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319页

医 第319页

  • 江苏省中医院刮痧门诊受青睐

    江苏省中医院刮痧门诊受青睐

    江苏省中医院自开设“刮痧门诊”以来,每天均迎来络绎不绝的病人,他们非常青睐刮痧这种中医传统疗法。 据该院专家介绍,不少市民夏季时因贪图凉快,将室内空调温度开得很低,冷气正对后背或颈部吹,长时间受冷风刺激,极易引发各类颈肩疾病,并在秋冬季病情加重。通过刮痧以疏经活络,行气止痛,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老年医学史研究: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源远流长,可分四个阶段。 萌芽阶段(公元?~588年),指自原始社会至隋唐建国之前的漫长时期。形成阶段(公元589年~1367年),指隋、唐、五代、宋、金、元时期。发展阶段(公元1368年~1949年),指明清至民国年间。繁荣阶段(公元1949年~现在):新中国老年医学研究肇端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北京医院是最早的研究单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方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是起步最早的单位之一。 1978年3月,陈可冀院士整理出版了《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

  • 86岁的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张磊教授

    86岁的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张磊教授

      现年86岁的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张磊教授,是1958年河南中医学院建校时的首届学生,1947年开始研习中医,从医67年,他以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辨证精准、医德高尚等大医精神,在中原医林树立了榜样。   名医名家   我在大学期间有幸聆听他的《内经》教学,当时他是《内经》教研室主任,是我们班主讲。高古深奥的古典巨著,他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生动有趣,深受后学喜爱,也使我们在他的启蒙中领悟了中医经典的无穷魅力,收获了终身受益的思想营养。上世纪80年代初,张磊已经蜚声中原杏林,他熟记背诵经典著作和数...

  • 名医“献笑”巧愈顽疾

    名医“献笑”巧愈顽疾

    金朝项举人之妻黄氏的幼子不幸病逝,黄氏悲伤过度得了怪病,整日呼叫怒骂,且久治不愈。项举人请名医张从正卜门诊治,张从正为黄氏诊脉时却·推说家中老婆有事急忙离去,黄氏听后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第二天,张从正身背药袋而来,一进屋就开始伸手掏药,但药袋里装的红色的朱砂和绿色的青黛粉染满了他的手指,却没找到一粒药丸。急得张从正面红耳赤,双手不慎竟涂了个大花脸,他忙对黄氏抱歉说:“请夫人原谅,药丸忘在家中,明天一定送到!”黄氏见张从正这个花脸的狼狈样子,禁不住“咯咯&rdquo...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名医
  • 防治脉管炎医疗体操气功、自我按摩

    防治脉管炎医疗体操气功、自我按摩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中、小动静脉的一种闭塞性疾病,好发在下肢。大多因精神抑郁、寒冷刺激、过多吸烟等因素,使血管处于痉挛状态所造成。健身运动可以使痉挛的血管放松,还可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促进患肢形成侧枝循环而使疾病转愈。它适用于病程的各个阶段。   运动种类可选择医疗体操、医疗气功、自我按摩等项目。   医疗体操这是针对患肢的专门性练习,如患者某侧下肢有病时,可取平卧位,先将患侧下肢抬高离床面大约70度左右,持续1~3分钟,并做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运动10~30次。随后平放床上休息30秒钟~1分钟。再将患肢...

  • 顾中欣:风雨五十载,漫漫行医路

    顾中欣:风雨五十载,漫漫行医路

    走进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门诊楼,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睿智祥和的老者,不避寒暑,每周坚持5个全天出诊,他就是江苏省名中医顾中欣。 他出身无锡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博采众家,自成体系;他奋战临床半个世纪,医术精湛,疗效显著,活人无数;他惦记祖国医学发展,关爱后学,不吝指教,桃李满园;他情系基层贫困患者,把脉献方,无私奉献,风雨无阻……风风雨雨五十载,他把一生献给了热爱的卫生事业,也收获了累累医术硕果。顾中欣是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也是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名老中...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五十
  • 记全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魏辉

    记全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魏辉

    玫瑰是西方礼仪中表达炽热情感的花朵,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东方,它很早就可以入药,是一味广为使用的中药。在西方人眼中,全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魏辉女士就是这样一位兼具西方的干练,又具有东方医学神秘魅力的“东方玫瑰”。 魏辉走上学医道路,并非偶然,幼年时母亲多病,目睹母亲为病痛所苦,高考时她毅然选择了医学,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西医胸内科医生。但是,在临床工作愈久,她越来越认识到西医在治疗方面的不足和缺陷。1992年国家教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开展第一批西学中第二学位教育,她毫不犹豫报了名,顺利...

  • 马有度 深研中医为百姓 甘为人梯轻名利

    马有度 深研中医为百姓 甘为人梯轻名利

    “小马哥”是一位80高龄的老人,一个会用微信写字聊天谈工作的老儿童。 “小马哥”叫马有度,“小马哥”是他叱咤中医江湖的名号。 他有很多“高分量”的头衔:重庆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重庆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科普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长、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委、重庆市政协委员。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顾问、...

  • 中医历史上 一辈子专业搞中医的人

    中医历史上 一辈子专业搞中医的人

    公元1771年腊月初一。 京城大雪。 城中百姓都沉浸在新春的喜庆气氛中。 谁也没有注意到,有一老一少两个人,带着两个仆人,踏着厚厚的积雪,悄然来到了北京。 老人显得很虚弱,但却不掩其神采。 他们找了处旅店住下,然后休息。 两天后,老人把儿子和几个朋友请到自己的房间,对他们说:“此次奉诏进京前,我已经知道自己命数已尽,但忠义二字不可违,故不惜残命,冒死进京,非常不幸的是,现在我估计可能无法等到面见皇上了,就把各位找来,与各位告别吧。”...

  • 萧龙友先生《医范十条》稿

    萧龙友先生《医范十条》稿

    先师萧龙友先生,北平四大名医之首。生平著述,积稿颇丰,早年著作,皆毁于光绪间庚子之乱,中年之后,所有文稿,十年浩劫,尽为祝融所噬,幸存者多为零篇断简。绍重立雪于先生之门,垂二十年,耳食之余,记录之稿,零星断简,尚有存者。偶拾旧箧,得萧龙友先生《医范十条》稿,亟录之以飨同道。   第一条:造父非良马不善御,羿非调弓矢不善射,医非有验方妙法不能治病,汗、吐、下三者,张长沙所传之遗法也。后世有以此法不能尽病之变者,于是假他道而矫饰,偷他技为附会,崇利名誉,交战方寸,而医道遂一落千丈,圣学不兴,百技陋衰,后学者何...

  • 中医科普马有度 中西医结合科普沈自尹

    中医科普马有度 中西医结合科普沈自尹

    许多人都对医疗卫生行业中诸多专业的领军人物耳熟能详,说起来,如数家珍。但涉及到科普领域,不少人恐怕知之甚少,甚至毫无所知。科研和科普是科学的两翼,对于医学发展而言缺一不可。在医学科普领域,笔者介绍三位优秀的主要人物,探索其科普足迹,以激励来者。 中医科普名家马有度 在中医界,大凡提起马有度,人们即会想到“中医科普”四个字。他不仅是医疗、教学、科研硕果累累的名医大家,更是在中医科普这条少有人问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奋勇前行,成为中医科普的领路人,也是中医界少有的以科研成果和科...

  • 《漫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名家荐读

    《漫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名家荐读

    国医大师孙光荣: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中医药养生理论和技术方法,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几千年来在保障国民的繁衍生息和身心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颁布以来,国人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和素养水平较2014年均有显著提高,城乡之间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差异缩小。无论是大家熟知的针灸、拔罐还是八段锦、太极拳,抑或是顺应自然、因人而异、阴阳平衡这些中医养生思想,都更加全面深入地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里、行为里,逐渐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2016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

  • 毛德西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临床

    毛德西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临床

    读书的目的是临证,是为病人解决痛苦。因此,读书的同时一定要多临证,不断提高疗效。中医的优势在疗效,疗效才是硬道理。关于如何临证和提高疗效,毛德西提出了“六个必须”。   必须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临床   扁鹊说:“医之所病,病道少。”这里所说的“道”,包括医理之道和医术之道。我们应认识到,中医基本理论是科学的、有用的,是有强大生命力的。它是经过数千年的临床锤炼所产生的,是直接为诊疗和养生服务的。毛德西提到,当前有一些资历不深的...

  • 王烈教授 笃信中医 觅古探今佑苍生

    王烈教授 笃信中医 觅古探今佑苍生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许守年   王烈教授1930年出生于辽宁省盖州市,1947年参军,被派到辽宁省医科学校学习,1949年在辽东省立医院从事儿科医疗工作,1953年进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小儿科,1958年参加全国“西学中”班。1961年,他被调到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现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从事中医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直至今天,长达55年之久。   王烈创立了中医防治小儿哮喘病“三期分治”“哮喘苗期”&ldqu...

  • 叶天士虚心学医

    叶天士虚心学医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曾自恃医术高明,瞧不起同行薛雪。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整日卧床不起,他心急如焚,连续治疗几天,无果。他一筹莫展,多亏薛雪能容人之过,不计前嫌出手相救,为其母开三服中药,三服药下肚,其母病好如初。 这件事,使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的叶天士无地自容。他茶饭不思,那个后悔劲儿无法用语言形容。叶天士在诊桌上放着一本《论语》,书中有孔子误判弟子颜回偷食了米饭,结果是错怪弟子一事。事后孔子悔恨自己,并深有感慨地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有不足恃。”孔圣人...

  • 中医学史上的女性医学家

    中医学史上的女性医学家

    在我国医学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女性医学家,她们技艺精湛,医德高尚,救死扶伤,为民除害,甚得后人的敬仰与称道。 1 义妁 医技高超,征召入宫 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河东地方(今山西省复县),有一个名叫义妁的女子,她是我国历史上早期著名的女医生。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就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平时只要有郎中路过,她总是虚心请教,日积月累,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义妁 有一次,从外地抬来了一位腹部膨隆的病人,肚子比将要临床的孕妇还大,脐眼...

  • 古代名中医的纪念地

    古代名中医的纪念地

    医圣祠 位于河南南阳市东关温凉河畔,为纪念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修建。正院有山门、中殿、两庑,偏院有医圣井、医圣桥、秦问亭等,大门内10米许为张仲景墓。 李时珍墓 坐落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门外雨湖之滨。50年代,墓冢得以重修,并增建了莲池、牌坊、拱桥、层台、花圃、六角亭、纪念碑及陈列馆等。 华佗庵 位于安徽亳州城内,此庵为后世纪念华佗所设,庵内塑有华佗像以及华佗传世验方。 华佗墓 位于江苏徐州市彭城路的华祖庙侧。因华佗常来徐州行医,明永乐年间,徐州知州杨仲节取华祖庙之土代衣冠建...

  • 朱良春走过中医人生的十六字箴言

    朱良春走过中医人生的十六字箴言

    “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这是伴随着国医大师朱良春走过中医人生的十六字箴言,是老师章次公在他学习毕业辞行时所赠。   章次公是孟河派名医,曾问学于国学大师章太炎。1938年自镇江来上海就学的朱良春从中国医学院毕业时,拟返乡设立诊所开业行医,临行前向老师告辞,章次公叮嘱:要谦虚谨慎,刻苦钻研,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随后将一方寿山石印章作为临别礼物相赠。老师的厚望和深情,让朱良春刻骨铭心、受益终生。   “儿女性情&rdq...

  • 御医——房芝萱

    御医——房芝萱

    房芝萱(1909—1983)出身医学世家,自幼即在严父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中医学知识,内而《内经》、《难经》、《伤寒》,外而经史百家,多所涉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3年参加旧政府医师考试,取得开业行医资格;并开始独立应诊,1956年应聘任北京中医医院外科副主任,历任全国中医药学会北京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第二医学院中医系教授、北京市中医学校副校长、北京市东城区人大代表。1978年被确定为北京市名老中医重点继承对象。坚持出诊,直至1983年去世,50年未尝间断,造福一方百姓,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经验。晚年除了坚持...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御医
  • 汪受传全国名老中医 桃李满天下学术传世界

    汪受传全国名老中医 桃李满天下学术传世界

    汪受传,全国名老中医、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半个世纪的他,不仅临床医疗经验丰富,科学研究硕果累累,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而且在中医儿科学国际传播方面也成就斐然,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医儿科学科带头人。   桃李满天下   “教师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从教30多年,汪受传每年都要给各层次的学生上课,并指导他们临床和科研。截至目前,他指导研究生已近百名,并带教了数以百计的国内外实习生、进修生和中医高级临床研修人才等。他的学生分布于国...

  • 傅山 中医女科的权威书籍

    傅山 中医女科的权威书籍

    一个神秘的人物 我刚刚学医的时候,也不知道该有什么门径,就花费积蓄,把当时能见到的古代医书悉数买回,放在家里,然后一本本的当作课外读物看,虽然很多也不懂,但是越来越兴致盎然。 但是,在读到一个人的医书的时候,我却十分反感,这个人就是明末清初的陈士铎。 原因是我一读他的书的序,就晕了。 现在来和各位一同欣赏一下吧,看看各位是何感觉。 首先是他写的一本叫《石室秘录》的书,书的第一个序是义乌一个叫金以谋的人写的,这个序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从第二个序开始,就很特别了,第...

  • 国医大师邓铁涛“养生重于治病”

    国医大师邓铁涛“养生重于治病”

    国医大师 邓铁涛 101岁的国医大师邓铁涛至今身体健康,思维清晰,耳聪目明,语言流利,步履坚稳,如此高品质的康寿,源自其坚持“养生重于治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陈瑞芳教授是邓铁涛中医养生学的学术经验继承人,她专门总结归纳了邓铁涛的长寿健康之道。 力 1 彑 -❶- 邓铁涛的一日作息表 夂 小 百岁高龄,积自日日时光,很多人好奇,邓铁涛每天作息如何?真能坚持天天保健不懈? 早晨...

  • 医之所病病方少 能不套成方辨证地自制新方

    医之所病病方少 能不套成方辨证地自制新方

    我初学中医时,有一个想法,就是不掌握中医的全面,决不临床看病。这个想法,真是太天真,太幼稚了。内外妇儿,伤寒杂病,头绪纷繁,千变万化,要掌握全面,谈何容易!而且要学,就得结合临床,如果脱离临床,又想学得全面,岂非纸上谈兵?可是我是没有教师作指导、自学中医的。无师指导搞临床,比无师指导啃书本,难度就更大了。因为啃书本,我还有较为有利的旧文学基础,而搞临床就什么基础也没有,无异盲人夜行。因此,对于行医来说,我走的弯路更多。弯路多,失败的教训自然也就多了。但是这些失败的经验教训,正好可以作为青年中医的借鉴。 &...

  • 章太炎的几大箱中医书

    章太炎的几大箱中医书

    ”侠者无书,不得附九流。然天下有亟事,非侠士无足属。” 章太炎就是这样一个儒侠,兼革命大家与国学大师于一身,一生特立独行,也卓尔不群。一生七次被捕,三次坐牢,革命不忘治学,治学必须革命,可见风骨,他的国学修养和士人精神给辛亥革命带来了巨大影响。 他骂慈禧“每逢万寿祝疆无!”,骂光绪皇帝:“载湉小丑,不辨菽麦”,骂康有为:“老而不死是为贼”。 鲁迅还在一篇文章中说:“民国元年章太炎先生...

  • 国医大师——禤国维

    国医大师——禤国维

    禤国维,男,1937年11月生,广东佛山人,中共党员,六年制本科学历,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首任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委员会顾问等职务,第二、三、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多种荣誉称号及奖励,如1993被评为广东省名中医,2001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华中医药学会...

  • 医者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

    医者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

    人们常说“医儒不分”,多半是指医者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而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信,强调“先知儒理、方知医理”,这是“医乃仁术”的基础。这种思想在《大医精诚》中得到了系统论述,许多医家便以此为行医宗旨与医德之基,其高超医技与高尚医德为后世留下许多佳话。 唐代孙思邈:以命为贵开棺救人 《黄帝内经》载:“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被后世称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亦有“人命至重,有贵千...

  • 钱塘医派者

    钱塘医派者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卓文   钱塘医派者,乃明末清初医学人才之总称,其以钱塘医家卢复、卢之颐、张卿子为开山祖,以张志聪、张锡驹为中坚人物,并有高士宗、仲学辂为衣钵传人,其后,陈修园等受钱塘医学思想影响尤甚,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地区医学流派。其有书院侣山堂,构建于浙江钱塘胥山(今杭州吴山)脚下,乃当时钱塘医家主要医学活动之场所。   侣山堂者,又名侣山堂书院,为钱塘医派核心人物张志聪创立。钱塘医派医家们在侣山堂研经讲学、著书立说、辩道论医、诊疗疾病。张志聪除召集医学友人及门弟子在侣山堂著述、讲...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国医大师金世元 中医中药是我热爱的事业

    国医大师金世元 中医中药是我热爱的事业

    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是我们中医药人的一件大喜事。对于我们中医药发展是有了明确的指示,它怎么说的呢?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护和发展中医药,为了人民健康,立的这法。大家一定要知道它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啊,继承是继承什么?继承它的文化,继承它的精神,继承它的质量。创新是什么?创新是发展。过去我制造这药片儿,一个小时我能切二斤,现在我能切二百斤了,我问你质量怎么样?在保证质量上进行创新,我认为是这样。所以说通过这法以后,今后我们中医药更有很大的发展...

  • 雷丰是晚清衢州府的一位名医

    雷丰是晚清衢州府的一位名医

    作者:俞晓旸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晚清的雷丰,是名医也是文人:感悟他的隐逸人生 雷丰(公元1839-1888年)是晚清衢州府的一位名医,在时令病上颇有建树,且擅长针灸,行医于浙闽赣苏广大地域,兼擅诗、书、画、丝竹,是一位有蕴藉情怀的文人。雷丰所著的《灸法秘传》《时病论》流传至今。 雷丰的父亲雷焕然,字逸夫,清道光时期的人。时人谓“逸仙本闽浦布衣”,闽浦即福建浦城县,雷焕然本是福建省建宁府浦城县的一介平民。有一年,雷焕然来到繁华的衢州城谋生。按照雷丰的说法,雷焕然在衢州是先读...

  • 葛琳仪 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临证经验

    葛琳仪 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临证经验

    葛琳仪,主任中医师、省级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浙江省中医院院长、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院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葛琳仪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为新中国第一批中医院校学生,先后获名医程门雪、王文东、乔仰先等教诲与真传。毕业后至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工作,初期师从浙江省名医吴士元,后又师从现代著名中医临床学家杨继荪,作为杨氏内科流派的主要传承人,继承、发扬了杨氏内科“谨严求实、术精德高”的流派特色。葛琳仪学有渊源、博采众...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