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第204页
-
中药的给药途径与择时服药
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即将药物引入人体内的途径。总的选择目标是要有利于增效解毒。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除口服和皮肤给药两种主要途径外,还有吸入、舌下给药、直肠给药、鼻腔给药、阴道给药等多种途径。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药的给药途径又增添了皮下注射、肌内注射、穴位注射和静脉注射等多种,其吸收速率由低而高的顺序排列为:皮肤给药、黏膜表面给药、直肠内给药、口服给药、舌下给药、皮下注射给药、肌内注射给药、吸入给药、静脉注射给药。 口服给药:具有简便、安全、不需特殊器械和医务人员帮助、药剂制备较注射剂等简单的特...
-
提高中药疗效用酒送服或经酒浸泡
一般来说,服用药物都会选择用温水、粥等比较温和的食物,其实有些中药如果用酒来送服,更容易发挥作用。这是因为中(成)药里的很多成分,如生物碱及其盐类、甙类、鞣质、有机酸、挥发油等皆易溶于酒中,如果中药用酒送服或经酒浸泡后,有效成分更容易溶出,从而可提高疗效。这些中药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活血化瘀药,如用来治疗跌打损伤的自然铜、云南白药、七厘散等;用来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的香附丸、痛经丸、定坤丹等;用来治疗手足麻木、中风偏瘫的丹参、鸡血藤、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穿山甲,以及中成药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等。...
-
中药药引的作用
常用的药引有生姜、大枣、葱白、灯芯、白茅根、茶、白糖、红糖、荷叶、藕节等。这些药引主要作用是: 一、引经作用:药引可使各种药物的作用集中于某一部位。如治疗肾阴虚的六味地黄丸,常用淡盐水送服,因盐能入肾,引药性集中于肾,以充分发挥治疗作用。 二、增强疗效:如治疗风寒感冒的辛温解表药中,常加入生姜或葱白作药引,增强发汗解表功效。 三、解毒作用:有些生药有毒,加药引以降低毒性,川乌、草乌、甘遂毒性须用药引;生姜可降低生南星、生半夏的毒性。 四、矫昧作用:有些中药苦涩难咽,如治小儿百日咳的鸡苦胆,用白糖作药引,可减...
-
读《论药材含水量与经方剂量折算》有感
2015年6月12日第4版的《量效关系》栏目刊登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徐立鹏、 穆兰澄、 郭允、 仝小林四位老师署名的文章《论药材含水量与经方剂量折算》。读完此文,笔者感觉眼前一亮。多年来困扰在广大中医从业人员心头的经方剂量与《中国药典》相差悬殊的问题有了新的答案。 笔者虽然只是一名基层中医人员,但是长期以来关注当今某些经方学派的用药,一直为他们超剂量用药感到担心。虽然笔者用药剂量总是以药典为依据,并对那些经方学派动辄几十克上百克的剂量感到质疑,但是交流中一些经方派总是以本文开头的考证《伤寒论》中经...
-
陇西具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
陇西自古盛产药材,是西部闻名的千年药乡,具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2015年5月,陇西县被甘肃省政府命名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身为陇西的中医药工作者,我心情澎湃,爰作是赞。 陇西古地,秦汉置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巍巍人寿,山虽不高,然多香药。西南渭河,三水环城,灌育陇右。十里城郭,烟火万家,物阜民丰,百业繁华。中药产销,尤为突出,民众根基,横亘古今。 襄武古邑,南安福地,文峰重镇,雍州首阳,先民遗风,耕读传家,熟识药性,应用自如。种药采药,以药辅食,人人体健,家家乐祥。...
-
吕炳奎运用中医药治疗急症的自信与风范
吕炳奎(1914-2003)是人们敬仰的中医理论家、临床家、教育家。他一生勤奋,博览群书、兼采众长,精研医术,从未中辍临床。他临床擅中医内科病,如温热病,心病、痹证、小儿喘咳等,尤以肾病、肝病为先。 吕炳奎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脏腑至关重要。如肝炎,肝与肾同源,肝体阴用阳,肾阴久亏,肝热郁滞,脾胃湿热困遏,湿浊热毒炽盛,发为肝病。治宜用茵陈蒿汤,重用大黄斩关夺将、荡涤热毒,湿浊自去,肝血得和,疾病可愈。他不赞成滥用补法、用酸味药五味子之类以治肝病,而多用茵陈五苓散、柴胡疏肝散之类药物。 他治病...
-
诺奖的获得向世界展示了中医药的魅力
“祝贺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座谈会”昨日在京召开,十一位业内专家学者出席并发表讲话,畅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对当下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激励,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诺贝尔奖是一座灯塔,屠呦呦用她的实际行动为祖国医药正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医药的魅力,让年轻的科学家看到了希望。本报记者将座谈会上专家们精彩言论摘编如下。 广大科学工作者除了分享获此殊荣的喜悦,更重要的是要深入贯彻李克强总理的贺信精神,学习屠呦呦教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