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汤 第53页

汤 第53页

  • 胃脘痛 验方枳实益胃汤

    胃脘痛 验方枳实益胃汤

    王道坤,男, 1941年生,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第三、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王道坤教授深入研究伤寒、易水、温补等学派,临证衷中参西,既善攻邪,又娴扶正,活用“风火痰瘀”理论辨治疑难病症,临床诊疗涉及内、外、妇、儿,尤对脾胃疾病见解独到。主要著作有《医宗真髓》《决生死秘要》及《新脾胃论》等。 组成:枳实15克,生地黄15~30克,麦冬12克,玉竹12克,北沙参15克,...

  • 肠梗阻肠结 证属气虚热结 方选大承气汤加味

    肠梗阻肠结 证属气虚热结 方选大承气汤加味

    王世彪为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首席专家、主任医师、甘肃省卫生系统领军人才,甘肃省第一、二批五级中医师承教育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近三十年,擅长以中医药治疗疑难病症。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四大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若治疗不当可导致肠坏死、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危及患者生命。肠梗阻属祖国医学“肠结”“关格”“腹痛”等范畴。王世彪认为:体虚是造成肠梗阻内在本质的因素;外感时邪是肠梗阻发病的重要外因;多数患者发病时情志失调...

  • 主治各类消化性溃疡 名医愈溃汤

    主治各类消化性溃疡 名医愈溃汤

    周信有,男,汉族,1921年生,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2010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2015年荣获甘肃中医药大学“特殊贡献奖”。从事中医医、教、研事业80余年,先后出版了《内经类要》《内经精义》《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等著作。 组成:党参20克,炒白术9克,黄芪20克,当归9克,炒白芍20克,丹参20克,元胡20克,三七粉4克(分冲),白及1...

  • 清肺排毒汤:内外兼治 珠联璧合

    清肺排毒汤:内外兼治 珠联璧合

    清肺排毒汤是当前公认的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疗效肯定的中药方剂,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全国推广的有效方剂。 方药组成及来源 清肺排毒汤组方为:麻黄9克,炙甘草6克,杏仁9克,生石膏15~30克(先煎),桂枝9克,泽泻9克,猪苓9克,白术9克,茯苓15克,柴胡16克,黄芩6克,姜半夏9克,生姜9克,紫菀9克,冬花9克,射干9克,细辛6克,山药12克,枳实6克,陈皮6克,藿香9克。以上21味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两次,饭后40分钟温服。如有条件,服药后可加服米汤半碗至一碗。3剂药一个疗程。石...

  • 咳嗽方药 麻杏芩龙汤随证加减

    咳嗽方药 麻杏芩龙汤随证加减

    咳嗽是由外感、内伤多种病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发出咳声、咳吐痰液。 其既可以作为多种肺系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共有症状而出现,又可视为一个独立疾病。 中医虽有“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之说,但纵观临床,其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常将之并称。 方药,用麻杏芩龙汤随证加减 刘景源教授临证中将前人经验方麻杏芩龙汤作为宣降肺气以复其宣降之职的首选方剂。 此方由生麻黄、炒杏仁、黄芩、广地龙组成,再加紫菀、款冬花、桑白皮、葶苈子以疏理肺气、...

  • 夏日感冒多暑温,暑湿,服用三仁汤

    夏日感冒多暑温,暑湿,服用三仁汤

    某男,42岁。因感冒在卫生室扎针输液7~8天后,感冒基本好转。因天热贪食,第二天头昏、胃胀满、精神不佳等。以为感冒复发,按感冒治疗多日不见好转。后服用健胃消食片后,胃胀减轻,唯有头昏症状时轻时重,不能去除。诊其脉弦细,观其舌淡苔白腻,问其症有头昏、胸满、全身乏力等。 服用三仁汤:杏仁15g,滑石10g,通草6g,白蔻仁6g,淡竹叶6g,厚朴6g,薏苡仁18g,半夏10g,栀子10g,淡豆豉10g。1剂/日,水煎服。 1剂大为好转,再服1剂,彻底痊愈。 按:夏日感冒多暑温、暑湿。感冒后期...

  • 二陈汤加味治疗夜间咳嗽

    二陈汤加味治疗夜间咳嗽

    治疗夜间咳嗽验方 林建亮, 王金霞 ( 山东省青州市立医院, 山东 潍坊 2 6 2 5 0 0 ) 笔者曾于门诊遇到以下症状的患者: 患者白天无任 何不适, 夜间咳嗽严重, 胸闷不舒, 痰液黏稠不易咯出, 五心烦热, 舌边有齿痕等。胸片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笔者给予二陈汤加味治疗: 陈皮1 2g , 清半夏9g , 茯苓 1 5g , 甘草片 6g , 当归 1 5g 。 5 剂后患者的咳嗽症状有 明显改善, 再服5剂症状消失, 诸症获愈。 体会: 脾虚湿困导致的咳嗽仅在夜间发作, 多提示 有阴血不足的...

  • 润肺止咳排骨汤

    润肺止咳排骨汤

    西洋菜排骨汤 清燥润肺止咳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陈瑞芳主任中医师 组成:西洋菜500克、排骨500克、生姜3~4片、蜜枣2枚、调料适量。 制法:将排骨用开水洗干净,蜜枣洗净、去核、稍浸泡,西洋菜洗净,将各种材料放入瓦煲内,加清水,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30分钟,调味即可。 功效:西洋菜有清燥润肺、化痰止咳和利尿等功效,是治疗肺热咳嗽、鼻出血的理想蔬菜,用它煮成的汤素有“天然清燥救肺汤”之美誉,对慢性咽喉炎、咳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

  • 清肺排毒汤成方舱医院“压舱石”

    清肺排毒汤成方舱医院“压舱石”

    “我院2月25日出院83人,预计此后两天会有更多人陆续出院。”武汉经开(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胡家才说。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武汉市第一批组建的11家方舱医院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堤坝,其中武汉市江夏、江汉、硚口、经开(体育中心)4家方舱医院使用清肺排毒汤,压实了方舱之船在疫情大潮中的安全吃水线,将大批轻症患者带往平安地带。清肺排毒汤这块“压舱石”,正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与西医药一道保障方舱之船行稳致远,驶向抗疫胜利的彼岸。...

  • 化痰止咳咸猪骨豆腐汤 铁棍淮山玉米脊骨汤

    化痰止咳咸猪骨豆腐汤 铁棍淮山玉米脊骨汤

    咸猪骨豆腐汤化痰止咳 咸猪骨豆腐汤 配料 猪骨600克、豆腐350克、马蹄100克、盐5克 制法 猪骨盐腌4小时,洗净;豆腐用盐水浸泡1小时,沥干水,用油将两面煎至金黄色。清水2000毫升放入瓦煲内,煮沸后加入以上用料,武火煲滚后,改用文火煲1小时,加盐调味。 效果 清热泻火、化痰止咳 方解 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此汤可用于熬夜、烟酒过多及胃火盛引起的胸闷烦渴、咽喉肿痛、咳嗽、风火牙痛、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及健康人群...

  • 肺炎后期 汤品配方

    肺炎后期 汤品配方

    肺炎后期,很多家长都会问医生,煲什么样的汤给孩子食用会更好呢?每每这个时候,医生根据孩子的目前情况会给家长一个满意的汤品配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两款靓汤。 1 五指毛桃炖瘦肉汤 配料:五指毛桃15g,瘦肉100g,生姜1小片 做法:将洗净浸泡的五指毛桃和瘦肉、生姜一起入煲锅,加水1升,大火煮沸,转至小火再煲40分钟,加入少许盐,即可食用。 小贴士:此款汤具有益气健脾补肺的功效,适合肺炎后期,肺脾气虚的患儿,这些患儿常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面色发白,舌头淡淡的,小便不黄,大便不...

  • 枣肉汤滋阴补虚 润肺止咳

    枣肉汤滋阴补虚 润肺止咳

    近来天气突冷,不少市民大意穿少了,中招感冒咳嗽。服药治疗后期,往往咳嗽难愈,这个时候煲川贝蜜枣瘦肉汤,既能滋阴补虚,又可以润肺止咳。 准备瘦肉750克、川贝20克、蜜枣3~4枚、姜3片。瘦肉洗净飞水,川贝洗净浸泡约10分钟,蜜枣洗净。将所有材料放入煲里,加入清水2升,煮沸后转文火煲约2小时,加盐适量调味即可饮用。 川贝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性凉、味甘,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润肺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咳嗽、肺虚久咳、痰少、口干咽燥等。川贝品种较多,可分为松贝、青贝、炉贝3种,均以质坚实、粉性...

  • 支气管哮喘中医定喘汤

    支气管哮喘中医定喘汤

    推荐语:春季是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季节,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配合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哮喘症状的发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统计,全球目前约有哮喘患者3亿人,其中,仅我国哮喘患者人数就超过了3 000万。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空气质量与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导致了哮喘的患病率与哮喘患者的死亡率逐年上升。由于哮喘的治愈率低,控制不佳易反复发作,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也增加了患者家庭及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临床上一直在寻求更为安...

  • 苁蓉牛膝汤治咳嗽胸胁痛

    苁蓉牛膝汤治咳嗽胸胁痛

    龙砂医家缪问传注之《三因司天方》“用之得当,如鼓应桴”(《三因司天方·跋》),此言不差也!笔者观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今年活用苁蓉牛膝汤,治疗失眠、皮肤瘙痒、胁痛、咽喉不适及耳鸣、多汗等病屡见奇效。其临证抓运气病机,察运气之变,异病同治,多能应手奏效。   苁蓉牛膝汤(苁蓉、牛膝、木瓜、白芍、熟地、当归、甘草各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乌梅一枚,鹿角一钱),乃《三因司天方》为六丁年“岁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复则病寒热...

  • 参赭镇气汤 陈宝贵心解临证验案

    参赭镇气汤 陈宝贵心解临证验案

    张锡纯原解 参赭镇气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喘息方中,主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亦治肾虚不摄,冲气上干,致胃气不降作满闷等症。方药由野台参四钱、生赭石六钱、生芡实五钱、生山药五钱、萸肉六钱、生龙骨六钱、生牡蛎六钱、生杭芍四钱、炒苏子二钱组成。张锡纯解析此方说:“方中人参补气,与赭石并用,能救气分之脱,亦取仲景旋覆代赭汤意也;赭石镇冲气上干,降胃气上逆;山药平补脾肺肾,为虚劳要药;山萸肉补肾助阳,收敛元气;生龙骨、生牡蛎、生芡实、生杭芍益肾,收敛元气;苏子降肺利膈。&rdq...

  • 顽咳久治无效 方用“混沌汤”

    顽咳久治无效 方用“混沌汤”

    郑某,男,69岁,2015年4月5日初诊。 主诉:咳嗽半年余。病史:半年前受凉感冒后咳嗽,咯黄痰量多,白天重,夜间无咳,伴咽干痒,偶尔喉中可闻及痰鸣音,无胸闷气短,无口苦,纳可寐安,二便正常。舌红苔黄,脉弦。曾至某医院查肺功能未见异常,CT示轻度机化性肺炎(外院门诊病历表述,未见报告及影像片)。发病以来曾住院抗感染、激素雾化治疗10天,效果不显著,出院后曾口服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阿斯美胶囊、沐舒坦片及清肺止咳化痰中成药数种均无明显效果。既往史冠心病支架术后。素体瘦,易腰酸困。畏寒肢冷,虽已四月天气,衣着...

  • 黄精杏肺汤 巧治“慢阻肺”

    黄精杏肺汤 巧治“慢阻肺”

    阴虚燥咳型慢性阻塞性肺病 (简称“慢阻肺”)表现为干咳少痰, 咽喉干痛,咳声短促,心胸烦热,手 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患者可 以服用黄精杏肺汤。黄精味甘,性 平,归脾、肺、肾经,可润肺滋阴、补 脾益气;杏仁化痰止咳;猪肺味甘, 性平,具有补益肺气作用。本品对 痰黏难咳出,动则气短,口干咽燥 的“慢阻肺”患者最为适宜。 具体方法:黄精12克,甜杏仁 10克,白萝卜O.25公斤,猪肺(也可 用羊肺)O.5公斤,生姜3片,调料适 量。将猪肺洗净、汆去血水、切块; 萝卜...

  • 止咳下气方选御寒汤加减

    止咳下气方选御寒汤加减

    牛某,女,45岁,2016年10月15日初诊。 病史:2年前因咳嗽入住某医院诊治,行肺功能、肺CT等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予信必可都保吸入,顺尔宁、阿斯美胶囊口服,咳嗽减而未除,每因气候变化加重。半年前因自感吸入及口服西药效果不显而停用。刻下:夜间刺激性咳嗽,基本无痰,咽痒,乏力畏寒,口干饮水不多,时有鼻塞喷嚏,纳可,因夜咳致睡眠不佳,二便正常,舌淡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既往过敏性鼻炎病史。 辨证治则处方:证属气虚不固、风寒外束、肺气不利,治以益气升阳、祛...

  • 化痰止鼾 山楂陈皮汤

    化痰止鼾 山楂陈皮汤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打呼噜还是某些疾病的征兆,所以对于打呼噜切不可听之任之。 人为什么会打呼噜呢?道医认为,肺司呼吸,开窍于鼻。它是人体与天气、外界沟通的孔窍。所以肺有病,首先就会体现在鼻子上。 而鼻子如果吸入了六淫邪气,最先伤的器官就是肺。如果肺功能正常,呼吸就会顺畅,就不会打呼噜。同样,鼾声如雷,整日吵得别人睡不着的话,说明您的肺出问题了。 现在女人打呼噜的也很多,原因就是平时不注意,把肺伤到了。比如一些爱美的女性朋友平时喜欢穿露背装,看上去的确很漂亮,但对于养生而言却是极为不利的。...

  • 反复发作咳嗽选用气道畅达汤

    反复发作咳嗽选用气道畅达汤

    病案一 赵某,男,8岁,2014年6月27日诊。 反复发作咳嗽2年余,此次加重3天,3天前因连续吃了几块冰糕而咳嗽加重。 刻诊 咳嗽,吐白色泡沫痰,余可,舌淡苔薄白,脉沉。 证属 寒饮阻肺,气虚体弱。 治则 温寒化饮,止咳祛痰。 处方 干姜2克,细辛2克,五味子2克,百部10克,紫苑10克,麻黄3克,白僵蚕5克,半夏6克,茯苓10克,橘红6克,桑叶6克,苏叶6克,贝母5克,前胡5克,神曲10克。5剂,水煎服,愈。 病案二 蔡某,女,1岁...

  • 柴胡三仁汤加味治咳嗽

    柴胡三仁汤加味治咳嗽

    贾某,男,24岁。2012年9月27日诊。诉胸痒则咳,已有数年,素常自觉体质差,肢体无力。一周前患外感,症状发热,咳嗽,经其村医师医治,外感愈。留传,咳嗽症状久不缓解,求诊于中医。现咳嗽,有痰,夜间重,胸痒则咳甚,舌淡,后半部苔厚腻,脉沉。 确诊:咳嗽(邪袭肺络,湿浊内阻)。 处方:柴胡三仁汤加味:防风10g,荆芥10g,牛蒡子10g,沙参30g,薄荷10g,柴胡10g,黄芩6g,半夏6g,党参10g,甘草5g,杏仁6g,白豆蔻10g,薏苡仁15g,当归30g,桑叶15g。5剂。水煎服,日1剂。...

  • 燥咳论治 予桑杏汤 沙参麦冬汤

    燥咳论治 予桑杏汤 沙参麦冬汤

    5、6月梅雨季,气候波动强烈,晴雨交替频繁,机体卫外不足,故发热、咳嗽患者颇多。发热易退,咳嗽却缠绵难解。此咳嗽夜重,气呛阵作,咳声不扬,痰黏白或淡黄量少,甚难咯出。若无痰,则可见咽喉干涩,但不思饮,或饮亦不解,伴见音哑、脘痞、纳呆、大便溏、口中干腻不爽,苔腻或白或黄,脉象初现寸关或寸关尺三部浮滑,但加压至中位,有濡、滑、满等象,后期脉象为气不浮,转呈濡满数、滑满数、郁满数、细濡数等。 此病按燥咳论治,予桑杏汤、沙参麦冬汤、二冬二母饮、清燥救肺汤等剂润肺止咳乏效。若按风热合邪论治,用华盖散、麻杏石甘汤、止...

  • 理中汤治疗咳嗽从“胃气”论

    理中汤治疗咳嗽从“胃气”论

    咳嗽, 是肺病科最常见的症状[1], 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在《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中[1], 西医关于咳嗽的分类、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同时还增加了中医中药治疗, 肯定了中医药在治疗咳嗽这一病证时的独特疗效。 在中医中, 咳嗽既是症状, 又是病名, 是指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作声, 咯吐痰液的病证。临床上咳嗽常见的证型有肺阴亏虚证、肺肾阳虚证、胃气上逆证、肝火犯肺证、风邪伏肺证、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等[2]。除了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咳嗽的方药外, 各临床医师也在临床...

  • 资生汤临证验案 张锡纯原解

    资生汤临证验案 张锡纯原解

    张锡纯原解:资生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阴虚劳热方中,主治劳瘵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亦治女子血枯不月等症。其方药由生山药一两、玄参五钱、于术三钱、生鸡内金二钱、炒牛蒡子三钱组成。如热甚,加生地黄五、六钱。 张锡纯从《易经》理解此方,后又分析每味药在方中之作用,非常精辟独到。张锡纯说:“《易》有之‘至哉坤元,万物滋生’,言土德能生万物。人之脾胃属土,即一身之坤,亦能资生一身。脾胃健壮,多能消化饮食,则全身自然健壮。”又分析《内...

  • 肺结核(陈旧)咯血 泻心汤加味

    肺结核(陈旧)咯血 泻心汤加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徐晨峰 范亚兰 陈淑敏 李晶   李春生在西苑医院急诊科工作多年,深察标本缓急之重要,故其在诊病过程中,会依病人之症状缓急,结合中医经典,对标本的叙述开出最合适的药方。在其看诊过程中,一定会问患者大小便状况和饮食胃口好不好,如果大小便不利或饮食胃口差难以下咽,必定会很重视这方面的问题,这完全体现出《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中的叙述“小大不利治其标”“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此外,李春生在急诊科工作多年,对于...

  • 治外感发热100例“柴芩石膏汤”

    治外感发热100例“柴芩石膏汤”

    外感是指人感受六淫、疫疠之气等外邪。病邪或先侵犯人体皮毛肌肤,或从口鼻吸入,均自外而入,初期多有寒热或上呼吸道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出现外感发热。对于此类发热虽不算什么大病,但其发热会导致一系列不适,诸如头痛、乏力、呕吐、口渴等,如处理不及时会导致如心肌炎、关节炎、肾炎一类变证。因此,应及早治疗。自2002年来,我们以经方小柴胡汤为基础,自拟“柴芩石膏汤”,具有退热解毒、外透内清之功,用治外感发热100例,退热效果良好。   组成:柴胡15克,黄芩10克,石膏30克(先煎),连翘15...

  • 胃肠型感冒 绿豆红糖加陈皮煎汤

    胃肠型感冒 绿豆红糖加陈皮煎汤

    胃肠型感冒是夏季中老年人较常见的疾病,患者除有鼻塞、流涕、低热、咳嗽等感冒症状外,还伴有腹胀、腹泻、食欲差等消化道症状。用绿豆红糖加陈皮煎汤饮服,治疗胃肠型感冒多在6天左右痊愈。绿豆可清热解毒,能减轻消化道充血症状,但绿豆性凉,所以应加入温和暖胃的红糖和陈皮以降低绿豆之寒凉。 方法:绿豆150克,陈皮10克。绿豆洗净与陈皮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用大火煮沸后,改小火再煮30分钟,待绿豆开花烂熟时,放入红糖25克调匀即成。每天早晚服用,连服3天,一般胃肠型感冒当可治愈。 朱本浩...

  • 阳虚感冒 芪附解表散寒汤

    阳虚感冒 芪附解表散寒汤

    组成及用法:熟附子6克,党参12克,黄芪12克,白术9克,桂枝9克,防风9克,羌活10克, 炙甘草6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阳虚感冒。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王锡章的经验方。身体素弱,易罹感冒者,若感冒持续日久不愈,身热轻而恶寒稍重,清涕多而痰色白稀,头身疼痛自汗出,神倦乏力,语声低微,舌淡脉沉无力者,用寻常感冒方药无效,用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类少效,用清热解毒方反重者,当属营卫不固,阳虚外感,宜用本方助阳解表。若兼少许郁热,咽喉微红不适,可加银花升清阳而解毒,勿用苦寒类。...

  • 感冒适宜用喝姜汤捂汗来治疗

    感冒适宜用喝姜汤捂汗来治疗

      人们常说,感冒了,趁热喝碗姜汤,加衣盖被出一身汗,转天病就好了。其实,并不是所有感冒患者都适宜用喝姜汤捂汗来治疗。   中医根据病人感受的病邪性质不同,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等不同类型。对风寒感冒主要采用辛温解表的方法来治疗,服药的同时喝些热汤或热粥,使身体出汗,有助于驱散风寒,扶正祛邪。生姜是一种日常调料,又可以入药。它药性辛温,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作用缓和,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如受了风寒,喝一碗热姜汤,或配红糖熬成姜糖水,令患者微微出汗,确有治疗感冒之疗效。但是,如果得的是风热感冒,就不能用...

  • 感冒鸡汤“风寒”可以喝 “风热”要少喝

    感冒鸡汤“风寒”可以喝 “风热”要少喝

    有一种说法,感冒后不可喝鸡汤,更不能吃鸡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鸡汤 “风寒”可以喝“风热”要少喝 桂林市中医医院营养科主任荣军表示,感冒后不可喝鸡汤的说法是片面的,有研究证明,喝鸡汤可以缓解部分感冒症状。 美国西奈山医学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喝鸡汤对于消除感冒患者充血和鼻子不通气的效果要比喝热水好。相对于喝热水的人,喝鸡汤的人鼻黏液分泌速度更高一筹,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摆脱流鼻涕的烦恼。 另一项研究发现,鸡肉中含有一种“半胱氨酸&rd...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