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味 第5页

味 第5页

  • 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妇科病

    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妇科病

    病案举例: 患者,女,35岁。于7月21日就诊。月经后期伴午后低热4年。患者自4年前因工作原因心情郁闷,出现月经后期,2个月经行一次,经量中,色鲜红,5天净。4年来,自感内热,午后尤甚,测体温37.5度左右,心烦不适,神疲乏力,口干多饮,夜寐梦扰。舌质红,苔薄,脉细。辨证:肝郁化热,阴虚阳盛。方药:当归15克,生地黄25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牡丹皮15克,炒栀子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柴胡12克,龟板(先煎)30克,青蒿10克,知母10克,太子参30克,夜交藤3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服用1...

  • 胶艾四物汤加味治疗功血

    胶艾四物汤加味治疗功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 是妇科常见病,症见月经周期紊乱,阴道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断,属中医崩漏范畴。中医认为,骤然大量出血称崩,淋漓不断称为漏。两者的性质是相同的,在程度上有轻重缓急之分,故治疗原则是一致的。笔者用胶艾四物汤加味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满意。 处方:熟地15克,当归10 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阿胶 (烊化冲服)10克,艾叶15克,地榆15克,甘草10克。水煎取汁 600毫升。分早晚各300毫升口服,每日1剂。 方中熟地滋阴补血,以养胞宫为主药;肝肾同源,肾虚则肝血亦虚,故辅以当归补血养肝和...

  • 单味川牛膝治子宫出血

    单味川牛膝治子宫出血

    临床用单味川牛膝治疗 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川牛膝30克。水煎早晚 分2次服,每日l剂,一般连 续服药2~4天后血即可止。病 程较长者,血止后应减量续服 5.10天,以资巩固。 二、体会 本方具有益肝肾、逐瘀滞 的功效。功能性子宫出血在临 床上依卵巢内排卵功能的情 况分为无排卵 型与有排卵型 两种类型。无排卵型出血多见 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有排 卵型出血则以育龄妇女多见。 中医认为本病属“崩漏” 范畴,常以“肾虚为致病之 本&rdqu...

  • “三青”加味能保胎

    “三青”加味能保胎

    沈尧封《女科辑要·养胎》门,王孟英按:保胎“条(黄)芩宜于血热之体。若血虚有火者,余以竹茹、桑叶、丝瓜络为君,随证辅以他药,极有效。盖三物皆养血清热而息内风……且皆色青(故以“三青”名之)入肝,肝虚而胎系不牢者,胜于阿胶、四物多矣”。 该类药物皆平淡,为众多医者所重视。如桑叶,吴瑭谓其“善平肝风”;张山雷谓为“疏散风热之轻灵妙品”。傅青主治血崩之加减当归补血汤、清海丸,皆重用桑叶...

  • 乳头抬高或回缩意味着

    乳头抬高或回缩意味着

      通过自我检查,或在专科医生处检查时发现新近出现的一侧乳头抬高或回缩,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单侧的乳头抬高或回缩通常是恶性病变造成的。   当乳腺癌病灶侵犯到乳头或乳晕下区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缩短,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回缩或凹陷。有时,因乳房内纤维组织的挛缩,使整个乳房抬高,两侧乳头则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当上述体征不明显时,可作弯腰试验,即嘱患者上身前倾,两臂向前伸直,使乳房下垂,则可见到患侧乳头由于纤维组织牵拉而抬高。   如果肿瘤病灶位于乳头深面或距乳头较近时,较早期即可出现乳头回...

  • 乳头乳晕瘙痒意味什么

    乳头乳晕瘙痒意味什么

    有些患者乳房部可能还没有发现明确肿块,仅仅是乳头及乳晕部瘙痒、皮疹,看起来像湿疹一样,其实这也可能是患了一种特殊的癌,即Paget’s病,也就是乳头湿疹样乳腺癌。所以,不要忽略了小小的变化。 当然,乳头乳晕部的湿疹样改变,不一定都是癌,其中有些就是单纯的湿疹。那么,什么样的情况应引起特别警惕呢?一般来讲,如果单侧的乳头乳晕部发生湿疹样改变,且经久不愈者,则湿疹样癌的可能性大。其主要表现为初期乳头奇痒或轻度灼痛,继之乳头乳晕的皮肤发红,出现轻度糜烂,表面常有黄褐色或灰色的鳞屑状痂皮附着,病变区域皮肤粗糙、增厚而坚硬,...

  • 产后多汗 生脉饮加味

    产后多汗 生脉饮加味

    吴某,女,26岁,2010年2月23日初诊。 患者1个月前顺产1男婴,产后多汗,每吃饭、稍活动即出汗,夜间入睡出汗更甚。在当地农民不问其因,凡产后有患皆谓曰:“是产后受风,”须服“苍术鱼”(民间土法),服后盖厚被使其出汗,从此汗出不止,疲乏无力。 来诊时,穿棉衣盖棉被,用轮椅推进诊室,揭开棉被,头汗涔涔,热气蒸蒸。精神不振,语言清晰,声音怯弱,畏寒肢冷,四肢活动自如,手足不温,口干欲饮,面色淡黄,舌质淡红,舌体胖,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自述汗出怕冷,昼日稍劳即...

  • 生子秘方十味药?

    生子秘方十味药?

      近日,无论是渴求宝贝还是准备二胎的网友们,可能都会留意或者已经转摘和收藏了一则号称“包生男”的“生子秘方”的微信或者微博。这则号称出自中医之手的“生男秘方”一出,迎合了不少人的需求,转发收藏者越来越多,甚至引起了专家的注意。不少中医妇科专家看过后觉得这个所谓的“秘方”其实不神秘,而且服用不对证反而更影响受孕,甚至对女性健康不利。   生子秘方十味药 号称一生服一次   在这份热传的生子秘方中一共只有10味...

  • 肾气亏虚型月经不调 归肾丸加味巧治

    肾气亏虚型月经不调 归肾丸加味巧治

    临床用归肾丸加味治疗肾气亏虚 型月经不调57例,疗效满意,现介 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57例均为门诊收治肾气亏虚型 月经不调患者。年龄23~45岁、病程 5个月~2年,已婚52例、未婚5例, 月经先期10例、先期合并量多6例, 月经后期16例、后期合并量少5例, 月经先后无定期4例,月经过少9 例、月经过多7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病证诊 断疗效标准》中月经先期、月经后 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少、月 经过多诊断标准。②中医症候诊断为 兼有腰酸腿软,身困乏力,白带清稀 量多等临床症状。 排出标准:①...

  • 经血量多怎么办 方用固冲汤加味

    经血量多怎么办 方用固冲汤加味

    张某,女,40岁。2011年6月8日就诊。诉取节育器后,经血量多,十余日不净。患者月前宫内放置节育器一枚,当时无不适,至月经来时,即感下腹部下坠剧痛难忍,服止痛药无效,而且月经依旧量多。后把节育器取出后,下腹坠痛缓解,惟月经量多如注,色暗质稀。伴腰酸乏力,气短懒言,食不知味。面色萎黄不荣,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诊为崩漏,证属脾肾两虚,冲任不固,气随血脱,法当补脾益肾,固冲摄血。方用固冲汤加味。 处方:生黄芪60克,红参30克,炒白术20克,生白芍15克,生龙牡30克,山萸肉30克,乌贼骨30克,红茜草15克,...

  • 湿热带下 腥臭异味 治疗偏方

    湿热带下 腥臭异味 治疗偏方

    处方:生薏苡仁50克,忍冬藤、 车前草、败酱草、黄柏各12克,苍术、 红藤各10克,怀牛膝、生甘草各8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主冶:湿热带下,腥臭异味。 张 珍...

  • 完带汤治白带量多气味臭秽

    完带汤治白带量多气味臭秽

    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上卷·带下》,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傅青主所创,临床使用十分广泛。笔者在临证过程中遇到带下患者,每多以此方施用,但疗效平平。后查看原著,见方后云:“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则白带痊愈”,不禁伏案沉思,傅氏何以能收如此速效,而我辈却不能?及细阅原书处方剂量,方有所悟。 完带汤原方:白术一两,山药一两,人参二钱,白芍五钱,车前子三钱,苍术三钱,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方中重用白术、山药至一两,而笔者临...

  • 白带异味怎么办 是阴道炎吗?

    白带异味怎么办 是阴道炎吗?

    刚读大学的小丽感觉自己的白带有点儿异味,便到学校卫生室请大夫检查。大夫检查后,又叫小丽取白带化验。看过化验单,大夫对她讲,并没有病,只是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内分泌有点儿紊乱,再加上局部清洁不够造成的。只要多喝些水,清洁一下局部就可以了。 自然,白带异味主要是由阴道炎引起的。阴道炎是妇产科门诊常碰到的问题,其中细菌忭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及阴道滴虫感染占了90%以上。细菌性阴道炎除了白带味道异常及白带增多之外,通常没有其他的症状;滴虫感染的分泌物则为脓状、黄稠,还有瘙痒、性交疼痛或小便痒痛的现象,通常在月经后症状会较严重...

  • 四味汤泡脚治痛经

    四味汤泡脚治痛经

    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并伴发腰痛或其他不适,严重者影响生活和工作,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称为原发性痛经,常因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碍所致,使用中药足浴疗效较好。 取益母草、乳香、没药、桂枝各15克,水煎 2000毫升,浸泡双足,每次20 分钟左右,水温在40度~45度,从月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本次月经干净,连用3个月经周期。 (邓伶)...

  • 带下较多色白而稀 健固汤加味

    带下较多色白而稀 健固汤加味

    黄某,女,33岁,邵阳人。2008年11月13日初诊。 患者自诉带下较多,色白而稀,2个月。时觉畏冷肢凉,腹冷隐痛,乏力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素体不足。 辨证:脾虚气弱。 治法:健脾益气,止带固摄。 主方:健固汤加味。 处方:西参片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20克,甘草6克,炒苡米20克,巴戟天20克,山药10克,乌贼骨2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15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白带显减,畏寒、腹冷均减,精神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原方更进15剂,水煎服。 半月后患者转告,...

  • 妊娠中毒症 五苓散加味

    妊娠中毒症 五苓散加味

    女患张某,28岁。主因怀孕5个半月,全身水肿,于2013年6月23日首诊。患者在怀孕4个多月时小腿呈现浮肿,之后渐加重,5个月后延伸到脸肿,伴小便晦气、头昏、纳食减少、血压升高。服双氢氯噻嗪可消肿但不能稳固,且血压居高不下,服降压药不能合格。当地医院确诊为妊娠中毒症,主张中止妊娠。患者回绝引产,试求中医。诊见面子踏实,小腿浑圆,严重光亮,3度可凹性浮肿。血压:180/116mmHg。脉轻浮,舌较淡,苔白滑。 确诊:(膀胱气化不行,水湿泛溢)子肿(妊娠中毒症)。 方药:五苓散加味:炒白术12g,茯...

  • 越鞠丸加味减缓痛经

    越鞠丸加味减缓痛经

    杨某,女,30岁,2013年10月8日初诊。自诉:近年来,每当经行则腹痛腰酸。经血色黑量少,伴血块下,手足心热,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刻诊: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患者曾服逍遥丸、益母草膏等调经止痛之品罔效。脉证参合,辨证为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气滞血瘀,郁而化热,湿热壅结。医治当以化瘀行气,活血兼清湿热。 越鞠丸加味:香附9g,川芎9g,栀子10g,神曲12g,丹参10g,焦术15g,苍术9g,黄芩9g,甘草3g。5剂,水煎服。并嘱其下次月经来潮前复诊。 二诊时患者诉前次服药后痛经减缓,经量有增。于前方加...

  • 脑积水和肢体震颤 真武汤加味

    脑积水和肢体震颤 真武汤加味

    朱某,女,80岁。主因双上肢震颤数年,头痛、头晕年余,于2016年8月2日首诊。其夫代诉:几年前发现双手震颤,活动时显着,渐加重,开展至前臂和整个上肢。一年前罹患脑梗,右侧肢体活动不灵,经数次住院医治,肢体活动康复,但留传头晕头痛,步态不稳,不慎则跌倒。伴疲倦无力,精力不振,整日昏眩欲睡。西医确诊为脑萎缩、脑积水。现身体较胖,面子踏实,在搀扶下行走,行动迟缓。血压:150/90mmHg,脉滑利,舌体大,边有齿印,苔水滑。 确诊:(肾阳虚衰,痰饮内停,筋脉失养型)晕厥(西医诊为脑萎缩、脑积水,震颤麻痹)。...

  • 腰部软组织劳损用九味羌活制剂

    腰部软组织劳损用九味羌活制剂

      腰肌劳损为腰部软组织劳损,其症状为: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腰骶、腰背部酸痛或胀痛,劳累后加重,休息时减轻,患者需经常改变体位来减轻疼痛,疼痛可与气候变化有关;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有牵扯不适感。不能胜任弯腰动作,弯腰稍久,直腰困难。感受外感风寒湿邪等引起的腰肌劳损疼痛,可选用九味羌活制剂治疗。   九味羌活汤的药物组成:羌活15克,防风15克,苍术15克,细辛3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黄芩10克,甘草10克,地黄10克。根据症状临床可加减应用。该方药的功效为: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可用于外感风寒...

  • 三味中药治愈足跟痛

    三味中药治愈足跟痛

    跟痛症俗称足跟痛,指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多发生于中老生人。外用三味中药治疗足跟痛48例,方法简单,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治疗48例,年龄42~81岁,平均 62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36例;左足18例,右足20例,双足10例;有明显外伤史者21例。 治疗方法 处方: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 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一倍)。 用法:上药共捣成粗粉,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置于质地柔软的鞋内,穿着行走。...

  • 腰痛10余年 苓桂术甘汤加味

    腰痛10余年 苓桂术甘汤加味

      李某,女,60岁,2010年6月28日初诊,腰痛10余年,经用各种中西药治疗无效。刻诊:腰痛,沿右臀放射向右腿至足,受风及阴雨天加重,伴麻木,困乏无力,尤其上楼、走路时麻木疼痛明显。X线检查示L4-5椎间盘膨出,L1-5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诊为腰痛(寒湿阻络),治宜温阳健脾,散寒祛湿,活血通络止痛,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处方(中药配方颗粒所列剂量相当于饮片剂量):茯苓20克,白术40克,桂枝12克,炙甘草6克,附片6克,薏苡仁20克,土鳖虫20克,盐杜仲20克。7剂,日1剂,开水冲泡后分早晚两次服用。   7...

  • 腰痛就意味着“肾”出了问题?

    腰痛就意味着“肾”出了问题?

    腰痛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成年人中,80%在一生中不同的阶段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腰痛症状。可引起腰痛的疾病有很多,常见的有肾脏疾病、腰椎疾病、风湿免疫病、妇科疾病等,那么怎样初步判断自己所患的疾病呢?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腰痛就意味着“肾”出了问题。这是因为国人对肾比较重视,一方面源于中医对肾的描述。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中医比西医的肾脏功能含义更广,人的性功能也归它所管;另一方面源于对肾脏疾病严重后果—...

  • 三味猪蹄止足跟痛

    三味猪蹄止足跟痛

    薏苡仁有健脾利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的作用。其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舒筋除痹而不伤阴。笔者多年来用薏苡仁与黄芪、怀牛膝配伍,炖猪蹄治疗足跟痛数百例,均取得良效。现介绍如下。 薏苡仁30克、黄芪25克、怀牛膝20克、猪蹄1只。将猪蹄洗净,用纱布将黄芪、怀牛膝包好,与薏苡仁一起放在沙锅里炖烂,去药包,吃薏苡仁、猪蹄,喝汤。 足跟痛多由于气血痹阻不能达四肢末端,气血不通则痛。《神农本草经》云:“薏苡仁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 方中薏苡仁舒筋除痹止痛为主药...

  • 双腿痿软乏力不能行动 加味金刚丸合四妙散

    双腿痿软乏力不能行动 加味金刚丸合四妙散

    石某,女,58岁,长沙人。2011年3月10日初诊。 患者“胸椎肿瘤术”后1个月发病,右腿麻木、疼痛,双腿痿软乏力、不能行动。舌苔薄黄腻,脉细。 辨证:肝肾亏虚,兼挟湿热。 治法:滋肝肾、强筋骨、祛湿热、通经络。 主方:加味金刚丸合四妙散。 方药:萆薢10克,菟丝子15克,肉苁蓉15克,巴戟天15克,川牛膝20克,木瓜20克,杜仲15克,天麻10克,僵蚕15克,全蝎5克,苍术6克,黄柏8克,秦艽10克,薏苡仁15克,蜈蚣1支。10剂,水煎服。 二诊:...

  • 陈木日—6味加味治疗习惯性便秘

    陈木日—6味加味治疗习惯性便秘

    顽固性习惯性便秘临床较为多见,但治疗效果往往难以满意,一般常用下泻药只能获一时之效,往往停药后便复加重,常见越下越秘,患者非常痛苦。在临床中采用蒙药阿木日—6味加人中药治疗顽固性习惯性便秘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治疗方法 阿木日—6味3克日2次用中药汤剂送服。中药处方:生白术30-40克(大剂量可用80.-- 100克),生枳壳10克,绿升麻 6克,细生地30克,肉苁蓉10 克。随症加减:气虚加党参、黄芪;纳差加山楂、麦芽;腹胀痛加木香;血虚加当归、熟地。 2.典型病例 王某,...

  • 润肠通便单味中药

    润肠通便单味中药

    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润肠通便中药有以下几种,且大多能代茶饮或作为食用。 大黄:清热解毒,泻热通便。 番泻叶:清热,通便,泄下。 杏仁:润肺化痰,宣肺理气,润肠通便。 肉苁蓉:补肾益精,润肠通便,缓下。 何首乌:补肾生血,润肠通便。 黑芝麻:补肾填精,润肠通便。 当归:活血补血,润肠通便。 蓖麻:滑肠通便。...

  • 单味中药给脂肪肝减重

    单味中药给脂肪肝减重

    山楂:药理研究证明,山楂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扩张冠状血管,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治疗脂肪肝,可用山楂果10克泡水喝。但患胃病的人最好饭后喝,有胃酸过多、胃炎、胃溃疡、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不适合饮用。 大黄:药理研究发现,大黄除有良好的泻下通便作用外,还有降血压、降胆固醇作用。小量常服,对肥胖病、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患者均有良好的作用。将大黄30克研成细末,每次取适量,用蜂蜜调成糊状,放入肚脐中,填平用胶布固定。大黄敷肚脐也有很好的治疗脂肪肝的作用。 枸杞子:药理研究证明,枸杞...

  • 泌尿系感染伴结石:用八正散加味

    泌尿系感染伴结石:用八正散加味

    案例40岁的刘先生1个月前因憋尿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而且小便有点血色,到医院拍片后,医生告诉他患有肾结石,但是结石很小,建议他口服中成药八正散,并多喝水,没事的时候多做原地跳动作。刘先生口服八正散4小时后症状缓解;1天后症状消失;3天后小便时就把那颗结石排出来了。 分析八正散含木通、矍麦、扁蓄、车前子、滑石、灯芯草、甘草梢、山栀子、大黄、海金沙、金钱草,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湿热下注膀胱所致的小腹急痛、小便混浊伴石淋(即尿路结石)等症。成人每次15-20克,每日3次,或加水适量煎汤服用,...

  • 三妙丸加味治湿热淋证

    三妙丸加味治湿热淋证

      淋证是因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致的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其病因为膀胱湿热,脾肾亏虚,肝郁气滞,病机主要是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景岳全书·淋浊》谓“淋之初病,则无不由乎热剧”,说明淋证初起多属湿热蕴结膀胱。鄂州名老中医许德甫主任医师以三妙丸加味治湿热淋证,疗效显著。   药物组成:苍术、黄柏、牛膝、茯苓、瞿麦、金银花各10克,萹蓄、益母草、白芷、车前子各15克,金钱草、白茅根各30克。功效:清热利...

  • 敷五味子治疗尿失禁

    敷五味子治疗尿失禁

    很多中老年朋友在咳嗽、大笑或弯腰时,尿液会不自主地流出。这是压力性尿失禁疾病。葱白五味子泥敷肚脐可有效防治压力性尿失禁。五味子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的作用,葱白能宣通上下阳气。 五味子15克,用200毫升黄酒拌匀,置罐内,密闭,隔水蒸之,待酒吸尽取出。2寸连须葱白3段,与五味子共捣成泥,纱布包裹,每晚敷肚脐,用胶布固定8~10小时后去掉,次日换新药泥,7天1个疗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