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 第48页
- 
	
	主治各类消化性溃疡 名医愈溃汤周信有,男,汉族,1921年生,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2010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2015年荣获甘肃中医药大学“特殊贡献奖”。从事中医医、教、研事业80余年,先后出版了《内经类要》《内经精义》《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等著作。 组成:党参20克,炒白术9克,黄芪20克,当归9克,炒白芍20克,丹参20克,元胡20克,三七粉4克(分冲),白及1... 
- 
	
	瘿病(阴虚火旺)散结消肿方药治法贾六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三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西省首届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50余载,擅长治疗感染性疾病与疑难杂症等。贾六金临证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辨证精准,用药得当,疗效卓著。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匪浅。兹举验案1则,以飨同道。 李某,女,23岁,初诊时间2016年1月18日,主诉乏力、眠差2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近2个月来自觉精神欠佳,神疲乏力,睡眠欠佳,心烦不寐,并伴有咽部不舒,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查甲状腺功能,提示功能亢进。为进一步诊治遂来诊。刻... 
- 
	
	消瘰丸加味可治哮喘某女,52岁,因哮喘2月延余诊治。诉每到后半夜便发哮鸣,胸内吱吱响,感觉气短,至天亮经连续咳嗽一阵,咯出白色清亮如凉粉状痰1~2块,咳嗽即止,一天不再咳。至夜又如是发作,连续2月余。余按哮喘、咳嗽数次易方施治月余,毫无效果。遍查所存书报,未寻到相关报道,无奈支其到外地检查。逾月患者又来,诉赴西安某三甲医院,检查花费超万,诊为肺纤维化,带药服后无效,哮喘如故。思考该病例:患者之哮喘,是因痰阻气道,其痰呈白色透亮的固体块状。白色透亮应辨为寒,如水结冰;块状固体,提示为顽痰、老痰。于是突发奇想:“消瘰丸&rd... 
- 
	
	菖蒲消毒饮 本方为贵州名医石玉书名方【组成及用法】 石菖蒲9克,制香附4.5克,紫苏5克,炒枳壳5克,苍术 6克,甘草3克,泡参15克,干姜3克,大枣3枚,葱白2根。水煎日服3次,若作预防,则大锅煎汤分发,不拘时日服数次。 【主治】 四时瘟疫,如流行性感冒,疫毒感冒,流行性脑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或作预防之用。 【解析】本方为贵州名医石玉书名方。凡四时感冒,头痛项强,鼻塞流涕,全身酸痛,发热憎寒或畏风无汗,或有呕逆,舌苔薄白或腻,均宜本方治之。脑炎等流行疫毒,本方之预防意义或较大。 本方类《医学心悟》加味香苏散或... 
- 
	
	感冒头痛鼻塞按摩消除或缓解感冒往往都是因为机体免疫力低下又感受外邪,从而产生一些不适的症状,像头痛、鼻塞等等。通过按摩可以消除或者缓解这些症状和临床表现。 喷嚏鼻涕全清除 首先按揉迎香穴,迎香穴在鼻翼两旁,按住后力量稍轻,两个手指相对向中间用力,鼻子有一定的酸胀感。然后按揉四白穴,四白穴在眼眶下正中下横一个大拇指的距离,操作方法和迎香穴一样。第三按揉风池穴,从耳根下向后脑方向移动,有个窝,窝上面是一块高的骨头,这个窝的位置就是风池穴,按住风池穴位以后向上顶。 头痛、浑身酸痛乏力 这些可以从面部到头部再到背部按摩,一般从面部开始,... 
- 
	
	感冒头痛鼻塞按摩可以消除症状感冒往往都是因为机体免疫力低下又感受外邪,从而产生一些不适的症状,像头痛、鼻塞等等。通过按摩可以消除或者缓解这些症状和临床表现。 喷嚏鼻涕全清除 首先按揉迎香穴,迎香穴在鼻翼两旁,按住后力量稍轻,两个手指相对向中间用力,鼻子有一定的酸胀感。然后按揉四白穴,四白穴在眼眶下正中下横一个大拇指的距离,操作方法和迎香穴一样。第三按揉风池穴,从耳根下向后脑方向移动,有个窝,窝上面是一块高的骨头,这个窝的位置就是风池穴,按住风池穴位以后向上顶。 头痛、浑身酸痛乏力 这些可以从面部到头部再到背部按摩,一般从面部开始,... 
- 
	
	大暑时节人们该如何消暑养生呢?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俗语说"小暑连大暑,热得无处躲",面对高温闷热天气的"烤"验,大暑时节人们该如何消暑养生呢? 化气生津,化湿除烦化气生津 大暑过后,易消耗人体的气津,老幼和虚弱者更易出现头晕、心悸、胸闷、多汗等症状。此时应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李时珍提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意思是喝粥能健脾益气、生发胃津以补虚损。大暑适宜喝荷叶绿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虚弱的人还可以放些淮山药、茯苓等以健脾... 
- 
	
	贝母柚化痰又止咳 香菜消食下气治伤风蜂糖贝母柚化痰又止咳 柚皮配伍川贝,可下气消食、止咳化痰、镇呕止呃、润肠通便。取一个柚皮,洗净后剥去内层的白瓤,将皮切碎,加川贝母10g,适量蜂蜜和饴糖,入锅蒸烂后密闭贮存。每天加少量黄酒内服,早晚各1次,每次1匙。此方主要用于医治老年性咳嗽和气喘。(魏中意) 香菜消食下气治伤风 香菜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之功,适用于伤风、小儿麻疹或风疹透发不畅、消化不良等。取100g大米煮粥,煮至粥熟时下30g香菜末及调味品,再煮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适用于风寒伤风、麻疹疹出不畅等。(... 
- 
	
	张恩树用沙参麦冬汤治消渴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糖尿病。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其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与肺、胃、肾三脏有关,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沙参麦冬汤源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原方由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冬桑叶、生扁豆、生甘草组成,具有清养肺胃、润燥生津之效,主治燥伤肺胃或肺胃阴津不足,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临床上用于气管炎、肺结核、胸膜炎、慢性咽炎等... 
- 
	
	连翘治失眠 樟脑酒消肿止痛 青橄榄治痛风樟脑酒消肿止痛 将两块樟脑碾碎后,用白酒浸泡,酒能活血、祛瘀、止痛,樟脑能通关窍、镇痛消炎。待樟脑熔化后,取樟脑酒涂抹患处,有较好的消肿止痛功效,对跌打损伤、扭伤肿痛、肌肉关节痛,都有较好效果。(韦良渠) 青橄榄治痛风 青橄榄中含有的东莨菪内酯内能有效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通过减少黄嘌呤向尿酸的转化,从而降低体内尿酸的水平,达到防治痛风的目的。将4~5粒青橄榄放入600ml水中,水烧开后改用小火,煮到剩300ml水后,加点蜜糖食用。每周3~4次,长期食用效果好。(洪良)... 
- 
	
	糖尿病 中医太平糖克浓缩丸治消渴病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剧增,除了黄种人具有糖尿病遗传易感性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客观原因外,现代人饮食失衡、过食肥甘、工作节奏快、心理压力大、运动量减少等也是导致糖尿病高发的重要外部因素。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在《黄帝内经》中,消渴病已被视作为一类疾病进行详细阐述。秦汉时期张仲景论述了本病的症状、脉象及治疗方药,将消渴作为正式病名确立下来。隋唐医家明确消渴分型证治。宋金元时期提出了三消分证,并强调了火热在消渴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明清时期提出了阳虚致消说和三消皆本乎于肾... 
- 
	
	糖尿病消渴日久阴损及阳 阴阳双补调糖饮庞国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院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年,专长内科,尤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神经性并发症、中风、头痛、失眠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 组成:淡附片10克(先煎60分钟),上肉桂6克(后下),川桂枝6克,熟地黄30克,山萸肉30克,枸杞子30... 
- 
	
	炎天暑热 借鉴古人的消暑方法炎天暑热,人们忙着开空调,喝冷饮。其实,借鉴一下古人的消暑方法,也许对健康更为有益。 在没有冰箱、更无空调的时代,古人最简单的消暑纳凉措施是摇扇,即使皇孙贵族,想凉快也不过是让丫鬟在旁边不停地摇扇而已。研究表明,摇扇既可送清凉又能健身养性。摇扇使手臂、手腕不断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可防止血压突然升高;摇扇时头部经常活动,对防止颈部骨质增生也有一定作用。 睡眠不好的人,还可以用檀香扇助眠。檀香扇不仅可用其摇动生风,解暑纳凉,而且可以闻其芳香,助眠安神。檀香属于天然香料,对嗅觉神经可产生较强的良... 
- 
	
	糖尿病心肌病之中医病名以“消渴心瘅”为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地丰富和加深,《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中含有约5.5万个与损伤、疾病和死因有关的独特代码。现代医学疾病类别的丰富和疾病谱的变迁,为中医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指出:“要根据现代疾病谱的变化,做出研究策略调整,为诊疗现代疾病作出更大贡献。这是中医药现代化中最核心的任务。”病名是临床实践中最基本的概念,准确的中医疾病名称是推进中医临床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基础,是衔接理论与临床的关键路径,是沟... 
- 
	
	《黄帝内经》消渴病相关概念•《内经》对消渴病证发生机理的认识,主要见之于相关篇论,一是消渴病的发生,与其特定体质有关;二是因为饮食不节。 •《内经》不仅有针刺治疗消渴病证的方法,而且在其全书列举治病13方的情形下,还有一首专治本病的兰草汤方。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中有14篇涉及消渴病,有9个相关病证名称及相关概念,经过对相关原文整合,可窥其明确的发病机理,以及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中唐时期的王焘,在《外台秘要方》中有专章传载,首次提出消渴病的三焦分证以及辅助饮食论治的思路,为后世临床研究该病提供... 
- 
	
	糖尿病肾病为消渴 方选桃仁红花煎化裁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目前周知的病机为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病损及本,致阴阳两虚,并兼瘀血、湿浊等实邪,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脾肾脏。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更迭,肝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日趋明显。 全国名中医李延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尤其长于从肝论治糖尿病肾病,且临床疗效显著。现就李延从肝论治糖尿病肾病思想及经验简述如下,以飨同道。 临证经验 中医称糖尿病肾病为消渴,从肝论治消渴古代书籍早有记载。如《... 
- 
	
	陈士铎关于消渴学术思想探究陈士铎,字敬之,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阴人。陈氏平素好学,广泛访求名医,博采众家之长,治病多奇中,一生著作较多,但大部分失传。陈氏在继承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重视辨证,治法方药均有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广为后世推崇。本文基于《辨证录》[1]、《石室秘录》[1]、《辨症玉函》[1]、《外经微言》[1]中有关消渴的认识,参考《本草新编》[1]中关于药物的详细阐述,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用药特色3个方面,全面分析陈氏关于消渴的认识,以期为消渴病的临床诊治有所帮助。 1 病因病机 1.1 《辨证录》... 
- 
	
	盛夏别让脚“中暑"以热消暑夏日是足部疾病 的高发季节。夏目的高 温不但可以造成人体 肿胀并截留液体,也可 以使足部发生同样的 情况。这就意味着如果 鞋穿得太紧,袜子上沾 有太多的汗水都会使 人的足部发生问题,从 而造成有利真菌繁殖 的环境,使足部发炎。 例如足癣就是一种容 易在温暖环境里暴发 的足病。因此,特别是 对于那些不可能穿着 凉鞋去上班的白领阶 层来讲,更要格外注意 保护自己的足部,尽可 能穿透气性良好的薄 棉袜子。 鞋子对脚的约束 和摩擦会使双脚长出难 看的硬皮,即使用浮石 使劲搓擦也无济于事, 而且只会加快硬皮的增 长。对付硬... 
- 
	
	刘怀珍治疗消渴合肝癖经验消渴、肝癖为中医学病名,分别属现代医学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范畴。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全身代谢障碍的慢性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病毒、药物等明确的损肝因素所引起的以脂肪在肝脏内过度堆积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肝脏疾病,根据病理特征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因二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胰岛素抵抗,故临床上二者常相兼为病。虽然极少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好转,但如不及早干预,即使是轻微的肝脂肪变性和炎症也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 
- 
	
	朱文元治疗消渴验案四则朱文元先后就读于原山东医学院中医系、原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为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主任医师,是峄城区十大名中医、峄城区十佳医生、枣庄市十大名中医、枣庄市十大名医、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善于诊治肝胆病、糖尿病等疾病。从事中医近50年,对中医消渴病的诊治亦是造诣精深,有独到之处。现将朱文元主任医师治疗消渴病案例4则,作简要整理,供同仁参考。 肺胃燥热,阴津亏损案 王某,男,43岁。初诊时间2017年10月12日。主诉为烦渴、多饮、多尿3月... 
- 
	
	高脂血症 行气消脂方解王化猛,1963年出生,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省立医院涡阳分院(涡阳县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师承于国医大师徐经世,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委员等。主编或参编《中医本草之韵》《走近亳州名医》《徐经世内科临证精华》等著作。临床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慢性肝病、疑难杂症等。 组成:白芥子30g,清半夏12g,胆南星10g,炒枳实12g,化橘红10g,茯苓30g,生姜6g,甘草6g。 功能:化痰降浊,行气消脂。 主治:高脂血症、脂肪肝之痰浊凝滞证。症见形体丰满,喜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