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及 第20页

及 第20页

  • 日本汉方医学的成就及“方证对应”

    日本汉方医学的成就及“方证对应”

    [作者简介] 袁冰(1959-),香港现代中医药研究发展中心主任。198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获学士学位。曾就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以“优秀人才”身份移居香港。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用现代科学先进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推进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领域涉及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方法、体质医学、精准医学等领域。著有《中医学现代方法》《整体医学》等理论专著,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自隋唐时代中国传统医学传入日本,日本的主流医学一直与中国大陆一脉相承。到...

  • 中医独特技术筛选与评价的流程及方法

    中医独特技术筛选与评价的流程及方法

    在我国基层和民间蕴含着丰富的中医独特诊疗 技术, 长期以来, 这些技术以其简便效廉、 效果独特 的优势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然而中医独特技术鱼龙 混杂, 存在一些良莠不齐的虚假医药技术 [1] , 同时, 临 床上行之有效的医药技术尚待规范的整理、 评价、 推 广 , 尤其一些面临失传的独特技术; 近年来中医独特 诊疗技术整理、 研究评价与推广逐渐得到关注 [2-5] 。 本研究团队前期在对十省市的调研中提出: 相关技 术适合在基层医疗中应用, 其技术应用与技术主体 的背景密切相关, 应用与评价应分层次、 有重点,...

  • 诗词中的“悲忧”及其蕴含的医学道理

    诗词中的“悲忧”及其蕴含的医学道理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是《诗经·王风·黍离》的第一节,描写诗人看到西周宗庙宫室破坏,黍苗青青、杂草丛生,不禁悲从中来,其忧国忧民之情跃然纸上。忧和悲是常见的情志活动,受传统文化熏陶,我国历史上尤多忧国忧民之士、慷慨悲歌之侠。悲和忧虽是不同的情志活动,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基本相同。 悲忧伤肺时应秋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我尝好...

  • 《黄帝内经》“解结”及其应用初探

    《黄帝内经》“解结”及其应用初探

    “解结”一词来源于《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曰:“用针者,必先查其经络之虚实。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结虽久,犹可解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解结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一种指导思想,通...

  • 诗词中的“仙人杖”及其药用价值

    诗词中的“仙人杖”及其药用价值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这首《忆仙姿》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作品,描写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故事,词牌《忆仙姿》调名本意即吟咏对仙女的绵绵情思。在我国神话故事里,不但有美丽的仙女,更有鹤发童颜、手持仙人杖的神仙。枸杞、仙人杖草、枯笋和仙人掌的某些品种,或因药效非凡,或因形如拐杖,均有“仙人杖”之名。 诗中枸杞寓深意 枸杞是先民最常用的养生品,陆玑《诗疏》曰:“杞,一名苦杞。春生,作羹茹,微苦。...

  • 糖尿病并发症的病机是瘀滞络脉“穷必及络”与临床举隅

    糖尿病并发症的病机是瘀滞络脉“穷必及络”与临床举隅

    近年来,关于络脉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研究,成为学界的热点。王永炎院士等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瘀毒阻络是络病形成的病理基础,指出络脉系统是维持体内稳态的功能性网络,络病是以络脉阻滞为特征的一类疾病,邪入络脉标志着疾病的发展和深化,其基本病理变化是虚滞、瘀阻、毒损络脉。吴以岭院士对络病学进行了长期研究探索,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脉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课题,提出了“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理论框架,初步建立了“络病证治”体系,首次形成了系统络病理论,主编出版《络...

  • 邪之甚者为“毒”毒之本义及毒邪

    邪之甚者为“毒”毒之本义及毒邪

    纵观古代中医医籍,以及现代医学疾病的变化,糖尿病(消渴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不仅是脾肾气阴两虚、痰瘀阻滞的病因病机变化,毒邪也是其中相当重要的因素。 毒之本义及毒邪 在古代医药典籍中“毒”具有多重含义。《周易·噬嗑》曰:“噬腊肉通毒。”孔颖达疏:“毒者,若恶之物。”这里的毒实际上指有害物质。《广雅·释沽二》曰:“毒,犹恶也。”《尚书·盘庚上》曰:&ldq...

  • 诗词中的“书香”及其药用价值

    诗词中的“书香”及其药用价值

    线柳迎风,锦棠媚日,十分春色豪奢。青烟宫烛,飞入侍臣家。瑞霭深笼画戟,寿星照、曲纛高牙。因知是、嵩高华旦,玳宴醉琼花。 翻鸦。新诏墨,闻枢庭召入,已办宣麻。比汾阳福寿,公更穹华。伫看稠青叠紫,书香蔼、桂子兰芽。鸣珂处,西湖路上,接武筑堤沙。 这首《满庭芳》是宋代词人王义山的作品,书香蔼蔼中,一幅诗礼簪缨之家的画卷映入眼帘。在古代,读书是最神圣的事业,书香是最儒雅的香气。书香原指书中夹香草发出的香味,一般认为这种夹草是芸香,还有将麝香、樟脑、墨发出的香气称为书香的,看似五花八门,实则均是治病救人的...

  • 《医学启源》中“风”类方剂及其服药特点汇总

    《医学启源》中“风”类方剂及其服药特点汇总

    易水学派张元素《医学启源》中“风”类方剂服用特点探讨 成于金元时期的易水学派,对中医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以脏腑辨证立法用药,取得了巨大的医学成就。易水学派开山祖师张元素广泛吸收前人经验,确立了脏腑辨证体系与独特的处方用药体系,并十分注重每类方剂的用药护理。中医方剂的用药护理作为中医护理的重要内容,仍需要通过大量文献研究以促进其发展与创新。因此,本研究以《医学启源》中“风”类方剂的用药护理为例,分析易水学派张元素脏腑辨证制方中的用药护理特点,以期丰富与完善中...

  • 太阴经气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太阴经气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王居易教授强调经络与脏腑作用同等重要,临证时不赞同将经络辨证与中医内科八纲、脏腑等辨证思路割裂。脏腑经络一体化是经络辨证的理论基础和临证依据。 •经络气化异常与临床症候表现及经络诊察的异常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这是经络医学理论经络诊察与症候结构分析、辨经、选经、选穴之间的逻辑关系。 经络气化是气血在渗灌脏腑、器官、四肢百骸过程中,通过三焦气化综合完成的物质转化过程,其间伴随着复杂的物质代谢和能量消耗,主要是阴阳、气血之间的互转。而在六经中,每条经络自身所承载或具...

  • 阳明经气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阳明经气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阳明经包括手阳明大肠经及足阳明胃经,以及相关的络脉、经别、经筋、皮部。王居易老师认为,经络的气化与相联属的脏腑气化作用相承,五脏六腑为经络气化提供精微物质基础,决定经脉的生理功能以及病理特征。手阳明大肠经所联属的腑,不仅包含消化道的下部——大肠,还包含上部——食道部分。古代没有“食道”的名称,食道与大肠均具有“传化物而不藏”的腑的特点,古代文献记载手阳明大肠经的20个穴位中有13个穴位都能治疗吞咽困难、食不下、食则呕等病...

  • 黄帝内经 的君臣之礼师生之礼及相关仪式

    黄帝内经 的君臣之礼师生之礼及相关仪式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经典,其中出现了很多君臣之礼、师生之礼及相关仪式,礼仪包括稽首再拜、避席再拜、再拜、燕坐,仪式包括歃血为盟、斋戒及藏书于金匮、玉版等。根据礼仪的等级与全文章节的联系可以看出《内经》对于脉学诊断、经脉气穴、脏腑功能的重视,对于判断《内经》不同篇章的成书时间也起到了一定的佐证作用。 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作为中医学经典,其中出现了很多君臣之礼、...

  • 外伤及感冒易诱发 易误诊为落枕

    外伤及感冒易诱发 易误诊为落枕

    7岁的王亮平时淘气爱玩,一天在学校上课,突然出现脖子疼痛不适,脖子向左侧弯曲,用手将头部板正后又歪过去了,而且转脖子受限。老师很快带孩子到医院科就诊,经询问病史没有脖子扭伤,几天前有过感冒,拍X片检查后颈部寰枢椎(又称颈1、2椎)不对称,医生诊断为寰枢椎半脱位,建议住院进一步治疗。 外伤及感冒易诱发 寰枢椎半脱位,又称寰枢椎紊乱,是寰椎(颈1)和枢椎(颈2)之间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属于中医“骨错缝,筋跳槽”范畴,多见于男孩。由于人体颈椎骨有7节椎骨,第1、2颈椎骨位置最高...

  • 香蕉治咳嗽日久 治痔疮痛苦及大便带血

    香蕉治咳嗽日久 治痔疮痛苦及大便带血

    香蕉在人体内能帮助大脑制造一种化学成分——血清素。这种物质能影响神经系统,给人带来欢喜、安静及瞌睡的信号,乃至还有镇痛效应。香蕉果肉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等,还含有胡萝卜素、硫胺素、盐酸、维生素C、维生素E及丰厚的微量元素钾等。香蕉味甘性寒,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首要功用是清肠胃,治便秘,并有清热润肺、解酒毒等功效。因为香蕉性寒,故脾胃虚寒、胃痛、腹泻者应少食,胃酸过多者最好不吃。 1.治咳嗽日久:香蕉1~2个,冰糖顿服,每日1~2次,连服数日。又取:熟透鲜...

  • 什么是桃胶 食用及药用价值 孕妇能否吃桃胶

    什么是桃胶 食用及药用价值 孕妇能否吃桃胶

    桃胶又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叫“桃花泪”,近年来受到很多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的推崇,被称为“养颜圣品”“可以吃的面膜”“平价燕窝”等,那么桃胶到底能不能美容养颜呢? 什么是桃胶 桃胶是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本草纲目》中记载桃胶“桃茂盛时,以刀割树皮,久则胶溢出,采收,以桑灰汤浸过曝干用”。通俗地说,桃胶是桃树受到外力伤害出现伤口或者被真菌感染时出现自我保护反应产生...

  • 沉疴下猛药 伐病宜峻剂  峻剂的概念类别及临床应用探讨

    沉疴下猛药 伐病宜峻剂 峻剂的概念类别及临床应用探讨

    •无论是峻剂还是峻药,所谓的“猛烈”都是一个定性概念,并无一个量的标准,所指主要是其作用与功效的强度,有力大、势猛、急剧等蕴意。 •为医者选用峻剂绝不能孟浪从事,图快一时而贻害无穷,须始终关注邪正关系、虚实状态、量效比重、风险大小,既要有胆识,还要明利弊、知进退、懂权衡。 峻,本意指山体高耸陡峭,引申义有高大、严厉、猛烈等,由此峻剂的释义为“猛烈的药剂”。在中医学文献中,峻剂的相关记述颇多,所指却因概念不清晰而不尽一致。兹对此加...

  • 赴武汉国家中医医疗队及专家名单(773人)

    赴武汉国家中医医疗队及专家名单(773人)

    专家组 天津中医药大学 张伯礼 中央指导组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刘清泉 中央指导组专家 重症巡查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仝小林 专家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王玉光 专家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李修洋 专家组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苗 青 专家组 广东省中医院 张忠德 专家组 第1批国家中医医疗队 中国中医科学院 黄璐琦 吕 诚 史华新 胡力捷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农家农耕生活生产经验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启迪及意义

    农家农耕生活生产经验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启迪及意义

    •人类的生命活动也和农耕活动一样,必然经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五季)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能够计量时间的历法也必然对人类生命过程进行计量和相关知识的分析。这就是《黄帝内经》建构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与农家一样,十分重视历法在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研究中应用的缘由。 •由于人类生命过程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故而应用了六种历法知识解释相关的医学命题,建构医学的相关理论。 •人类的农耕和医药活动,是为解决民众基本生存和生命救治的两大基本诉求,二者在中华族群的历史进程中,必然在同源、同根、...

  • 虚不受补 是临证中常被提及的一种现象

    虚不受补 是临证中常被提及的一种现象

    •虚不受补是临证中常被提及的一种现象,意指病变过程中表现有虚候,却对纠偏所用的补益之品不能耐受,致使出现诸多不适。 •所谓“虚不受补”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有虚宜补,理所应当;虚不受补,根缘于医,或辨证不准,或补不得法。 虚不受补,是临证中常被提及的一种现象,意指病变过程中表现有虚候,却对纠偏所用的补益之品不能耐受,致使出现诸多不适,如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咽喉疼痛、口干舌燥、口舌糜烂、头晕目眩等。虚而不受补,此有悖于常,必事出有因。兹对此作一粗略分析。...

  • 李中梓《医宗必读》普及中医药 重视“先天”与“后天”

    李中梓《医宗必读》普及中医药 重视“先天”与“后天”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居士,江苏云间南汇(今属上海浦东新区)人。李中梓熟谙儒学经典,深入研读医籍,穷究医理,著述颇丰,尤以《医宗必读》影响深远。 著《医宗必读》 《医宗必读》全书共十卷,从理、法、方、药诸方面阐释治疗手段和临床经验,内容系统规范,百科全书式地构建了中医学的架构,在经典与临床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学知识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书阐释的医理通俗易懂,非学医之人亦可把它当作医学参考书,从中了解医学知识。 在李中梓...

  • 刮痧工具及方法 感冒刮痧主要部位

    刮痧工具及方法 感冒刮痧主要部位

    感冒是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提到感冒,大家可能想到服用药物以抗病毒或杀灭细菌,事实上针灸、推拿、刮痧等非药物疗法防治感冒的效果也很好。这里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刮痧,一种简便有效的防治感冒方法,可自行在家请家人帮忙操作。 西医认为感冒是由病毒或者细菌引起,但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能只看到疾病的一面,而忽略人体本身的“正气”,即抗病能力。《黄帝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所以易感冒,是因为身体抵抗力弱了。最...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