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消 第51页

消 第51页

  • 中医养生消暑“良方”中药联

    中医养生消暑“良方”中药联

    到了夏季,天气炎热,空调、游泳、冷饮都成为大家消暑的“良方”。近几年随着中医养生概念的兴起,凉茶也作为一种消暑饮料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凉茶主要由金银花、夏枯草、菊花、槐花、蒲公英、桑叶、甘草、荷叶、黄芩等中草药组成,因“秘方”不同而有所加减。夏枯草、菊花、槐花、黄芩等几味药物合用具有清肝泻火明目之功效。 由中草药组成的凉茶作为药物可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因此很多商家都把凉茶制成可以去火消暑的饮料,凉茶甚至成为了火锅餐桌上的必备品。但凉茶虽好,却并非所...

  • 古代如何消暑?

    古代如何消暑?

    炎炎夏日,古人是如何避暑的呢? 用冰降温。冬天贮存下冰块,夏季取出降温消暑,这种消暑方式最早出现在周代。《诗经》中,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诗句。不过,这种“贮冰消暑”,只有官府才能办到,一般百姓是难以做到。 纳凉器具 汉代出现了一种“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其消暑效果非常可观。《西京杂记》中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不...

  • 入秋药浴消暑热

    入秋药浴消暑热

    虽然已经立秋,但上海的天气还是闷热得很。外出归来之后,出汗不少,痛痛快快洗个澡,则顿时会令人感到神清气爽,浑身舒适。如果这时能在水中加一些中药,不仅会让人更觉浑身凉爽,还有清热祛湿、健肤美容的功效。 中药药浴是根据中医辨证,将中草药煎成汤液,稀释后进行沐浴的一种水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清朝著名外治大师吴尚先在《外治医说》中将药浴细分为洗、沐、浴、浸、浇、喷等,认为内、外、妇、儿、五官科之疾,皆可用药浴法。下面为您介绍几个简单的中药浴疗验方。 痱子 取金银花10克、连翘30克,加水适量煎煮至沸...

  • 调治消化不良药膳

    调治消化不良药膳

      消化不良在西医常见于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等疾病,其属于中医学“泄泻”等范畴,常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外感湿邪等引起,轻症饮食治疗即可见良效。   山药莲子粥   山药10克,莲子10克,薏米30克,大枣10枚,大米100克。同煮粥食用,适用于脾肾虚弱之便溏腹泻。   扁豆薏米粥   薏米50克,白扁豆30克,大米50克。煮粥食用,特别适用于夏季湿阻腹泻。   山楂枣茶   山楂10克,炒麦芽10克,白术5克,大枣10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食积腹胀、腹泻。   山药大枣粥   茯苓...

  • 消除眼袋白扁豆花粥安全可靠

    消除眼袋白扁豆花粥安全可靠

    眼袋是许多爱美女性的一大头痛问题。许多人在受到眼袋困扰时,会直接将问题抛给手术刀,总以为一刀下去就能将眼袋斩杀于无形。其实,许多眼袋的产生是后天造成的,如果你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即使动了手术,眼袋也可能再次出来。 从中医上来看,后天形成的眼袋主要是脾肾虚弱造成的。脾主肌肉,脾虚了,眼睑上的肌肉就缺乏营养,变得松弛,久而久之,眼睑就因为无弹性而下垂。而且脾是运化水湿的,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水湿就会在体内停留,而足阳明胃经的起始处正好是产生眼袋的地方,身体里有水湿,首先会堆积在眼部,眼睛部位的皮肤是最薄弱的,水液堆积后...

  • 治消化不良方五则食疗方

    治消化不良方五则食疗方

    节假日里的暴饮暴食,给胃肠造成了过重的负担,很多人出现消化不良等不适,下面几款食疗方,对缓解因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适有很好疗效。 ●陈皮三仙饮陈皮10克,焦山楂15克,炒麦芽、炒谷芽各10克,沸水冲泡焖10分钟,代茶饮,每服冲2-3次,每日1-2剂,用于腹胀不舒,胃部不适,食欲不振,伤肉食或面食者。 ●橘皮萝卜饮鲜橘皮30克,鲜萝卜500克榨汁,可加少量白糖或冰糖,分3-4次服完,可消食下气、除满消胀。 ●莱菔消食粥取莱菔子20-30克炒至香熟备用。粳米30-100克煮粥,待粥将成时,每次调入炒莱菔子2-6克,再煮一、...

  • 舌尖上的消暑食材

    舌尖上的消暑食材

    盛夏来临,尝试用舌尖上的美食来帮我们消除暑气,或许是当务之急。 凉粉:饭桌最流行的凉菜 凉粉可谓是夏季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凉菜了,简单的材料按照比例就能够做出一道不错的小凉菜! 主料:绿豆淀粉、清水、甜玉米、熟白芝麻、香菜、葱、老干妈、醋、香油、生抽 做法:甜玉米粒剥好,放清水煮下,捞出沥水;1:6的比例配好粉和水,用大火煮开,淀粉水开始变半透明状时,不停搅拌至冒泡后,继续搅拌煮2-3分钟,放玉米粒,拌匀,晾凉凝结后切块,香菜切段,葱切葱花,凉粉放老干妈辣椒油、芝麻油、放一点生抽、醋、葱花、香菜...

  • 所谓消法 消食导滞消痞化积

    所谓消法 消食导滞消痞化积

    所谓消法,就是以消导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导滞、消痞化积等作用,针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的实邪,使之消散的治疗方法,又称消积导滞法。临床上,该法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凡食积、虫积、痞块、积聚、痰饮、瘰疬、痈肿初起等症,均可用消法,目的在于消散脏腑、经络、肌肉的实邪,《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坚者消之”、“结者散之”就是其立法原则。 根据临床具体应用的不同,消法可分为软坚散结、消痰化饮、消食导滞、消水散肿四类。凡因气结、痰湿或血瘀所导致的肿核痞块...

  • 消食化积话芋头

    消食化积话芋头

    芋头,又名芋艿,芋头既是美味食物,又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芋头性味甘、辛、平,有小毒,人大肠、胃经,有解毒、散结、消瘰之功,本品少食可助消化,可治疗消化不良;对已溃或末溃的瘰疬痰核,用本品煮粥,或捣烂外敷,均可获效。 《大明本草》言其“除烦止泄,疗妊妇心烦迷闷,胎动不安”。《滇南本草》言其“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营养分析表明,本品淀粉含量占69.6%-73.7%,蛋白质含量1.75%-2.3%,此外,还含有脂类、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有一定的补益...

  • 几种消暑清热药粥

    几种消暑清热药粥

      炎炎夏日,暑热闷湿,多数人常感不适,食欲减退。现介绍几种消暑清热药粥供参考。   梨粥。将3个梨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后,捞去梨渣,加入大米适量,煮烂成粥,趁热食用可治小儿风热、肺热咳嗽、食欲不振、头昏等症。   冬瓜粥。冬瓜500克去皮除瓤,切成小块,粳米100克洗净;少许熟火腿切成碎米状。取锅上火,放入麻油烧热,下葱末炝锅,加入冬瓜、火腿末、清水、粳米,旺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煮至成粥,以盐调味后食用。此粥清热、养胃、利尿。适用于治疗暑热烦闷、消渴等。   西瓜皮粥。将西瓜皮250克削去...

  • 温胃消食羊肉萝卜汤

    温胃消食羊肉萝卜汤

      主料萝卜500克。   配料羊肉200克,豌豆100克。   调料盐,姜,香菜,醋,胡椒粉,草果,花椒。   制作羊肉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豌豆择后洗净;萝卜切3厘米片见方的小块;香菜洗净,切段。将草果、羊肉、豌豆、花椒、姜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开,移置文火上煎熬1小时,再放入萝卜块煮熟。放入香菜、胡椒粉、盐,装碗即成。加醋少许。   养生功效温胃消食。...

  • 夏季“清凉消暑茶”

    夏季“清凉消暑茶”

      奥运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不少人在给奥运健将鼓舞加油时一边痛饮冰镇冷饮,其实,可以来杯清凉消暑茶代替,既解渴又健康。南京市中医院金陵名医馆教授张钟爱给市民提供一些夏季“清凉消暑茶”。   薄荷芦根花茶   薄荷6克,花茶3克,鲜芦根100克。取水1000毫升煎汤煮沸,薄荷用纱布包煎5分钟,过滤即成。本方甘淡清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对暑热伤气耗液而津乏口干、心胸烦闷者适用,还适用于咽喉痛痒、声音嘶哑等症。   荷叶三鲜茶   鲜荷叶、鲜竹叶、鲜薄荷各50克,茶叶少许,加水...

  • 药粥助肾病患者消水肿

    药粥助肾病患者消水肿

      白菜薏苡粥   用料小白菜500克,薏苡仁60克。   做法先将薏苡仁煮成稀粥,再加入洗净切好的小白菜,煮二三沸,待白菜熟即成。食用时不加盐或少加盐分顿食用。   功能健脾祛湿、清热利尿。   主治急性肾炎之浮肿少尿者。   冬瓜赤豆粥   用料冬瓜500克,赤豆30克。   做法将冬瓜、赤豆加水适量煮粥,不加盐或少加盐,分顿食用。   功能利尿消肿、解毒止渴。   主治急性肾炎浮肿尿少者。   提示慢性肾炎属脾肾虚寒症型者,不宜食用。...

  • 山楂果醋解油腻促消化

    山楂果醋解油腻促消化

    夏天不吃酸,出门打窜窜。增酸减凉是夏天饮食要点。现在果醋很流行,苹果醋更是风靡一时,但是山楂果醋似乎更有吸引力。 山楂果醋中的有机酸可刺激大脑的食欲中枢,促进消化液分泌,起到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的作用。山楂中含有解脂酶,吃了油腻的食物,喝点山楂果醋能解油腻,促消化。 自己制作山楂果醋比较麻烦,可以做点简单的山楂水。买些干山楂片,加水按1:10的比例混合,煮沸后再用小火煮15~20分钟。山楂有一定的降脂效果,血脂高的人可以在煮山楂水的时候加一点田七,降脂的效果更好。需注意,胃酸过多、胃炎、胃溃疡以及反流性胃...

  • 三款食疗汤宁心安神消痰降火

    三款食疗汤宁心安神消痰降火

    雪梨银耳汤 雪梨1只,水发银耳30克,贝母5克,白糖适量。将水发银耳洗净,撕成小片;将雪梨去皮、去子,切成块。将银耳片、雪梨块、贝母、白糖同放在炖盅内上笼蒸30~40分钟,取出,即可装盘食用。此汤可滋阴清肺、消痰降火。 芝麻木耳汤 把黑芝麻10克炒熟,与用温水泡好的木耳一起放在锅里,加水煎煮,可加少许白糖,分几次食用。芝麻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尤适用于大便干燥者。 牛奶鲫鱼汤 鲫鱼一条,牛奶适量,姜10克,葱10克,盐适量、鸡精适量。将鲫鱼剖腹后,清洗干净待用。把鲫鱼放入3成热的油中过油,以去除鲫鱼腥味。加...

  • 夏天解热消暑四养心食物

    夏天解热消暑四养心食物

      夏天是阳气最旺盛季节,五行中属火,对应的五脏是心,因此心火易旺盛,耗气伤阴,导致脸部红热、心浮气躁、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等情形,也是最容易感到疲倦、乏力的季节。   常吃以下四种养心食物,可清热泻火,但常吃易伤体内阳气,建议一周吃2~3次,另体质寒凉、脾胃虚弱如手脚冰冷、易腹泻者,不适合吃。   润肺滋阴莲藕   功效:性味甘寒、可清热止渴、润肺滋阴。   这样吃:先取0.5钱莲子心,加600毫升水先大火煮滚,再加30克莲藕并切小块,以小火续煮10分钟,最后加入半颗去皮并切小块的水梨,酌量加冰...

  • 夏季消暑食疗方

    夏季消暑食疗方

    1.绿豆丝瓜花 做法:绿豆60克,鲜丝瓜花8朵。用清水一大碗,先煮绿豆至熟,捞出豆,加入丝瓜花煮沸。温服汤汁。 功效:清热,解暑。治夏季气温酷热引起的中暑。 2.红糖绿豆沙 做法:将绿豆煮烂,捣碎如泥,再以文火煮至无汤,加红糖调味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常食用解暑清热,有除烦解渴之功用。 3.海带冬瓜豆瓣汤 做法:将海带和蚕豆瓣用香油煸炒,然后加清水烧煮,待蚕豆煮熟时,再加冬瓜烧至九成熟,即可停火出锅。 功效:消暑利尿。治中暑头昏、头痛、烦渴。 4.冬瓜汁 做法:将冬瓜洗净,切成碎块,打成汁饮服...

  • 食物助肠胃消化

    食物助肠胃消化

    过节难免贪食,肠胃常常消受不了,饭后吃以下食物可以有助肠胃消化。 餐后一个核桃解腻 如果餐桌上油腻食物较多,餐后吃一个核桃大有裨益。借助核桃中的特殊氨基酸,减少高脂肪对动脉血管的损害,保持动脉的柔软与活力,防止硬化。尤其可贵的是核桃较橄榄油更胜一筹,不管你的胆固醇水平如何高,核桃仁都能帮助保持动脉的柔软和弹性。 烧烤后吃一只梨 韩国科学家调查发现,进食煎烤食品后吃一个梨,不失为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煎烤类食品经过烟熏火燎,产生较多的苯并芘等致癌物,而梨尤其是梨汁含有的抗癌物丰富,可以消除或排除致癌...

  • 消暑祛热食疗方

    消暑祛热食疗方

    绿豆丝瓜花 绿豆60克,鲜丝瓜花8朵。用清水一大碗,先煮绿豆至熟,捞出豆,加入丝瓜花煮沸。温服汤汁。 【功效】清热,解暑。 红糖绿豆沙 将绿豆煮烂,捣碎如泥,再以小火煮至无汤,加红糖调味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常食用解暑清热,有除烦解渴之功用。 海带冬瓜豆瓣汤 将海带和蚕豆瓣用香油煸炒,然后加清水烧煮,待蚕豆煮熟时,再加冬瓜烧至九成熟,即可停火出锅。 【功效】消暑利尿,治中暑头昏、头痛、烦渴。 扁荷粥 白扁豆50克,冰糖30克,鲜荷叶1小张,大米50克。锅内加水三碗煮白...

  • 女性生殖阴阳消长转化的调节功能

    女性生殖阴阳消长转化的调节功能

      “心、肾、子宫生理生殖轴”,是江苏省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夏桂成根据长期临床实践,以及推导阴阳运动的太极八卦理论得来。   所谓心者,君主之官,是脏腑经络的主宰者,同时包括脑(脑为元神之府)。肾者,为生殖之本,天癸之源,阴阳之宅,生殖之精卵亦来源于肾。子宫者,为女子所独有的器官,生殖的主要脏器。   夏桂成认为,子宫之排经、受孕、分娩,肾之分泌天癸、精卵,均与心脑神明有关,特别是女性生殖方面阴阳消长转化的主要调节功能必须在“心肾子宫轴”的纵横反馈作用下形成...

  • 消食积经典方药——保和丸

    消食积经典方药——保和丸

    保和丸是一剂经典方药,主要有消食、导滞、和胃等功效。无论成人、小孩都适用。成人主要由于暴饮暴食、过食油腻、饮食不节造成食滞、小孩主要是因为消化功能弱,或偏食过度,出现食欲减退、咯痰、大便秘结,甚至胃腹胀痛、恶心呕吐、舌苔厚腻等症状。 保和丸不寒不热、药性平和,是常用的非处方药物。用法与常见用量:口服,水丸一次6-9克,大蜜丸一次1~2 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值得提醒的是,保和丸虽是一剂药性平和的经典药,但它的服用也有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食过凉、过甜、过油食物,宜减少食肉量,以免加重痰湿食滞;孕...

  • 消忧思郁怒精神苦闷 双花西米露

    消忧思郁怒精神苦闷 双花西米露

      忧思郁怒、精神苦闷是导致气血郁结的原因所在,主要表现为多数人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舌淡红、苔白、脉弦等。双花西米露中,玫瑰花化瘀解郁,茉莉花主温脾胃,利胸膈,西米温中健脾。阳陵泉亦可用于治疗与肝相关的病证。   很多人都觉得不理解,《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怎么说也是贵族小姐,可她为什么总是这样愁肠百转,泪水涟涟呢?实际上这是身体原因造成的,虽然在整部《红楼梦》里才看到了林黛玉一个,可实际上这样的人非常多。这类人在体质分类上,就属于气郁质类型。   ...

  • 夏日对弈消暑热

    夏日对弈消暑热

    下棋是一种千变万化、奥妙无穷的休闲娱乐活动。夏季下棋,静静地坐在清凉世界里,陈兵交锋楚界,鏖战于围棋盘上,运筹作战,把暑热抛到九霄云外。人们在对弈中全神贯注,想的是获取胜利,夏日的烦躁情绪尽失,心境便会好起来。 棋类活动,能够解除郁闷,愉快心情,开发智力。弈棋时心神集中,意守棋局,神清专一,杂念尽消;或谋定而动,谈笑风生,以决胜负,乐在棋中。当一举势成,则心中亮快;一着失误,牵动全局,又紧张分析,专意谋略。神情有弛有张,心潮一起一伏,客观上起着调节之功。下棋能锻炼思维,开发智力。在棋盘上,两军对垒,行兵布...

  • 消食化积良药 红曲蜕变的神奇

    消食化积良药 红曲蜕变的神奇

    正在江苏卫视黄金档热播的大型中医药纪录片《本草中国》,以“本草”为切入口,以温暖真实的视觉力量挖掘和记录隐遁的中医药故事。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主任中医师施仁潮善用本草,对中药文化、历史也感悟颇深,现让我们在他的带领下,从一位中医的视角走入神秘传奇的中药世界,跟随《本草中国》步伐,在看本草故事的同时,领悟中医中药的养生奥秘。 在大型中医药文化系列纪录片《本草中国》第一集中,桐庐老药工王良春展示了红曲的制作过程。老人淘米,浸米,蒸米,再调上红曲母,依靠曲的发酵,让普通米饭蜕变成一味神奇的中...

  • 养生食疗 产妇巧消色斑

    养生食疗 产妇巧消色斑

      怀孕和分娩会使产妇的面部和身体发生巨大变化,如脸上会长出色斑影响美观等等。其实只要悉心呵护,就能让身体尽快休整,迅速复原。      孕妇产后易长斑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中医美容科教授赵利华介绍,产后面部色斑以鼻尖和两个面颊部最突出,且对称分布,形状像蝴蝶,也称为蝴蝶斑,它是由于怀孕后胎盘分泌雌、孕激素增多而产生的,也叫妊娠斑。因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孕妇色斑情况各不同。   赵利华表示,生产后体内雌、孕激素分泌大多可以恢复到怀孕前的正常平衡状态,大部分人脸上的斑会自然减轻或消失。一旦产妇出现了面...

  • 节后消食饮

    节后消食饮

    三鲜饮:鲜山楂20克、鲜白萝卜30克、鲜青皮6 克、冰糖适量。将山楂、白萝卜、青皮洗净切丝,共入锅加水适量,用旺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煮20分钟,弃渣取汁后,加入冰糖即可。饭后代茶饮用,具有健脾行气、开胃助消化、散结消滞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节后出现的腹胀、饮食乏味等症。 麦楂饮:麦芽10克、山楂6克、红糖10克。麦芽除去杂质炒黄,LU楂炒焦。将以上两味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放红糖即可,分3次在1日内,饮完。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和胃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节后食积停滞、厌食等症。 (郭健洪)...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消食
  • 消石化积鸡内金

    消石化积鸡内金

      鸡内金味甘,性平,归脾、胃、膀胱经,有消石化积、消食健脾、固精止遗等功效。主要用于泌尿系结石、胆结石,小儿脾虚疳积、食少泄泻,肾虚遗精、肾虚遗尿,以及饮食积滞等。下面介绍几则鸡内金治病验方。   鸡内金散:用于治疗肾结石、泌尿系结石之尿急尿频,或尿中有沙石而见尿痛、尿血,亦可治疗胆结石。制法:鸡内金适量烘炒后研细末,用温开水冲服,或适量加糖调味,成人每次1.5~3克,小儿量酌减,每天3~4次。   鸡内金粥:用于治疗饮食积滞,腹胀纳差,或小儿过食生冷,或脾胃虚寒,食少泄泻。制法:鸡内金10克,干姜5克。水煎取汁...

  • 消暑解渴 苦荞茶四种饮法

    消暑解渴 苦荞茶四种饮法

    又一年的夏季已来临,各种消暑解渴的饮品也将粉墨登场。在常人心目中,消暑解渴的第一饮品当属绿茶。绿茶清汤绿叶,最宜消暑。但是,有些体质虚寒、年老体弱者不宜多饮绿茶,不妨试试另一种适合夏季饮用的健康饮品——苦荞茶。 苦荞麦是自然界中不可多得的药食两用作物,属蓼科双子叶植物。苦荞麦喜凉爽,耐瘠薄,多生长在高寒山区,籽粒供食用。有黄苦荞与黑苦荞之分。其中黑苦荞有黑珍珠之称,营养价值极高。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渣秽,有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

  • 治消化不良食疗方四则

    治消化不良食疗方四则

    节假日里的暴饮暴食,给肠胃造成了过重的负担,很多人出现消化不良等不适,下面几款食疗方,对缓解因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适有很好疗效。 方一:陈皮三仙饮陈皮10克,焦山楂15克,炒麦芽、炒谷芽各10克,沸水冲泡焖10分钟,代茶饮,每剂冲2~3次,每日 1~2剂,用于腹胀不舒,胃部不适,食欲不振,伤肉食或面食者。 方二:橘皮萝卜饮鲜橘皮30克,鲜萝卜0.5公斤榨汁,可加少量白糖或冰糖,分3~4次服完,可消食下气、除满消胀。 方三:莱菔消食粥取莱菔子20~30 克炒至香熟备用。粳米50克煮粥,待粥将成时,每次调入炒莱菔子2...

  • 秋燥 细辨温凉分而治之 秋乏 四招加以消解

    秋燥 细辨温凉分而治之 秋乏 四招加以消解

    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入秋后,随着气候的变化,人体可产生诸多不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秋燥、秋乏、秋愁三大主症,对此,人们应该采取必要措施,积极应对。 秋燥/细辨温凉分而治之 燥为秋天的主气,其中初秋有夏日之余热,天气晴暖而干燥,燥与温热结合,称为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久晴无雨,气候干燥,天气逐渐转凉,燥与寒结合,称为凉燥。燥邪为患有两大特点,一是燥邪干涩,易伤津液。二是燥易伤肺。 入秋后,可根据气候变化,按照“减辛增酸”的原则,通过饮食对秋燥进行调治,主要是多进食...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