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200页

药 第200页

  • 秋吃中药 有啥讲究

    秋吃中药 有啥讲究

    秋季已到,一些人认为,在本就容易出现上火、燥热的节气里,吃中药是不是会加重“上火”?秋季能服用进补的药物么?适合秋季养生的中药有哪些?燥热天汤药如何才能保存好?在此季节服中药有什么忌口?记者近日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中医学会理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王新本教授,听他对读者如何进行解答。 立秋后吃中药会上火吗 王新本说,有许多老病号认为“立秋节气比较燥,吃中药易上火,反而加重疾病”——其实,...

  • 一日三餐 吃点药膳

    一日三餐 吃点药膳

      药膳是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更加个体化的辨证施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膳食的要求早已不再停留在温饱水平,一种具有科学性、促进健康,又富有文化内涵的膳食备受欢迎。人们通过食疗药膳,便可品味美食、获取健康、享受生活。“药食同源”历史悠久,道出了药膳的广泛性。如今,药膳已悄然融入了许多人的一日三餐中。   1.早餐 莲子大枣粥、芝麻玉米饼、白芍绿菜花。这些药膳具有益气健脾、养心安神和滋阴清热的作用。对于气血亏损、脾胃虚弱、肠燥便秘者较为适用。   2.中餐 淮山木瓜煲乌鸡 、熟地香菇扒芥兰...

  • 金秋保健讲求药食

    金秋保健讲求药食

    访营养健康教育专家赵霖 中秋佳节,秋风送爽。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合理的进补,科学的饮食,是秋季养生保健的关键。日前,记者采访。了营养健康教育专家赵霖教授,请他谈谈秋季进补与饮食方面的一些知识。 秋季养生保健须防“秋燥” 赵教授提示,秋季气候由热转凉,空气中水分减少。由于气候干燥,会引起人体一系列生理变化,中医称为 “秋燥”,表现为口渴咽干、声哑干咳、皮肤干燥等。 一般来说,秋季体弱多病的人容易诱发感冒或支气管炎、冠心病等。因此,中老年人除了要积极进行户外活动,还...

  • “三伏”将至 选取中药穴位贴敷

    “三伏”将至 选取中药穴位贴敷

    许多中医外治法可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在其缓解期预防急性发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常见方法如穴位贴敷、穴位注射、针刺治疗、艾灸穴位及拔火罐,皆用以扶正祛邪,温阳散寒,和调脏腑,平衡阴阳。而这些方法中,则以穴位贴敷的穴位经皮给药方式应用较为广泛。 穴位贴敷源于《张氏医通》 一般认为,中药穴位贴敷用于治疗呼吸喘咳症状源于清代《张氏医通》中的“白芥子涂法”。 《张氏医通》原以“白芥子涂法”治疗冷哮:“冷哮灸肺俞、...

  • 入秋药浴消暑热

    入秋药浴消暑热

    虽然已经立秋,但上海的天气还是闷热得很。外出归来之后,出汗不少,痛痛快快洗个澡,则顿时会令人感到神清气爽,浑身舒适。如果这时能在水中加一些中药,不仅会让人更觉浑身凉爽,还有清热祛湿、健肤美容的功效。 中药药浴是根据中医辨证,将中草药煎成汤液,稀释后进行沐浴的一种水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清朝著名外治大师吴尚先在《外治医说》中将药浴细分为洗、沐、浴、浸、浇、喷等,认为内、外、妇、儿、五官科之疾,皆可用药浴法。下面为您介绍几个简单的中药浴疗验方。 痱子 取金银花10克、连翘30克,加水适量煎煮至沸...

  • 亦药亦食薏苡仁

    亦药亦食薏苡仁

      薏苡仁是治病之良药,具有除风湿、止痹痛、利关节、缓拘挛、健脾去湿、止带止泻之功。   薏苡仁治疗湿滞络脉肌肤之痹痛,如《本经》记载“苡仁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金匮要略》用薏苡仁配麻黄、杏仁、甘草组成麻杏苡甘汤用于患“风湿一身尽痛”者。薏苡仁常用于胸痹止痛,《金匮要略》云:“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即以薏苡仁配附子,助阳化湿,缓急止痛;用于寒湿胸痹,也常与薤白、苍术、干姜、檀香、木香等配伍。   薏苡仁善去湿而有清热解毒排...

  • 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

    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

    近日,国家科技部发布《关于批准建设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位列其中。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面向社会和行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研究制定国际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引领和带动行业技术进步。 “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石家庄以岭药业为依托单位,设立络病理论研究室、临床重大疾...

  • 脱发怎么办 脱发症药膳

    脱发怎么办 脱发症药膳

    脱发症分为:萎缩性脱发症,青壮年脱发症,老年人脱发 症,白癣性脱发症,圆形脱发症等,毛发不会自行脱落的,都是 因为出现毛囊炎,而毛囊炎与皮肤有关,因此要使不脱发,首先 要治好与皮肤发炎的有关疾病,能调理治疗脱发的药膳有: 生发饮 [配方]菟丝子、枣皮、茯苓、党参各15克,女贞子、旱莲 草、生地黄、泽泻、粉丹、何首乌各20克,当归、骨碎补各10 克,甘草5克,桑葚、山药各20克,白糖30克。 [制作] 1.以上药物放入瓦锅内,加水适量。 2.瓦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停火,过滤去 渣,留汁液,在汁液内...

  • 4味中药治女孩腹部跳动

    4味中药治女孩腹部跳动

    对大多数人来说,生病吃药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可对于正值花样年华的苏姗(化名)来说,只有16岁的她已经吃了整整三年的药,忍受了三年疾病的折磨。当同龄的女孩们都在校园里嬉戏打闹的时候,苏姗却被浑身莫名的病痛折磨着。 苏姗说,她记得最开始只是轻微的耳鸣,就像是一只蝉住在她的耳朵里,妈妈带着苏姗去看了医生。可没想到,苏姗吃完药后,情况并没有发生好转,耳朵里的蝉鸣并没有消失。相反,苏姗开始觉得肚子发凉。从那之后,她便几乎无法大便,就连小便也变得困难起来,没人知道,这是怎样一种感受。苏姗说,就好像是有什么东西堵住了似...

  • 吐酸水 黄芪山药粥

    吐酸水 黄芪山药粥

      ●吐酸水——脾热   脾与水液的关系是“脾主运化水液”,临床上说的“水肿型肥胖”往往就是因为脾功能受损所致。中医认为,当饮入的水进入胃之后,精华部分会输入到脾,多余糟粕会从肾过滤而成为尿液。脾将这些水液精华分布到全身各处,使人体滋润。而犯了脾热后,水液的分布受到影响,皮肤就容易干燥。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多与脾热引起干燥有关。   解决方案   1.按摩内庭穴   内庭穴(足背当第2、第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

  • 调治消化不良药膳

    调治消化不良药膳

      消化不良在西医常见于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等疾病,其属于中医学“泄泻”等范畴,常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外感湿邪等引起,轻症饮食治疗即可见良效。   山药莲子粥   山药10克,莲子10克,薏米30克,大枣10枚,大米100克。同煮粥食用,适用于脾肾虚弱之便溏腹泻。   扁豆薏米粥   薏米50克,白扁豆30克,大米50克。煮粥食用,特别适用于夏季湿阻腹泻。   山楂枣茶   山楂10克,炒麦芽10克,白术5克,大枣10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食积腹胀、腹泻。   山药大枣粥   茯苓...

  • 羊肉药膳 滋补和保健

    羊肉药膳 滋补和保健

      中医认为,羊肉性味甘温。羊肉可治疗阳痿、早泄、经少不孕、产后虚羸、腹痛寒疝、胃寒腹痛、纳食不化、肺气虚弱、久咳哮喘等疾病。加入中药材,做成药膳,起到滋补和保健作用。   1.羊肉150克,粳米100克,生姜5片。共煮粥,加油、食盐调味。主治体虚怕冷,腰腿酸软,肾虚阳痿,遗精早泄,月经不调,血虚经痛。   2.羊肉250克,猪蹄1只,调料适量。羊肉翻炒,蒸米醋去尽膻味,与猪蹄焖熟。适用于产后乳汁不足,腰酸及小腹冷痛、产后虚寒贫血等症。   3.羊肉1000克,甘草、当归各10克,食盐、生姜、桂皮、八角及水适量,小...

  • 中药零食也要挑着吃

    中药零食也要挑着吃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提倡健康饮食,许多零食也趁机与有保健功效的中药扯上了关系。许多药店内甚至专门设置货架,摆放中药类零食,如阿胶红枣、龟苓膏、凉茶饮料、茯苓饼等等。这些零食虽然深受消费者喜爱,但专家指出,中药类零食并非人人都能吃。      中药零食不是人人可吃   据桂林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永才介绍,中药零食内所含的中药成分一般不多,也不一样。所以健康人拿来当零食吃,不会有多大害处。而对于体质不好的人群,吃中药类零食就应该注意了。“任何东西吃太多了,都有可能有害,馋嘴时吃一点...

  • 健康素养和中医药文化素养

    健康素养和中医药文化素养

    康县位于甘肃南部,秦岭南麓,辖21个乡镇、350个村,20.2万人,总面积2958平方公里。康县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60%,有各种植物1000余种。其中有香樟、银杏、红豆杉等国家和省列珍贵树种28种,各种菌类96种,天麻、杜仲等野生药材576种。还有被誉为“天然氧吧”“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中国有机茶之乡”的阳坝梅园沟国家4A级景区,是西北地区著名的生态旅游胜地之一。 建设“美丽乡村” 改善旅游硬...

  • 是药三分毒 减少中药毒性

    是药三分毒 减少中药毒性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广义的药毒是指药之偏性,用来补偏救弊治疗疾病;狭义的药毒是指药性强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可能致死。中药有剧毒、大毒、小毒、无毒之分,古今医者经过反复实践发现,通过不同的炮制、配伍、煎煮以及服用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毒性。 一、合理炮制通过对中药加工炮制,可降低药物毒性,方法有“水漂法”、“加热法”、“制霜法”、“水飞法”等。水漂法可降低半夏、天南星有毒成分乌头碱...

  • 药膳服用禁忌

    药膳服用禁忌

      传统的药膳并不是把食物与中药简单地配合在一起,而是必须在中医的配膳理论指导下,把药物、食物与调料三者精心调制,做成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若不具备医药常识,而盲目地制作或食用药膳进补,会误入歧途,适得其反。所以,药膳的烹制是有一定规范的。用中药药膳养生时,不宜随便吃,应谨遵医嘱。   比如,李女士退休后,听说药膳对身体有好处,于是就从药店买回了人参、黄芪、红枣等煲了一罐鸡汤。喝完后,李女士就感觉到口干舌燥,接着又不停地上厕所。后来去就医,通过医生的讲解,她才知道人参、黄...

  • 菊花药膳 功效不凡

    菊花药膳 功效不凡

      金秋,千姿百态的菊花傲霜怒放,给大自然增添了迷人的魅力。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药食兼优,有良好的保健功效。菊花入食多用黄、白菊,尤以白菊花为佳,杭白菊,黄山贡菊,福山白菊等都是上品。下面就介绍一些菊花药膳供参考:   菊花茶   用菊花泡茶,气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风、润喉、养目、解酒。      菊花酒   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菊花粥   将菊花与粳米同煮制粥,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烦、悦目、去燥。      菊花糕   ...

  • 中药外治法小汇(一)

    中药外治法小汇(一)

    中药的保留灌肠、热熨 疗法、中药敷脐、中药敷贴 涌泉穴等,都属于中医的外 治法,这些外治法均具有洽 法简便,适应证广,疗效显 著,副作用少等优点,如能 在熟练地运用内治法的同 时,又能不失时机地运用外 冶法施治,则定能开阔思 路,提高疗效。 本文将中药保留灌肠、 热熨疗法、中药敷脐、中药 敷涌泉穴等四种外治法作 一简要介绍。 中药保留灌肠 近年来,灌肠治疗慢性 肾功能衰竭、慢性结肠炎、 慢性盆腔炎和急腹症等,均 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 1.慢性肾功能衰竭:是 多种慢性肾脏病晚期的严 重综合症,其他一些疾病也...

  • 中药煎得越浓效果越好?

    中药煎得越浓效果越好?

    很多人以为中药煎得越浓效果越好。其实,这样的认识有失偏颇。煎中药饮片是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如果有效成分已经溶解释放到药液中后,再连续不断地煎煮,反而让药液中的非有效成分(树脂、树胶、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不断溶出,可能使有效成分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 一般来说,用于治疗热病的清热药和治疗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疾病的解表药煎煮不宜过浓。宜用武火,时间宜短,煮沸时间为l0~20分钟即可,并趁热服。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滋补类中药,质地坚实、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物(矿物类、贝壳类、甲壳类、骨类、化石...

  • 春季服用的药膳首乌肝片

    春季服用的药膳首乌肝片

    立春过了,此时饮食药膳应以“升补”为主,下面介绍一款适合春季服用的药膳,即首乌肝片。   材料:首乌液20毫升,鲜猪肝250克,水发木耳25克,青菜叶少许,绍酒、醋、盐、淀粉、鲜汤、酱油、葱、姜、蒜、油适量。   做法:首乌煎汤浓缩,取20毫升药液备用,猪肝剔筋洗净切片,葱、姜切丝,蒜切片,青菜洗净控干。将猪肝片放入首乌汁内浸蘸(取一半首乌汁),加少许食盐,放适量淀粉搅拌均匀,另把剩余的首乌汁、酱油、绍酒、醋、湿淀粉和鲜汤对成滋汁。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入油,待油热放入拌好的猪肝片滑透,用漏勺...

  • 莲子健脾药膳方

    莲子健脾药膳方

    莲子怀山药粥 做法:莲子肉(去心)40克,怀山药20克,鸡内金10克,糯米适量。将糯米洗净,放入沙锅内,加水。将莲子和怀山药洗净,同米与鸡内金共煮。煮熟后,加白糖食用。 功效:健脾胃、止泄泻、增食欲。 莲子红枣桂圆羹 做法:莲子30克,红枣、桂圆肉各20克,冰糖适量。莲子去心,红枣去核。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清水文火炖至莲子酥烂,下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补血、养心安神。 莲子苡芡炖猪肚 做法:莲子、苡米、芡实各15克,猪肚150克,瘦猪肉50克,生姜片3片。将猪肚洗净,切成条状,瘦猪肉切成块,其他三味...

  • 玉竹药膳3款

    玉竹药膳3款

      玉竹粥   材料玉竹15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制作将玉竹洗净放入沙锅,加清水800毫升煎取汁液,再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与汤汁同熬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调匀即可。早晚热服,连服5日,间隔1~2日,可再连服5日。   功效补肺养胃,生津止渴。适用于中老年人肺阴不足,肺燥咳嗽,干咳少痰,烦渴口干,咽干舌燥等症,并有延年益寿、护肤美容的功效。   玉竹煲鸡脚   材料玉竹30克,鸡脚两对,料酒、食盐、醋适量。   制作玉竹洗净后切成片或段;鸡脚烫去粗皮和爪甲,与玉竹片一起入沙锅,...

  • 中药质量标准的法典《中国药典》

    中药质量标准的法典《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是我国药品质量标准的法典,是在我国境内药品生产、经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最低限度,也是检验、判定药品合格与否的法定依据。如果《中国药典》出现与实情不符,不规范、不标准或描述不清的情况,那么企业和执法部门在工作中就会陷入有法难依的窘境。郑州瑞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王锡国在实际工作中发现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存在部分“不恰当”的问题。《中国药典》2015版颁布在即,为了使这部法典更具权威性,择取以下建议与国家药典委员会商榷,或可在再版时对此类问题予以调整。   禁用硫...

  • 对症选中药 剂型很重要

    对症选中药 剂型很重要

    我们都知道,治病需要对症下药。其实,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对应药物是不够的,还要选对药物的形态。要想“药到病除”,选中药时就万万不可忽视剂型的差异。 常见的中药剂型 剂型是根据药物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和预防应用的形式。比如用于治咳嗽的,就有止咳丸、止咳片、止咳糖浆等药物。这里的“丸”、“片”、“浆”就是不同的剂型。 中医临床使用最广泛的剂型当属汤剂。汤剂是把药物配齐,用水、黄酒或...

  • 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药膳及验方

    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药膳及验方

      石斛为兰科植物,由于生在石上,体瘦不肥,色黄如金,有的旁枝如钗,故又名金钗石斛。   石斛,味甘淡,性凉,其功用为润喉清音,生津益胃,清热养阴,消炎明目。石斛素有“千金草”之称,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其特殊的生存环境和卓著的滋补食疗功效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   石斛品种繁多,以霍山石斛与金钗石斛为优。金钗石斛主产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清热力强;霍山石斛又名铁皮石斛,因产于安徽霍山而得名,生津力强。近代更有所...

  • 改善更年期不适症状食疗药粥

    改善更年期不适症状食疗药粥

    更年期是卵巢功能逐渐消退的变更时期,也是妇女从生殖旺盛状态向老年衰萎的过渡时期。此时期的饮食尤为重要。有些药食兼优之品,如百合、胡桃、糯米、小麦、芡实、扁豆等,更年期妇女可将其与米谷同煮为粥,常喝可改善更年期的一些不适症状。 糯麦粥取糯米50克、小麦80克,放入砂锅内加水1000毫升同煮。具有养心安神、敛汗除烦的功效,适用于更年期多汗、心烦、失眠等症。 百合粥取鲜百合50克或百合干粉30克、粳米100克,加冰糖适量煮粥。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更年期惊悸、神恍、健忘等症。 胡桃粥取胡桃肉...

  • 风疹急性发作 药膳进行调治

    风疹急性发作 药膳进行调治

    在风疹急性发作时,可以辅以药膳进行调治: 银花竹叶粥 先用竹叶6 克,银花10克,菊花10克,薄荷5克,洗净,同入沙锅中煎汤,取汁去渣,再倒人洗净的粳米,100克,煮为稀粥。每日2-3 次,温热服食,连服3天。此粥有疏风清热、除湿止痒之功,而使邪祛、疹退、痒止。适用于风团、瘾疹色红者。 路路通蛋 将路路通12 克,加清水1碗煎煮,水沸后15 分钟,去渣取汁;将蛋1枚,放入路路通药汁中煮,至蛋熟即可,去蛋壳加糖调味,吃蛋喝汤。一般风团、瘾疹色红者,用绿壳鸭蛋,加冰糖调味;风团、瘾疹色淡不红者,用鸡蛋,加红糖调味。...

  • 学会如何熬药

    学会如何熬药

      天气渐凉了,不少人基于保健意识,都会琢磨着喝点汤药来补补身体。浙江省东阳市中医院药剂科主任李永良提醒,补益药要辨证施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同时,喝药前要学会如何熬药,特别是有些熬药的细节,将会影响到药效发挥。   熬药器皿有讲究   在家中熬药,最好选用陶瓷砂锅,因为其组成成分性质稳定,不容易与药物起化学反应,另外,它受热均匀,传热缓慢,而且整个锅保温性比较强,水分蒸发量比较小,有利于不耐热成分的保存,药剂成分保留比较全面。如果没有砂锅或瓦罐,也可以用不锈钢、搪瓷器皿代替。但是不能用铜、铝、铁等金属...

  • 泥鳅山药萝卜汤

    泥鳅山药萝卜汤

    原料:泥鳅0.25公斤,怀山药50 克,萝卜1个,生姜适量。 做法:怀山药、萝卜切块,备用。泥鳅去内脏洗净后,锅内放少许植物油,将泥鳅稍煎,煮熟。随后放怀山药、萝卜、生姜片和1200毫升水,先用旺火煮沸,再用小火焖30分钟左右,加精盐调味即可。 健康提示:益气健脾,和胃利湿。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肝炎以及体弱多病者。儿童多吃有助于生长。 冯 思...

  • 药食两用的神奇红曲

    药食两用的神奇红曲

    由中国保健协会主办,杭州双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浙江康恩贝集团医疗保健品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第二届红曲文化节于6月16日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此次红曲文化节旨在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红曲文化,交流功能性红曲的研究、发展与开发,探讨红曲保健产业的未来发展及应用前景。 红曲是药食两用的传统中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现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古代未发明酱油专用酱色(焦糖)之前,红曲是红烧肉和制作其他红色食品着色的主要食品原料。日本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也很喜欢红曲。 红曲味甘性温,入肝、脾、...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