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味 第8页

味 第8页

  • 胃痛病史10余年 药用加味连苏饮

    胃痛病史10余年 药用加味连苏饮

    李某某,女,26岁,工人。既往胃痛病史10余年,两日前受寒后感胃脘不适,泛吐清水,不思饮食,来诊时面色白光白,神倦懒言,四肢不温,舌质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润,脉细微弦。导师单兆伟教授辨证为:脾胃虚弱,复感寒邪,寒凝气滞,胃气上逆所致。治以温胃散寒,和胃止呕。 药用加味连苏饮:黄连1克,苏叶5克,吴茱萸3克,白蔻仁5克,3剂,沸水冲泡,代茶饮服。药后,患者呕吐即止,他症亦明显减轻。 按:连苏饮原为治疗呕吐的验方,系清代温病学家薛生白所创立,用于治疗湿热证、肺胃不和证,《湿热病篇》曰:“湿热证,呕恶不...

  • 健运止泻治慢性腹泻方选验案加味

    健运止泻治慢性腹泻方选验案加味

    病案:刘某,男,36岁。患者常年 在外跑业务,饮食时冷时热,时饱时 饥,并有饮酒之习,致使大便稀薄3 年有余。刻诊时见精神疲惫,面色萎 黄,大便每日3~5次,色黄稀薄,并 有隐隐腹痛,常自购黄连素、氟哌 酸、泻立停、香连丸等治疗,症状未 见明显好转。,在家属劝说下前来诊 治。其舌苔白腻而滑,脉象弦细无 力,扪之寸口尺肤寒凉。综合分析, 为脾肾虚寒,阳气失煦之象。法当温 补脾肾,健运止泻,方选十神汤加 味。 处方:党参、茯苓各15克,炒山 楂、炒山药、炒扁豆各20克,炒白 术、补骨脂、肉豆蔻各10克,吴茱 萸、五味...

  • 五味子治久咳三款

    五味子治久咳三款

    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现提供治久咳三款。 方一、五味子60 克,鸡蛋2个。用水1 大碗,将五味于和蛋浸泡一昼夜。鸡蛋生吃,并将五味子煎至1小碗,用白糖调味冲服。宜凉服。治肺虚久咳。 方二、五味子30 克,好茶叶120克,甘草15克,共研细末,熬浓成膏状.每次开水冲服1汤匙。治慢性气管炎,入冬遇冷风即发者。在三伏酷暑时服用效果较好。 方三、五味子500克,加水煎汁,去渣,入鸡蛋15个,放阴凉处浸泡7天.每天早...

  • 三味中药治干咳疗效明显

    三味中药治干咳疗效明显

    咳嗽按时间可分为三类,即急性咳 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其中亚急性 咳嗽指3~8周的咳嗽。亚急性咳嗽最常 见的病因为感染后咳嗽,而感染后咳嗽 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故在亚急性咳嗽 中感染后刺激性干咳占据相当大的比 例。 感染后的亚急性刺激性干咳属中医 “呛咳”范畴,与“风热”、“气火”等因素有 关,在临证辨治过程中采用三味中药治 疗“呛咳”疗效尚佳,现作小结如下。 选择门诊诊疗的干咳患者64例,其 中男28例,女36例...

  • “广集奇方”擅有专长之单味药品

    “广集奇方”擅有专长之单味药品

    早年名医程门雪开业时已有声誉。曾治疗一个慢性泄泻病人,用常规调理脾肾之法,久而无功。后来病人带着程氏处方求治于沪上名医王仲奇。王诊察甫毕,索阅程氏处方,凝思片刻,在方笺上批了“此方可服,再加蛇含石4钱”语,便离去。病人未便多问,只好照服。孰料这张屡服无效的方子,仅仅加上一味药,只服几剂,竟使多年痼疾痊愈。程氏知道后惊异不已,深慕王氏医术高明,遂下决心停业欲拜之为师,惜未获允。   原本一张屡服无效的方子,被王仲奇加上一味药,多年宿疾就此获愈,实在不能不佩服王氏深识药性的功夫。蛇含石...

  • 调味品有治病养生

    调味品有治病养生

    厨房里的调味品也有治病养生的功效。 食用油:身体某部位被火灼伤时,将食油涂于患处即可止痛。如果有胃溃疡,每日早晚可以喝两小口花生油。 食盐:急性局限性皮炎瘙痒,用盐水洗涤、涂搽可以止痒。每日坚持用淡盐水洗眼,治疗沙眼。 食醋:发高烧时,用经过稀释的醋浸泡过的毛巾敷在皮肤上便会使身体凉快;用醋水漱口可治疗轻度的咽喉炎。被汤烫伤时,用醋淋洗,能止痛消肿,伤好无斑痕。 钱丽...

  • 抽筋的烦恼 两味药就治好

    抽筋的烦恼 两味药就治好

    抽筋的烦恼 4岁女孩张某前来就诊。 家长述患儿自1月以来,每于入睡前两小腿抽筋,痛不可忍,哭闹不安,面黄汗出,持续10~20分钟,须由家长用力握其两足,疼痛方能缓解,几乎每晚发作。近2周抽筋加剧,疼痛时间延长至1~2个小时,同时两手亦现抽筋。 经多方求治,诊断不明,检查血钙、血磷均在正常范围。某医院疑为“神经性血管痉挛”, 给予烟酸、维生素B6、安定等药物治疗,疼痛不减。 患儿面色黄白无华,形体消瘦。素来性情急躁,且常腹疼喜揉,大便偏干,小便稍黄,脉滑数...

  • 单味中药治病 方法简单

    单味中药治病 方法简单

      用单味中药治疗某些疾病,方法简单,服用方便,疗效确切。但有时限于药材质地和加工方法,服用起来也有局限。若用中药配方颗粒,则简便易行。   单味黄精治小儿脾疳   处方及用法:黄精300~500克,研成细末,温水冲服。3岁以下每次服3克,3~5岁每次服4克,6~10岁每次服5克,11~13岁每次服6克,早晚各服1次,10天为一个疗程,连服1~3个疗程。   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气味平和,味甘纯正,口感好,治疗小儿脾疳极易被小儿接受。但黄精质地软韧,极难研之成细末,且3~4克的小剂量病家很难...

  • 单味蒲公英治颈部淋巴结疼痛

    单味蒲公英治颈部淋巴结疼痛

    周女,53岁,2008年7月25日就诊。患者主诉颈部淋巴结疼痛,牙龈肿痛,口角疼痛,感冒初愈,咽痛咽痒,咳嗽,清涕转为黄涕,大便如羊屎状,排出困难,舌偏红,苔黄,脉细弦。处方:蒲公英60克,4剂。水煎服。 二诊(7月29日):颈部淋巴结痛止,牙龈肿痛止,口角痛减七成,咽痛止而不痒,不咳;大便仍干如羊屎,后治疗便秘。 《本草衍义补遗》:“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疔肿。”《医林纂要》:“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疗疔毒乳痈,皆泻火安上之功。”本...

  • 热传的生子秘方 十味中药

    热传的生子秘方 十味中药

    近日,一则号称“包生男”秘方的微信广泛流传,这则“生男秘方”一出,转发、收藏者甚多,不少人还跃跃欲试,但是中医妇科专家看过后觉得这个所谓的“秘方”对生育其实没有任何影响,“服用此方包生男”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在这份热传的生子秘方中共有十味中药,分别是黄芪、党参、枳壳、枳实、沉香、玉竹、没药、粉草、胡桃、川芎,每味药各1钱(5克),加起来共1两(50克)。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副主任中医师王俊兰表示, 我...

  • 归脾汤加味治疗贫血一则

    归脾汤加味治疗贫血一则

    归脾汤源自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用治思虑太过,劳伤心脾,健忘怔忡。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有所发挥,增补治疗脾不统血而致的下血、吐血。明代薛立斋《效注妇人良方》又增加了当归、远志二味药。清代汪切庵《医方集解》又扩展用于惊悸、盗汗、食少以及妇人经带崩漏诸症。该方由后世医家逐步完善,影响力在中药成方中并不多见。由于归脾汤能广泛用于心脾两虚、脾不统血、气血亏虚、心神不宁诸症,经查阅用此方治疗贫血的文献并不少见,运用此方时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因证因病化裁加减,既本乎原方用意,又不泥古、,妙在灵活运用。在归,脾汤之基础上,可...

  • 自制养生防暑参味汤

    自制养生防暑参味汤

    过了夏至以后,暑热日盛,老年人很容易出现出汗过多,心慌、口渴、周身乏力的症状,这是暑热之邪消耗元气,损伤阴液导致的。此时最好喝些参味汤,不仅可以益气生津预防中暑,还具有抗病防衰老的功效。这里的参指的是西洋参,是一种“清凉”参,具有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的作用。 五味子是一种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性的果实,可治疗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症。将西洋参3克,五味子1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15分钟后代茶饮用,可以作为体虚老人夏季“清补”佳品。...

  • 单味中药就可以防暑热

    单味中药就可以防暑热

    夏季气候炎热,暑湿蒸腾,人的新陈代谢旺盛,汗液增多。这种天气常使人感到困倦乏力、食欲减退、烦躁易怒,甚至会出现胸闷、发热、头痛、身重、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时在家中备些有解暑化湿、清热解毒等作用的中药,对养生保健、防治疾病都很有好处。 常用单味中药 01 藿香 味辛,性温,气芳香,有解暑化湿、温胃醒脾、和中止呕、行气止痛之功,为暑月常用要药。多用于夏日受寒轻而暑湿重,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腹痛吐泻、神疲体倦等,是治疗湿困脾阳、饮食不振、舌苔垢腻最捷之药。...

  • 单味降糖中药

    单味降糖中药

    方剂中的一味草药,并非灵丹妙药,也不能拿来单独使用。但根据对病症的认识,确定几味对治疗比较有益的基础草药却是可以的。 中医理论中,要说“一方治百证”是不现实的,但根据对病症的认识,确定几味对治疗比较有益的基础草药却是可以的。 黄芪:主要作用为补气。一种理论认为,气虚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因此治疗的关键就在于益气补气。此外,现代医学也证明,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 丹参:集活血、行血、凉血、养血作用为一身,可以化淤、通络。丹参中含有多种丹参酮,可以明显改善糖代谢,具有降低血糖和血压的作用...

  • 糖尿病小心凉席 美味低糖饮品防血糖升高

    糖尿病小心凉席 美味低糖饮品防血糖升高

      对于糖友来说,不含任何热量的白开水无疑是最完美的饮料。然而,如果觉得白开水太寡淡,想喝点有味道的,自己在家动手也能制作出多种健康饮料。   低脂可可奶成品可可奶含有大量的糖,建议自己在家尝试调制,把1%的低脂牛奶和适量可可粉充分混合即可。   水果茶水果茶很容易自制,把水果切成粒(如含糖量较低的柚子、火龙果和草莓等),浸泡在热水里,待冷却后,喝起来提神爽口。   柠檬水把饮用水、鲜榨的柠檬汁和冰块混合起来即可,这种饮料清爽宜人,热量较低。   姜汁矿泉水制作方法是将一勺研磨碎的姜放入一杯冰镇...

  • 消渴病 单味霜桑叶饮

    消渴病 单味霜桑叶饮

    单用霜桑叶50g,放在容器内,用沸水1000ml浸泡后,能够滤出约800ml浸液。依据印刷标准色卡,滤液呈桑茶色,味甘微苦,待温服,每次400ml,每日2次,或代茶饮,28天为1个疗程。单味霜桑叶具有清肺润燥,平肝明目的作用。主治消渴,燥热伤肺证,症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多食易饥,小便量多,大便干结;头痛目眩,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桑叶,别名家桑、黄桑、荆桑、桑椹树、铁扇子。为桑科植物的干燥叶,经霜降节气后,约在十月(阳历)底采集,这时桑树枝上的叶会自然落到地上,叶面厚,色淡黄,叶面不卷曲...

  • 美味护眼粥 桑葚粥 枸杞粥

    美味护眼粥 桑葚粥 枸杞粥

      春节期间,大家熬夜看电视、玩电脑、打牌、抢红包……睡眠不足和过度用眼会导致大家出现头痛、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等症状。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重新让我们恢复水润的“明眸”呢?今期将介绍两款简便美味护眼粥供大家选择。   桑葚粥干桑葚15克(鲜品30克),大米60克。做法:将干桑葚用水浸泡30分钟,去柄,洗净。把大米放入清水中淘洗干净。锅置于火上,放入清水适量,然后放入桑葚、大米。先用大火烧开,再改为中、小火熬至大米开花,待粥汁黏稠时,加入白糖拌匀,片刻后离火...

  • 爱惜自己的眼睛 保护肝脏的几味中药

    爱惜自己的眼睛 保护肝脏的几味中药

    眉眼传情,含情脉脉的眼睛最动人,始终忘不了《还珠格格》中紫薇水汪汪的大眼睛,看一眼就动了情,眼睛是一见钟情的利器,美女大多都有迷人的眼睛,“难以忘记,初次见你,一双迷人的眼睛。在我脑海里,你的身影,挥之不去……”不要看文字,看图-说话-有没有电到? 在所有感官中,我相信,视觉一定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那么我们更应该责无旁贷的爱惜自己的眼睛,好好关爱自己的眼,让别人动情去吧…… 眼睛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平日里,我们格外...

  • 杞菊地黄丸加味治视疲劳

    杞菊地黄丸加味治视疲劳

      杞菊地黄丸系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和菊花而成,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而致的两眼昏花,视物不明或眼睛干涩等症。笔者将其用于治疗视疲劳多例,收效明显。今总结一例如下。   患者钟某,男,19岁。2009年7月29日初诊。患者自述在高三一年中,由于学习紧张,经常夜间学习到很晚,睡眠不足,时常出现双目干涩等症,未予理会。高考结束后沉醉于网络,长时间守在电脑前,导致症状加重。刻诊:患者双目干涩不爽,畏光,咽干口燥,视物疲劳,甚则视物不清,头晕失眠,腰膝酸软,舌红少津。治宜滋肾养肝,益精明目,用杞菊地黄丸化裁。处方:熟地15克,山茱...

  • 鼻子出血 一味止血良药

    鼻子出血 一味止血良药

      藕节是中药里的一味止血良药,不仅可以治疗鼻子出血,还可以治疗咳血、吐血、尿血、便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等疾病。由于气候干燥,鼻腔血管一旦脆弱,很容易出现流鼻血的现象。患者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适当用些藕节来治疗。   方法是每天将3~5个藕节洗净,煎煮两次,每次煎半小时,将两次获得的药汁混合后当茶饮用,2~5天就会有明显效果。(崔嵘)...

  • 一味萝卜籽 止住慈禧鼻出血

    一味萝卜籽 止住慈禧鼻出血

    相传清朝同治年间,慈禧太后因外患内忧政务繁忙,劳累过度,遂卧床不起。御医们按“弱则补之”的原则进行治疗。于是,每天上等人参、海参、鱿鱼、猴头、燕窝几乎餐餐不离。慈禧太后初时感到美味可口,后逐渐感到厚味腥腻,不思饮食,而且肝火上攻,鼻血不止。 御医们吓得惶恐不安,苦无良方。有的虽然知道是由于补得过度而得了“富贵病”,但又不敢冒然超越皇宫“太平方”的范围去招惹事非。所以最终一致同意出皇榜征求天下高明医生为西太后诊治。 一天,一个走方郎中揭了皇榜,进...

  • 梅核气巧用施老药对 随证加味治疗数例

    梅核气巧用施老药对 随证加味治疗数例

      施今墨教授临床善用对药,被业内称为“施氏药对”。其文献载有“桔梗、枳壳、薤白、杏仁(以下简称“桔梗四味”),此四味药常常配伍应用,……以治胸膈满闷,痰气不畅甚效。”由此,笔者在临床每遇梅核气患者,巧用施老药对,随证加味治疗数例,效果很好,现汇报如下。   病案一:   王某,女,32岁,1998年5月11日就诊。自诉2天前,因与朋友发生口角,自觉胸满不舒,始则咽喉有痰难咯,继而如食物滞留在咽部,并伴有...

  • 一味偏方龙喉开

    一味偏方龙喉开

    明朝世宗末年,一天明世宗朱厚熄突然出现咽部发干、灼热疼痛,开始为左侧,之后发展到双侧,众御医都诊断为急性喉痹,并开方下药。由于世宗病情危重,御医所用的药物均无疗效,以至世宗咽喉肿痛、吞咽食物时疼痛加重,后来发展到吞咽困难、水米难下、说话言语不清、呼吸费力,并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四肢酸痛、疲困乏力等症状。众御医此时都用了绝着妙法,但均未能缓解世宗的病痛以及所出现的一些症状。 在世宗病情危急,众御医束手无策、个个心惊胆战的紧急时刻,适逢从长江南部江右之地押运贡米的粮长到了北京。粮长在与京城官员接触时,得知...

  • 六味地黄丸治好我的扁桃腺炎

    六味地黄丸治好我的扁桃腺炎

      我的扁桃腺炎发作于大学时期,长达近十年与扁桃腺炎斗争的历史从此拉开帷幕。在初期,口服消炎药还是很有效的,但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口服药则不管用了。于是我只好去注射青霉素,甚至住院打吊针。最严重的一次发作,住院打了几天吊针都无效,最后只好使用激素。因为消炎药吃多了,身体越来越虚。   一位同事得知我的这种情况后,建议我服用六味地黄丸试一试,他告诉我六味地黄丸能增强体质,当然,扁桃腺炎发作时还是要及时去看医生。我听了他的话,抱着一丝希望,按说明书开始服用六味地黄丸。在坚持吃了三四个月以后,我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些好...

  • 口腔异味怎么办?

    口腔异味怎么办?

    张医生: 我今年33岁,身体一直都很好,但是,近两年来口腔异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也试过一些办法,不过效果均不明显,对我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请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吗? 湖南长沙 姚先生 姚先生: 长沙市第三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徐红回复,一般来说,口腔异味的病因绝大多数来自口腔自身的原因,如牙龈炎、牙周病、龋齿等。据统计,我国80%的青少年和几乎所有成年人都患有牙周病和龋齿,因此,要解决口腔异味问题,就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预防和治疗龋病和牙周病开始。 首先,坚持饭后漱口,早晚彻底...

  • 祛除口腔异味方

    祛除口腔异味方

    藿香、佩兰、金银花、甘草各10克。藿香、佩兰芳香化浊;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味芳香,能清热解毒。 芦根、甘草各10克。芦根味甘性寒能清热生津:甘草口味甘甜.能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上两方中药物.用200毫升至300毫升开水冲泡.盖上盖子.静置15分钟后,漱口用即可。 藿香30克.桂花3克,红茶1克,芳香辟秽.解毒除臭。以上药置于保温杯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0分钟后,频频代茶饮用。主治口臭、风火牙痛及龋齿牙痛。 (古中)...

  • 中药消除口味异常

    中药消除口味异常

      口臭   口臭多为牙龈红肿疼痛、溃烂出血或流脓、口舌生疮引起的,多伴有口干渴,喜喝冷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等。为胃内积热上蒸,使口舌发炎、齿龈化脓而致,宜清泻胃内炽热,方用清胃散加减:当归12克,黄连、生地黄、牡丹皮、陈皮、枳实各10克,升麻6克,生石膏30克,生大黄10克(后下),每日一剂,水煎服。   若患者咳吐黏稠黄痰或浓痰带血而发出难闻的腥臭味,伴有胸闷胸痛,发热,咽干口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类口臭是肺内痰热壅塞所致。治宜清肺热化痰,方用清肺化痰汤加减:地骨皮、桑白皮、桔梗、瓜蒌、黄芩、...

  • 口腔异味嚼鲜橘皮

    口腔异味嚼鲜橘皮

    嚼鲜橘皮清新口气 口腔异味重总是给你带来尴尬?不妨尝试嚼点鲜橘子皮,因为橘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香精油,具有理气化痰、健脾和胃等功能。将其咀嚼后吐掉残渣,重复数次后对去除口腔异味比较有效。特别是现在正是橘子上市的时节,橘子80%的维生素C集中在果皮上,每百克高达200毫克,因此,将果皮洗净食用,会感觉喉间津润、满口生香。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王泽民 鸡蛋壳煮“白”抹布 厨房的抹布经常接触油污,很难清洗,这时就可以使用鸡蛋壳,它不但可以给抹布消毒、杀菌,还可...

  • 牵正散加味疗面瘫

    牵正散加味疗面瘫

    刘某,男,62岁,2014年4月6日初诊。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面部麻木发紧感,口角向右歪斜6天,某院诊为颜面神经麻痹,服维生素B1、甲钴胺胶囊及行针灸、理疗等效不显著。刻诊:前额皱纹消失,左侧面部不能皱额闭目,触之有凉感,鼻唇沟平坦,口角歪向右侧,流口水,不能鼓气,舌淡,苔白,脉弱。 处方:白附子9克,僵蚕9克,全蝎9克,白芷12克,威灵仙9克,桂枝9克,黄芪15克,红花9克。10剂水煎服,第3煎用纱布蘸药液热敷患处,日数次。 二诊(2014年4月16日):左面部舒适觉有温热感,能闭目鼓气,流口水及...

  • 口腔中异常的味道 中药祛除好

    口腔中异常的味道 中药祛除好

    中医可通过患者口腔中异常的味道来判断其身体状况,具体有以下几种: 口臭患者张口说话时有股脓臭味,多为牙龈红肿疼痛、溃烂出血或流脓、口舌生疮引起的,并伴有口干咽渴、喜喝冷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等,此因胃内积热上蒸,致使口舌发炎齿龈化脓而导致的口臭。宜清泻胃内炽热,用清胃散加减:当归12克,黄连、生地、丹皮、陈皮、枳实各10克,升麻6克,生石膏30克,生大黄10克(后下),每日一剂,水煎服。若是患者咳吐黏稠黄痰,或浓痰带血而发出难闻的腥臭味j伴有胸闷胸痛、发热、咽干口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口臭是肺内痰...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