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流 第14页

流 第14页

  • 中医气功学源远流长

    中医气功学源远流长

      ●中医气功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系统学问,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持其科学严谨的内核,又要在理论阐述和社会应用方面做好创新工作,使之能更好地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   ●中医气功学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传统学科,在人才建设和资格认证方面应该建立起科学严谨的准入制度,适时推出一批有道德、有学问、有担当的专家,及时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科学、客观的解读。   ●中医气功学治疗和康复疗效的评价,应符合循证医学的科学方法和技术体系的发展和应用。除在学科传统优势领域进一步做好工...

  • 春耕容易流感 简单防治方法

    春耕容易流感 简单防治方法

    春耕期间,气候变化大,时冷时热,加上农事繁忙,体力消耗大,人体抵抗力降低,因而很容易发生流感。下面介绍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可每周用枫球、艾叶、苍术等烧烟熏蒸,或以食醋250克,盛于钵内,在房子内煮沸,进行空气消毒。 ●劳动后,特别下水田后,用生姜、葱蔸煎服可起到驱散寒气的作用;流感发生时,可用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水煎服;或贯众50克,甘草6克,水煎服;或板蓝根、金银花各15克,水煎服;也可用贯众、葛根、藿香各9克,滑石6克,板蓝根12克,甘草3克,水煎服。 ●一旦发生流感,病人应多饮水,进食...

  • 炎热夏天 汗流不止 吃点酸食

    炎热夏天 汗流不止 吃点酸食

    炎热的夏天到了,持续高温会让很多人汗流不止,出汗过多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还有可能危害身体健康。爱出汗的人在饮食上不妨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适当吃点酸味食物,如番茄、酸枣、葡萄、山楂、柠檬、草莓、乌梅、菠萝、芒果、猕猴桃等,可起到敛汗生津的作用,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出汗时会损失较多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同时还会流失钾。一般来说,水果是钾的好来源,而口感酸的水果所含的维生素C往往比较多。比如100克酸枣就含900毫克的维生素C,达到了中国营养学会每人每天推荐量的9倍。除此之外,在日常烹调中加点醋...

  • 弹极泉穴能气血流通

    弹极泉穴能气血流通

    大多数老年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或劳累的时候,会出现心跳加速、胸闷等不适,这就是心悸。中医专家建议,心悸时不妨弹弹腋下的极泉穴。心悸多由气滞血瘀、血流不畅引起,弹极泉穴能起到气血流通的作用,可以宽胸理气。 极泉穴是心经的第一要穴,位置在腋下。一手托起心悸者的左侧上肢,找到位于腋窝顶点的极泉穴(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腋神经、腋动脉、腋静脉在这里集合成束,在穴位附近找到条索状。然后,用食指一前一后地来回弹条索状物,或食、中指并拢,伸入腋窝内,用力弹位于腋窝顶点的极泉穴,弹时患者会有全手电麻感,直至症状缓解。 如果有条...

  • 官方的“药方”来防流感

    官方的“药方”来防流感

    即便是按照官方的“药方”来防流感也需要把握一些必须的原则。 预防中药不能长期服用,服用最好别超过一周,一旦发现自己有任何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 在服用中药期间,还要注意一些忌口。比如在服用完清热解毒类中药后,马上就吃辛辣的食物可能会导致部分药效失效。因此,在服预防类中药期间,最好不要吃和药性相对立的食物,尽量保持饮食清淡,少吃海鲜等发物,不要吃寒凉食物,以免容易“寒包火”,反倒会出现感冒等情况。...

  • 春分养生 饮食民间有多流传

    春分养生 饮食民间有多流传

    3月20日是春分,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关于春分前后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咬春”,或者“啃春”。 养脾佳品大红枣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

  • H7N9禽流感 顺时令 防疾病

    H7N9禽流感 顺时令 防疾病

      早春二月,最是乍暖还寒时。今年雾霾天气增多,入春后清寒尤重,迟迟不见气候回暖,3月底,一种新型禽流感——H7N9禽流感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病例日渐增多。4月3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举行“中医药防治春夏季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专家座谈会”,组织来自不同专科的中医专家,以中医之优势,结合春夏时令特点,从中西医结合角度为群众防病保健出谋划策——   春夏季节阳气生发、万物生长,一些可引发疾病的疫毒(传染性不强的称邪毒)即病原体也处于活跃...

  • H7N9禽流感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H7N9禽流感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近期,H7N9禽流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散发病例数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人试图寻求一些防病的良方,而眼下又是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时节,怎样做才能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呢?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据西安市第五医院副院长职利琴主任医师介绍,禽流感属于中医温病范畴,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人体气血和调,脏腑气化功能正常,则抗病能力强,在相同条件下可以不发病。 职院长认为,人们往往是在身体状况不佳时容易患上流感。因此,这一时节,除了远离活禽,开窗通风,勤洗手和加强锻炼外,最重要...

  • 徐贻聪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

    徐贻聪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

    人物简介 徐贻聪,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副会长。1963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同时入外交部。曾先后任新华社驻巴拿马分社记者、外交部美大司处长、中国驻尼加拉瓜使馆政务参赞、外交部美大司司领导成员、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长、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中国驻古巴大使、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中国驻阿根廷大使。 □ 徐贻聪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 当今世界是互相依存的世界,人们在各个领域相互沟通和交流,形成了互不可缺的关系,外交则是联系各方的必要手段和工具。如何把中医药...

  • 旴江流域涌现了一批针灸学家

    旴江流域涌现了一批针灸学家

    自宋代开始,旴江流域涌现了一批蜚声医林的针灸学家,出现了以席弘为代表的江西针灸流派。此后名家云集,薪火相传。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针灸各家学说》记述的全国历代62家针灸流派代表人物中,席弘、龚居中、龚廷贤等8人均为旴江医家。 南宋席弘是江西针刺学派的领军人物。席弘和其传人席灵阳、席玄虚、席洞玄、席松隐等一脉相传,传承十二代;当传至第十代孙席信卿时又外传陈会,陈会授徒24人,其门徒扩大到广东、四川、安徽、江苏等地,形成卓有影响的“席弘学派”。席弘代表作《席弘赋》,是我国针灸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针...

  • 宫廷医学流派“燕京”

    宫廷医学流派“燕京”

    “燕京”乃北京的别称之一。1949年,在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成为新中国首都,定名为“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太医院宫廷医学的兴起发展地,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燕京医学。燕京医学由宫廷医学派(御医派、太医院、宫廷医学发展体系)、师承派、学院派(北平国医学院、华北国医学院、北平国医讲习所) 组成。各派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宫廷医学流派 燕京是中国历史上多个王朝建都之“宝地”,由于帝王...

  • 中医传统知识面临变异和流失威胁

    中医传统知识面临变异和流失威胁

    抓住中医药核心技术,制定全球协同发展路径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我们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着力推动工程科技创新,实现从以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 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基础还不牢,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

  • 暖身食谱抵御寒流

    暖身食谱抵御寒流

      如果您有手、脚、耳朵、小腿等感觉特别寒冷的苦恼,不妨试试专家推荐的几款能帮您抗击寒冷的冬季“暖身餐”,会拥有暖和健康的冬天!   暖身攻略1:多吃北豆腐和血豆腐补充营养   适宜人群:减肥和偏食的人   分析:经常减肥、偏食的女孩子和正值中年的女性,最容易维生素摄入不全面,而维生素B2又是平衡人体耗氧量的重要物质。所以,属于这种怕冷的人群,又不想吃胖,可以多吃一点北豆腐烧白菜。   建议:北豆腐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能减少平时工作、活动时体内热量的快速散失,不但有助于保持能量,还能帮您...

  • 进入深秋 养生尊崇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养生古语

    进入深秋 养生尊崇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养生古语

    中秋已过,气候渐凉,转眼间就进入深秋了,秋季养生潮也越来越热,很多人对于秋季养生一贯是尊崇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养生古语,如“秋不食姜”“秋瓜坏肚”“贴秋膘”等。那么这些广为流传的古语是不是真的科学可信呢? “秋不食姜”不如“秋少食姜” 古语云:“一年之内,秋不食姜”。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这主要是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气易伤肺,如果再食用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

  • 西瓜民间流传食疗方

    西瓜民间流传食疗方

    夏季,西瓜是大家最喜欢吃的水果之一,西瓜不仅清凉解渴,价格便宜,民间还流传有很多食疗方,但是否都有科学道理呢? 1、治感冒发热——西瓜、番茄各适量绞汁,代茶饮。 【专家点评】西瓜作为食疗佳品,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的功效,并且含有大量的水分,对于风热感冒有辅助治疗的功效,但是西瓜性寒,不适合风寒感冒,比如因为吹空调受凉导致的感冒便不适合吃西瓜,否则会加重病情。番茄富含维生素C,而维生素C能促进免疫蛋白合成,增加淋巴细胞数量及提高中性细胞的吞噬活力,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能力,对清除感冒...

  • 民间流传 夏天吃姜

    民间流传 夏天吃姜

    夏天吃姜被不少注重养生保健的人士所重视。但是,民间流传的关于夏天吃姜的说法也各种各样,这让人产生不少疑惑。其实夏天吃姜得科学对待,盲目跟风并不可取。 防暑养生 炎炎夏日,人体受暑热侵袭,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舌头味觉神经和胃粘膜上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促使胃肠道充血并促进消化液分泌,从而起到开胃健脾,促进消化的作用。 夏季里,人们喜食冷饮,冷菜等冷制品,加上吹风扇、空调,体内易积累寒邪,导致脾胃虚寒,因此需要吃姜来驱风散寒。此外,姜还能防中暑,发汗,温肺止咳,解毒等。所以夏天吃姜有一...

  • 防流产吃什么 药粥4款

    防流产吃什么 药粥4款

      白术南瓜粥   材料白术10克,南瓜30克,粳米50克,饴糖少许。   做法先将白术煎水取汁,再将南瓜与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对入白术汁及饴糖,稍煮即成。   用法每日2次,温热食。   功效健脾,化湿,安胎。适用于先兆流产。   苎麻鲤鱼粥   材料苎麻根15克,鲜鲤鱼1条(约400克),糯米100克,精盐2克。   做法将鲤鱼去鳞、内脏及鳃,洗净煎汤去渣骨,苎麻根洗净煎煮取汁去渣,糯米洗净后与鱼汤、药汁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2次,温热取食,3~5日为1个疗程。   功...

  • 燕京医学学术流派构架体系 分三大分支流派

    燕京医学学术流派构架体系 分三大分支流派

      燕京医学是根据地理位置划分的中医学术流派。它独占燕山山脉的地理优势;拥有多学派的医家群体,创建教育基地,培养了大量中医药事业人才;独有宫廷医学流派的传承和再传弟子。综合而论,燕京医学学术流派构架体系可分为三大分支流派:师承家传派、名医学院派、宫廷医学派。   师承家传派   师承与家传的传承模式基本相同。所谓师承,即掌握中医药学知识,又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具有职业医师资格的中医药师们,公开或经介绍志愿拜师学艺。   除跟师抄方,有的兼管师傅的生活起居,故有“一日为师,百年为父&rdqu...

  • 温再兴:建设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

    温再兴:建设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

    中药材是中医药的基础,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产业的整体发展,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建设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是保障中药材流通安全与品质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中药材物流基本处于“小、散、差”的原始状态,与我国工业消费品物流现状比较,要落后20年,与粮食、棉花、烟草、水果、蔬菜等其它农产品物流现状比较,也要落后10年。中药材流通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分散加工问题,马路曝晒、硫磺熏蒸;包装无规范、无包装、滥包装、无标识;分散仓储、民房储存、掺杂使假,不能实现全程追溯等等。...

  • 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金淑琴所著《叶天士传奇》一书通篇采用叙事手法,通过叙述清代温病开山鼻祖——叶天士行医路上较有代表性的离奇病案和一次次非凡经历,让我们看到了拥有精湛的医术、至仁至善的德行和不凡人格魅力的一代著名医家。 全书开篇便介绍了叶家为中医世家,世代医术高超且乐善好施、广积善缘,叶天士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是拥有了勤奋好学,善良仁德的好品行;而在其一岁“抓周”时对他物不屑一顾却唯独对脉枕情有独钟这一有些“传奇”的事件,似乎也奠定...

  • 中医药与木牛流马

    中医药与木牛流马

      近期,读了《新科学家》的一篇文章。文章讲到这家杂志报导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制了一个叫“大狗”的“机器骡子”,能驮载40多公斤的装备,可以攀越35度的斜坡。视频显示,无论是爬陡坡,跨崎岖路段,还是被猛地踹上一脚,依然行走自如。   研制者之一,马可·雷波特说:“内力传感器可探测到地势变化,根据情况做出调整。而当我们‘骚扰’它时,‘大狗’的主动平衡性使其可以保持稳定。”这种平...

  • 流派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源泉

    流派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源泉

      ●学科是由专业人员以独有的领域为对象,按照专门的术语和方法建立起来的概念一致、体系严密、结论可靠的专门化知识体系。   ●流派是源于或成熟于某一地区,在一定的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明确的传承脉络,目前仍拥有传承人,具有独特的学术思想与独到诊疗经验的中医文化和学术现象。   ●流派传承为学科建设开拓深度,学科建设为流派传承提升高度,并且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了条件。流派传承和学科建设两者应互相结合,取势、明道、优术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各流派的形...

  • 发展中国家应加强传统医学交流合作

    发展中国家应加强传统医学交流合作

    MUGAKA BENSON PETER :坦桑尼亚传统医药处于初级卫生保健地位 坦桑尼亚姆希比亚医科大学 在坦桑尼亚的历史上,前殖民主义时期就存在传统医学。国家独立后,政府认识到了传统医学的重要性,当时大约70%的坦桑尼亚群众将传统医药作为初级卫生保健手段。国家卫生和社会福利部官员提出,传统医学的立法和专业化是满足国民健康需求的途径,要保护传统医学知识和传统医学资源。坦桑尼亚共和国议会于2002年对传统医学立法。 众所周知,坦桑尼亚不仅缺医少药,医疗水平也不高并且发展很不平衡,除...

  • 中医外科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中医外科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中医外科学手术源流   中医外科学手术起源于原始社会,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汉隋唐时期,宋代以后则更加成熟。但至宋以后,中医外科手术一直停留在切开疗法、烙法、砭镰、挂线、结扎等浅表手术的层次。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医外科手术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代,中医外科手术水平与之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中医学某种程度上可谓起源于中医外科。早期人类生存环境恶劣,易遭受动物咬伤、冻伤等不测,且当时战事纷争,创伤、流血现象普遍,人们在自救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原始的外科疗法,如伤口包扎、压迫止血...

  •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源流考辨与笺正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源流考辨与笺正

      近年来,中医学界再次强调“读经典,多临床”,理论联系实践,传承中医药学理论、知识与方法(学)等治学精髓。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也曾说:“传承创新工作中,需要对中医药理论渊源、演变、变革、发展,完整系统梳理。还要在中医药纳入现代科学范畴的基本框架下,厘清其基本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明确其对医疗实践的指导作用。”   笔者结合临床实践以及对有关文献、专著、教材,尤其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学经典著作的研究,更深感至精研读中医学...

  • 开展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的建设

    开展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的建设

      背景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及独到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中医学术流派在历史上有力推动了中医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和临床诊疗体系的丰富发展。加快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充分发挥学术流派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推进中医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的建设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从学术研究探索向项目建设发展转变   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组...

  • 伤寒温病一脉同流

    伤寒温病一脉同流

      伤寒学说与温热学说是中医热病理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大学说,各有缘起,各有特色。那么,为什么要提出“寒温统一”合而论之的学术主张呢?这就要从头说起了。   《伤寒杂病论》是寒温合论   热病寒温合论,从源头而说,实出《内》《难》。如《素问·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rdquo...

  • 刘河间所开创的医学流派

    刘河间所开创的医学流派

      刘河间所开创的医学流派史称“寒凉派”,然而细究后会发现,视其为“寒凉派”“主火论”者,是“见其偏而未见齐全”。河间的视野贯穿人与自然,为医不仅重方更重疾病机理,其实践重寒凉而不偏执于寒凉;故笔者认为,称河间所开创的医学流派为“病机气宜河间派”更妥。以下详细解说。   谨候气宜无失天信   《汉书·艺文志》载“经方十一家”,并谓“经方...

  • 喜有流膏润宵民《膏方宝典》再版杂议

    喜有流膏润宵民《膏方宝典》再版杂议

    膏,是古人很看重的流质。《管子·度地》曰:“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民得其饶,是谓流膏。”说的是雨水对土壤的恩泽。中医的膏方,有雨露般的作用,是泽润人体的流膏,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膏方之用陡然醒之,膏方之风蔚然兴之,膏方之师悄然幸之,膏方之论自然行之。浙江名家施仁潮、李明焱的《膏方宝典》一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8年间出了两版、印了4次,除了能说明以上问题、证明膏方市场火热外,与这本书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受读者的欢迎程度是断然分不开的。书的封...

  • 流传千年的道家养肾法

    流传千年的道家养肾法

    道家养生功是由老子创始的,传承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把延年益寿、开发智慧作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无论生命的机能和物质,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生命存在的奥秘等,都成为道教养生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道家养生功以收心求静为基础,这叫做修性;以养精固本为归宿,这叫做养命。道家养生功既能使人转弱为强,且能返老为少;不但可驱除疾病,恢复健康,而且能补脑养神,增长智慧。今天向大家推荐几个道家养肾法,能养肾藏精、保养身体,您不妨试试看!   功法一:心肾相交法   此法不仅强补肾精,还能通治一切耳病。   按摩听闻穴:掌心向后,然...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