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 第128页

用 第128页

  • 来自张琪实践的用药配伍经验

    来自张琪实践的用药配伍经验

      国医大师张琪从医60余载,崇尚经典著作,吸收各家之长,精于辨证论治,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肝肾病、冠心病等。著有《脉学刍议》、《张琪临证经验荟要》、《张琪临床经验辑要》等。笔者通过学习有关著作,现总结其用药配伍特色经验如下。   理论研究重实践   张琪认为:伤寒与温病同是外感病,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发展,无疑可以统一。如果能撰写一部外感病专著,熔各家学派之特长于一炉,将是对中医治疗急性热病的一大贡献。辨证必须认识证和辨证的涵义,证要标准化、规范化,临床要抓主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发热有三阳合病、伏邪...

  • 食用鲜花成为饮食潮流

    食用鲜花成为饮食潮流

    鲜花在促进人体保健、调节养颜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如今,食用鲜花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饮食潮流。 菊花:养肝肾、抗衰老 菊花品种繁多,在我国能入馔的菊花主要是杭菊、滁菜中的白菊花和黄菊花。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菊花轻身耐老”的记载。据现代研究分析,菊花中主要含有腺甙、氨基酸、胆碱、黄酮类和微量元素等成分。菊花入馔主要有养肝肾、利头目、抗早衰、悦颜色等功效,且滋味鲜甜,气味清香。 【菊花红枣粥】红枣30克,粳米100克,杭白菊15克,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共煮粥。...

  • 用榴莲给病后 产妇补养身子

    用榴莲给病后 产妇补养身子

    榴莲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水果之王”之称,在民间有“一只榴莲三只鸡”的说法,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类、维生素C以及钙、铁、磷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相当丰富,对机体有很好的补养作用。在“榴莲之乡”的泰国,经常用榴莲给病后患者、产后的妇女补养身子。 身体虚弱者食用榴莲,可补充身体需要的能量和营养,收到强身健体、滋阴补阳的功效。榴莲性热,可以活血散寒、缓解经痛,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榴莲还能改善腹部寒凉、促进体温上升,是寒性体质者...

  • 羊肉温热 寒冷天气食用

    羊肉温热 寒冷天气食用

    羊肉温热,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维生素等,可补阴壮阳、补虚劳、益气血,尤其适合寒冷天气食用。 山药羊肉汤 用料:羊肉500克,山药150克,姜、葱、胡椒、绍酒、食盐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姜葱洗净用刀拍破备用;淮山片清水浸透与羊肉一起置于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将其他配料一同投入锅中,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至熟烂即可食之。 功效:补脾胃,益肺肾。 当归枸杞炖羊肉 用料:当归15克,桂圆10克,枸杞15克,羊肉500克。 做法:羊肉...

  • 食用蕈类的独特食疗功效

    食用蕈类的独特食疗功效

    蕈类是大型的、高等的真菌类植物,其中有多种是可以食用的。我们常见的香菇、松菇、草菇、柳蘑、猴头菇、木耳、银耳等都属于食用蕈类。食用蕈类不仅具有独特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具有独特的食疗、药用功效,是非常重要的药食同源佳品。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食用蕈类的独特食疗功效。 香菇——抗病毒中医认为,香菇性平,味甘,具有益胃健脾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香菇中含有一种干扰素诱生剂,能干扰病毒的蛋白质合成,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香菇中含有的多糖物质,能促进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增殖和杀伤作用,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

  • 女性产后辨证施治用药膳调理

    女性产后辨证施治用药膳调理

      女性产后往往出现身体虚弱、贫血、恶露和身体疲惫等症状,此时,如果辨证施治用药膳调理,可有利于产后身体尽早康复。   黄芪陈皮粥   用料:黄芪30克,陈皮末3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与用法:黄芪水煎3次,去渣取汁,同粳米共煮为粥,再加陈皮末稍煮,然后加糖。每日1次,连食5~7天即可。   适应症:黄芪擅补气固表,为补脾益气主药,又长于温运阳气,为利水消肿佳品,而陈皮也能理气调中。食用本粥后,可疗产后气虚型恶露(恶露色淡红,质稀,时觉疲倦头晕)。   海参牛肉汤   用料...

  • 实用南瓜保健验方

    实用南瓜保健验方

      我家后院是片空地,荒了多年。去年春天,我闲着无事,就索性把它开垦了出来,变成了一方菜园,种上极易生长的南瓜。我最初的想法是弄块菜地,一为休闲,二为健身,三为亲近“地气”。没想到,种上南瓜后,我竟然迷上了南瓜,且以普普通通的南瓜为食材、药材,做起了南瓜保健文章。   种上南瓜后,我就开始变着法地“研究”南瓜。这一上心居然发现普普通通的南瓜有着极多医疗保健作用呢。   老公经常牙疼,一疼起来就吃不下饭、喝不下水。我把南瓜根和猪肉一起煮,然后切片给他吃,只吃...

  • 用药之妙在于辨证方是随证

    用药之妙在于辨证方是随证

      老师常言用药之妙在于辨证,方是随证而出的。何时该用何药,该取何方;面对一个病人,该从何入手,首方如何,之后该如何接方都是讲究策略的。   见老师治过一早泄案例,案中病人于初诊时即表现为一派虚象,脾气虚、肾阳虚。然而湿象亦很明显,纳差,舌苔白黏腻。考虑到虚不受补,老师于首方中仅取苍术9克以运脾,待得脏腑功能恢复,方依次加入白术9克,党参6克,人参6克,熟地9克以补虚。之后,老师有言:“先医非不知辨证,乃不明用药次序,故病难愈尔。”   笔者喜读叶天士之书,每被其用方之精炼,用药...

  • 中医治病辨证用药量字

    中医治病辨证用药量字

      近日有人撰文提出“药量是中医疗效的生命”(《健康报》2013年3月13日),中医治病辨证用药应该在理、法、方、药后加上一量字。认为“疗效平平责之‘量’”,将中药在方剂中的用量与疗效的关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的确,临床疗效是中医的生命,而中药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举足轻重,至关重要。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用量往往是比较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确定中药用量的因素太多,在确定使用中药在处方中的剂量时,既要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如季节的春夏秋冬,...

  • 小儿宜一周食用两次鸡血

    小儿宜一周食用两次鸡血

    中医认为,吃什么补什么,小儿气血生成非常重要。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医师江涛称,小儿可以每周食用两次鸡血。 江涛表示,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鸡血性味咸平,能益血补虚、活血,小儿多食用,可以补充气血,帮助身体发育。 江涛介绍,小儿食用鸡血一般可做成鸡血粥或鸡血汤,鸡血比猪血更容易让身体吸收。...

  • 老中医方和谦配伍用药经验

    老中医方和谦配伍用药经验

      国医大师方和谦(1923年-2009年),生前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从医60余载,幼承家训,勤于治学,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尤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及肝胆系统疾病有独到之处。专著有《北京市流行性乙脑炎治疗纪实》、《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方和谦》等。笔者通过学习有关著作,现将其用药配伍经验总结如下:   潜心伤寒重扶正   方和谦对《伤寒论》、《金匮要略》进行考据求源、引经据典的研究,每篇都有撰写的讲稿。他认为中医只有在深刻领会仲景学术的基础上,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 时下萝卜 药用价值

    时下萝卜 药用价值

    时下,正是萝卜上市的季节。萝卜不但营养丰富,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萝卜味甘辛、无毒,化积滞,解酒毒,散淤血。 进食萝卜有消食、顺气、化痰、止咳、利尿、补虚等作用。民间一些验方中常用萝卜内服外用治疗多种疾病。 扁桃体炎取鲜萝卜汁100毫升,加甘蔗汁100毫升,调匀,以温开水冲服,每日2~3次,能消炎解毒。 哮喘取萝卜汁300毫升,加蜂蜜30毫升,加温开水调匀服之,每次服100毫升,每日3次,具有润肺定喘之功效。 高血压头晕取萝卜汁150毫升,加红糖50克调匀,每日两次...

  • “地道药材”的运用思考

    “地道药材”的运用思考

      近读由中药专家金世元先生主编的《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以下简称《传统鉴别经验》一书,对“地道药材”一词的运用略做思考,与大家商榷。   金世元在《传统鉴别经验》自序中对地道药材的定义是:“地道药材”是我国历代医家经过千百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并被医药界所公认的品种。诸如:怀山药、杭白芍、广藿香等“地道药材”真优品种,以期达到质纯效宏的目的。因此,不同中药材的生长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许多植物药材的生长年限、采...

  • 研究清宫医案中时方的应用

    研究清宫医案中时方的应用

      时方是相对于经方而言,实寓时下之方、时令之方之义,又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时方,概指唐宋以后的方剂,率多历代名家名方。狭义时方,一般指金元以后医家创制的方剂,尤以温病学家所创制方剂为代表。前者如《千金》温胆汤、《局方》藿香正气散;后者如吴又可之达原饮、吴鞠通之桑菊饮等等,不胜枚举。从方剂学发展史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诊治范围,时方方剂都远远超过经方方剂。   研究清宫医案中时方的应用,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不少唐宋金元时期的时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方剂,如温胆汤、犀角地黄汤、香苏散、泻白散、清暑益气汤...

  • 甘草的用法影响了甘草的应用

    甘草的用法影响了甘草的应用

      甘草古称国老,笔者总结其核心功效为“缓”,分别言之,为:缓虚、缓急、缓激、缓毒。《伤寒论》所载110多首方剂中,有70首用到了甘草,足见其临床使用之广泛。但是目前甘草的用法影响了甘草的应用。   目前临床使用甘草,多用“蜜炙甘草”。这种用法的依据是什么呢?一些临床工作者会认为依据在《伤寒论》。而事实上,《伤寒论》中使用的“炙甘草”,与后世的“蜜炙甘草”完全是两回事。“蜜炙”之后增壅滞之...

  • 血精症 简便易行的常用方

    血精症 简便易行的常用方

      现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常用方以供选用。   鲤鱼汤:鲤鱼1条(200~500克),胡椒、小茴香、葱、姜适量。将鱼洗净放水适量煮汤,熟后加入调料。吃鱼喝汤。每周2次,连续服用3周;此方有清利湿热之功,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血精。   猪肾煮黑豆:猪肾1对,黑豆500克。将猪肾洗净,剔除臊筋,和黑豆加水同煮,煮至豆熟不烂为度,猪肾食用,并将黑豆取出晒干武火微炒,嚼食黑豆,每天30~60克,半月为1个疗程。有补肾益精之功,用于肾虚不固引起的血精。   鲜藕粥:鲜藕5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两者同煮成粥,...

  • 调和阴阳用建中

    调和阴阳用建中

      张某,女,42岁,2006年6月15日初诊。双膝关节及小腿部冷酸痛5年,夏季加重,进空调房间必穿长裤,受凉后疼痛加重伴抽搐、麻木不仁、挛急感、痛按则止。既往有慢性胃病7年余,冬常吐清水,腹部喜温喜揉喜按。多次予以中草药治疗,效果不满意。时于夏季,症状反复,苦于其病。患者现神清,神疲怠倦,口干咽燥,喜热饮量不多,饮食一般,大便偏溏,双下肢冷痛无力,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此为阴阳两虚。治拟调和阴阳,予以小建中汤:饴糖30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甘草6克。9剂,水煎服...

  • 莲藕巧用是良药

    莲藕巧用是良药

    中医认为藕性寒、味甘。生用具有凉血、散瘀之功,治热病烦渴、吐血、热淋等;熟用能益血、止泻,还能健脾、开胃。以藕为主的单验方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有很好的效验。 (1)治肺结核出血、产后出血、鼻流血:取鲜藕汁,每日早晚各服半杯; (2)治热病烦渴不止:生藕捣绞取汁,加蜂蜜适量,搅匀,分次服; (3)治上焦痰热、口干咳嗽:藕汁、梨汁各半杯,和匀服用。 藕连接部分称为藕节,含天门冬素、鞣质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藕节和藕在性味、功用上大致相似,但藕节又侧重止血功效。中医认为藕节性平、味甘涩,药用可以...

  • 中医临床应用 中药汤剂

    中医临床应用 中药汤剂

      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医生的准确诊断需通过合乎规范的药剂方能做到药到病除,而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疗效,我国历代名医都十分重视中药煎煮方法。   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煎煮用水分为雨水、千扬水等多种;徐灵胎认为:“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指出了药液煎煮不当的不良后果:“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这些都说明古人已认识到煎煮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煎煮质量,而...

  • 冯世纶教授经方应用学习心得

    冯世纶教授经方应用学习心得

      王某,男,4岁。2012年12月12日上午初诊。发热1日。患儿昨起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咳嗽,痰白量少,支原体(+)。经口服美林(布洛芬溶液)、输液消炎抗病毒对症治疗,大汗出而热退。今复发热,经朋友介绍前来就诊。刻诊:发热,无鼻塞流涕,无恶寒,咳嗽,痰白量少,不喘,咽痛,纳差,手心热,身微汗出,大便干,二三日一行。舌红苔白根腻,脉细数。   辨六经属少阳阳明合病,辨方证为小柴胡加生石膏桔梗汤证。处方:柴胡24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桔梗10克,生姜3片,大...

  • 脾胃虚寒食用松茸炖乳鸽

    脾胃虚寒食用松茸炖乳鸽

      主料:乳鸽1只,松茸50克.   配料:枸杞子、盐、花雕、香葱、老姜。   做法:松茸用温水发透,乳鸽用开水焯去血水,再用热水洗净。   将松茸跟乳鸽入砂锅,加水,香葱打结,老姜洗净不去皮用刀拍松,一起文火煲一个半小时。泡松茸的水不要倒掉,煲制时需放入适量;煲制全程都不可用大火。   出锅十分钟前加花雕20克,宁夏枸杞子10克,盐少许。   功效:松茸适合脾胃虚寒的人食用,实为山珍之上品,冬季食用最佳;乳鸽为大补食材;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加入的枸杞子跟花雕更是将本道菜品的温补功效发挥得淋...

  • 巧用白萝卜祛病四法

    巧用白萝卜祛病四法

    古云:冬日萝卜赛人参。中医认为,白萝卜除了具有补气顺气作用外,还有镇咳化痰、消食化积、降压调脂、治疗偏头痛等功效。   镇咳化痰冰糖萝卜饮   冬季,人们常常会出现燥热痰多、肺部不适等症状,喝些这种萝卜汁对肺有滋养作用。   原料:萝卜一个,冰糖、蜂蜜适量。   做法:先将萝卜洗净,擦干水,在萝卜的上部1/3处横切一刀,上部放在一边,用小刀把下部中心掏空,注意留1厘米左右的边,在空洞中放入冰糖。把萝卜上部盖好,周边用牙签固定好,放入密封罐存入冰箱,6天后拿出来,打开萝卜,里面...

  • 木耳大枣粥:适用血热鼻衄、大便出血

    木耳大枣粥:适用血热鼻衄、大便出血

    黑木耳30克,粳米100克,大枣50枚,冰糖适量。先将木耳用凉清水浸泡半天,捞出洗净与粳米、大枣同煮为稀粥,加入冰糖,糖化即成。如果婴儿食用,可将木耳切碎,大枣去核,去皮,以利食用。 功效:黑木耳味甘性平,能凉血止血,润肺益胃,利肠道;大枣和血养血。此粥凉血和血,止血和胃,适用于因血热鼻衄、大便出血者。...

  • 对方证对应在经方临床应用

    对方证对应在经方临床应用

      “辨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是在于方证是否辨得正确。不过方证之辨,不似六经、八纲简而易知,势须于各方的具体证治细玩而熟知之。”(2007版《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这是录自一代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论述经方医学体系之辨方证的一段话,诠释了方证对应是经方理论体系的基石之一。   笔者在侍诊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冯世纶教授期间,通过解读冯师两例应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验,对方证对应在经方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有了一些体会。...

  • 杜仲雄花茶:国家专利也需谨慎服用

    杜仲雄花茶:国家专利也需谨慎服用

      最近,在国内一些知名网站上,出现了很多关于“杜仲雄花茶”的“表扬稿”,据报道,“杜仲雄花茶”是由纯杜仲雄花花蕊为原料的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具有良好的降压降脂效果,还请来了很多社会名流现身说法。   这一产品究竟有多大疗效?杜仲雄花与杜仲又有何区别呢?   南宁药店不见雄花茶踪影   3月7日,记者走访了南宁市各大药店,均不见有“杜仲雄花茶”出售,大部分药店的店员亦表示没有听说过这种保健品。   一杆秤大药房的一位店员表...

  • “普法、学法、用法”保障中医药发展

    “普法、学法、用法”保障中医药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规则之治,依法治国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根本前提。如果一个社会缺少法律的信念、理想和精神,公众将失去对法律和法律机构的信任,如果我们体制的大厦不是建立在尊重法律的基础上,那么法律功能的实现也将只能是空中楼阁。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其中所包含的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保障人民利益、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监督权力。科学发展观为我国法治建设指明了方...

  • 用药小心尿变色

    用药小心尿变色

    正常人的尿液为淡黄色,其颜色的深浅随饮水的多少而有所改变,但服用某些药物也可使尿液变色。药物使尿液变色的原因:一是药物本身带有色素,代谢后色素不变,或某些剩余的药物进入尿内,使尿液变色;二是药物虽然不带色素,但在不同酸碱环境下可改变颜色。患者服药的时候应注意,以下药物可导致尿液变色,就诊时要主动向医生说明,以免造成误诊。 可使尿液变成深黄色或棕色的药物有:呋喃唑酮、呋喃妥因、磺胺类、氯喹、番泻叶等。 可使尿液呈黄色或橙黄色的药物有:黄连素、复合维生素 B、四环素、大黄、复方大黄片等。 可使尿液变成红色的药物有...

  • 叶天士巧用蚊子治天花

    叶天士巧用蚊子治天花

    一天,叶天士正在替一个病人诊脉,门外突然进来一个年轻妇女,怀抱婴儿,眼带泪痕,神色慌张。 这位妇女说,她的孩子刚满一周岁,得了天花,但痘闭不出,忙问:“还有救吗?”天士见孩子呼吸短促,浑身烧得像一团火,连摇摇头说:“太晚啦!” 妇女一听孩子没有救了,从药箱上抓起一把剪刀就要自刎,叶天士连忙拉住妇女的手说:“不要急嘛,让我想想。” 叶天士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把那孩子的衣服全部脱去,光着身子关进一间阴暗潮湿的空屋中,上好锁,便出门去了。空...

  • 人之当食 须去烦恼 不用重肉 喜生百病

    人之当食 须去烦恼 不用重肉 喜生百病

      “人之当食,须去烦恼,如食五味必不得暴嗔,多令人神惊,夜梦飞扬。”   ——语出《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释文:餐桌上一些很重要的养生原则是必须谨记的。吃饭的时候要心情愉悦,去除烦恼。刚刚生气或被训斥、受打击、心中烦闷时不要马上去吃饭,尤其是吃饭中吵嘴暴怒,多令人神气受惊,夜晚多梦。另外《道林养性》还主张“每食不用重肉,喜生百病。”一般来讲,每餐要少吃肉,多吃饭,少吃腌渍的泡菜,不吃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饮浊...

  • 腻苔不化用“从治”

    腻苔不化用“从治”

    《中医诊断学》认为,舌苔为胃气所生,常人舌苔多薄白均匀,干湿适中,厚腻苔因于痰湿、食积所致。故化湿、运脾、和胃为治疗大法,用药以温燥、淡渗、疏利为主,药后多病减苔退。然临床部分患者舌苔厚腻,运用常法久治不退,病情不减,医患双方均感苦恼疑惑。 病房曾收治一老年男性患者,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翻身则气急憋闷,伴咳嗽,痰多黄白黏稠,纳差,大便不干但无力解出,舌暗红瘀斑,苔白厚腻罩黄,脉弦细数。西医曾以抗生素、化痰药、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中医治以运脾和胃、清热化痰为主,病情不减,苔厚腻依旧。治法方药当属对路,...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