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第10页
-
宣肺止咳清热利咽 麻黄桂枝合剂
裴正学从事临床工作55载,先后发表论文80余篇,学术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应用经方治疗肿瘤、肝病、血液病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由他拟定的麻黄桂枝合剂由麻黄汤、桂枝汤合方,再加上川芎、白芷、细辛、羌独活、防风组成。临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神经性头痛、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唇炎、口腔炎、急慢性肾炎等疾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组成麻黄10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川芎6克,白芷6克,细辛3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2克,甘草6克,苍耳子10克,生姜6克,大枣4枚。 用法将上...
-
张仲景使用桂枝汤来调理多病
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首方,后世称之为“群方之冠”。张仲景使用桂枝汤的范围特别广泛,是《伤寒论》中庞大的症候群之一,张仲景既用它治外感病,也用它治内伤杂病。但无论将它用于哪个证候范围,都有汗出、恶风的表现,汗出、恶风就是使用桂枝汤的主症,反映了营卫不和的病机。 什么是营卫不和呢?原来人体内有许多重要的气,如营气、卫气、宗气、肾气等等,它们都是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分子。营气,是主管营养的,所谓营者,营养也,运行于血液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卫气,顾名思义,是保卫人体的气,...
-
麻黄桂枝各半汤治疗“若形似疟”
林某,男,32岁,于1997年8月就诊。患者恶寒发热已5日,每至下午约3~4时许,始恶寒而后发热,体温多在37.5℃左右,入夜可至38.5℃。伴见头疼身困,腰痛,食欲尚可,偶有咳嗽。曾服用抗生素和抗感冒药物,汗出后有所好转,但下午的寒热症状并未减轻。刻诊:精神疲惫,面有赤色,症状如前所述。体温36.8℃(上午),舌苔白滑,脉浮细。分析脉证,为风寒郁表,不得宣泄所致。治以辛温解表轻剂,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 方药:桂枝10g,炒白芍10g,麻黄5g,炒杏仁5g,炙甘草5g,生姜5g,大枣3枚。嘱上午煎服一次,下...
-
黄芪桂枝五物汤适用范围极广
患者元某,女,45岁。2015年7月就诊。诉自觉双肘关节以下桡侧面感觉异常,非痛非痒,莫可名状,部分恶风,无显着汗出,舌质淡胖苔白脉缓。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免煎剂)医治,处方如下:生黄芪30g,桂枝15g,赤白芍各15g,生姜15g,细辛5g,威灵仙9g,大枣15g。2剂,装6袋,每次1袋,每日2次。 二剂而获康复。 辨证思路:患者为中年女人,素常缺少训练,符合“尊荣人,骨弱肌肤盛”的体质特征。就诊时正值盛夏,汗出加吹空调而发病,如《金匮要略》中描述:“疲惫...
-
四逆汤、桂枝甘草汤合方医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衡百川 葶苈大枣泻肺汤、四逆汤、桂枝甘草汤合方医案 宋某,女,58岁。2017年11月25日首诊:患者主诉阵发性胸闷气喘20年,加重1周。近期症状:胸闷气喘,夜间不能平卧,动则加剧,下肢指凹性水肿,怕冷乏力,纳可,纳后上腹胀满不适,无口干口苦,喜热饮,近期夜寐差,舌淡水滑,薄腻苔,脉沉弦弱。既往有风心病20年,曾多次因胸闷心悸气喘入院治疗,近期(2017年01月19日)查心脏彩超提示风湿性心脏病:1.二尖瓣狭窄(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2.三尖瓣反流(大量...
-
中医古代名著《金匮要略》妙方 黄芪桂枝五物汤
中医古代名著《金匮要略》,像一个宝贝匣子,里面装了许多治病的妙方,黄芪桂枝五物汤便是其中之一。该方由5种药物组成:黄芪12克、芍药9克、桂枝9克、生姜12克、大枣4枚,加水煎煮。每日1剂,分3次温服。本方主要治疗血痹,所谓血痹,相当于现代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关节酸痛症等。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黄芪桂枝五物汤还可以治疗许多现代病。 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是颈部长期劳损等原因引起的一种疾病。病情缠绵,时轻时重,颈部和肩背部的肌肉酸、麻木、疼痛,四肢伸举无力,甚至可产生头痛、...
-
桂枝汤合右归丸加减治自觉脊背串热甚时如灼
雷某某,男,50岁,2011年6月28日初诊。患者于半月前患腹泻后,自觉脊背串热,甚时如灼,时串至下肢至足,无汗时热感加重,如有汗出则自觉减轻,且有上午轻、下午重,子夜后自然汗出而热感随退的规律,背热时试体温正常,并有腰痛,便溏,口干不思饮之症。患者两年前曾连续三年患上述症,每次皆数月方愈,病重时常有发冷发热,热重时则大汗出,汗后倦怠无力,甚则卧床不起。日前曾服生地、知母、白芍、地骨皮、鳖甲、胡黄连等清热滋阴药一剂后,上症加重。刻诊:面色萎黄,舌淡,有齿痕,苔薄白滑,脉寸微关尺略见弦滑,沉取无力,按肤无热。...
-
桂枝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附子汤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刘启廷,从事中医70年,对中医经典深入研究,娴熟于胸,善于借经方之精炼、时方之轻灵,临床用药量少效著,直中病所,以简便廉验著称。《伤寒论》是辨证论治的专著,被历代医家誉为方书之祖,临床辨证时每循其法,取方用药,得心应手,疗疾去病,收效卓著。现将学习刘启廷临床运用《伤寒论》中桂枝汤及其类方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桂枝汤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桂枝汤主之。 辨证要点:发热,恶风,自汗,头痛,鼻塞,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
柴胡加龙牡汤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对偶”运用
对偶是文学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也是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的形态分布。对偶现象的广泛存在不仅增强了主观上的美感,同时也反映了事物存在、分布与和谐变化的一般规律。 对偶方是指在病机、辨证、用药等方面意思相对或相近的两个方剂。《伤寒论》作为医学专著,其语言文字并没有刻意使用对偶的手法,但对偶的和谐美却体现在了具体的经方之中。《伤寒论》中对于复杂的病情,常将不同或者相反的且具有可比性的证候总结在一起进行对偶分析,探求它们各自的特性,从而把握其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袁红霞...
-
李今庸运用苓桂术甘汤治验拾零
国医大师李今庸从医近70年,执教近50年。他治学严谨,不仅撰有大量的医学专著,而且在临床上善用经方、时方。笔者在校期间,有幸聆听李今庸教诲,根据临证笔记,对其临床应用苓桂术甘汤经验作初步归纳,尚祈明哲指教。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苓桂术甘汤主之。”本方是主治脾阳式微,寒湿内聚而成痰饮的著名经方,药仅四味,然配伍有度,选药精良,用之得当,疗效确切。方中茯苓淡渗利水,宁心益气;桂枝调和营卫,化气通阳;白术健脾燥湿,温运中阳;甘草...
-
用桂龙咳喘宁胶囊治疗空调病
空调病为夏季常见病,多由于一身大汗直吹空调;或久居空调室内引起。其症状表现为身重困倦、恶心、少汗、口渴、心烦、胸闷、咳嗽痰多等。临床实践发现,用桂龙咳喘宁胶囊治疗空调病,效果显著。 桂龙咳喘宁胶囊由桂枝、龙骨、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牡蛎、黄连、法半夏、瓜蒌皮、苦杏仁等组成,具有镇咳化痰、降气平喘之功效,传统用于治疗属风寒证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或痰湿阻肺证者。临床用以治疗空调病,口服每次3-5粒(每粒0.3克),每日2-3次,白开水送服,小儿酌减,3天为1个疗程。 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郭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