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桂 第6页

桂 第6页

  • 桂枝汤治风疹验案

    桂枝汤治风疹验案

    病例:李某,女,35岁。患者3 年来遇冷风后全身皮肤起丘疹,瘙痒难忍,常易感冒。诊见:面白,全身瘙痒,搔抓后局部起红色痕迹,时搔时消。伴长期腰痛,经常牙出血,畏风,手足冷,舌淡,苔薄白,脉缓微弦。曾用疏风养血,凉血止血之剂未能取效。拟从宣太阳抑郁之气,畅郁达表入手。方用桂枝汤加味:桂枝、白芍各12克,炙甘苹6克,生姜3 片,大枣2枚,制附子(先煎)、浮萍、白术、防风各10克,骨碎补15 克。2剂,初服覆盖棉被,令微微出汗。药后瘙痒大减,腰痛亦轻,继服 2剂,仍时有牙出血,加西洋参、黄 芪、当归、牡蛎、仙鹤草调理月余...

  • 桂枝红花治冻疮

    桂枝红花治冻疮

    桂枝是樟科樟属植物肉桂的嫩枝,性温,味辛、甘,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的功效,在中药里属辛温解表类药。传统上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恶寒、肩背肢节酸痛以及阳虚所致的痰饮、胸痹等症。利用桂枝温经通阳的1功效治疗冻疮,具有良好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取桂枝50克,红花、附子、荆芥、紫苏各20克,加水3000 毫升,煎沸,稍冷却后将患部浸于药液中,每日浸泡3次,每次20~30 分钟;并用药渣糅搓患部,每剂可连用3 天。一般用药10 天以内,红肿、痒痛消失。此法简单、实用,且一般2~3 年内不会复发。...

  • 治银屑病 中药桂枝类方

    治银屑病 中药桂枝类方

      黄煌所著《中医十大类方》中桂枝类方包括24首方剂,主治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桂枝汤证的影子。桂枝汤为“古代的补益剂”、“非发汗方”(《经方的魅力》),“是针对皮肤干枯、舌淡,调理体质的方”,这些描述均提示桂枝类方中的很多方子具有改善皮肤干枯的作用。一些慢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以干燥、脱屑为主,辨证选用桂枝类方治疗,多可获得很好效果。   温经汤   黄煌认为温经汤“可以看作是桂枝汤的加味方”。吴茱萸3两、桂枝2两、生...

  •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荨麻疹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荨麻疹

    患者朱某,男,11岁,学生,于1985年11月10日就诊。诉身痒一月余,西医诊断为荨麻疹,给予多种西药针剂、片剂抗过敏治疗,甚至强的松等激素治疗不效,又服中药数剂亦乏效,遂求治于本院名医朱祥麟先生。 刻下症见:形体消瘦,面黄乏华,身无疹块,但有搔痕,诉每于下午或入暮以后,即遍身发风团疹块,色红痒甚,夜间瘙痒而不能安眠,早饭后则渐渐消失。疲倦影响学习。饮食欠佳,二便尚调,腹不痛,不发热,不恶寒,发痒疹时亦无寒热、无汗。舌质红,舌苔薄白,脉缓。中医诊断为瘾疹(即西医荨麻疹),病因病机为风邪怫郁于肌腠,卫气不畅...

  • 桂二麻一汤快速治愈银屑病刍探

    桂二麻一汤快速治愈银屑病刍探

    有不少银屑病患者在发病之前有感冒发热治疗史——发热时经过口服药物或针剂治疗,症状减轻后1~3周内出现皮损。这类患者属于误治而“表证未解”,类似《伤寒论》中“伤寒表不解……”“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伤寒六七日……外症未去者。”为邪气“郁”而发作银屑病。针对这类问题,可以“从表而...

  • 桂附治冻疮 治疮疖疮痈方

    桂附治冻疮 治疮疖疮痈方

    桂枝、附子、红花、紫苏叶、荆芥各20克,加水3000毫升,煎沸,稍冷后熏洗患处。每日3次,每次20-30分钟,边浸边用药渣揉搓患处。已破溃者洗后可外涂5%硼酸软膏,或1%红霉素软膏等。 长沙市第一医院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罗建忠 献方 治疮疖经验 方法:取丹皮20克,研细粉,加入凡士林100克中调匀,涂敷患处,每日2 次。 主治:疮疖。 吴可非 治疮痈方 处方:梨皮若干,青黛粉少许。用法:梨皮捣烂,掺入少许青黛粉,调匀,外敷疮面。功效:清热解毒。主治疮痈。 陈翔...

  • 推荐花桂酊涂擦治疗冻疮

    推荐花桂酊涂擦治疗冻疮

    冬天的时候,我们在不经意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天气太寒冷而让自己受到冻伤。虽然冻伤不是什么病,可是痒起来的时候,也让人心里难受。而且红肿的地方,露在外面,也让别人、自己也看着不舒服。那么,当出现冻疮的时候,专家推荐花桂酊涂擦治疗冻疮。 方药:取红花200克,肉桂30克,用75%酒精5000毫升浸泡装瓶,密闭放置一个月后待用。 用法:轻度冻疮患者每天涂搽1~2次,重度患者每天3~4次,溃烂者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拭去创面分泌物或用剪刀剪去创面坏死组织后清创,再用双氧水清洗创面,再涂药酊。 评:在...

  • 宣桂琪从食积论治小儿疾病经验

    宣桂琪从食积论治小儿疾病经验

    宣桂琪 ( 1942—) ,男,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 导师、主任中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老师 , “宣氏儿科”第三代嫡系传人,第一批 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 —杭州 “宣氏儿科”流派 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50 余 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学严谨,不断创新,对儿科疾 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儿饮食不节、嗜 食肥甘及不健康...

  • 桂枝汤治汗证效果佳

    桂枝汤治汗证效果佳

      桂枝汤为汉代医学家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方剂,其治疗作用广泛,加减衍化的方剂很多,故有“群方之冠”的称谓。   本方现代用法为:桂枝、芍药、生姜各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个,水煎温服,每日1剂,一般3~5天可愈。此方是治自汗和多汗的有效方剂,能使营卫调和、阴阳调节。   需要注意的是,感冒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黏腻、酒肉等食物。晓华...

  • 桂枝龙牡汤治小儿多汗

    桂枝龙牡汤治小儿多汗

      一般来说,小孩比大人爱出汗。如果排除佝偻病、结核病等器质性多汗,孩子仅在刚入睡时、游戏后出汗多,多属正常的生理性多汗。但如果白天或夜晚入睡后,孩子始终多汗,甚至汗湿头发、衣被,中医认为多是营卫失和之象。   对此,中医有个经典验方,即桂枝龙牡汤。具体方法是:取桂枝3克,白芍9克,龙骨、牡蛎各15克。将上药与大枣2枚、生姜2片共煎,取汁100毫升,于早中晚3次分服,一般5~10剂可见效。此方尤适宜3~5岁小儿。方中桂枝能和阴阳、调营卫;龙骨可入心;牡蛎可入肾,使心肾相交、阳固阴守。...

  • 肉桂外敷治小儿口角流涎

    肉桂外敷治小儿口角流涎

      流涎,常见于3岁以下小儿,尤以未满周岁小儿为多见。中医认为“涎为脾之液”。小儿流涎者,多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由此看来,本病病因有冷、热、虚的不同,病位在脾脏,故有脾冷多涎、脾热多涎、脾虚多涎等。可用肉桂外敷治小儿口角流涎属脾虚有寒者,能取得满意疗效。   取肉桂10克(一次量),研为细末,用醋调至糊饼状,于每晩在小儿临睡前,将药料匀摊于二块纱布上,分别贴敷双脚涌泉穴上,然后用胶布固定,早晨取下,连敷3~5次,基本可愈。但是,此法用于因脾冷多涎有效,若属热邪壅滞则非所宜,...

  • 清晨睡醒遍身汗出 桂枝加黄芪

    清晨睡醒遍身汗出 桂枝加黄芪

      患者张某,女,35岁。于2013年7月9日初诊。   主诉:每日清晨睡醒后约三四分钟,便觉自身闷热,心中烦乱,随即遍身汗出,但汗出量不多,仅周身贴身衣物微湿而已,汗出之后,烦闷随之自动消退。约过15分钟,汗出自止而别无任何不适。该证不分春夏秋冬,如此已7年。患者体型稍胖,平素易感冒,月经、带下均正常,饮食、睡眠亦可,西医检查无任何异常病变。舌淡红胖大伴齿痕,舌苔薄白,脉浮缓无力。   辨证:营卫不和,津液外泄。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加黄芪汤。   组方:桂枝10克,白芍1...

  • 盗汗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盗汗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盗汗为临床常见病症,病因较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核病、糖尿病、垂体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等皆可引起盗汗的发生,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审因论治。中医常见盗汗有阴虚盗汗、血虚盗汗、气虚盗汗等。临床中,阴虚盗汗最为多见,此类患者常伴有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咽干口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治疗选用滋阴降火的方药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如知柏地黄丸、当归六黄汤等。 此外,临床还有一类胆热脾寒兼有水湿内停的患者,亦会出现盗汗症状,治疗可选用医圣张仲景的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147条云:&ldqu...

  • 小儿肺炎小儿心悸眩晕 苓桂术甘汤

    小儿肺炎小儿心悸眩晕 苓桂术甘汤

    马淑霞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小儿五脏病验案5则 苓桂术甘汤源于《伤寒杂病论》,其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1]苓桂术甘汤多用于治疗痰饮病,医圣张仲景常用之作为温阳健脾、化饮利水的基础方,主治...

  • 桂枝汤也善治儿科杂症

    桂枝汤也善治儿科杂症

    桂枝汤作为《伤寒论》的第一首方,向来被视作调和营卫或治疗中风表虚证的方剂。其实桂枝汤的应用远不止此,其柔和的汤色和甜甜的口感,使其在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均有用武之地。 在儿科应用 桂枝汤,《备急千金要方》称其为“阳旦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桂枝汤药液色如琥珀,入口稍有黏糊感,味道甜中略带辛辣,是患儿比较容易接受的味道。其煎煮方法也很简单,一般以水1000ml左右,煎煮取300ml,日3服。笔者经验,一般10岁以上患儿常用剂量...

  • 小儿腹泻桂皮敷脐

    小儿腹泻桂皮敷脐

    小儿腹泻 病是由多种病 原及多种病因而引起的疾病,发病率 较高,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 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单味 桂皮敷脐治疗腹泻患儿,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桂皮适量,研成细粉。治疗时将 患儿脐孔用生理盐水擦洗,将桂皮粉 置于脐孔内稍加压,以填平为度,再 用医用胶布覆盖固定,每日换药1 次。 二、体会 桂皮味辛、甘,性热,能补元阳、 暖脾胃、除积 冷,具有温中 散寒、健脾和胃,促进血气运行的功 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桂皮能保护 血管,改善胃肠循环,刺激胃液分泌, 促进肠粘膜吸...

  • 桂枝加附子汤治疗漏汗证案

    桂枝加附子汤治疗漏汗证案

    方某,女,84岁。因自觉身体发热,汗出如洗、恶风2周,于2018年7月10日来诊。要求开“中药感冒药”予以治疗。患者诉1月前因吹风扇后出现恶寒、发热、头痛、汗出等症状,在我院全科门诊予以“感冒疏风胶囊”“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治疗后,头痛明显好转,但汗出异常,晨起后稍活动即汗湿衣衫,又自行服用“感冒疏风胶囊”,症状未见好转。刻下:动则汗出、恶风、气短乏力、膝关节屈伸不利、小便量少,白天2次,舌淡,苔薄,脉浮而无力等。予以桂枝...

  • 治遗尿 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

    治遗尿 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

      席某,男,11岁,学生,2012年11月10日初诊。   主诉:遗尿不止8年。患者每于夜里12点左右或凌晨5~6点遗尿,羞苦难言,上学住校多有不便。其母代述病情,怀胎时父母体弱,出生后未能以母乳喂养,先天不足,因此身材瘦小,发育不良,抵抗力差,经常感冒。面色青黑泛黄,身冷畏寒,冬日手脚发冷,小小年纪常呼腰腿酸困。其他孩子玩耍时,他则倚物而立,默默不快。稍动则冷汗出,时腹中痛,痛时欲便,恶心欲呕,于晨起感寒时甚,小便频,大便常稀。时不欲饮食,但时又暴食,食后腹胀难消,夜里心烦转侧难寐。   诊为太阴、...

  • 治前列腺肥大 桂枝茯苓丸

    治前列腺肥大 桂枝茯苓丸

      李某,男,68岁,2009年10月7日初诊。小便不畅,时有尿闭五天,曾在医院外科检查,诊断为前列腺肥大。前医治以补肾、利水通淋之品,罔效。诊见:小腹急痛,小便滴沥不畅,精神倦怠,饮食不佳。舌淡苔薄白,脉沉眩。患者前列腺肥大,肥大者即癥块也,当以活血化瘀为治。方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9克,茯苓12克,桃仁12克,丹皮9克,赤芍9克,肉苁蓉10克,川牛膝10克,红花9克,益母草18克,泽兰叶9克。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小便可自行排出,仍欠畅通,前方加黄芪30克,以助气行瘀。再进5剂,药后小便通畅,...

  • 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遗精

    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遗精

      某男,30岁。2009年3月就诊。已婚5年,不育。常年遗精,1月7~10次。甚则看色情描写的书籍或电视即遗精,并有阳痿不举、梦交等。曾服补肾之品上百剂,症状无好转。经人介绍来诊。自述头昏,头重,心慌,气短。查: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阴阳不调,相火妄动。   治则:平衡阴阳佐治相火。   方药: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桂枝45g,白芍45g,炙甘草30g,龙骨45g,牡蛎45g,生姜45g,大枣12枚,知母15g,黄柏15g。7服。水煎留汁600毫升。每次200毫升,日3次。   药毕。遗精次数减少。宗上...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遗精案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遗精案

    □ 刘签兴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患者王某,男,24岁,2014年10月12日初诊。主诉:遗精6月余。病史:患者6个月来频有遗精,多则每2~3日一次,甚则每日必作,兼见神疲乏力,焦躁易怒,健忘易惊,夜寐难安。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治疗无果,故前来就诊。就诊时见:患者面色白光白,倦怠神疲,畏寒肢冷,健忘失眠,腰酸乏力,自诉小腹偶有拘急隐痛,拘急甚时则伴见遗精,精液清冷质稀。舌淡稍胖,苔薄黄,脉细弱,左关弦。 中医诊断:遗精。 辨证:阴阳两虚,精关不固。 治法:调和阴阳,固精止遗...

  • 桂枝加味治疗子宫肌瘤

    桂枝加味治疗子宫肌瘤

    桂枝,温经通脉、散结补虚之要药也。其代表方有《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余常以之加味治疗子宫肌瘤,可收到较好的疗效。方用:桂枝、茯苓、桃仁、丹皮、赤芍、乳香、没药、海藻、昆布、鳖甲、三棱、莪术、炮山甲、泽泻、车前子、水蛭、虻虫、红花、丹参、当归、山慈姑、浙贝、牡蛎各50克。体虚者,加党参、黄芪、紫河车;白带多,加白术、黄柏、土茯苓;出血者加三七、茜草、侧柏叶。蜜丸10克重,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 子宫肌瘤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归于中医的癥瘕、带下、崩漏等病的范畴,溯其本源大多因气滞血瘀所致。方中用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

  • 夏桂成:中医女性生殖节律调节理论

    夏桂成:中医女性生殖节律调节理论

    中医妇科学曾是临床四大学科之一,近百年来中医妇科学发展缓慢。我认为中医妇科学的发展首先要有源于实践的理论的提高与创新。妇科的专业理论已有一定基础,但还很不够,不能满足于一方一法而忽略理论的重要性。 要加速中医妇科学的专科理论系统化、规范化;要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发展宏观理论;要运用现代医学检测方法,发展微观理论;要提高妇科的辨治水平,发挥辨治特色;要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普遍提高妇科人才的素质,重点培养尖子人才;研究应当继承与发掘并重,理论与临床齐驱,一般与重点结合。 夏桂成,1931年出生于江...

  • 早泄咋治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早泄咋治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陈某,男,52岁。2010年4月13日初诊。自述近半年来夫妻同房时经常出现阴茎尚未进入阴道即射精。曾到上海市某三级医院男性科就医,诊为“射精过早症”(早泄),给予西药氯丙咪嗪等治疗近2月,开始三周内疗效尚满意,但随后又不效。刻诊:精神萎靡,头目眩晕,腰膝酸软,少腹拘急,龟头发冷,同房时射精过早。脱发较多,夜尿3~4次。舌质淡,苔白,脉迟细。证属阴阳二虚,精关不固。治宜调和阴阳,固涩精关。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处方:桂枝15克,白芍20克,生姜15克,甘草10克,大枣15克,龙骨5...

  • “枣生桂子汤”可助孕

    “枣生桂子汤”可助孕

      中国人的传统婚礼上有这样一个习俗:在婚床上放一些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意着新人可以“早生贵子”,通过谐音图个吉利。   其实,这个习俗的确有助孕功效。红枣、桂圆、花生、莲子四种食物搭配在一起而成的“枣生桂子汤”,营养互补,相得益彰,对妊娠、产后均有裨益。   具体方法是:红枣10枚,花生20~25粒,桂圆3~7粒,莲子20~25粒。将莲子、花生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5分钟后加入桂圆、红枣,用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炖至花生、莲子熟烂,加入红糖或蜂蜜调服即可。朱本浩...

    精品偏方 2024-03-08 8 0
  • 治产后腹泻 桂枝汤健运脾胃

    治产后腹泻 桂枝汤健运脾胃

      李某,女,31岁,2011年7月初诊。   患者产后18日,腹痛肠鸣腹泻,大便稀溏。周身困倦,四肢清冷,肌肤凉润,食纳不佳。刻诊:面色萎黄,脉缓而软,舌淡红,苔白润。   笔者诊后认为,此患者产后气血双亏,脾胃不足,加之病起于盛夏之时,饮食不节,故致腹泻。此当为时行腹泻,医者习惯用藿香正气散治疗。然病起于产后,恐用正气散表散太过,故用桂枝汤,其发中有收,健运脾胃,振奋中焦,调和营卫。   组方:桂枝5克,炒白芍12克,炙甘草5克,木香10克,神曲10克,砂仁6克,生姜3片,红枣3枚。日1剂,水煎...

  • 痛经欲发作开始时 吞服肉桂末再痛再服

    痛经欲发作开始时 吞服肉桂末再痛再服

    陈女,18岁,2008年3月4日就诊。患者主诉素有痛经,月经来临时持续疼痛1~2天,伴胃脘疼痛、恶心。顷诊经水即将来临,苔薄黄,舌下静脉迂曲,脉细。 处方:肉桂末10克。嘱痛经欲发作开始时,吞服肉桂末2克,再痛再服。 二诊(3月11日):于痛经欲发作时,遵嘱吞服肉桂末2克。疼痛程度甚轻,半小时之内痛经即止,并无胃痛、恶心发生。后因痛未再至,故未再服药。诉数年来再未曾有过此痛经。 分析:痛经虽有多种病机,但似本案单纯痛经者,以胞宫寒凝血瘀为多见。笔者以肉桂治疗痛经和胃痛常...

  • 桂枝茯苓丸是活血化瘀第一方

    桂枝茯苓丸是活血化瘀第一方

    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我用的也非常得手,这是活血化瘀第一方。我们现在讲到活血化瘀总是想到丹参,桂枝茯苓丸的活血效果不知要比丹参好多少倍呢!这张经方应用范围很广,可惜现在只用来治疗子宫肌瘤,这是远远没有用到位呀!古代用桂枝茯苓丸是下死胎的。胎死腹中怎么办?又没有手术,又不会开刀,张仲景就用像兔屎那么大的丸药,让患者吃几粒,吃了以后死胎就会下来,所以这张方又称为“催生汤”,又叫“夺命丹”。 桂枝茯苓丸绝不仅仅是下死胎的作用,它也可以治疗瘀血证。我用得最...

  • 夏桂成中医妇科的首要学术特色

    夏桂成中医妇科的首要学术特色

    夏桂成中医妇科的首要学术特色,首先是调整月经周期节律学说。他深入研讨《易经》,以为月经周期节律的改变首要在于阴阳的消长改变,过分不及的自我调节、胜复的降临,导致生物内部的显著改变。 月经的圆运动周期节律 夏桂成的圆运动周期节律来源于命运学说的理论。在月经周期演化中,由于太极圆运动的循环改变的规则,一月一次的月经周期,必定是阴半月与阳半月所组成。阴半月首要在于阴长,阴的物质基础有癸阴、海阴、精阴、水阴、癸阳。癸阴虚者,轻则归芍地黄汤加减,重则滋阴奠基汤,但必需要加入清心安神和降心气之品;海阴缺乏者...

  • 主治原发性痛经桂辛香草汤

    主治原发性痛经桂辛香草汤

      组成桂枝10克,细辛6~20克,香附10~20克,乳香10克,小茴香10克,益母草2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泽兰10克,延胡索10克,甘草10克。   功能温经通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原发性痛经。   用法于经前7日开始服药,每日1剂,连服7日。   方解痛经临床极为多见,其病位在胞宫,变化在气血,主要是由气血瘀滞,寒湿凝滞,或气血虚弱,肝肾亏损,胞脉失养所致。据笔者临床观察,以气血瘀滞和寒湿凝滞两型最多见,病机的关键在于瘀滞和寒凝,瘀血阻止胞脉,冲任不调,经血不能顺利排出,不通则...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