五脏之说。 药物的性能 药膳用药物性能,就是指药物的药性和效能。每一种药膳所用的药都有一定的性能。药物的性能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无毒与有毒等。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邪正的互相消长,表现为机体功能失常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病理状态。如阴阳偏胜、偏亢、偏衰和邪正虚实等。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或补虚扶正,调整恢复脏腑气机功能,以消除阴阳偏胜、偏亢、偏衰的病理状态,以...
-
发热月余,“三仁”“九味”成功退热
2014年11月15日会诊一住院患者,李某,男,48岁,发热30余天,不能明确诊断。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分类高,C反应蛋白高,但不能找出确切病灶。骨髓检查提示:分叶核比例高,淋巴细胞比例低。临床不能明确诊断。每日下午发热较甚,体温超过39℃,伴肌肉酸痛,无明显恶寒。使用抗生素,可使体温降低至37℃~38℃之间,但不能恢复正常。饮食、大小便基本正常,咽欠清利,有少量痰,但咳嗽不明显。较长时间的发热对精神影响并不大。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腻,脉细稍数,不浮不沉。 辨证考虑湿热困阻上焦,影响气机出入。治以清化湿热、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