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味 第6页

味 第6页

  • 葱白五味子巧治尿失禁

    葱白五味子巧治尿失禁

    很多中老年朋友在咳嗽、大笑或弯腰时,尿液会不 自主地流出。这是压力性尿失禁疾病。笔者用葱白五味 子泥敷肚脐可有效防治压力性尿失禁。五味子有收敛 固涩、益气生津的作用,葱白能宣通上下阳气。 具体方法为:五味子15克,用200毫升黄酒拌匀, 置罐内,密闭,隔水蒸之,待酒吸尽取出。2寸连须葱白 3段,与五味子共捣成泥,纱布包裹,每晚敷肚脐,用胶 布固定8-10小时后去掉,次日换新药泥,7天1个疗 程。 河南许昌 郑家华...

  • 两味中药 能助排石

    两味中药 能助排石

    目前治疗肾结石,多采用体外震波碎石疗法,在碎石后采用威灵仙来排石,既简单、又实用。 服法是:在体外震波动击碎结石后,取威灵仙、白茅根各60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饭前服。一般服用6-8 天后,碎石便随小便排出。 李宏兴...

  • 单味虎杖治痹痛

    单味虎杖治痹痛

    虎杖味苦性寒,能活血祛瘀定痛,可用于痹痛: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患者。 痹就是闭阻不通的意思,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故凡由于风,寒,湿,热等原因导致的疼痛,筋脉麻木等症,习惯上就叫痹痛,相当于现在说的关节炎。痹痛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入人体,阻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伸曲不利或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方法是采用干虎杖50克(或鲜品 100克)水煎服,每日 3次。煎后余渣再煎,趁热足浴30分钟,每日2—3次,直至症状缓解。 (常...

  • 小儿热性便秘单味草药治之

    小儿热性便秘单味草药治之

    小儿热性便秘因外感热病引起, 临床症状有口唇干燥,口臭,食欲 减退,尿短赤,大便困难,肛门灼 痛,舌红苔黄,脉数,3岁以内患儿 指纹为紫色。蒲公英能清热解毒, 临床经验证明,单味蒲公英治小儿 热性便秘疗效较好,疗程可根据病 程长短和病情而定,无副作用。 方法:取鲜蒲公英60克,水 煎沸10分钟,取液80毫升,加 白糖或蜂蜜适量,一次服下,每 日1剂。年龄小、服药困难者, 可分多次频服。据报道,应用本 方治疗小儿热性便秘30例,全部 经用药3~9剂治愈。 严春华...

  • 单味中药疗慢性乙肝

    单味中药疗慢性乙肝

    轻度慢性乙肝患者一般症状较轻、较少,如轻度乏力、轻度腹胀、轻度肝区不适等。肝功能有损伤,但亦较轻,转氨酶一般在3倍正常值以下(正常值为40单位),胆红素在2倍正常值左右(正常值为17.1微摩尔/升),白蛋白大于或等于35克/升(正常值为35~55克/升)。可用以下单味中药煮汤代茶饮。 1.五味子2~6克代茶饮,对轻度转氨酶升高患者有一定降酶作用。《中药学》称五味子性酸温,归肺、肾、心经,有敛肺滋阴、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的作用,特别对阴虚的患者疗效甚佳。 2.用木瓜6—10克代茶饮,此药可增强机体...

  • 五味子粥降转氨酶

    五味子粥降转氨酶

    五味子,俗称山花椒、秤砣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果实。能益气生津、敛肺滋肾、止泻、涩精、安神,可治久咳虚喘、津少口干、遗精久泻、健忘失眠等症。 药理试验证明,五味子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机体代谢,调节胃液和胆液分泌,对肝炎恢复期患者有降低转氨酶作用,因此肝硬化患者可在饮食中加入一些五味子。 如五味子粥,将五味子10克、大米100克,放入锅内,加清水600毫升,锅置武火上烧沸,打去浮沫,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次吃粥80-100克。 (项子光) ·五味子图解·...

  • 民间单味药治肝炎

    民间单味药治肝炎

    1.凤尾草250克,水煎月艮。 2.金钱草200克,水煎,取汁煮猪肉50克服食。 3.茵陈50克,水煎分3 次温服。 (方晴歌) 五月十九日为世界肝炎日 肝炎(学名:Hepatitis)是肝脏的炎症。肝炎的原因可能不同,最常见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还有自身免疫造成的。酗酒也可以导致肝炎。肝炎分急性和慢性肝炎。 ·治黄疸型肝炎9方 ·病毒性肝炎治疗4方 ·次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57例 ·传染性肝炎(板蓝清肝茶方) ·肝炎(秘方数:10) &midd...

  • 能护肝的单味中药

    能护肝的单味中药

    丹参 能抑制和减轻急慢性肝损伤时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炎症反应,加速纤维组织重吸收,具有抗肝纤维化、改善肝脏血液循环、防止肝硬化的作用。 白芍 其提取物对D一半乳糖胺所致肝损伤和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有明显对抗作用,修复肝细胞。 当归 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还可使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降低,降低程度与用药量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川芎 川芎嗪能降低血清转氨酶,维持和提高肝组织中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少其毒性,具有良好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且显示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三七 长期小剂量给药...

  • 自制五味子糖浆来护肝

    自制五味子糖浆来护肝

    有的人反夏出现单坝转氨酶升高,而在体检时肝脏并无踞质性病变。针对这种状况,可以服用自制的五味子糖浆。取五味子10克,加水煎煮之后取药汁,力口人冰糖溶化后服用。 每次20毫升,每天3次。配合服用其它护肝药物。五味子中的五味子乙素,对降低转氨酶作用明显,可减少肝细胞变性、线粒体及溶酶体的破坏,从而减轻肝细胞的损伤。 (马斌) ·吃菠菜猪肝 护眼又护肝·“护肝”药物·肝病孕妇要不要吃护肝药·丁型病毒性肝炎·肝病养生...

  • 加味治尿潴留 结石方

    加味治尿潴留 结石方

    治老年性尿潴留方 处方:车前子(包煎)、石菖蒲、扁蓄、滑石各15克,知母、黄柏、猪苓、瞿麦、石韦各10克,栀子8克,通草,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老年性尿潴留,中医辨证为内热型,症见反复尿液短赤或尿闭,少腹胀满,舌质红,苔薄黄而干燥,脉数有力o 徐平宇 加味五金汤治结石 金钱草30克.海金沙15克.鸡内金15 克,金铃子10克,川郁金10克.干玉米须 5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加减:肝胆结石加枳壳6克.朴硝6 克;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尿路结石,加石苇12克.猫须草 12克...

  • 治尿血方用归脾汤加味

    治尿血方用归脾汤加味

    病例:李某,男性,46岁。患者诉尿血1年余。近日加重,曾用止血药治疗效果不佳。现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头目眩晕,气短声低,饮食无味,牙龈出血,舌质淡,脉细弱。证属脾不统血,气血虚损。治宜补脾摄血,兼补气血。 方用归脾汤加味:黄芪18克,党参、阿胶(烊化后兑服)各15克,白术、当归、茯苓、远志、炒酸枣仁(打)、桂圆肉、木香、熟地、花生衣、仙鹤草各10克,生姜、炙甘草各6克,大枣6枚。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8剂后复诊,诉尿血明显减少,余症减轻。原方再服8剂,尿血止,余症大有好转。原方去阿胶、仙鹤草,加制何首乌、白...

  • 浅议肾玄府理论及辛味风药在肾病中的运用

    浅议肾玄府理论及辛味风药在肾病中的运用

    “玄府”出自 《素问·水热穴论》 ,曰 “所谓 玄府者,汗空也” 。古汉语中 “空”通 “孔” ,故 玄府即指汗孔,此谓狭义玄府。而广义玄府的概念 则由后世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刘完素加以拓展及延 伸。刘完素在 《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开创 “玄府 气液理论” ,曰 “然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 窍也,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一名腠理者,谓 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也; 一名鬼神门者,...

  • “肾虚”症状用肾四味加减治之

    “肾虚”症状用肾四味加减治之

    “肾四味”是由“中药的春梁”李可老中医所创,由枸杞子、补骨脂、菟丝子、淫羊藿四味药组成,每味药的剂量可根据病情用至15-30克。 方中四味药均入肝肾,有益肾精、补肾气之功效,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温阳无桂附之弊,滋阴无熟地之弊。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合乎张景岳“善补阳者,多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源泉不竭;善补阴者,多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生化无穷”之妙。 临床中,凡遇肾气亏损、肾阳虚衰而致的手足厥冷、腰痛如折(不能...

  • 单味合欢皮煎液熏洗妙治屈指肌腱鞘炎

    单味合欢皮煎液熏洗妙治屈指肌腱鞘炎

    屈指肌腱鞘炎又称扳机指或弹响 指,指腱鞘因机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 性无菌性炎症改变,该病多见于手工 劳动者,任何手指均可发生,以拇指、 中指及环指多见。临床治疗屈指肌腱 鞘炎方法多样,主要有中药熏洗、针 刀、局部封闭、微创手术等方法,但其 治疗难度较大,复发率高。临床借鉴民 间经验用药,采用单味大剂量合欢皮 煎液熏洗患处治疗屈指肌腱鞘炎患者 42例,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 下。 一、临床资料 共收治42例屈指肌腱鞘炎患者, 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 诊断标准:①有手部劳损病史;②手指 活动不灵活,局...

  • 痛风清热除湿化瘀汤  四妙丸的基础上加味而成

    痛风清热除湿化瘀汤 四妙丸的基础上加味而成

    梁万发,男,汉族,1945年出生,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人,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成都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临证擅治肺胃系疾病,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1部。 组成:苍术10~20g,盐黄柏10~20g,薏苡仁20~30g,川牛膝10~15g,土茯苓20~30g,萆薢10~15g,生大黄3~5g,羌活10~15g,独活10~15g,威灵仙10~20g,木防己10~15g,山慈菇10g,制乳香5g,制没药5g,生甘草...

  • 腰椎间盘突出加味三痹汤

    腰椎间盘突出加味三痹汤

    谢林,男,汉族,1965年出生,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兼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江苏省名中医。临床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手术及骨折创伤、关节疾病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组成:杜仲12g,续断12g,怀牛膝12g,川芎10g,当归10g,赤芍10g,黄芪12g,党参10g,茯苓15g,独活12g,防风10g,桂枝10g,秦艽10g,延胡索10g,醋没药5g,细辛3g,乌梢蛇10g,甘草5g。 功...

  • 降脂食疗单味煎水

    降脂食疗单味煎水

    本人59岁,10个月前因高血压导致鼻子大出血,几个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都认为是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大,今年4月初,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最大堵塞40%,排除了冠心病。服用降压药,降脂药也10个月了,目前血压血脂一直正常,可以把波依定、辛伐他汀停止服用了吗? 这种情况考虑可以食疗,可以停止服用波依定、辛伐他汀。食疗的食物可选择山楂、丹参、泽泻、首乌、决明子、黄精、葛根、蒲黄、荷叶、银杏叶等。这些药物可以单味煎水,代茶饮用,有较好的降脂作用。...

  • 天然“降脂药” 美味又健康

    天然“降脂药” 美味又健康

    山楂:促进胆固醇排泄 山楂是天然的降脂药,主要含有山楂酸、柠檬酸、脂肪分解酸、维生素C、黄酮、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促进胆固醇排泄而降低血脂的防病养生作用。但是,山楂是酸性食物,不宜空腹食用,亦不宜过多久食,最好在饭后食用。 推荐吃法:山楂核桃饮 原料:核桃150克,山楂50克,蔗糖200克。 做法:将核桃仁和山楂用适量的水浸至软化,用搅拌机打碎。再加水至一公升、过滤去渣。将滤液煮沸,加入蔗糖调味代茶饮。 特性:降血脂,降血压,润肠通便。预防冠心病,高血压,高...

  • 治失眠方用吴茱萸汤加味

    治失眠方用吴茱萸汤加味

      阳某,女,45岁,村民。2004年7月26日初诊。   患者素体虚弱,一个月前失眠,甚则彻夜难眠,近日尤甚,初服安定、利眠宁等尚能睡1~3小时,其后服3~5片亦无济于事,反而昏沉无力,不能劳作。伴有头痛,干呕,吐涎沫,头顶有冷风感,手足寒,纳少,舌淡、苔白滑,脉沉弦。   审证求因,为中焦虚寒,寒饮上逆,心神受扰而不藏所致。拟暖肝温胃,降逆止呕。   方用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人参(先煎)各9克,桂枝、陈皮各10克,生姜18克,大枣12枚。每日1剂,水煎服。忌生冷,停服西药。   3剂药尽,...

  • 邹燕勤治膜性肾病思路 温之以气 补之以味 和法缓治

    邹燕勤治膜性肾病思路 温之以气 补之以味 和法缓治

    膜性肾病是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属中医学“慢肾风”“水肿”“肾劳”“腰痛”及“尿血”等范畴。国医大师邹燕勤对肾病的诊治学验俱丰,针对膜性肾病的水肿、蛋白尿,常施以温法和补法,对运用激素后出现副反应的患者,又以和法贯穿其中。现总结整理邹燕勤用温、补、和三法治膜性肾病的辨证思路及进退法则。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水肿是膜性肾病最常见的...

  • 自拟五藤四味对苓术汤治痹验案二则

    自拟五藤四味对苓术汤治痹验案二则

    风湿痹症主要累及筋脉、肌肉、关节、骨骼等部位,肝藏血、主筋,肾主精、主骨,脾统血、主肌肉四肢,筋骨有赖于肝肾精血之充养,又赖肾中阳气之温煦,肝肾不足,脾失健运,精血不足,正气亏虚,风寒湿热毒邪侵袭,痰瘀气滞,合而为痹。笔者在临证中,以自拟五藤四味对苓术汤加减治疗痹症效果良好。 案一 患者,男,47岁,农民。主述:左髋部反复疼痛3年,加重2月且伴膝关节疼痛。曾在某医院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刻下:精神萎靡,双髋、双膝部肿痛,皮色正常,微热,行走困难,身重,微恶寒,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舌质暗淡,舌苔黄...

  • 一味中药防治肠粘连

    一味中药防治肠粘连

    新近临床研究发现,中药薏苡仁 (又称薏米、薏米仁)煎水饮用,可以有效预防肠粘连的发生。 薏苡仁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佳品。它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经,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预防肠粘连时,每次取薏苡厂30~ 60克,加水1000~ 1200毫升煎煮,取汁饮用(不食薏苡仁)。每日1剂,分2 次空腹饮用。 肠粘连主要是由腹腔内炎症和手术后引发的—种肠管与腹膜之间、肠管与肠管之间或肠管与腹腔内脏器之间的不正常粘连。一般会出现腹胀、腹痛、排气不畅等症状,容易发生急性肠梗阻危及生命。中医认为...

  • 治失眠拟以血府逐瘀汤加味治之

    治失眠拟以血府逐瘀汤加味治之

      江某,女,40岁,小学教师。2004年5月28日初诊。失眠时轻时重已历年余,多则每夜能寐三、四个小时,少则二、三个小时。经常头晕、神倦、心悸心慌,时而微烦,急躁易怒,纳食如常,二便自调,舌质正红、无苔,脉细弦。曾服安定、利眠宁等镇静剂,未能好转,遂延余诊治。余据脉证,先后选用生脉散、天王补心丹、归脾汤、酸枣仁汤、朱砂安神丸、柏子养心汤等方剂,珍珠母、龙齿、夜交藤、远志、枣仁、柏子仁等养心安神镇肝药,均已遍尝。起初半年用药后有好转,每夜能睡五、六小时;但停药后,则失眠又作,后服药亦无多大好转。最后,越服药越难...

  • 治疗痫证“羊痫风”加味磁朱丸加减

    治疗痫证“羊痫风”加味磁朱丸加减

      痫证是一种常见的神志异常病证,中医学称其为“羊痫风”。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身体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醒后如常人为特征,发作后常有疲倦乏力等症状。本病治疗比较困难,多发于儿童。笔者治疗本病习用加味磁朱丸加减,颇多效验。今介绍如下:   磁朱丸(原名神曲丸)出自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由朱砂、磁石、六神曲三味药组成。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在原方基础上加代赭石、半夏两味药,取名为加味磁朱丸。   方药组成:朱砂30克,磁石60克,代赭石60...

  • 缺血性脑卒中 可用单味中药

    缺血性脑卒中 可用单味中药

    中医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多为气虚血滞、脉络淤阻所致。因此,“补气活血祛瘀”被视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原则,既可用单味中药,也可用复方制剂。 单味中药主要有活血化瘀和芳香温通两种类型,前者代表药物有丹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三七、水蛭、蜈蚣等,有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反应,促进纤溶,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后者代表药有麝香、苏合香、肉桂、人参、蟾酥等,具有保护血管内皮、阻遏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稳定血管斑块等作用。另外,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如人参、西洋参、党参、山药、...

  • 中药香味祛头痛

    中药香味祛头痛

      风寒头痛 附子6克,研为细末,与少量艾绒混合均匀,装在瓶中,带在身上时时闻嗅,或取陈艾1团如鸡蛋大,用布包好装在衣服口袋里,时时嗅闻。适用于因感受风寒引起的头痛。   偏头痛 白胡椒15克,黑豆7粒,同研为细末,加鲜姜30克,大枣(去核)3枚,葱白1根,一起捣烂,用纱布包好后嗅闻。此法可治疗反复发作的偏头痛。   鼻炎头痛 秋牡丹、鹅不食草、茨姑草各12克。研末装袋,做成香囊携带身边,时时闻嗅。可治疗鼻炎引起的头晕、头痛、嗅觉减退等。...

  • 六味地黄丸治震颤麻痹

    六味地黄丸治震颤麻痹

    震颤麻痹属中医“颤证” 的范畴。一般60岁以后好发。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迟缓,手脚或身体的其他部位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僵硬等。六味地黄丸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肝肾亏虚,血不荣筋,虚风内动所致。而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为补阴的基础方,方中重用熟地滋肾阴,为君药。山药甘平,补脾养胃,益肺养阴而固精;山茱萸酸涩微温,养肝肾而涩精止遗;二药为臣,与君药共起滋肾阴,养肝血之功。由于肾阴亏虚,常导致虚火上炎,而致肾浊不降,故配以泽泻甘淡寒,泄肾之湿浊;茯苓甘淡平,渗脾湿;丹皮辛苦凉...

  • 十味温胆汤治心律失常

    十味温胆汤治心律失常

      赵某,女,63岁。因心中悸动不安2年就诊。该患者于两年前受惊吓后出现心中悸动不安,时休时止,坐卧不宁。每于夜间、受惊吓后症状加重,夜寐差,易惊醒。平素胆气怯,易惊恐,不能独处。曾于多家医院心内科就诊,诊断为心律失常,频发房性早搏,曾口服心律平、心得安、稳心颗粒等药物,症状稍有好转,停药症状反复。刻诊:面色淡黄无华,神气虚馁不振,少气懒言。问之则曰心中空豁难以稳持,时感悸动,二便饮食尚调。舌质淡,苔白略腻,脉浮缓无力结代。诊为心胆虚怯,痰气扰心证。处以十味温胆汤加味。处方:竹茹10克,枳实12克,法半夏10克...

  • 治偏正头风痛 加味散偏汤

    治偏正头风痛 加味散偏汤

      杜雨茂,男,1932年生,陕西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陕西省名老中医;曾任陕西中医学院副院长、全国中医成人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杜雨茂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尤精通仲景之学,临证遵古鉴今,辨证准确,遣药灵巧,屡起沉疴,尤擅诊治难治性肾脏病、肝胆病及奇难杂病。撰《奇难病临证指南》,介绍多种疑难病症的诊治思路与方法,并出版《伤寒论辨证表解》、《伤寒论释疑与经方实验》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及辞书12部,研制出“柔脉冲剂&rdq...

  • 介绍毛德西其治心血管病“三味”方

    介绍毛德西其治心血管病“三味”方

      毛德西教授为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工作50年,学验俱丰,临证擅用“三味”方。笔者有幸师从毛德西,特总结介绍其治心血管病“三味”方。   人参、麦冬、五味子(生脉饮)   生脉散为补益心脏气阴的基本方,具有补气不燥,滋阴不腻的特点,为心脏病补益方之祖。若气虚偏重,还可加入保元汤(黄芪、肉桂、炙甘草、人参),名为保元生脉饮,已具扶心阳的作用。若加入四逆汤,为抗休克合剂,用于心衰,有回阳救逆、益气...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