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汤 第54页

汤 第54页

  • 用黄芪煎汤治经期感冒

    用黄芪煎汤治经期感冒

    许多妇女都有这样的体验,经期特别容易出现头痛、鼻塞、流涕、发热等感冒症状。妇科专家表示,女性在经期特别脆弱,此时只要用一味黄芪煎汤,就能解除经期感冒的烦恼。 方法:取生黄芪10~30克(刚开始服用时从10克,以后逐渐增加剂量至 30克),用200毫升清水浸泡30分钟后,先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持续煎煮1 个小时,煎取药汁50毫升,每日1次,于清晨空腹温服效果较好,经期前5~7 天服用至月经来潮。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能助经期妇女抵御外邪。不过,因黄芪性温,补益力较强,适应症是“虚...

  • 小儿感冒临证青蒿煎汤给患儿洗浴

    小儿感冒临证青蒿煎汤给患儿洗浴

      小儿感冒,无论是外感风寒或风热,都可引起发热。治疗大多以内服给药为途径,但常因中药煎剂的浓烈味道或苦涩而不易被小儿接受。笔者临证用中药青蒿一味煎汤给患儿洗浴,小儿易于接受,效果显著。   治法:3岁以内的幼儿用青蒿100克(鲜品加倍),3岁以上小儿用200~250克。先将洗澡水烧开,加入青蒿,盖上锅盖再煮沸1~2分钟,将锅离火,焖出药味,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倒入盆中,去药渣,温洗患儿全身10~15分钟。洗浴后覆被,令出微汗,退热而安。此法对成人感冒发热亦效。   青蒿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蒿的...

  • 反复寒战发热 宣痹汤加味

    反复寒战发热 宣痹汤加味

      杨某,女,30岁,湖南省冷水江市人,门诊病例。   2010年6月11日初诊:反复寒战发热6个月。患者于2010年元月起病,身发皮疹,瘙痒,随后寒战发热,先后前往多家大型综合医院就诊,经CT、骨穿、血沉、活检、B超等多种检测,疑为“结缔组织疾病”;经门诊、住院多次诊治无效。来就诊时仍有发热、寒战,伴周身肌肉疼痛,面生斑疹,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辨证: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祛湿,通络止痛。   主方:宣痹汤加味。   组成:防己6克,杏仁10克,滑石30克...

  • 外感风寒咳嗽 苏前止咳汤

    外感风寒咳嗽 苏前止咳汤

    张志明,男,1964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曾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课题14项,出版专著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科疑难、危重病症。 组成:苏梗12克,射干12克,白前12克,紫菀12克,五味子6克,生姜3片。 功能:宣肺散寒,降气止咳。 主治:外感风寒,表证已解,...

  • 反复“感冒”柴胡桂枝汤

    反复“感冒”柴胡桂枝汤

      方书多谓小柴胡汤可治疗虚人外感。笔者临证多用柴胡桂枝汤治疗虚人外感,其中小柴胡汤和解表里,桂枝汤调和营卫。   治疗雷某,女,33岁。2010年3月22日初诊。   自诉反复“感冒”,深以为苦。近2天“感冒”又发,周身酸困,乏力懒动,恶寒,发热(低热),鼻窍欠畅,睡眠欠佳。舌质淡红,舌苔黄白,脉细弦。治以柴胡桂枝汤加减和解表里,调和营卫。   处方:柴胡12克,黄芩12克,桂枝9克,赤芍12克,姜半夏9克,蝉衣9克,炙甘草3克。3剂水煎服。  ...

  • 夏季胃肠型感冒 绿豆红糖加陈皮煎汤

    夏季胃肠型感冒 绿豆红糖加陈皮煎汤

    胃肠型感冒是夏季中老年人较常见的疾病,患者除有鼻塞、流涕、低热、咳嗽等感冒症状外,还伴有腹胀、腹泻、食欲差等消化道症状。用绿豆红糖加陈皮煎汤饮服,治疗胃肠型感冒,可在6天左右痊愈。绿豆可清热解毒,能减轻消化道充血症状,但绿豆性凉,所以应加入温和暖胃的红糖和陈皮,以降低绿豆之寒凉。 方法:绿豆150克,陈皮10克。绿豆洗净与陈皮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用大火煮沸后,改小火再煮30分钟,待绿豆开花烂熟时,放入红糖25克,调匀即成。 每天早晚服用,连服3天,一般胃肠型感冒即可治愈。...

  • 流行感冒茶葱汤治

    流行感冒茶葱汤治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以冬春季节多见。患者常因天气突变受凉或过度疲劳,抵抗力下降而发病。多属中医风寒感冒范畴。症见发热较剧,头痛,身痛,恶寒,无汗。用茶葱汤治疗可祛风散寒解毒。 方法:取茶叶5克,葱白(连须)、绿豆各30克,水煎1碗温服,棉被覆盖,令微微出汗。 谭良...

  • 喝牡蛎汤感冒好得快

    喝牡蛎汤感冒好得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感冒后无论吃药与否,一般一周时间均可变好。这是因为,感冒为一种自限性的疾病,它有一段的病程,到时间自然就会痊愈。一般感冒药是为了减轻感冒后引起的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对缩短病程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感冒期间,多喝一些牡蛎汤,可以减轻感冒症状,还能促进感冒的痊愈,缩短病程。也就是说.原本感冒7天才能好,配合食疗之后,2~3天就好了。 最新研究发现,感冒期间补充充足的微量元素锌,可以缩短感冒病程,减轻感冒症状。含锌的食物当中,牡蛎位居首位。将牡蛎150 克,加适量水以及葱白末、生姜末、食盐少...

  • 张恩树用三子养亲汤治间质性肺炎

    张恩树用三子养亲汤治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是肺的间质组织发生炎症,炎症主要侵犯支气管壁、肺泡壁,特别是支气管周围血管、周围小叶间和肺泡间隔的结缔组织,使间质组织呈坏死性病变和纤维化。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等,病理表现为活动性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障碍、低氧血症等,呈进行性加重,会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间质性肺炎是一组疾病的总称,故其病因复杂多样,且部分疾病病因至今仍不明确,目前常见的病因有感染、环境、药物、结缔组织疾病等,好发于冬春季节。可根据患者的病史、病程长短,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高分辨率的胸部CT、气血分析、肺功能检查和肺活检等进行确诊。...

  • 春季食疗汤水防治感冒

    春季食疗汤水防治感冒

      食疗是广东人的传统习惯,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煲药材汤来达到调理身体的作用。食疗是一种健康的养生之道,正如“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食治”专篇所曰:“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制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中医一直强调以食治病,认为“药食同源”。同时,食疗应“顺应天时”配合不同的季节来调养。   受访专家: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 主治中医师 邓聪   记者 符映珊 通讯员 魏星...

  • 以肺气亏虚为主者 可予补肺汤

    以肺气亏虚为主者 可予补肺汤

    边永君,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常委。主要从事慢阻肺的中医药防治及运动肺康复的临床及研究。 慢阻肺患者在我国有近1亿人之多,严重影响公众健康。患者在病程中后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喘息症状,稳定期常表现为正气亏虚或本虚标实之证。本病多见于老年人,五脏亏虚,日渐不足,病程日久,以本虚标实为主,久咳伤肺,可表现为气阴不足;肺病日久则母病及子,出现久喘伤肾;肺病子盗母气,致脾胃不足。故在喘病的治疗中,应遵守以调理顾护脾胃为基本原则,以调补肺脾肾三脏...

  • 鸡汤是感冒良药

    鸡汤是感冒良药

      没有文化的老太太们几百年前就相信鸡汤能治病,而科学家们至今才找到其中原因。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疗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指出,鸡汤里含有几种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成份。尤其是抗炎症成份,对治疗嗓子疼、缓解由流感和普通感冒引起的症状颇有功效。   某一年过节期间,肺部疾病专家史蒂芬-雷纳德的妻子烧了一道鸡汤。夫妻两人讨论起鸡汤是否能治疗炎症的问题,妻子持怀疑态度,于是雷纳德决定在实验室里找出答案。他率领的小组仔细分析了因哮喘和肺气肿导致肺部发炎受损后的身体修复机制,雷纳德的妻子则按照奶奶传授的方法做了一道鸡汤充当实验品。...

  • 白菜姜葱汤

    白菜姜葱汤

    白菜姜葱汤 【原料】白菜120克,生姜、葱白各10克。 【制作】将白菜连根茎洗净,切碎,与生姜、葱白一同加水煎煮后,去渣即成。 【服法】日饮2次,连服2-3日。 【功效】适用于感冒初起或预防感冒。...

  • 五味子泡水 二白汤

    五味子泡水 二白汤

      五味子对肝损害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有降低作用,可用五味子泡水喝,养护肝脏。。   若肝功转氨酶升高,伴有黄疸,且有纳食差、经常恶心、腹胀、大便不规律、舌苔厚腻等脾胃湿热明显的人,用茵陈泡水喝可以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对于长期工作过度劳累、耗损精血、脏器功能低下者,常感力不从心,疲劳难于缓解的人可以用决明子、枸杞子等泡水喝保护肝脏。   此外,核桃仁、开心果之类的坚果,常吃可疏肝理气、缓解焦虑。大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B族维生素和少量脂肪,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徐蓓蓓)...

  • 小儿夏季热服麦甘蛋汤

    小儿夏季热服麦甘蛋汤

    夏季热是婴幼儿夏季特有的发 热性疾病。最突出的症状是长期迁 延且无固定型的发热,体温可达 38cc~40℃。发热可随气温而变化, 伴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无汗。这 里介绍一款验方,简便易行,无副作 用,患儿家长不妨一试。 方法:麦冬、甘草各9克,鸡蛋 2个,白糖少许。先将鸡蛋去蛋黄留 蛋清:再将麦冬、甘草加清水两碗, 文火煎至l碗,冷后将药汁倒入蛋 清内,加入白糖搅匀,分2次服完, 每日l剂。一般连服3~4剂。 李启浩...

  • 以大承气汤寒下之治恶寒

    以大承气汤寒下之治恶寒

    戴思恭是明代著名医家,少时师从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的朱震亨(丹溪)。师见其颖悟倍常,倾心授之,尽得其传,成为名家高徒,因而在学术上继承了丹溪的医学思想,疗疾每获奇效。洪武年间,被朝廷命为御医、太医院使。 有一次,松江诸仲文特邀请戴思恭诊治,时值炎伏盛夏,突患畏寒数日,终日重棉被覆盖仍感不温,饮食必令极热始可下咽,稍冷即吐。前医认为是沉寒痼冷之症,令用胡椒煮伏鸡服之,一日喝汤数次,食后恶寒更为加剧。 戴思恭了解详情后,切其脉见大而不弱,一针见血地定为内实有热结,这正印证了火热派刘完素之 “火极似水&rd...

  • 冬天感冒食疗热汤和热粥

    冬天感冒食疗热汤和热粥

    冬天,天气干冷,气温下降,天气骤然变化,很容易患感冒。在感冒期间,除了吃必要的药物和调整作息外,在饮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以下5类食物在感冒期间可以适当吃一些,有利于增进食欲,促进身体痊愈。 清淡汤和粥 感冒时,人的肠胃功能变差,清淡的粥和汤相对易消化,同时热汤和热粥可以起到发汗的作用,但发汗之后要注意水分的补充。 清蒸鸡和鱼 人体相对虚弱时,要注意优质蛋白的补充。鸡肉和鱼肉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且其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能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 萝卜 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感冒及缓解感...

  • 发热辨治体会 调以桂枝汤

    发热辨治体会 调以桂枝汤

    阳气内郁 调以桂枝汤 刘金仙,女,65岁,2011年4月5日初诊。 患者近一年来,自觉双侧大腿外侧似有火烘热,休作有时,尤以夜间为甚,有时彻夜不眠,伴烦躁,诊见面色白少光泽而兼黯滞,体瘦,二便如常,无颧红升火及夜间盗汗等现象,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细,前医作阴虚内热治,非但无效,反增热重,在城市医院经多项检查,无异常,转诊中医。 辨为阳气内郁,营卫不和,以小剂桂枝汤消息之,果有效。 二诊:处以桂枝9克,白芍10克,黄芪9克,生姜5克,大枣5枚,白术9克,枳壳6克,柴胡6克,当归10克,...

  • 内伤咳嗽 张志明化痰止嗽汤

    内伤咳嗽 张志明化痰止嗽汤

    张志明,男,1964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曾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课题14项,出版专著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科疑难、危重病症。 组成:法半夏12克,橘红12克,茯苓15克,枳壳15克,桔梗9克,浙贝15克,竹茹15克,甘草6克,生姜3片。 功能:化痰降气、清肺止嗽。...

  • 中医治寒证 代表方剂:理中汤

    中医治寒证 代表方剂:理中汤

      中医的寒证大体分为外寒、内寒两大类,外寒由于感受外界的风寒所引起,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风寒感冒,麻黄汤就是治疗外寒的代表方。内寒由于人体的阳气不足引起,阳气不足,不能温煦机体,人就会怕冷、乏力困倦、精神不振、大便溏泻、小便清长等等,根据所虚的脏腑不同,又有脾阳虚、肾阳虚、表阳虚等区别。温补脾阳、治中焦虚寒的代表方剂——理中汤。   理中汤药物组成及功效   先来看个病例:   一女性病人,25岁,患腹胀如鼓,每到夜晚加重,胀得难以入眠,晚饭也不敢吃,不停地放屁,放屁后腹胀稍...

  • 乙未年用备化汤治顽固性耳鸣

    乙未年用备化汤治顽固性耳鸣

    笔者认为,备化汤临床应用的着眼点不止在于“湿寒合邪的病因”,更在于以寒湿为特征的病证。“有是证,用是方”。这样一来,不管是什么运气之年,只要出现寒湿为特征的疾病,就可以使用备化汤进行治疗。 近期以来,《中医中药秘方网》不断刊载了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下的治疗案例,笔者将其剪贴在一起认真研读后,悟出它的特点是在阴阳消长的规律上把握和治疗疾病,庆幸又多了一条辨治疾病的思路。试用于临床,竟对以往一些疗效欠佳的疑难杂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择一例与同道分享。...

  • 小儿暑热证 孙浩六鲜清暑汤

    小儿暑热证 孙浩六鲜清暑汤

    孙浩,男,1928年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国医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征市“臣”字门中医儿科术第五代继承人。早年跟随其父孙谨臣学医,后又跟随当代中医儿科泰斗江育仁教授左右,临证擅治儿科内科杂症。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60年,出版著作《孙谨臣儿科集验录》《医学存心录》,发表论文160余篇。 组成:鲜金银花...

  • 夏季防感冒佳品:薄荷豆腐鱼头汤

    夏季防感冒佳品:薄荷豆腐鱼头汤

    材料:新鲜薄 荷20克,豆腐l块 (南豆腐或北豆腐均可),大鱼 头1个,生姜3片。 制法:将大鱼头洗净去 鳃,斩开两半;将豆腐稍冲洗 后切成小块;将生姜切片用刀 身拍扁;将薄荷叶洗净备用。 炒锅烧热后加入油,油热后放 人生姜和鱼头。鱼头两面煎至 微黄,加入热水约1000毫升, 大火煮开。汤变成奶白色后再 加入切块的豆腐。煮约5分 钟,加入薄荷叶,稍煮片刻,加盐调 味即可食用。 健康提示: 夏季出行常会受暑热之气困扰,此 时用薄荷煲汤解风热最好。汤里加 点豆腐,增强清热之力且无伤正之 弊。生姜辛温散寒。 夏季...

  • 荆防柴苓汤治左耳瘙痒案

    荆防柴苓汤治左耳瘙痒案

    严某,女,29岁,2014年1月13日来诊。主诉左耳瘙痒3个月。3个月前左耳不明原因瘙痒,去医院输液治疗,只能暂缓一时,不久又发,曾经用过中药效果不佳,近来加重,故而来诊。现左耳经常感觉瘙痒,无听力障碍,无耳鸣,耳内无流脓,只见左耳耳甲腔处有小凹陷多处,凹陷处白色清液,耳垂处肿胀有硬块。无口渴,胃纳正常,夜寐可,大小便正常,正值月经期,月经有血块,颜色稍暗。舌淡苔白厚腻,脉弦。 处方:桂枝12克,茯苓18克,猪苓18克,泽泻30克,白术18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柴胡15克,黄芩6克,党参15克,姜半...

  • 耳鸣耳聋,目障不明,益气聪明汤

    耳鸣耳聋,目障不明,益气聪明汤

    耳鸣耳聋 葛某,男,30岁。右耳鸣响,以夜深人静或晨起时最为明显,而且耳聋不聪。体疲无力,大便不畅,小便频短。舌质嫩,脉沉弦无力。曾服滋阴潜阳,平肝息风方药数十剂而不效。此脾气虚而清阳不升,下焦阴火上犯清窍。东垣之法,于升中求降,补益脾胃元气则阴火自能复其位。 黄芪12克,党参12克,白芍12克,炙甘草10克,葛根6克,蔓荆子6克,柴胡3克,升麻3克,黄柏3克。 服四剂则效,又服六剂耳鸣止,而听力恢复正常。 目障不明 李某,男,48岁。患左眼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物不清,眼前有黑影如棱形,甚...

  • 能防治暑热症的中医食疗汤饮

    能防治暑热症的中医食疗汤饮

    夏季湿热邪气容易侵犯人体, 使人感到各种不适。以下介绍能防 治暑热症的几款汤饮。 疰夏 疰夏是指到了夏季人就吃不 下,睡不好,全身疲乏无力,日见消 瘦,有时还会感到蒸蒸发热,情绪抑 郁,心烦口干,头昏头胀,如患大病 一样。人秋后则症状逐渐减轻,身体 慢慢得到恢复。疰夏与伤暑、冒暑、 轻度中暑相似,并非器质性病变所 致,对于疰夏者可在膳食方面注意 适当调治。 1.乌梅党参饮乌梅(带核)35 克,党参7克,水煎代茶饮。乌梅味 酸性平,有消暑解毒、生津清热之功 效。党参补气健脾、生津安神。 2.芦竹饮芦根15克,...

  • 益气聪明汤治耳鸣

    益气聪明汤治耳鸣

    《灵枢·口问》记载:“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医方集解》云:“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冲和之气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聋也。”李东垣曰:“医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理也。”他在《东垣试效方》卷五中设有益气聪明汤一方:“益气聪明汤,治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内障耳鸣,或多年目昏暗,视物不能,此药能令目广大,久服无内外障、耳鸣耳聋之患,又令精神过倍,元气自益,身轻体健,耳目...

  • 张恩树用沙参麦冬汤治消渴

    张恩树用沙参麦冬汤治消渴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糖尿病。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其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与肺、胃、肾三脏有关,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沙参麦冬汤源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原方由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冬桑叶、生扁豆、生甘草组成,具有清养肺胃、润燥生津之效,主治燥伤肺胃或肺胃阴津不足,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临床上用于气管炎、肺结核、胸膜炎、慢性咽炎等...

  • 酷暑来临 介绍三款解暑汤

    酷暑来临 介绍三款解暑汤

    酷暑即将来临,介绍三款解暑汤,助你轻松过夏天。 酸梅汤 酸梅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清凉饮料,有着悠久的历史。乌梅药性酸、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含有非常丰富的有机酸,该汤消食合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常饮确可祛病除疾,保健强身。《红楼梦》第34回,写贾宝玉挨打后,就“只嚷干喝,要吃酸梅汤。”想那宝玉什么美食没尝过,口渴时只想喝酸梅汤,其中的妙处必是平常的汤汤水水所不能及的。 玫瑰卤子汤 我国民间很早就有用玫瑰花加工为饮料的习俗。《清稗类抄&m...

  • 治眼皮跳 秦艽勾丁葛根汤

    治眼皮跳 秦艽勾丁葛根汤

    此方来源于台湾张步桃老中医《小中药·大功效》一书中,临床上经常遇到面部痉挛和眨眼症,过去一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自从看到张步桃一书之后,颇受启发。 忆2007年3月一日,药店小会计冯玲珍小姑娘,对我说,我这老眨眼的毛病你能否治一下,我说多长时间了,她说大约有七八年了,一紧张就更厉害。 恰巧这两天我刚看完,张步桃写的《小中药·大功效》一书,其中专门谈到这个病。于是顺手拈来,开了方子: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勾丁、秦艽又加上了蝉衣和蜈蚣全虫以增强解痉镇静作...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