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 第25页
-
神奇的土家族火功疗法
土家族民间用火为引治疗疾病的方法特别多,如拔火罐、火攻、犁上火、烧艾、火灰碗等,被称之为火功疗法。火功疗法在土家族民间流传很广,具有简便有效的特点,群众易于接受。现将几种常用火功疗法简介如下。 火攻 疗病之前先将配制相应的药酒,一般用一些有:上家族特色的草药或动物药泡在60度左右的酒中,浸泡10天左右,药酒就可以使用了。治疗时,医生令病人裸露患部,把浸泡好的药酒倒入碗中,药量根据病情而定。用火点燃碗中的药酒,然后医生用右手伸入碗中取出酒火,迅速将手中之火焰在患处及周围烫、摸、揉、拍、打,并以左手助之。反复取火烫、...
-
缓解心慌 做十指功
每天练练十指功,对患有各种心脏病或植 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头晕、胸闷、心慌等有 一定的疗效,同时还能改善和刺激手脚末梢的 血液循环,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方法。 具体做法是: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紧夹 另外一只手的小拇指两侧,由手指根部向指尖 部拉拔,感到指尖有温热、胀、麻的感觉为止。 再依次从无名指到拇指,各做1次,两手交替 进行。心脏不好的人最好能坚持早晚各做1 次,每次约5分钟。 人的四肢末梢经络分布较多,经常拉拔手 指可以调气行血、宽胸理气, 还能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 小拇指上有手少阴心经,中 指上有手厥阴心包...
-
消化功能不好 常做鼓腮动作
鼓腮不仅可以起到活动面部肌肉、防止面部肌肉萎缩的作用,还能增加唾液分泌,清洁牙面、牙缝和口腔黏膜,帮助消化吸收。专家建议,对于消化功能不太好的老年人,如果能常做鼓腮动作,就可以帮助改善。因为,这一动作能帮助分泌大量唾液,唾液中含有大量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麦芽糖等更小、更容易吸收的分子,促进吸收。唾液中还含有丰富的表皮生长因子(一种能刺激加速表皮细胞生长的蛋白质),有助于食管上皮及胃黏膜的修复。 方法闭住口唇向外吹气,直至腮部鼓起,反复进行,然后上下齿轻轻相叩,最后用舌尖轻舔上腭、用舌头摩擦口腔内侧的牙...
-
任脉督脉上的穴位功效
任脉上的丰要穴位有24个,它们是会阴穴、曲骨穴、巾极穴、关元穴、石门穴、气海穴、阴交穴、神阙穴、水分穴、卜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巨阙穴、鸠尾穴、中庭穴、膻中穴、玉堂穴、紫宫穴、华盖穴、璇玑穴、天突穴、廉泉穴、承浆穴。任脉上的24个穴位中,片穴为会阴穴,末穴为承浆穴,其中2个穴位在面和颈部,其余22个分别分布在胸部、腹部、腰部。 任脉起于小腹内胞宫穴,下出会阴部,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再上行到达下唇内,左右分行。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的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
-
五心益寿活气功
我是一位大学外语退休教师。五心益寿活气功是我从武当派气功中精简、转化来的一套益寿功法。主要通过呼吸益精、动作引导等方法使全身气活血畅,久练可增强脏腑功能,强身祛病。 至今。我练习4年多,腰肌劳损、颈椎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都逐渐消除了,现和中老年朋友分享此功。 一功 左手叉腰,右手伸向右侧,掌心向下,掌背与肩平,眼望右手指。接着右手往下压,同时吸气,弯腰。右手继续下压,绕过两脚尖,从左侧上来,变掌心向上至头左上方,这时掌心朝前变手指为虎爪形用力带于右耳边,同时呼气。换右手叉腰,左手重复以上动作。 二功 双手仰掌...
-
侗家银蛋包 神奇的治疗功效
我的老家在湖南通道侗乡的山旮旯儿,这里地处边远偏僻山村,生产生活环境较差,尤其是医药条件匮乏。为求生存、谋健康,千百年来,当地百姓发明创造出了许多精湛的医药医术,至今仍然流传延用。其中,侗家银蛋包广泛普及,其神奇的治疗功效,被侗家人誉为守家护院、驱除病魔的法宝。 侗家银蛋包,就是将银器与鸡蛋结合,制成一个治疗包,用以治疗各种疾病,此法不需要去请医生,自我动手即可完成治疗过程,因此也叫银蛋自我疗法。 具体做法是:选取一个鲜鸡蛋,放入铁锅中加热煮熟后,将蛋浸入冷水中泡10分钟左右,把蛋壳轻轻敲碎...
-
立冬坐功祛病健身
陈希夷坐功相传是宋代养生家陈抟所创,其功法图 出现于明代。本法与24节气相配,其中立冬坐功可祛病健身。 立冬十月节坐功:每天凌晨1-5点之间,盘腿正坐,两手提至胸前,掌心向上,两臂内旋,双掌向前推出,同时头向左转,两臂随后缓缓落下,头转向正前方。然后,依式再重复双臂动作,头转向右侧。如此反复,左右各做15次。最后,牙齿叩动36次,调息吐纳,将津液咽入丹田9次。 主治:胸胁积滞,虚劳邪毒,腰痛不可俯仰,嗌(咽喉)干,面尘脱色,胸满,呕逆,食滞,头痛,耳聋,面颊肿,肝逆面青,目赤肿痛,两胁下痛引小腹,眩晕,眼胀痛等疾病...
-
中医养生 御寒暖身功
气温低的时候养生最棘手的就是御寒暖身问题。下面为你推荐卧式和骑马蹲裆式两种御寒暖身功法,是笔者多年健身锻炼的心得。 卧式御寒暖身功 取卧式,仰卧床上,上盖棉被,棉被最好是质地软、重量轻、御寒好的蚕丝被或鸭绒被。平卧,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距离身体一拳,五指自然伸直,手心向下。枕头宜高10厘米左右。 双目微闭,两唇轻合,舌尖轻抵上腭。排除杂念,意守丹田。采用腹式呼吸,鼻吸气;口呼气,呼吸宜匀细深长,在静心息虑中呼吸吐纳。同时,由头到足趾自上而下逐一放松,反复放松3~5遍。放松后,意守丹田 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