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桂 第12页

桂 第12页

  • 粤桂携手推进基层中医民族医药

    粤桂携手推进基层中医民族医药

    近日,广西基层中医民族医重点专科、中(壮)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启动会议暨广东中医系统对口支援广西基层中医医院启动仪式在桂林举行。广东、广西省区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及中(壮)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代表等450人参加会议。 会上,广东省中医医院、深圳市和佛山市中医医院与对口支援的广西南丹、田东、靖西中医医院签订协议书;广西基层中医民族医重点专科中医妇科、中医骨伤科、针灸推拿科、壮医专科等项目的22个指导单位与80个建设单位签订责任书;中(壮)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与学员代表签订协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甘...

  • 《伤寒论》哪些原文是桂枝汤的适应病证

    《伤寒论》哪些原文是桂枝汤的适应病证

    《伤寒论》中的桂枝汤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方剂,它有五味药组成,配伍有两组,一组是辛甘化阳的药,一组是酸甘化阴的药。辛味的桂枝、生姜祛风散寒,配合甘味的甘草、大枣辛甘化阳,可助卫阳;酸味的芍药,配合甘味的甘草、大枣,可以养营阴,来针对营阴外泄的自汗出。因此具有发汗祛邪不伤正,敛汗养营不留邪的特点,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那么在《伤寒论》的太阳病篇中,有哪些原文是桂枝汤的适应病证呢?   太阳中风 原文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

  • 桂枝法将息“将息”本意

    桂枝法将息“将息”本意

    •“将息”思想是《伤寒论》中的重要思想,但大多医家解释为“调养、休息”的意思。通过学习伤寒原文,认为释为“施行和停止”的意思更为明确。   •“桂枝法将息”的具体内容应为:温服啜粥,温覆微汗,获效停药,未效继服。   “将息”一词,语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桂枝加葛根汤的方后注,其云:“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桂枝
  • 远征女兵 刘桂英的长寿秘籍

    远征女兵 刘桂英的长寿秘籍

      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远征失败,数万名远征军穿越原始莽荒的“野人山”回国,因疾病流行,缺医少食,这短短数百里的丛林之路,竟变成了吞噬将士的死亡之路,由此也写下世界军事史上最悲惨的一幕。而在仅存的走出“野人山”寥寥无几的战士中,竟然还有一位女性。   这位奇迹般活着回来的女兵叫刘桂英,在走过了野人山,走过了数十年劫难重重的人生之后,如今91岁的她依然健在。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当年是什么支撑她走出了“野人山”?又是什么让她挺过了此后人...

  • 袁方 反射疗法 28日百科全说单桂敏袁方视频

    袁方 反射疗法 28日百科全说单桂敏袁方视频

    百科全说 袁方老师介绍通过反射区治疗女性乳腺增生 女性有乳腺增生,她会在好的胸,腋窝这一块有筋索的问题,经常把他抓一抓揉一揉呢,乳腺增生就不会发生了。如果手背有颗粒,慢慢的揉开它。 手掌的根部属于女性的子宫发射区,因为妇性容易得子宫肌瘤和乳腺增生,这主要是气血瘀滞,气血瘀滞在初期呢。在我们手的这个中心呢会发现有的像气泡一样如果长期不注意不推开它的话,它会形成一个白团这个白团就形成了子宫肌瘤。 人体有很多反射区,通过刺激这些反射区对健康、身体都是有一定的好处的,本期就请到拥有40年临床经验的中医医师单桂敏教您通过艾...

  • 百科全说单桂敏艾灸治病

    百科全说单桂敏艾灸治病

    2010.10.27湖南卫视 百科全说 节目 单桂敏、袁方两位老师教你如何通过艾灸、反射区治疗疾病。 单桂敏治疗颈椎“秘密武器”艾灸罐 单桂敏老师18岁开始行医,至今已40年,在此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用艾灸、针刺、导药、放血等中医疗法治疗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补肾调纯阳——小儿遗尿的治疗   针对疾病:小儿遗尿   治疗方法:通常采用悬灸、温和灸或艾灸盒艾灸的方法,取关元、肾俞、外关、三阴交穴。每穴视孩子腹部的大小一般灸10~20分钟,百会、大椎、三阴交灸...

  • 肉桂 花椒 食疗治方

    肉桂 花椒 食疗治方

    << 上一页 肉桂 肉桂又称桂皮,其 主要成分肉桂油含有肉桂醛、肉桂酯、水杨醛、丁香酚等,具有抗溃疡、抗菌、止泻、苯丙烯酸类化合物,还对前列腺增生有治疗作用。 老人夜尿多.肉桂+乳鸽老人夜尿多一般由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所致,肉桂入肾经,补肾阳。将乳鸽一只宰杀洗净,腹内放入肉桂片(掰小块)3 克,蒜末5克、食盐适量,加水同炖至肉熟烂食用。 降胆固醇.肉桂+魔芋+冬笋 肉桂中含有类似胰岛素作用的成分.可降低血糖,清除血中的坏胆固醇。将魔芋 30克、冬笋50克洗净切丝,在开水锅中焯5分钟后捞出,加入肉桂粉3...

  • 中秋节赏桂和饮桂花酒

    中秋节赏桂和饮桂花酒

    中秋节,又称“八月节”,时间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的起源很早,可追溯至初民对月神的崇拜。月圆人团圆,在长期的实践中这一节日被赋予了“全家团圆”的主题,具有了更浓厚的社会学意义。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因此成为千古绝唱。围绕中秋节的活动非常丰富,各地也不尽相同,主要有祭月、赏月、赏桂、求瓜送子、吃月饼和互赠月饼等。 吃月饼和亲友之间互相馈赠月饼,对于体现节日气氛、增强亲友间的联系都是具有一定意义...

  • 中秋赏桂花 喝桂花酒

    中秋赏桂花 喝桂花酒

    又到一年中秋,月亮又到了一年最大最圆的时候,自古,月亮的阴晴圆缺就主导了世间的阴气。月圆时,人体的气血、精、气、神都达到巅峰。每年这个时候,也是钱塘江观潮的好时候。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说到喝桂花酒,就绕不开咱们咱们中秋要赏的桂花了。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

  • 失眠:甘草桂枝糯米粥

    失眠:甘草桂枝糯米粥

    甘草桂枝糯米粥   推荐食材有助于缓解失眠的食材、药材有:莲子、百合、猪心、鹌鹑蛋、葵花子、甘草、何首乌等。   [材料]桂枝12克、炙甘草6克、糯米半杯。   [做法]   1 桂枝、炙甘草用纱布包好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浸透,煎15分钟,去渣取汁。   2 糯米泡洗干净,与药汁一同放入锅中煮粥。 养生指南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温经止痛、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的辅助治疗。中医认为,甘草具有补脾益...

  • 糖桂花

    糖桂花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香飘万里,那清幽的芬芳却不易留住。桂花离开枝头,很容易枯萎并迅速失去香味儿。不妨效法古人,以新鲜的桂花为主料腌制糖桂花,滋味不但香甜,更能将香气长时间地保存下来。   糖桂花的做法很简单:将刚摘下的桂花择拣干净,或用开水烫过晾干,放入干净的玻璃瓶内,一层桂花一层白糖地码好、压实,直至瓶子装满。密闭后放入冰箱内冷藏,直至结晶出糖桂花为止。做甜点或汤品时加上一勺,那独特的桂花香便在舌尖弥漫开来。   糖桂花不但是美味的食材,还有一定的药用疗效。中国...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桂花
  • 食桂圆洋参膏 治气血虚头晕

    食桂圆洋参膏 治气血虚头晕

    食桂圆洋参膏 治气血虚头晕 材料:桂圆肉150克,西洋参50 克,蜂蜜200毫升。 制法:取桂圆肉切碎,西洋参研 粉,与蜂蜜混匀后密封装入瓶中,放 冰箱保存。每次取5克,温开水冲服, 每日1次。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适用 于气血不足型的头晕患者,症见头晕 伴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唇里淡 白,心悸失眠等。 单恒 常饮丝瓜络茶 减轻痛风肿痛 材料:丝瓜络10克。 制法:丝瓜络加水煎煮半小时, 取汁300毫升饮服,每口1次,连续 7日。 功效:祛风通络、抗炎镇痛,并 且可以利尿,能减轻痛风患者...

  • 桂花药食皆可用的人间佳品

    桂花药食皆可用的人间佳品

    它,是一种美美的花儿,有着悠久的历史,有蟾宫折桂的美丽传说,文人墨客痴情追逐,寻常百姓热情运用。嫦娥仙子的广寒宫里有它的倩影,《吕氏春秋》有对它的赞誉:“物之美者,招摇之桂”(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招摇山上的桂树)。桂花在古人的心目中,已成为美的化身。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地聊聊这种美美的花儿。 桂花,因叶脉如“圭”形,故名为”“桂”。纹理如犀,又名木樨,也称丹桂、岩桂,花香浓郁,清香溢远,民间也叫七里香、...

  • 桂枝汤病机是卫强营弱导致营卫失和

    桂枝汤病机是卫强营弱导致营卫失和

    “荣气和”见于《伤寒论》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五版《伤寒论讲义》解释道:“荣气和:荣气,即营气,对比卫阳言即营阴。和,平和、正常,未发生病理变化。柯韵伯说:‘和者,平也。’”引用柯韵伯观点,解释是营阴生理功能正常,即53条营卫不和,本质是卫气生理功能失常造成的。《医宗金鉴》云:“言病有时...

  • 浅谈桂枣 妙用蜂蜜

    浅谈桂枣 妙用蜂蜜

    冬春季节,门诊常常会碰到“上火”的病人,以年轻女性患者尤为常见,或鼻出血,或心烦失眠,或赤带,或月经先期,或痔疮出血,或粉刺,或咽痛喉痹,或口舌生疮等,追问病史,患者往往因惧怕“虚寒”而多食或常服桂圆、红枣等,少数病人甚至几斤几斤地服用,殊不知桂圆红枣虽有益气养血的作用,但性味偏于温热,如非真正“虚寒”体质的患者,多食常服易助火伤阴。 随着现代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饮食上形成精细化高蛋白高糖膳食的特点,且很多人常食用辛辣烧烤等刺激之品,同...

  • 孙桂芝 指导临证遣方用药

    孙桂芝 指导临证遣方用药

    孙桂芝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孙桂芝50余年来始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工作,勤钻医理、治学严谨,经验丰富,配伍法度严谨,疗效显著,深为广大患者所信赖,在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应用药对经验。笔者现将孙桂芝常用药对加以整理,以期指导临证遣方用药。 桔梗、牛膝: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之功。牛膝味苦、甘、酸,性平,归肝、肾经。可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临床上,桔梗与牛膝常被作为引经药使用。孙桂芝指出,临证应擅用引经药,如果使用恰当,可将...

  • 孙桂芝,广安门中医院孙桂芝,西为中用学术思想内涵

    孙桂芝,广安门中医院孙桂芝,西为中用学术思想内涵

    孙桂芝,1937年12月生于山东省,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导师,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博士后传承指导老师,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从医60年来,孙桂芝一直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工作,诊治各种中晚期肿瘤患者80余万人次;参与及主持国家级、部级课题12项,获得国家级、部级、院级科技成果奖12项,荣获中医科学院岐黄奖、唐氏奖,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专著2部。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及实验研究工作,针对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毒副反...

  • 桂中壮族民俗药用防病养生法

    桂中壮族民俗药用防病养生法

    桂中地区,位于广西中部偏北。在 这二万六干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 林茂密,动物繁多,药物资源十分丰 富,给壮族人民的预防保健、药物养生 带来得天独厚的条件。笔者多年行医 于壮乡,发现壮族人民诸多方面的民 俗药用防病养生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节日民俗药用防病养生 1.春节期间,用石菖蒲水浸泡白 馍。制法是:先以糯米蒸饭,熟后舂成 白馍,待白馍冷硬后,放入水缸中,加 水盖过馍面,每50升水加入袋装石菖 蒲100~150克,浸泡。吃时,把白馍捞 出煮糖水或煎吃。 2.二月初一的鸡矢叶糕。制法是: 以鸡矢藤叶100...

  • 桂花还可薰制成桂花茶

    桂花还可薰制成桂花茶

    夜半闻得一阵清香,乃觉时令入秋已久,此时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对于桂花,我有一种特殊的偏爱。 桂花外形平实而不张扬,却拥有世上最纯美最醉人的气息。宋代诗人杨万里《芗林五十咏·丛桂》诗云:“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我小时候,乡下老家的院子里就栽有两棵桂树,一为金桂,一为银桂,常年枝繁叶茂。一入秋,金桂、银桂相继结蕾,小而密集的花粒渐次绽开,幽幽的芬芳也随之变浓。 桂花别名木犀、岩桂、山桂、九里香、秋桂,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桂花味辛、性...

  • 太阴病的病机是“脏有寒”理中丸 桂枝人参汤

    太阴病的病机是“脏有寒”理中丸 桂枝人参汤

    太阴病的病机是“脏有寒”,即脾阳虚弱,寒湿中阻,其治则是“当温之”,即温中健脾燥湿,宜用“四逆辈”,以健脾燥湿、温阳散寒为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刘启廷从医70年,善用经方,现将其临床运用《伤寒论》太阴病温里三方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理中丸 《伤寒论》第396条:“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辨证要点:腹满而吐,...

  • 干姜肉桂香附泡脚暖胃

    干姜肉桂香附泡脚暖胃

    寒邪客胃及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经常表现为疼痛剧烈、畏寒喜暖、得热痛减,或胃脘隐痛、绵绵不断、喜暖喜按等,可用泡脚方来暖胃止痛。 具体方法为干姜15克,肉桂9克,香附18克,良姜15克,艾叶9克,吴茱萸6克,药材用开水浸泡,待水温后用药液浸洗双足,每次20分钟,每日1~2次。 方中药物都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其中,干姜味辛性温,“脾胃学说”创始人李东垣说其“生则逐寒邪而发表,炮则除胃冷而守中”。中医认为其主要有四个作用:通心助阳、祛脏腑久寒、发诸经之...

  • 桂花葛粉羹 葛根粉粥 葛粉饭

    桂花葛粉羹 葛根粉粥 葛粉饭

    桂花葛粉羹 桂花糖5克,葛根50克。先用凉开水适量调葛粉,再用沸水冲化葛粉,使之成晶莹透明状,加人桂花糖调拌均匀即成,甘甜润口,气味芬芳。此羹具有退热生津,解肌发表的作用,适用于发热、口渴、心烦、口舌溃疡等病症。 葛根粉粥 葛粉200克,粟米300克。用清水浸粟米一晚,第二天捞出,与葛粉同拌均匀,按常法煮粥,粥成后酌加调味品。此粥软滑适口,清香沁脾,具有营养机体,升举阳气的功效,适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病症。高血压,糖尿病,腹泻,痢疾患者宜常食之。 葛粉饭 葛粉200克,梁粟米饭500克。先用滚开水将...

  • 胖大海枸杞茶 桂花葛粉羹

    胖大海枸杞茶 桂花葛粉羹

    胖大海枸杞茶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主任 杨小红教授 材 料 胖大海5克,枸杞子10克,麦冬10克泡茶。 功 效 滋阴益肾、明目、解毒利咽。 适宜人群 阴虚内热伴干咳无痰、口干咽燥、咽喉肿痛、视物模糊者。 禁忌证 外感发热、消化不良者不宜。 白果鸡丁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 陈瑞芳主任中医师 材 料 白果100克,嫩鸡肉250克,鸡蛋2个,高汤、糖,绍酒、淀粉,味精、香油,盐、...

  • 记忆中的桂花味道

    记忆中的桂花味道

    进入农历八月,中秋节就越来越近了。北方各种农作物等待成熟,而南方的桂花树香味浓郁,米黄色的小花煞是惹人喜爱。 八月的记忆,无非是清风明月中秋节,而我记忆深处的桂花味道,在这个季节里总是挥之不去。 有一年,我出差去了广西漓江。桂花树是桂林市的市树,使我对桂花树有了更深的了解。桂花树属木樨科,树姿飘逸,四季常青,植物学家经过广泛的调研,将其分为丹桂、金桂、银桂和四季桂群,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据《本草汇言》载,桂花味辛、甘、苦,性温,无毒,对治痰饮嘲咳、肠风血痢等...

  • 桂花飘香 现介绍几则食疗方

    桂花飘香 现介绍几则食疗方

    金风送爽,桂花飘香,宋韩子苍言其“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李清照则称桂花树“自是花中第一流”。因而桂树一跃登上10大名花的宝座,自然是其他类花卉无可匹敌的。桂花的名称很多,因其叶脉形如圭而称“圭”,因其材质致密,纹理如犀而称“木犀”,因其自然分布于丛生岩岭间而称“岩桂”,因开花时芬芳扑鼻,香飘数里,因而又叫“七里香”“九里香”。...

  • 桂花入药妙用多 开胃怡神桂花酒 舒缓心情桂花茶

    桂花入药妙用多 开胃怡神桂花酒 舒缓心情桂花茶

    “虽无艳态惊群目,却有幽香压九秋”,又到秋季品赏桂花的时节。桂花小而貌不扬,却以其芳香之香味名列前茅。入秋之后,金风送爽,桂花飘香,沁人肺腑。 桂花入药妙用多 中医以为,桂花、桂枝、桂皮、桂花子均能够药用。桂花性温,味辛,无毒,入脾、肺经,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止咳化痰、清肿散瘀之成效,适用于痰饮喘咳、肠风血痢、牙疼、口臭、筋骨麻痹等症。桂枝能发汗解表、温经通阳,能治胃痛、肾虚腰痛、牙痛、风湿麻痹、风湿筋骨痛苦;桂皮可温中补阳、散寒止痛,《本草汇言》载:“散凉...

  • 桂圆食疗举例 龙眼肉补气血

    桂圆食疗举例 龙眼肉补气血

    龙眼肉就是我们平常吃的桂圆肉,它不只是食物,还有三种功效: ①补气血; ②安神,治失眠、健忘、惊悸; ③补心脾,治脾虚泄泻、虚肿。 什么是补气血?就是女人吃了气色好。 什么是安神、治失眠?就是容易受惊、心神不安的人吃了心里稳定。 什么是补心脾?就是无端端虚弱、身体不好的人,吃了会精神起来。 中医认为,桂圆肉性味甘温,有补心安神,养血益脾,润肤美容的功效;桂圆肉煮出的汤汁,气味浓郁而颜色发红,不仅可以保合心气,还可以滋补脾血。 另外,桂圆核打粉,烘干后打成粉末留...

  • 茯苓与茯苓饼 茯苓与苓桂术甘汤

    茯苓与茯苓饼 茯苓与苓桂术甘汤

    编者按:大型系列纪录片《本草中国》第二季近日与观众见面。12集内容,51味本草,38首古方,50多位中医大家,40多个病例,记述中国本草,讲述中医故事,让观众在追剧的同时,迷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 大型中医药文化系列纪录片《本草中国2》第一集“天赐”,镜头捕捉到的是天堂村李金如。清晨六点,这位老药工就带好装备,登上大别山采挖茯苓。穿过灌木,走过山涧,他在一株已有枯败迹象的老松树下,用特制的铁钳在周围探查一番,果然有所收获。长长的铁钳深入地下,抽出时粘上了白色粉末状的东西,经验告诉他:...

  • 桂花食用历史悠久 桂花之香

    桂花食用历史悠久 桂花之香

    秋风阵阵,桂花盛开,艳溢香融,天芬仙馥,给清秋平添几分魅力。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桂花的故乡。桂花赋予诗人以灵性,诗人为桂花添光彩。 历代许多诗人神思遐想,把地上的桂花同传说中月宫吴刚伐桂联系起来,赋予桂花美丽的神话色彩。唐代白居易吟道:“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宋人杨万里笔下的桂花出神入化,诗云:“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宋代韩驹在咏桂花的诗中也写道:“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这种月桂相连...

  • 伍炳彩运用柴胡桂枝汤治验一则

    伍炳彩运用柴胡桂枝汤治验一则

    国医大师伍炳彩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其治学严谨,勤求古训,临证善用经方。下文为伍炳彩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头两侧紧束样疼痛验案一则。 方证解析 柴胡桂枝汤见于《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其中发热恶寒、肢体疼痛为太阳表证未解、风寒束表之象,呕吐、心下支结为邪气内传、少阳枢机不利、胆热犯胃之证,太阳表邪未解而又并入少阳,形成太阳少阳并病,而微字说明病症俱轻,柴胡桂枝汤主之,以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取半量合而为...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