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及 第17页

及 第17页

  • 高血压病人减肥要及时

    高血压病人减肥要及时

    肥胖者可以引起高血压,但有不少肥胖者血压也在正常范围内,这可能与机体本身的代偿能力有关。对于肥胖者,减轻体重是防止高血压发生的有效措施。对于已经发生高血压的肥胖者,在体重减轻后,高血压可得到自行缓解。经研究表明,相对体重减轻10%可使血压下降0.88干帕(6.6毫米汞柱),服药的高血压患者,如体重降低5%,可增加药物的降压效果和减少药物剂量。 减轻体重的最好办法是减少热量的摄入和增加运动量。有人认为减轻体重就是尽量少吃饭,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因为减轻体重主要是减去体内过剩的脂肪。肥胖指的是脂肪细胞的肥大,不是脂肪细...

  • 德昂族民间医药及药方

    德昂族民间医药及药方

    世居在云南边陲的德昂族人民,在长久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特色医药。 下面的药方,是德昂族对某些病症的治疗方法: 治肺结核方:①.采桑叶数片,猪肉100克煮吃。②.丹参 150克,茴香根数根,煨红公鸡炖食。 治肺气肿、肺炎、气管炎方: ①。大力肺桑叶 30克,水煎服。 ②.砂仁30克,与红公鸡的心肺煮吃。③.鱼腥草叶晒干后,水煎服。④.马蹄叶适量,黄鳝3条,泥鳅1条炖食。 ⑤.香菜蘸蜂蜜吃。 治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方:①.萝鲁叶数片,水煎服。②.攀枝花树皮适量,晒干,水煎服。 治肺癌、肝癌方...

  • 肺心病刮背部及脐下

    肺心病刮背部及脐下

    肺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中医学认为,由于老年人正气衰弱,很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又加上无力驱邪外出,导致疾病迁延不愈,更加耗伤正气,形成恶性循环,久之导致多脏器衰竭。在背、脐部刮痧,既能疏通经脉,驱散外邪,又能补充正气,增强老人体质,帮助肺心病的调护。 取俯卧位,在背部脊柱两侧抹少许红花油,红花油过敏者可用植物油代替。再用刮痧板或硬币从上往下快速、用力稍轻地刮拭,1分钟后,缓慢、用力稍重再刮5分钟。擦干净后仰卧,在肚脐下涂抹红花油,再缓慢用力,从下往上刮拭5分钟。每隔3天睡前刮,连续14次。...

  • 中药里面有糖 白糖、红糖及冰糖

    中药里面有糖 白糖、红糖及冰糖

    小时候,得病了去找中医看,之后把药拿回来自己煎煮,每次望着那黑乎乎的药汤,甚是发愁,这可怎么喝呀!这时候,奶奶总会拿来白砂糖,跟我说,一勺药,一勺糖,闭着眼睛一咬牙就喝下去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汤药与糖的联系便是这样开始的。 后来学中医后才发现,中药里面也有糖,比如小建中汤中的饴糖,但很多人对此并不十分明了,我便带着大家去探寻一番。 我们最常见的糖有三种,分别是白糖、红糖以及冰糖。 白糖是由甘蔗和甜菜榨出的糖蜜制成的精糖,根据结晶体大小不同又可分为绵白糖与白砂糖。红糖...

  • 月季公鸡汤治痛经、闭经及不孕

    月季公鸡汤治痛经、闭经及不孕

    中医认为月季花味甘、淡、微苦,性温,入肝经,有活血调经、疏肝解郁、消肿解毒之功效,主要用于肝血淤滞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及胸胁胀痛、跌打损伤、淤肿疼痛、痈疽肿毒、瘰疬等。《泉州本草》载:“通经活血化淤,清肠胃湿热,泻肺火,止咳,止血止痛,消痈毒,治肺虚咳嗽咯血,痢疾,瘰疬溃烂,痈疽肿痛,妇女月经不调。”月季花是一种活血调经药,与它同科同属的玫瑰则属于理气活血药,不能混同使用。中医认为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益五脏、补虚损的功效,用月季花炖鸡,对于痛经、闭经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但不能作为主...

  • “药食同源”里面会涉及到很多的中药

    “药食同源”里面会涉及到很多的中药

      我们知道“药补不如食补”,越来越多人喜欢自己用中药食材做上两样自己喜欢吃的菜肴,选对食材,不但可以汲取丰富的营养,更能防病抗病,对不少慢性病患者也有裨益,但是我们在选择这些中药食材的时候总显得有点随意,道听途说,容易受到别人的误导。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重症病房主任、主任医师何启扬表示,“药食同源”里面会涉及到很多的中药,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也是一门很讲究的生活学问。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重症病房主任、主任医师何启扬   记者蔡...

  • 最常见的花的吃法及药用价值

    最常见的花的吃法及药用价值

    俗话说:“春吃鲜花夏吃果,秋食野菌冬喝汤。”吃花,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许多古代医学典籍中多有记载,如《本草纲目》载,吃鲜花可以美容护肤、健脑益智,让人耳聪目明、延年益寿。春天百花盛开,是吃花的好时节。这也是我春天的养生经,分享给大家几种最常见的花的吃法及药用价值。 南瓜花,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各种氨基酸和矿物质,用来食用药补食补两者兼得。其烹调方法是,把南瓜花用开水焯一下后晾晾,然后蘸些面粉,涂层鸡蛋液,放在油锅里炸酥,加葱丝、味精、细盐放汤吃最适口。 刺槐花...

  • 民族医学的特征、分类及扶持意见(三)

    民族医学的特征、分类及扶持意见(三)

    第三,关于民族医药的教育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建立了藏、蒙、维医药的现代医学教育,具有明显的开拓性和创业精神。但创业以后,主管部门、教育部门基本上把它放着,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和强化藏医教育、蒙医教育和维医教育,任凭这些院校艰辛度日,苦撑苦熬。西藏藏医学院能否办成世界屋脊上特有的西藏藏医大学,据说条件不够,教育部门不同意。如何让它合格而取得同意,并无具体的“大力扶持”措施。新疆维吾尔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一直由自治区卫生厅管着,只有人头费,没有教育费,能否办成新疆维医药学院,长期无人规...

  • 民族医学的特征、分类及扶持意见(二)

    民族医学的特征、分类及扶持意见(二)

    目前最担心的有三个问题: 第一,民族民间医生的准人问题。 现在民族医的准人由《职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规卡着,主管部门总是把标准定在“医师”水平上,而且由“考试”这个最“公正公平”的横杆挡着。但如果真正实事求是地处理国家大事,可以发现我们的民族民间医生达不到文件规定的“医师”水平,也考不及格。不少乡村医生同样如此。这是因为:①民族医生的水平表现在草医草药知识和一技之长方面,不在西医、中医方面,对他们的&l...

  • 民族医学的特征、分类及扶持意见(—)

    民族医学的特征、分类及扶持意见(—)

    一、民族医学的特征 民族医学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而且有较多的人文内涵。从根本上来说,它属于医学范畴。在世界上,民族医学是各民族的传统医学。在当代中国,民族医学是指中医学以外的各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 民族医学是一种传统文化、乡土文化、草根文化。它的根在民间。茫茫草原,我们的羊群在哪里?在山沟里。浩浩医海,我们的民族医药在哪里?山林草泽遍地都有草医草药的群落和踪迹。我们的祖先正是靠了它不仅活了下来,而且繁衍昌盛。只有眼睛朝下,体察民情,关心民瘼,深入中国社会的底层,才能看到民族医药的客观存在和它的重要价值。...

  • “脾主肌肉”的理论探讨及其临床意义

    “脾主肌肉”的理论探讨及其临床意义

    肾主先天,先天不足则肾精亏; 精血同源,肝 藏血,肝肾同源,精血不足则肌肉筋脉失养而出现 肌肉软弱无力,肾中元气不足则活动缺乏耐力,出 现劳则肌肉无力加重。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肌 肉,脾气虚则肌肉失养,脾之阴血不足则肌肉活动 缺乏耐力,活动后更加无力。因此,脾与肌肉的关 系十分密切 。 《素问·痿论》曰 : “脾主身之肌 肉” ,肌肉的功能活动隶属于脾,肌肉的功能状态 及其变化可以反映脾脏功能的盛衰。本文对脾主肌 肉的内在联系及临床应用举隅进行分析研究,使其 在临床实践中更好...

  • 过犹不及话中医

    过犹不及话中医

    成语“过犹不及”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形容做事过了头,就像没做一样,甚至比没做还可怕。 中医中的致中和 此成语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与道家的“物极必反”“执中”有相同的意思,成为中医学“...

  • 传统中医证素及证素辨证原理

    传统中医证素及证素辨证原理

    传统中医理论对证候缺乏客观化的认识,致使长期以来,中医药学在认识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1]。这为中医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带来了极大不便。多种辨证方法的混乱运用,致使中医临床诊疗出现“以证套症,以病套证”的尴尬局面,都不利于中医学的发掘继承、学术发展、对外交流以及中医标准化的推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医药标准的整体水平,使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受到限制[2]。 证候的诊断标准化、客观化是辨证论治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证素辨证”体系的建立是在继承以...

  • 传统目诊理论及技术的现代应用与发展

    传统目诊理论及技术的现代应用与发展

    目诊是通过观察眼睛各部位的神、 色、 形、 态变化来诊断 疾病的一种方法, 是中医望诊重要组成部分, 肇始于《黄帝内 经》 (以下简称《内经》 ) 。 两目通过众多经络的贯通, 与脏腑 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因而眼睛的生理病理特征是中医诊断疾病 的重要依据, 蕴含大量内在的疾病诊断信息, 且因其简单、 直 观、 易行而备受历代医家青睐。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目诊理论 及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中医目诊的理论基础及实践 1. 目诊的理论积累及临床基石的奠定 《阴阳脉死候》 《内经》首开目诊之先河。 《阴阳...

  • 中医临证思维模式及其临床应用

    中医临证思维模式及其临床应用

    浅谈现代中医思维模式及其临床应用 中医学经历千年的变迁,仍能在现代医疗中占 据重要地位,正是因为古人的智慧赋予了其强劲的 生命力。然而时代日新月异,环境古今变迁,西医 学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发展使传统中医正面临着 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多学科交叉的大环境下,中医 不能固步自封,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把握住时 代赋予的机遇并与时俱进。本文结合临床体会对现 代中医临证思维模式及其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1 应乎四象,以实践为基础 中医思维是象思维 。 《素问·五运行大论》 曰 : “天地阴阳者,...

  • 引火归元的治疗层次及代表方药

    引火归元的治疗层次及代表方药

    “引火归元”是从 《黄帝内经》 “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治疗思想延伸而来的一种治疗原则, 主要针对内伤疾病中属元气虚损、无根之火上浮 者。引火归元的基本病理过程在于元气 ( 原气) 和君相之火两大方面的消长生克矛盾,其治疗目的 在于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即元气运行不失常 度。而体现引火归元治则的方药以六味丸、八味丸 类方为主体,分别对应脾肾亏虚元气不固、阴阳虚 损兼有实邪、阴阳极虚格拒明显等三个层次的病机。 1 命门、元气及相火概念阐释...

  • 中医“肾脑系统”溯源及构建

    中医“肾脑系统”溯源及构建

    中医“肾脑系统”的构建及其现代生物学基 “脑” 作为奇恒之腑, 更多的依存于 “肾藏精” 的功能, 肾中之精是脑生成的物质基础, 而对于中医 “脑” 的认识, 也正是中医 “肾藏象” 学说内涵的延 续和扩展。 现代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一门基础 学科, 主要研究一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 包括 基因、 mRNA、 蛋白质等构成, 以及在特定条件下这 些组分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1] 。 以基因工...

  • 章太炎论医学训诂及章次公拜太炎为师

    章太炎论医学训诂及章次公拜太炎为师

    章太炎先生的医经训诂 章太炎先生读经史及医学典籍很重视训诂。 《制言》第二十五期诸祖耿《记本师章公自述治学 之功夫及志向》说: “年十六, 当应县试, 病未往, 任意浏览 《史》 《汉》 。 及卒业, 知不明训诂, 不能治 《史》 《汉》 , 乃取 《说文解字》段氏注读之。 适 《尔 雅》郝氏 《义疏》初刻成, 求得之。 二书及遍, 已十八 岁。 读《十三经注疏》 , 闇记尚不觉苦。 毕, 读《经义 述闻》 , 始知运用《尔雅》 《说文》 以说经, 时时改文 立训。 自觉非当, 复读学海堂南菁书院两...

  • 基于术数阴阳及气论阴阳探讨阴升阳降的科学性

    基于术数阴阳及气论阴阳探讨阴升阳降的科学性

    天地之道, 阴阳而已矣。 阴阳之理, 升降而已矣 [1] 。 阴阳升降是阴阳运动的基本形式, 根据阴阳的基本 属性, 人们普遍认为阳升阴降就是阴阳运动仅有的 形式。 这一理论长期作为中医的理论依据, 并在中医 学理论的发展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然而很多 现象和理论却证实了阴阳运动的形式远远没有这样简单, 如, 术数阴阳中云雨的形成、 气候的更迭、 水火 的既济、 气血的互化; 气论阴阳中的肝升肺降、 脾升 胃降、 心肾相交、 中医药治则治法、 中医药升降配伍 等。 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都证明了阴升阳降在维持 正常...

  • 王叔和及《脉经》史实再探

    王叔和及《脉经》史实再探

    王叔和及《脉经》史实再探 王叔和著《脉经》 , 全书10卷, 98篇, 1 657条, 9 万字左右, 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上半叶(210年-259 年) 。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 在世界医学史上 有重要影响。 隋唐以后至清代的1 000多年间, 中国、 日本、 朝鲜都曾以政府诏令或律令, 将《脉经》作为 医师考试的必读之书和必考科目。 因此, 《脉经》是 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典籍, 是中医诊断学 (尤其是脉 学) 的经典之作。 目前通行本《脉经》以及有关医学史著作中, 关 于王叔和生平、 著述等记载, 尚存...

  • 《金匮要略》中茯苓的配伍及主治

    《金匮要略》中茯苓的配伍及主治

    1.配桂枝,通阳化气行水、止逆气,见苓桂术甘汤证、五苓散证、苓桂草枣汤证、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证、桂枝茯苓丸证等; 2.配泽泻,淡渗利水、开通水道,见肾气丸证、猪苓汤证、茯苓泽泻散证、当归芍药散证等; 3.配白术,健脾渗湿、利水,见肾着汤证、茯苓戎盐汤证、猪苓散证等; 4.配甘草,健脾化饮、泄满,见茯苓杏仁甘草汤证、苓甘五味姜辛汤证、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证等; 5.配半夏,化痰降逆,见小半夏加茯苓汤证、半夏厚朴汤证、赤丸证等; 6.配薯蓣,补益脾土、输运水津于中,见薯蓣丸证、栝楼瞿麦丸证; 7.配知母,宁...

  • 北斗历法在《黄帝内经》中的应用及意义

    北斗历法在《黄帝内经》中的应用及意义

    历法是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及其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序列的法则,是协调历年、历月、历日和回归年、朔望月和太阳日的办法。所以,用以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被称为“历法”。 生命就是一种过程,人类无法回避、无法违逆、也无法超越。这个“过程”无论是正常状态或者特殊状态,都是用日、月、年等时间单位进行计量的,这就是历法的意义和魅力所在。正因为生命活动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所以《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才应用了5种历法予以计量,其中...

  • 《伤寒论》自愈探讨及实践

    《伤寒论》自愈探讨及实践

    《伤寒论》对疾病的认识是很全面的, 既看到 病, 也看到人; 既看到病邪对机体的损害作用, 又看 到机体自身的抗病向愈能力; 既看到药物治疗之利, 更看到药物有损机体之弊 [1] , 笔者很赞同这种观点, 对 “自愈” 的理论及实践略有所得, 述之于后, 旨在 抛砖引玉。 《伤寒论》中自愈情况分类 1. 自然转归 外感疾病有着自身发生发展的规 律, 经过一个病程阶段后, 病可自行痊愈 [2] , 正如张 仲景所言: “以行其经(此处经应解为疾病周期)尽 故也” 。...

  • 《伤寒论》对《内经》六经理论的扩充及发展

    《伤寒论》对《内经》六经理论的扩充及发展

    《伤寒论》 是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的一部分。 《内经》 成书早于《伤寒论》 , 且在《素问·热论》 有“今 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 [1 ] 的论述, 故伤寒一词首见 于 《内经》 , 而丰富发展于《伤寒论》 。因《伤寒论》 之中 每多杂病, 所以六经辨证可以概括临床诸病。所谓“伤 寒之中最多杂病, 虚实互呈, 故将伤寒、 杂病合而渗之, 此扼要法也” [2 ] 。《伤寒论》 以经络学说为依据, 丰富和 发展了 《素问·热论》 六...

  • 明确病机证素的概念及特点

    明确病机证素的概念及特点

      病机证素的概念   所谓病机证素是指辨识证候的病机要素,能概括体现疾病某一证候的病理特点,是决定证候诊断的基本要素,交叉组合成为证候的名称,也是辨证的基本单元。   病机证素主要包括病理因素、病位、病性等,反映了疾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病理因素常见有风、寒、湿、暑、燥、火(热)、瘀、水、饮、痰、毒等;病位涉及内外表里、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病性主要指阴阳虚实、标本缓急。   病机证素的特点   病机证素可由单一病理因素或两种以上病理因素相互兼夹、复合交叉而成,具有演变、转化的特点。由此构成单一病机、兼夹病机和复...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特点
  • 《黄帝内经》北斗七星知识及其意义

    《黄帝内经》北斗七星知识及其意义

    □ 张登本 孙理军 陕西中医药大学 •在我国古人的眼里,北斗星是与太阳、月亮同样重要的天体,同样与人类的各项活动息息相关, 也必然成为《黄帝内经》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元素。 •《黄帝内经》中的十二辰知识,应用了古代天文学的概念,是在这一时代为了度量日月星辰的循行状态而对特定时空区位划分后计量的表达,是对时间空间区位的规定,有其特定的时间及方位内涵。 •以北斗星的天象配合天干地支等符号运用,不仅纪历方便,更可表明天体运行、季节递嬗、气候变化、地理方位,...

  • 药物肾损害应及早发现

    药物肾损害应及早发现

    抗生素导致的肾损害是由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决定的。肾脏内分布着大量毛细血管,血流量大,直接接触药物机会多。肾脏还具有很强的浓缩功能,能使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肾内高度浓缩,提高浓度更易受到药物毒性作用的伤害。 由于药物引起的慢性肾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非常重要。通常药物所致肾损害的早期症状是用药后夜尿增多、尿量改变,水肿,逐渐出现食欲下降、贫血和高血压等。一旦病人出现相关表现,需及时去医院进行肾脏功能检查。...

  • 聚焦云南中药 村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

    聚焦云南中药 村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

    8月24日,以“产业联合共同发展”为主题的中药源头在行动峰会活动在云南省丽江市召开,包括天士力、同仁堂、广药集团、云南白药等60多家国内知名中药企业共同商讨云南中药科技产业发展问题。 丽江市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现种植21.6万亩药材,4万农户参与了药材种植,力争到2020年达到30万亩药材种植,成为全国最具特色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及贸易集散中心。 会上,丽江市政府与中国中药协会签订了《滇西北中药材战略合作协议》,玉龙县政府和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签订《中药材产业...

  • 血液病的常见症状及体证

    血液病的常见症状及体证

    血液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血液病临床分为三大类型: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血和血栓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血液病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病的临床常见症状及体征有以下几个: 1.贫血。贫血是血液病最常见的症状。贫血一般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尤以面色苍白最为常见。临床多以观察指(趾)甲、口唇粘膜和睑结膜等处较可靠。贫血的严重程度和发展的速度,以及贫血的原因,决定其临床表现的严重性,轻者可无任何感觉,重者可有心血管和...

  • 刘云鹏学术思想传承 中药颗粒方 助力适宜技术普及

    刘云鹏学术思想传承 中药颗粒方 助力适宜技术普及

    近日,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刘云鹏学术思想的月经病研究” 在湖北举行,全省150余名学员参加。 刘云鹏是荆楚“刘氏妇科”奠基人、全国名老中医、首批湖北中医大师。“刘云鹏治疗不孕症四步疗法”、“调肝十一法”、“治疗崩漏九法十一方”等理论被国内诸多教材、参考书录入。 荆州市中医医院将开展传承刘云鹏学术思想系列惠民活动。届时,著名妇科流派传人将为荆州患者诊疗。 (汪振华)...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