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206页

药 第206页

  • 金世元:创新为“道地药材”拓展空间

    金世元:创新为“道地药材”拓展空间

    中药用量逐年猛增,但中药材品种繁多、产区分散、既有野生,又有家种家养,并受到自然环境和灾害的制约,因此产量很不稳定,尤其对野生药材进行无序的乱采滥挖,使得一些品种到了濒于灭绝的境地。同时,中药资源在临床使用环节还存在很大程度的浪费现象,近年来一些中药品种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也不可避免。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药材完全依靠传统的“道地药材”产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原有的产地基础上发展创新。 从历史经验来看,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如不同区域内的气候、土壤、水文均有较大不...

  • 民间中医药是中医继承和创新的源头

    民间中医药是中医继承和创新的源头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是中国传统医药获得世界认可的重要标志,也是民间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民间中医药启迪诺奖创新 屠呦呦研究员的研究成果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里的“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17个字启发,其中记述的“绞汁”方法不同于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她由此领悟到“水煎”之法可能会因为高...

  • 怎样喝中药减少苦味

    怎样喝中药减少苦味

    凡是服用过中药汤剂的人,都会有一种药味苦口而难以下咽的感觉,虽然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有些汤药实在是苦不堪言,非常难喝。然而,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总结,许多富有经验的中医药专家,归纳出了服用中药汤剂时的去苦方法,不仅不会影响药物的治病效果,而且能使汤药比较容易入口,使服药者乐意接受。有关患者倘若能参照以下方法服药将会大有裨益。 第一,药液冷却至36℃以下再服。人的口腔温度一般在36.2℃—37.4℃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人的味觉细胞感觉最灵敏,若超出此范围,味觉就会变得相对迟钝。许多发热患者吃东西觉得...

  • 中成药抗生素 副作用相对较少

    中成药抗生素 副作用相对较少

    临床上治疗一些感染性疾病离不开抗生素,但是,抗生素的副作用很多,而一些中成药同样具有抗生素作用,而且副作用相对较少,这些“中药抗生素”到底有哪些? 双黄连口服液主要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等中药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等。由于药物性均偏寒凉,因而适合于出现发热、出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肿痛、咳吐黄痰等外感风热症状者使用。 感冒清热颗粒主要由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

  • 当中医药遇上互联网+

    当中医药遇上互联网+

    2015年李克强总理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互联网+”上升到国家经济产业发展的层面,为众多传统企业的变革转型指明了方向。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 年,“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 ”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 文化先行,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文化先行,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启动《中医药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5-2020)》研究编制工作,笔者根据就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鼓励文化研究,大力弘扬中医文化 弘扬中医文化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但目前这项事业还只停留在鼓励和提倡阶段,缺少推广和检验的硬件标准。 从小的方面讲,弘扬中医药文化普通中医药知识,对于疑难病和慢性病恢复期能起到促进作用,甚至对一些疾病可以做到少花钱或不花钱,这正是政府和百姓喜闻乐见的事情。可是目前中医文化的弘扬并不涉及到职务晋升...

  • 同仁堂承认中成药含朱砂

    同仁堂承认中成药含朱砂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同仁堂旗下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被曝朱砂成分含量分别是17.3%及0.72%,前者超国内标准,后者则远超香港标准。而朱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被禁止入药。此外,还有接近40种药品含有朱砂成分。   同仁堂在5月22日的声明中承认其中成药含有朱砂。不过,声明解释,朱砂为常用传统中药材,始载于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在现行的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朱砂具有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的功效。   声明称,同仁堂中成药中使用朱砂“与其他重要配伍...

  • 深化对中医药原创科技资源的认识

    深化对中医药原创科技资源的认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

  • 评《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之《任应秋》

    评《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之《任应秋》

    任应秋,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他毕生致力于中医理论研究和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专业人才。在文献整理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成绩卓著,率先创立了“中医各家学说”学科,在《内经》的研究上取得成就,为中医学术理论的提高和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之《任应秋》,区区30余万字,当然不能囊括其全部学术成就,但能由博返约、卓然自立,确是一部很好的“导读”,让您在任...

  • 中医药院校探路“智慧”教学

    中医药院校探路“智慧”教学

    10月14日,国家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在京启动,致力于打造由中医药行业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和知识服务三个子平台构成的“三位一体”的行业级互联网平台,逐步探索出符合中医药行业特点的全新教育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流通共享。 当“互联网+中医药”由概念逐渐转为现实,中医药高等教育也尝试触探“云端”,多家中医药院校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中医药教学改革探索“智慧”之路。...

  • 自煎汤药注意事项

    自煎汤药注意事项

    煎前浸泡半小时 煎药前,最好先将中药浸泡半小时以上。注意水一定要浸没过药材,才能使其充分吸收水分,煮出药力。此外,浸药应用冷水。例如茯苓、芡实、麦芽、山药等药材含有淀粉,若用热水浸泡会使淀粉结块,影响药效。 煎煮时注意加盖 加盖可以使中药煎透,节省煎药时间。尤其是含有挥发成分的中药,如薄荷、荆芥、紫苏等均宜加盖煎煮,且要求短时间煎好,以免有效成分大量散失,降低药效。一些滋补药物,如熟地、人参、鳖甲等的煎煮时间较长,也宜加盖。 如果煎煳应倒掉 如果把汤药煎煳,应该倒掉弃用。因为即使加水再煎,药...

  • 中医药人地下抗战

    中医药人地下抗战

    在战时,医药对于交战双方以及普通百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医生或药店的身份有时相对中立。但医药界人士也有一腔爱国心,在抗战期间,不少中医药人在敌后继续执业的同时暗中为抗战服务。 乐氏族人暗抗日 同仁堂乐氏家族,分支众多。抗战时同仁堂在北京继续营业,不时要应对日寇的骚扰。而此时,乐家的子弟中,有的暗中投身了地下抗日。其中达仁堂五股东之一、乐达仁的侄女乐倩文,加入了北平抗日杀奸团。这是一个爱国中学生组成的地下组织,经常开展刺杀汉奸活动。乐倩文经常参与活动。1940年7月7日,日伪《新民报》编辑主...

  • 李约瑟与战时中医药科研

    李约瑟与战时中医药科研

    考察中国荐论文 以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闻名的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于1942年来到重庆,担任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 来华之前,李约瑟在鲁桂珍影响下,已经对中医药有所了解。鲁桂珍出生于医药之家,“鲁桂珍是鲁茂庭(字仕国)的独女。她有两位弟弟。鲁茂庭是南京的—位富裕药商。她曾在上海雷士德研究所工作,当时伊博恩认为传统中医对脚气的食疗方法有合理性,指导鲁桂珍等进行了一次用西代科学检验中国传统医学疗法治疗脚气的尝试,治愈了80名患脚气的纱厂工人。1937年鲁桂珍来到李约瑟的英国实验室...

  • 抓住“一带一路”机遇 加速中医药发展

    抓住“一带一路”机遇 加速中医药发展

    “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构想,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那么作为中医药大国,我们应思考如何让中医药在“一带一路”中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世界大街小巷开满灿烂的“中医之花”,让全球共享中医药发展成果。...

  • 不要轻易毁掉一个好药方

    不要轻易毁掉一个好药方

      一方面是看到事实的疗效和奇迹,一方面又因药品“违法”成为阶下囚,倪海清案确实令人很纠结。本案焦点集中在犯罪客体从“人的身体健康权利”变成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该罪因此从“结果犯”变成了“行为犯”,即只要实施了该行为,即使没有严重危害健康也构成犯罪。假如倪海清的药品对治疗癌症病人确实是有效的,那就凸显出了两点问题:一是有关法律对生产、销售假药罪定性标准的不严密、不健全;二是药品管理机制...

  • 中医药应助力公共外交

    中医药应助力公共外交

    我在一篇短文中曾经这样说,人与人都会有交往,与本国人的交往属于“内交”,与其他国家人的交往就应该属于“外交”;外交并不神秘,也无奥妙,需要的是在交往中时时、事事、处处能够体现国家的主权、形象和政策。尽管此话被有些人看成笑谈,但我依然“痴心不改”,顽固地坚持这样的看法,并把各种各样的对外交流和往来都视为“外交”行动,不管它是政府外交,还是公共外交。当然,不同身份的人在对外交往中的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含义不同,作用也自然不同...

  • 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中药研发体系

    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中药研发体系

    10月25日,中药资源与大健康产业峰会—首届西部中医药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学分会成立大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在会上指出,推动企业成为中药研发主体,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中药研发体系。发挥中药资源优势,助推大健康产业。 会前,贵州省省委书记陈敏尔、贵州省代省长孙志刚会见了王国强。贵州省副省长何力出席成立大会。 会上,王国强表示,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必须充分发挥好中药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此次峰会就是要进一步探索中...

  • 古方中开发出现代中药

    古方中开发出现代中药

    2015年,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主持完成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的成果使得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再次掀起高潮。 在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的热潮下,我们不应该忘记中成药能有如今的发展全赖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中西医结合运动,是中西医结合使得中成药进行了第一次大开发。使得中成药成为占据我国医药市场半壁江山的重要品类。 在推动二次开发的过程中,张伯礼院士总会谈起他的导师阮士怡教授对他的培养和教育。作为我...

  • 追思熙明同志 共推中医药事业

    追思熙明同志 共推中医药事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张文康: 追思熙明同志,共推中医药事业 我对熙明同志的第一深刻印象还是我当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副部长的时候,当时在一次会议上,我跟熙明同志有过亲切的交谈,他就像一位兄长,亲切,随和,很有信心和大家在一起把地方和军队的药政工作做好。 第二个深刻的印象是我从总后卫生部调到国家卫生部之后。熙明同志在广州出差时突发心脏病,我到广州去看望他。从那时起到现在二十多年来,熙明同志一直战斗在中医药岗位上,为中医药而奋斗,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第三个深刻印象是熙明同志很重视中医药的基...

  • 青蒿素专利旁落给中医药知识产权敲响警钟

    青蒿素专利旁落给中医药知识产权敲响警钟

    2015年10月5日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凭借着发现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摘得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桂冠,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期间,中国科研人员大多没有专利保护概念,也不熟悉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此前中国科研人员在青蒿素上的很多论文在发表前,并没有对新的化合物(青蒿素)、制备方法(乙醇提炼)和用途(治疗疟疾)等方面及时申请多个国际专利,而美国、瑞士国家的研发机构和制药公司便开始根据中国论文披露的技术在青蒿素人工全合成、青蒿素复合物、提...

  • 施今墨巧抄药方

    施今墨巧抄药方

    上世纪40年代初,津门富豪金老板偶然身体不适,请来当地中医名家陈方舟诊治。陈先生诊后即开一方,嘱咐他连服三剂后再行诊断。这金老板按要求服药后,没有见效,心中就犯嘀咕,陈医生不行吧。 正在他烦乱之时,恰巧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抵津,金老板听得消息,急忙派人前去相请,再也不提请陈医生这茬。施今墨来到金宅,见他年老体胖,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语声低微。切其脉,细缓无力;望其舌,淡而少苔。金老板见到名医就和盘道来:“这几个月来四肢无力,食不甘味,便稀如水。”至此,施今墨心中已然明了,典型...

  • 中医药发展大会“一带一路”与中医药国际化

    中医药发展大会“一带一路”与中医药国际化

    近年来中医药在加快国际化进程,“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更为中医药走出去创造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在第五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上,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医院、高校、药企的专家们交流了中医药国际化的实践经验,并就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布局中医药国际化事业,让中医药服务世界人民健康建言献策。本版摘取部分专家观点,与读者分享。 刘敏如:为中医药争取国际话语权 国医大师 当前中医药在国际医药领域处于竞争弱势,甚至得不到主流医药卫生领域的认可。中医药要走出国门,...

  • 痛悼胡熙明 为中医药事业发展鞠躬尽瘁的一生

    痛悼胡熙明 为中医药事业发展鞠躬尽瘁的一生

    上世纪80年代胡煕明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担当着掌控全国中医药事业建设与发展工作的历史重任。他不畏艰辛、不辞劳苦地深入开展中医药行业的考察与调研,并在卫生部党组和时任卫生部部长崔月黎同志的支持下,力促卫生部党组就卫生工作,尤其是中医药事业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向党中央呈送了书面报告。中央书记处经过调查研究,及时就卫生工作方针进行了重大调整,做出了“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地位”的重要决定。为了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传达学习中央书记处的重要指示,卫生部党组决定召开一次史无前例...

  • 中医在“精准”药物研究方面有独特优势

    中医在“精准”药物研究方面有独特优势

    有了“精准”的证候规定,有了“精准”的状态描述系统,以此为参照系,基于统计分析,就可筛选出针对各种病理状态的“精准”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同时使中医学对药物作用的认识进一步精准化。从近年来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手段的进步可以看到,医学诊断的精准化带来的药物研究参照系的精准化,对精准药物研发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准医学助推精准中药研究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居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

  • 明医好药君和堂(下篇•好药)

    明医好药君和堂(下篇•好药)

    提起君和堂的药,见过、用过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摆在精品中药柜里的中药,像一件件艺术品。 君和堂员工曾应邀赴日本参观朋友医馆,负责接待的是位早年赴日的中医师,谈到日本所采购的中药时曾说:“这儿的中药都来自中国,选择最好的原料药生产地,没有经过任何防腐虫手段处理,所以药材中不含农药、金属等有害物质,甚至炮制切制工艺都是追求最古老的方法,就是为了保持中药最好的疗效。”君和堂中医馆创始人潘学才看了朋友医馆的药材,片型整齐、干净,连色泽也非常一致。 回国后,潘学才就立志全力找寻全国...

    养生秘方 2024-03-06 16 0
  • 抓住机遇,大力研发民间中医药

    抓住机遇,大力研发民间中医药

    民间中医药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和医药卫生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完全拥护30年前老革命家习仲勋同志提出的理念:“中医中药来之民间,用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提高,再用之民间,为人类造福。”此语指明了中国民间中医医药发展的渊源、宗旨、方向、方法和目标。 30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关心指导,人民群众的喜爱支持,以及同道的坚持努力,我国民间中医药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长足进步和丰硕成果。我们更要看到,在新时期,在越来越国富民强的今天,在习近平总书记率领的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人...

  • 药品药店 仿单

    药品药店 仿单

      “仿单”是指我国清代中叶以来,一些药铺为扩大宣传效果,在药包上常覆盖一个纸木版印的药品介绍。这种仿单是介绍药品性质、功效、用法的一种说明书。随着印刷工艺的进步,仿单又兼具一种信誉保证书或防伪标签的性质。   最近收藏到朱汉记在解放前印刷的老仿单,其中包涵了诸多值得研究的信息,为我们了解旧社会中药行业的习俗提供了实物史料。   在2009年6月23日的《常州日报·文笔塔》上刊登了老报人张一农的“记忆中的老药店”,提到了西直街的朱汉记,是城内...

    养生秘方 2024-03-06 17 0 药店药品
  • 明医好药君和堂(上篇•明医)

    明医好药君和堂(上篇•明医)

    君和堂 越传统越国际 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南路219号附近,总飘着一股浓香的中药味,寻着药味,随着人流,便走进这家古朴厚重的红木建筑,门上的对联格外引人注目:“行医务正不得欺世,做药务真不得欺客。”这就是君和堂,传统、典雅。 在上海市南京西路的上海商城六层,有几间装修简约、现代的诊室,这里的患者多是行色匆匆的白领和慕名而来的外国朋友。这也是君和堂,时尚、先锋。还有个洋气的分店名字:波特曼馆。 君和堂将传统中医传承和现代经营理念相融合,用中医的方法治疗疑难病症、亚健...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 东学西渐 中医中药传世界

    东学西渐 中医中药传世界

    2012年12月26日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说,目前中医药对外医疗、教育、科技合作不断扩大,已传播到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7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包含中医药内容的政府协议或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建国以来,中医药在国际上从鲜为人知到广为人知,从东方到西方,经过了曲折而艰难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医药文化、东方文化逐渐西传的过程。 建国伊始,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站在以原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医药主要外传社会主义国家,国外学...

  • 瑞士中药在成品药上创新

    瑞士中药在成品药上创新

    当今中药的剂型有三大类:汤剂、中成药(含传统成药和现代成药)、免煎药。三类剂型的应用比率,在我们国内是汤剂第一,成药第二,免煎药最少;瑞士的情况则差不多反了过来,免煎药第一,成药第二,汤剂最少。免煎药的将专门讨论,故这里先说说瑞士的中成药。 所谓中成药,即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准药品,以前简称为“膏丹丸散”。现在国内所用成药,除个别传统膏丹丸散外,主要是现代中成药,如冲剂、滴丸、浓缩丸、胶囊、口服液等。这些成药大部分是口服的,外用的很少。 瑞士的中成药分大两类,口服和外用。口...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