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 第10页
-
神奇四味大发散 祛除陈寒愈眼疾
一男孩,16岁,因右眼痒疼几天求治。刻下右眼睑红肿,睑结膜、球结膜高度充血水肿,伴喷嚏、黄清涕、咳嗽,其母言孩子平素口干夜甚,大便秘结,每年初秋发作,治疗颇感困难。本次患病后,内服抗生素及外滴眼药水无效,查脉浮数,舌尖红,辨证为肺胃热盛,复感风邪,风热交搏,上攻于目。给予桑菊饮加减:桑叶15克,菊花15克,薄荷10克,荆芥穗150克,羌活15克,白芷20克,蝉蜕10克,辛夷12克,瓜蒌15克,芦根30克,生地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甘草10克。4剂,水煎服。本以为区区小疾,辨证无误,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谁...
-
经常感冒用加味香苏散
有些人一年四季动不动就感 冒、发烧、流鼻涕,春天没有及时 加衣服,夏天吹一吹空调,秋天空 气太干燥,冬天一不小心受点凉, 感冒就立刻找上门了,甚至自己 在平时生活中已经很注意了,但 只要周围的人有点感冒的症状, 自己就跑不掉,铁定被传染。 中医认为,这主要是个人体 质决定的,一般来说,这些人的特 征是肌肉脆弱、腠理疏松,也就是 说皮肤松懈不紧凑。凡是肌肉隆 起的部位不结实,腠理疏松并且 皮肤不致密的,肌肉通常比较脆 弱,这样的人容易患感冒。对于这 样的感冒,西药往往治标不治本, 而一些中成药又总是药性太弱, 因此...
-
单味石膏治疗高热 收效甚佳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单味石膏治疗高热,收效甚佳。 治疗方法 只要见高热,体温达39℃以上、汗出、口渴三症俱备, 即可使用大剂量石膏, 其中以高热和汗出的程度为主要指标。若只见高热,不见汗出,则不属其适应症。 石膏当用武火速煎,待药温频频饮服,不拘时限, 热退为止。 笔者用此法治疗36例患者,其中27例体温在39~40℃间, 9例在40℃以上;5例曾用西药治疗3天以上而热不退,12例用药3天以内热未退,19例未用西药直接使用大剂量石膏。使用石膏的剂量超过120g者4例。 典型病例 王某,男,8岁。两天前受凉...
-
桂枝加附子汤加味愈自汗
患者陈某,男,54岁。2009年5月11日初诊。自述于一个月前因胆石症胆绞痛而行胆囊切除手术。手术后至今经常全身出汗,日间出汗少些,夜间汗极多,湿透内衣、内裤。给予生脉饮口服液治疗1周余,未能止汗。刻诊:精神萎靡,全身汗出,尤以胸、腹及背部为甚,恶风畏寒,四肢厥冷且关节屈伸欠灵活。触诊患者胸、腹、背部皮肤有汗出,大便湿软,日2~3次。舌质淡,苔白,脉迟细。证属阳虚自汗,治宜温阳止汗,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味治疗。处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15克,大枣20克,炮附子15克,黄芪30克,白术1...
-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呼吸疾病
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的玉屏风散具有益气固表作用,适用于虚证易感风邪者。临床研究表明,玉屏风散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不亚于丙种球蛋白。以玉屏风散加味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有显著的疗效,现介绍几组组方如下: 1.生黄芪9 克、白术6克、防风3克、陈皮6克、山药9克、生牡蛎 9克,该方即玉屏风散加陈皮,山药,生牡蛎。该方主治体弱儿反复感冒,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等呼吸系统疾病,能提高体弱儿童的机体免疫功能。 2.黄芪12克、葛根、淮山药、茯苓、白术各6克、防风4克,即玉屏风散加葛根,淮山药,茯苓。适用于脾肺气虚常感冒患儿,证见...
-
六味地黄丸的前世今生
我喜欢逛中药房,置身中药好闻的味道,有虚幻感。仿佛一直跟人约会,无须落实到婚姻,自适又淡定。许多中药都和我们隔着一层光阴,明晃晃的,惹人流连。 说起既平民又经典的中药,恐怕非六味地黄丸莫属了,据说它既能补肾阴,同时还能调整阴阳平衡。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六味中药组成。据说六味中的君臣佐使,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把它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至。 不久前,西安生物医药科技学院中医药传承学院院长郑怀林告诉我们一个关于六味地黄丸的前世故事。 六味地黄丸脱胎于“医圣&rdqu...
-
治痈疽 以补阳还五汤四妙勇安汤加味
孙某,男,21岁,门诊病例。 2010年1月6日初诊:双足趾疼痛、发热13年不愈,足趾色黑、肿胀,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辨证:气虚血瘀,热毒阻络。 治法:补气活血,清热通络。以补阳还五汤、四妙勇安汤加味。 组方:黄芪20克,当归尾10克,赤芍10克,地龙10克,川芎6克,红花4克,桃仁10克,金银花30克,玄参10克,生甘草10克,水蛭粉6克,煅乳香10克,煅没药10克,紫草10克,炮山甲10克,黄连4克,黄柏10克。15剂,水煎服。 2010年1月22日二诊:左...
-
六味地黄软胶囊
出处 该药处方源自于宋代,是经现代工艺制成的新型中成药,各地大中型医院、药店一般均有售,北京地区价格约为9元(每盒 20粒)。 方药 熟地黄、泽泻、牡丹皮、山茱萸、山药、茯苓。功用 滋阴补肾。主治 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用法用量 口服,温开水送下。一次3粒,一日2次或遵医嘱。说明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六味地黄软胶囊具有增强免疫机能、抗肿瘤、抗衰老、抗疲劳、降血脂等作用。此外还有维护性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抗心律失常等作用。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糖尿病、脑血栓后遗症、高...
-
逍遥丸与加味逍遥丸原来是不同的
成分区别 逍遥丸是由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甘草、白术、生姜、甘草组成。当归和白芍能养血补肝;当归可散肝醒脾;白芍可以柔肝,二药为方剂中君药。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和中为方剂中臣药,柴胡能疏肝解郁为佐药,薄荷清肝散郁除热、干姜温胃而和中为使药。这些药物配伍使逍遥散具有疏肝健脾和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郁血虚、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食不疲乏、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 加味逍遥丸由柴胡、栀子(姜炙)、牡丹皮、薄荷、白芍、当归、白术(麸炒)、茯苓、甘草组成。方中柴胡苦、辛、微寒,疏...
-
四妙勇安汤加味治股肿案
黄某,女,63岁。于2014年8月11日初诊。 患者10余年来双下肢反复出现红肿结块,甚则破溃流脓,历经治疗疗效不佳。诊时见双侧大腿散在分布数个大小不一的红肿结块,呈烧灼样疼痛,甚时夜不能寐,不欲饮食,无瘙痒感,察其舌质暗红,苔少,诊其脉浮数。诊断为股肿病,证属热入血络。治当以清热解毒,凉血和络为法。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味:金银花30克,当归10克,玄参15克,甘草10克,丹参60克,赤芍15克,鳖甲10克,白僵蚕10克,白芥子15克,象贝母15克,橘核10克。7剂,水煎服。 二诊(2014年8月1...
-
六味地黄丸的演变与应用
六味地黄丸为宋 代医学家钱乙编著《小 儿药证直诀》所收载之 古代补肾阴圣方。 药物组成由熟地 黄、山茱萸、山药、泽 泻、丹皮、茯苓所组成; 功能滋阴补肾;主治肾 阴不足.症见腰膝酸软、 头晕目眩、耳鸣耳聋、 盗汗、遗精、消渴、骨蒸 潮热、手足心热、牙齿 动摇、小便淋沥、舌红 少苔、脉沉细数。 六味地黄丸所主 诸证,皆属真阴亏损, 虚火上炎所致。为肝、 肾、脾三阴并补,以补 肾阴为主,故又谓补 肾之祖方。腰为肾府, 肾主骨而生髓。肾阴 不足,则骨髓不充;脑 为髓海,肾阴亏损,不 能生髓,则脑髓不足, 故见上述系列...
-
温胆汤加味 运用温胆汤的范围与指征 温胆汤与他方合方
温胆汤出自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组成,功效清热化痰,原方主治“心虚胆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熊继柏教授临证常用温胆汤治疗各种疾病。 运用温胆汤的范围与指征 熊继柏运用温胆汤的范围极为广泛,涉及内、妇、儿、五官各科,内科涉及心系病证、脾胃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其运用温胆汤的指征如下。 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