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 第1928页
-
燥邪致病 辨证施治可获良效
燥为秋天的主气。燥邪致病的特点主要是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灼伤肺津。因而临床上多引发咳嗽、咳血、衄血、消渴、痿病诸证,总以清肺凉血,养血润燥为治疗法则。辨证施治可获良效。 肺燥咳嗽 燥邪犯肺者,咳呛气逆,痰少而黏,或带血丝,口干,唇鼻干燥,咽痒干痛,或兼身热、鼻塞等表证。舌淡,苔薄白或黄,质干,边尖红,脉弦细数或浮数。阴耗热灼者,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午后颧红,潮热盗汗,形体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清肺润燥或滋阴润肺。方选百合固金汤或清燥救肺汤加减,兼表证选桑杏汤。常用药物:生地黄...
-
经络拍打养生 适宜养生保健辅助治疗
近年来,经络拍打养生风靡全国,有不少相关书籍出版,各地都出现了不少经络拍打养生的工作室、体验营等,但更多的中老年人还是选择早晨在公园里、自家阳台上,对全身进行拍拍打打,拍打完后周身舒畅。 可是就在近日,号称是“拍打拉筋自愈法大师”的萧宏慈在英国被抓,有两名患者疑似因他的治疗而死亡。 此新闻一出,许多子女开始反对父母练习经络拍打,不少老人也感到困惑,经络拍打还能否继续,怎样进行经络拍打才安全。记者就老年读者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林敏。...
-
调理亚健康和治疗疾病 备用中成药
很多时候,我们只顾着开方、扎针等来治疗疾病,却忽略了中成药。殊不知,许多中成药可以有效调理亚健康和治疗疾病,建议没有使用的基层医生可以进些备用!下面推荐一些中成药: 一、龙胆泻肝丸 先说个我最喜欢用的。 龙胆泻肝丸:治肝胆实火,肝经湿热循经上扰下注之证。 现代疾病高血压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中耳炎,结膜炎,带状疱疹,腮腺炎,睾丸炎,还有许多皮肤疾病如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等,应用得当效果显著! 对于治疗带状疱疹我就用龙胆泻肝丸口服加外用的中成药,从不用西药,可以有效缩短病程,...
-
艾灸足三里有防治疾病功效
1.可以养生保健: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强壮神经,预防衰老,对结核病、伤风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溢血及其他病症都有防治作用。灸三里能祛病延年。 2.有补益肾气的作用:对耳鸣、眩晕、腰痛、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哮喘等有效。 3.有健步作用:能加强下肢体力,防治四肢肿胀、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诸症。对胫腓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脚气、末梢神经炎等均有防治作用。 4.防治肠胃病: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主消化系统。有“肚腹收于三里&rd...
-
中医冬病夏治 贵在坚持
渐入盛夏,又要开始一年一次的冬病夏治了,其治疗的原理已被大多数患者和家属所知晓,众观历年来的疗效,群众广泛受益,反映良好。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冬病夏治的病种在进一步扩大,适用人群也越来越广,包括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陈旧性肺结核、慢性鼻咽炎、风湿类疾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慢性皮肤病、慢性疲劳综合征、退性型骨关节病、甲减、银屑病、冻疮等。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专家提醒,冬病夏治贵在坚持不懈。医院要求冬病夏治患者至少穴位敷贴三年,但并不是三年后就一定停止冬...
-
贴膏药治冬病注意三点
贴膏药治冬病,顾名思义就是冬天好发的疾病,在夏天用贴膏药的办法治疗。一直以来,冬病夏治贴膏药就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医疗手段。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阳气长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一些冬季的高发疾病,就是由于人体内阳气不足,寒邪内生,抵抗力下降所致。而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人体阳气达到最高峰,借三伏最热之时,用一些温阳祛寒的方法对病人进行调理,驱除体内的虚寒,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由于冬病夏治的疗效已被临床所证实,所以许多人都热衷于冬病夏治,尤其是快进入三伏天的时候,去中医医院预约三伏贴、三伏罐的...
-
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
中医音乐疗法干预偏颇情志的方案构建思路 音乐疗法是指使用音乐或其元素 ( 声音、节 奏、旋律、和声、力度、节拍) 来实现个性化的 治疗目标,并通过有资格的专业人员来完成已批准 的音乐治疗 [1 ] 。音乐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均可产 生影响。研究表明,音乐能刺激大脑特定的区域, 经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继而 调节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等 [2 ] 。还有研究证实,音乐可刺激内分泌系统并 分泌与情绪、应激、压力、奖赏相关的激素,从而 调节人的心身健康 [3 ] 。目前音乐作为一...
-
交泰丸治疗心肾不交
中医认为,心在上焦,属火为阳,肾在下,焦,属水为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于肾,以助肾阳司气化;肾水上济于心,以助心阴并制心阳。这种生理状态下之水升火降,阴阳相交,水火互济,叫做心肾相交。 倘若劳倦太过,房事不节,或久病之后,真阴耗损,肾水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无制而独亢,或因心火偏.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均可使心肾阴阳水火失去协调既济之关系,这就叫心肾不交。心肾不交之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种:一为肾水不升,心火无制,心神受扰。其证多表现为虚烦不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咽干口燥,遗精,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等;另一种...
-
从寒热论雾霾天气的致病特点及治疗策略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因雾霾天气引 发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已受到高度关注。流行病学 调查发现,雾霾与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特 应性皮炎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1 -4 ] 。目前中医学 对雾霾导致的相关健康问题的诊治尚无统一认识, 八纲辨证是中医识别病变的病位、性质以及发展过 程的辨证方法,其中寒热辨证理论是认识疾病性质 及致病特点的重要指导。本文拟从寒热阐述雾霾天 气的致病热点及中医药治疗策略,以期对雾霾相关 疾病的预防与中医药治疗进行探讨。 1 雾霾天气的致病特点 雾霾天气是雾和霾并存的一种大气现象...
-
淋巴结肿大的中医认识 辨证分型辨证治疗
淋巴结因内部细胞增生或肿瘤细胞浸润而体积增大的现象,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多种疾病,及时就诊、确诊,以免误、漏诊,是非常重要的。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正常人约有500~600个淋巴结,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临床实际工作中所检查的淋巴结主要是浅表淋巴结,深部淋巴结肿大早期多无表现,需经过一些特殊检查,如淋巴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才能发现。正常淋巴结直径多在0.2~0.5厘米,常呈组群分布,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黏连,除颌下腹股沟腋下...
-
酒在中医治疗中的独特作用
酒为水谷之精,熟谷之液,其性温有毒,味苦而辛,入心、肝、肺、胃经,有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的作用。《药性赋》云:“酒有行药破血之用。”临床上常用酒治疗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腹冷痛、妇人宫寒不孕等症。酒的临床应用历代医家多有论述,但以仲景所用为最,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涉及用酒者有24方,方中用药或以酒洗,或以酒浸,酒煎、酒下等诸法,足可见酒在中医治疗中的独特作用。 酒洗 古人立方用药,对于活血化瘀及通腑泻下之品,常用酒洗中药立方治疗,如仲景用抵当汤治疗下焦蓄血,瘀热在里,...
-
把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优势发挥出来
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瘟疫流行百余次。中医在长期与急危重症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医经溯回集》到《温疫论》《广瘟疫论》《伤寒瘟疫条辨》《疫疹一得》,中医经典论著中有大量有关中医治疗流行病、传染病和急危重病的文献记载,是治疗急性病的宝贵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治乙脑、外感、流行性出血热乃至非典型肺炎等成功案例,亦再次证实了中医善治急性病的论断。 但是,由于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中医本身对急危重症研究的忽视,导致中医在治疗急危重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