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病 第264页

病 第264页

  •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方药及食疗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方药及食疗

    高血压病是指病因尚未明确,以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范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发病主要原因与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有关。高血压病的早期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紧张烦躁、疲乏等。以后可逐渐累及心、脑、肾器官,严重时可并发高血压性心脏病、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等病变。从中医辨证来看,高血压病以肝阳上亢型最为多见。兹介绍其治疗方药及食疗方:主证与治法: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干口苦,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平肝潜阳,清热熄风。方药: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15克(先煎)、钩藤18克,石决明 30克(先煎)、龟...

  • 健脾开胃要补肾 防病果蔬

    健脾开胃要补肾 防病果蔬

      日常生活中,那些肝火旺、爱生气的人,往往更容易焦虑、忧郁、失眠。这都和中医讲的“怒伤肝、恐伤肾”关系密切。而且,这些人大多有便秘、小便黄等症状。肝火旺容易伤及肾阴,出现肾虚症状。这和中医的“肝肾同源”有关。也就是说,肝的疏泄须依赖肾阴的滋养;肾阴的再生,又须通过肝的疏泄而入肾。   肾气虚,血液当中的水分减少了,肝脏、脾脏就会由于血液、体液成分的变化而增加负担,表现为爱生气。由此可见,脾气不好与肾虚有关。要治本,就得通过补肾来达到调节五脏功能的目的。在选择...

  • 食物应对“春困”过量食肉易患病

    食物应对“春困”过量食肉易患病

    一到春天,从事文秘的晓岚总觉得整个人昏沉沉的,前一天晚上睡不着,第二天哈欠连连。最惨的是上个礼拜二,在公司下午的工作会议上,她竟然睡着了……散会后同事都开玩笑称她为“懒羊羊”。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下午犯瞌睡,这都是“春困”惹的祸。那么,职场人吃这些食物可有效应对“春困”。 常吃蔬菜、水果碱性食物春季适当补充营养可使人精力充沛,减轻或消除春困。水果中如香蕉、葡萄、橘子、苹果和荸荠富含钾、镁,经常食用可以...

  • 动物睾丸治病便方

    动物睾丸治病便方

    慢性鼻寞炎:羊睾丸1 对,洗净,放瓦片或沙锅内焙黄(不可炒焦炒黑),研成细末,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每对睾丸1日分2 次服完,连续服用2—3天。阳瘿不育、小便频数:鸡睾丸10个,虾米(河虾、海虾均可)20克。鸡睾丸洗净,虾米洗净,以温开水浸泡2小时,2味同放锅内加适量酒、盐、胡椒粉、葱白拌匀,放少许食油以武火炒熟即可,常服用。阳瘿:取刚啼叫的雄鸡杀死,取其睾丸放入白酒中浸泡2小时,置瓦片上焙干至黄,每晚临睡前2小时用白酒送服,日1次,连服15天。老年哮喘:小猪睾丸2 枚,瓦上焙黄,研末,黄酒适量冲服。也可...

  • 玉竹药膳治疗消渴病

    玉竹药膳治疗消渴病

    玉竹是一味清热而不伤阴的中药,中医常用其来治疗消渴病(糖尿病)。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除了日常的药物治疗外,可选用玉竹与一些食材配制成药膳,进行辅助治疗,对于血糖的稳定有一定的意义。玉竹性味甘、平、柔润,属滋阴之品,稍有清热的效果,药力缓和,不滋腻。古人认为玉竹平补而润,兼有除风热之功,能驻颜润肤,祛病延年,非常适用于糖尿病阴虚燥热所致的口干、喝水多、吃饭多、小便多等病症。山药玉竹黄瓜汤:山药15 克,玉竹巧克,黄瓜100克。把黄瓜洗净,切成块,山药洗净,切片。然后把黄瓜、山药、玉竹放在炖锅内,加适量水,用武火(...

  • 春食菠菜好防病

    春食菠菜好防病

    菠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蔬菜,春天是其大量上市的季节,吃春季的菠菜,既营养又防病治病,可谓一举两得。 《本草纲目》记载,菠菜能 “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根尤良”。中医认为,菠菜味甘,性凉,有养血、止血、敛阴、润燥等多种功效,可用于多种病症的辅助治疗。菠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而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下,能根据人体需要转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A可以帮助人体维持正常视力和上皮细胞的健康、防止夜盲症,还可以清除人体自由基,促进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及细胞因...

  • 慢性疲劳也是病:中医药粥来调治

    慢性疲劳也是病:中医药粥来调治

    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家后,蒙头大睡,一觉醒来,又是一天的冲刺!即使被一种称为“慢性疲劳征”的疾病缠上也懵然无知,仍为生活不断地打拼,但你的身子到底还能撑多久?因此,医学专家指出:慢性疲劳也是病 一般人经过一轮疲劳后,休息一宿就可恢复充沛精力。但有些人会持续数月仍感到疲惫不堪,并伴有肌肉疼痛、头痛、低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夜间盗汗、喉部刺痛及多个关节疼痛等症状。这说明已经被一种不太熟悉的疾病一一慢性疲劳综合征所侵袭。而大部分人都不把这些状况视为病症,掉以轻心,最后影响到个人的学业...

  • 热病治疗 中医广泛参

    热病治疗 中医广泛参

      中医的发展和热病是分不开的。汉代的张仲景、金代刘完素以及清代的叶天士,都是治疗热病的大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凡是有大的瘟疫流行,中医药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不论上世纪50年代的乙脑流行,还是2003年的非典,中医药都彰显了风采。虽然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热病的治疗方面,中医参与的比例越来越少,什么原因呢?其中有政策方面问题,也有我们中医自身的问题,国医大师路志正常教育我们,中医要想发展,要靠我们自己。有许多感染性疾病,现代医学束手无策,我们应该努力冲上去,不能畏缩不前。   一位发热病人,自述...

  • 小儿出疹性疾病

    小儿出疹性疾病

      学龄前孩子易患某些出疹性疾病。由于各种出疹性疾病的皮疹形态、性质和分布不同,出疹先后顺序不一,掌握皮疹特点对断定孩子疾病非常重要。小儿出疹性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出疹性疾病   麻疹:主要症状是发热、上呼吸道和眼部发炎,以及口腔颊黏膜处有麻疹黏膜斑。皮疹多于发热第4天,自耳后及颈部开始出现,渐及面部,然后自上而下到达四肢。一般1~2周后皮疹完全消失。   风疹: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主要症状是咳嗽、头痛、咽痛、发热等。发烧1~2天内可迅速出现丘疹,由面部延及躯干和四肢。皮疹呈浅红色,稍稍隆起,躯...

  • 女性坚持仰卧起坐治疗顽固性妇科病

    女性坚持仰卧起坐治疗顽固性妇科病

      有些妇科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主任黄锦军表示,女性坚持做仰卧起坐,对顽固性妇科病的治疗有一定辅助效果。      学会呼吸效果好   掌握好呼吸,是锻炼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医生指出,如果呼吸掌握不好,女性的体力会下降得非常快,而且达不到动作的预期效果。规范的仰卧起坐,身体前屈时应呼气,仰卧时应吸气。女性不要机械地在仰卧时完成整个吸气过程,而是在向后仰卧的过程开始吸气,肩背部触地的瞬间屏气收腹,上体逐渐抬起。当上体抬起至腹部有胀感时,快...

  • 中医诊治疾病的准则,辨证论治

    中医诊治疾病的准则,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特点之一,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准则。辨证是诊治疾病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辨证准确与否与疗效密切相关,如何进行辨证论治?浅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症、证、病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疾病的外表现象一一症状表现出来的。辨证论治就是通过疾病的症状、证候等现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的。但是症、证、病三者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不能混淆,而有如下的区别。 症状:是各种疾病所表现的各种单个症状,是通过病人的自身感觉和...

  • 中医治病八法

    中医治病八法

    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制定了许多治病方法,常用的为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1、汗法 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而见恶寒发热等表证者。 2、吐法 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3、下法 通过荡涤肠胃、排出粪便的方法,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而出的一种治法。 4、和法 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5、清...

  • 络病理论

    络病理论

    2006年,由吴以岭院士主编、国内第一部体系论说络病理论的专著《络病学》出书,成为络病理论体系构成的奠基之作。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提议和支持下,吴以岭又掌管编写了“新世纪全国高级中医药院校立异教材”《络病学》,现已在全国40多所大学以及新加坡中医学院开设课程。2009年,中医络病学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点学科和优势学科。 多位中医院校络病学授课教授,回忆络病理论及《络病学》教育十多年的开展,沟通络病理论在学术推行、学科建设和临床使用等方面的经历。 络病学授课状况和学生反响...

  • 初秋时节 小心红眼病“偷袭”宝宝

    初秋时节 小心红眼病“偷袭”宝宝

      最近,晨晨很烦恼。好不容易开学了,以为可以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玩了,可他却因红眼病被“禁足”在家。      刚开学染上了“兔子眼”   “宝贝眼睛很红,又痛又痒,她自己说很难受,我看着也怪难受的。”晨晨妈说,这段时间晨晨必须呆在家里养病,因为怕带着“兔子眼”回学校,见到同学不好意思,而且也容易传染给别人。   南溪山医院眼科医生林育华告诉记者,初秋季节是红眼病多发时节。因为初秋天气炎热、湿度仍然较...

  • 痛经要警惕子宫腺肌病

    痛经要警惕子宫腺肌病

    经常有一些女性朋友因痛经前去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原来是子宫腺肌病在作祟。约70%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有痛经表现,且呈进行性加重,严重的会直接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子宫腺肌病是由子宫内膜的腺体与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所引起的良性疾病。发病原因可能与分娩,尤其是多次分娩或刮宫操作产生子宫内膜的损伤,或持续高雌激素刺激有关。临床上有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经期延长、月经量多、不孕等症状。此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15%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半数合并子宫肌瘤。近年来,该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女性身上,主要原因是...

  • 三阴三阳象之解析 人法天而六象具 三阴三阳象与六经病

    三阴三阳象之解析 人法天而六象具 三阴三阳象与六经病

    从三阴三阳之象看《伤寒论》之六经 《伤寒论》 以六经为纲, 统摄诸病, 是《伤寒论》 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 六经究竟何谓, 至今仍 无定论。 如能明确六经内涵, 对《伤寒论》的研究及 运用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 纵观 《伤寒论》 , 其中并无 “六经” 一说, 而 有 “三阴三阳” 之谓。 “六经” 提法, 始于宋代朱肱, 其 于《类证活人书》 中云: “古人治伤寒有法, 非杂病之 比, 五种不同, 六经各异&rd...

  • 女性久坐引起几多病

    女性久坐引起几多病

      对于“坐”这个字眼,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忙碌的工作之余,一顿丰盛的晚餐,一张舒适的沙发,一盘可口的零食……伴随着一台引人入胜的电视节目或是网上冲浪,对现代女性而言,如此轻松地坐着度过闲暇时光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只是很多女性在久坐过后发现,本来俏丽的身材怎么在悄悄走样呀?本来“阿娜多姿”、“亭亭玉立”的身材(形象)怎么现在变成了“木桶腰”、“肥硕腿”,走路犹如&l...

  • 中医病因特点 中医病机特点

    中医病因特点 中医病机特点

    基于中医思维模式的病因病机特点分析 从起源上来看哲学与医学有共同母体, 即原始 宗教与神话。 从医学模式的演变来看: 中医学产生于 古代神明模式(毉) , 然后发展到自然哲学模式, 并 且两千年来始终保持自然哲学模式, 即运用朴素的 辩证法和唯物观解释健康和疾病现象, 以直观的自 然现象说明生理病理过程。 这种中医医学模式导源 于独特的哲学思维——中医思维。 所谓中医思维是 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与哲学思想影响产生的指 导中医理论形成以及临床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医学 思维, 包括整体思维、...

  • 寒多阴伏 病机辨证

    寒多阴伏 病机辨证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虚则外寒”,故病人常有畏寒怕冷,背寒,脘腹冰凉,四肢清冷,喜温喜暖等表现;寒性凝敛,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常见头、身、胸、腰、脘腹疼痛,且痛处不移,遇冷尤剧;寒主收引,易侵入经络关节,而致筋脉拘急挛缩,伸屈困难;寒邪还可使毛窍收缩,腠理闭塞,从而出现恶寒、无汗、脉紧等症。   寒从外来,肺卫常首当其冲;寒自内生,多因阳虚阴盛所致,尤以命门火衰为主,涉及心脾。外寒与内寒虽有区别,但又相互联系,互为影响。阳虚之人,容易感受外寒;外寒侵入人体,积久不散,又常损伤阳气...

  • 中医不同的病邪给以不同的出路

    中医不同的病邪给以不同的出路

    张子和看病,总是变化于汗、吐、下三法之间,这就是给病邪以出路的道理。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该尽看病全》中说:“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揽而留之,虽愚夫愚妇皆知其不行也。今之医者曰:‘当先固其元气,元气实,邪自去。’夫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而自杀,颇甚则传久而难已,更甚则暴死。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而邪气巳交驰横骛而不行制矣。惟脉脱下虚,无邪无积之人,始可议补,其余...

  • 妇科病并非有病就要治

    妇科病并非有病就要治

      现在不少女性都有在小医院就诊的经历,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医师邹芳说,有些医院的医生把有些妇科小病说成大病,没病被说成有病,钱没少花,罪没少受。   35岁后每年体检有必要   许多妇科病是没有早期症状的,而很多妇女去医院看病时,往往都是已经感觉很不舒服了,结果常常因此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邹芳提醒,对于育龄、已婚尤其是35岁以上女性,每年的妇科体检是必须的。不论是否觉得不舒服,都应当自觉、定时去做妇科检查,要有这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常规妇科体检包括四大块内容:   一、常规白带检查。这项检查主要是看有没有炎症...

  • 《本草纲目》阐释药物成效 拓宽药物医治病症

    《本草纲目》阐释药物成效 拓宽药物医治病症

    《本草纲目》药物介绍的“主治”项,编写以主治病症为中心,并用大字书写,内容包括药物效果部位、功用、医治病症,新增历代本草所未记载或记载甚少而实践运用广泛的药物。纵观此项,集合历代医家对药物知道的一起,李时珍亦分析了自己对药物成效的知道与临床运用。 阐释药物成效与习惯证 李时珍在吸收前人经历的根底上,结合临床经历,对药物功用、习惯证及临床运用有独到见解,关于辅导用药有实用价值。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二卷》紫草记载:“【主治...

  • 中医看病 要害就在于方证是否对应

    中医看病 要害就在于方证是否对应

    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常言:“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持续,亦即辨证的顶级!”中医看病有无效果,要害就在于方证是否对应。可以说,方证对应是精确运用经方的一把金钥匙。那么什么是方证对应,又如何做到方证对应,防止机械呆板、生搬硬套?现摘选胡希恕医案一则来谈笔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周某,男,8岁,北京市房山县人。1978年12月10日初诊,主诉:手足改变2年。 患者于1977年拉小提琴时感右臂委曲晦气,后又发现左下肢外翻,走路时左腿拖地抬脚困难且逐步加剧,4月于本市医院查看谓“平足&rdq...

  • 药过病所与适其至所理论探微

    药过病所与适其至所理论探微

    中医学素有 “医家不传之秘在量不在方” 之名 论, 而且中医学临床中很多情况也确为药量把握不当 而导致的疗效欠佳。 因此, 探讨中医学量效关系之 秘着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在浩瀚广博的中医 量学文献中, 有一些直接反映量值思想的名词, 如, “轻可去实” “重可去怯” “药过病所” 和 “适其至 所” 等。 这些名词可谓阐释量效关系最直观的术语。 本文主要探究 “药过病所与适其至所...

  • 注重医德 老残诊病开方

    注重医德 老残诊病开方

    晚清闻名斥责小说《老残游记》(刘鹗著),叙述的是江湖医师铁英(又叫“老残”)的游历见识和所为。老残的游历地点主要在山东一带,他的行医阅历无意中为咱们描述了19世纪末济南一带的走方郎中,现在读来颇有兴趣。 摇铃行医 老残的工作是走方郎中,“摇个串铃”浪迹江湖,靠行医糊口。在第三回《金线东来寻黑虎 布帆西去访苍鹰》开头便写道,“到了次日,觉得游兴已足,就拿了串铃,到街上去混混。”串铃亦称虎撑,是走方医的标配,多为铜制或铁制,圆形中空,里边...

  • 中医看病遵循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的原则

    中医看病遵循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的原则

    有些病人以为中医大夫看病不应该靠检查,只靠三个手指号号脉、看看舌头,就能看病了,其实不然,中医看病遵循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原则,需要既辨病、又辨证、还需辨人。 病是指人体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正常状态。各种疾病各有其不同的临床表现特点,每一种病都有区别于它病的特殊性,形成了各个病之间的差异与各自的特点。病是一个疾病的全过程。 辨病:就是在众多的疾病中,辨明属于哪种病,这是看病的第一步,也是医生治病的常规,只有明确诊断,根据病的特定病因、病理本质治疗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辨证:是利用中医的四诊...

  • 白血病并非传染病

    白血病并非传染病

    在儿童血液病房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安排病床时,很多人都不愿意跟白血病患儿住同一个房间,怕被传染。事实上,白血病并非传染病,不具有传染性。 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应采取切断主要传播环节为主导,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传播方式包括空气、飞唾、粪、接触、母婴和血液传播方式。 白血病则跟传染病有很大的区别。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通俗的讲就是“癌症”,又称为“血癌 ”,其特征是骨髓、淋巴结等造血系统中一...

  • 中医理论 痰瘀互结 邪实正虚 多脏同病

    中医理论 痰瘀互结 邪实正虚 多脏同病

    痰瘀互结 津血同源,为水谷精微所化生,流行于脉内者为血,布散于脉外、组织空隙之中则为津液,经过脏腑气化效果,收支于脉管表里,互为资生转化。在病理状态下,不只能够津凝为痰,血滞为瘀,各具特有的征象,但因均为津血不归正化的产品,同源异物,故在病理状态下,又有内涵的联络,往往互为因果,胶结难解。 既可在同一病因效果下,一起影响津血的正常输化导致痰瘀同生。如热邪能够炼液成痰,而血液受热煎熬,又可结而成瘀;寒邪客于络脉,寒凝血滞而瘀,寒邪伤阳,液聚为痰。另一方面,亦可体现为痰瘀互生。痰浊阻滞脉道,阻碍血液...

  • 石榴治病验方辑录成篇

    石榴治病验方辑录成篇

    石榴又名安石榴。据载,石榴是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石国(今伊朗西部)带回来的,因此又有安石榴之称。石榴花开在夏日,美艳如火,姿态秀美,成熟于中秋。石榴不仅美艳,而且它的花、叶、果、果皮、根皮皆可入药。现把石榴治病验方辑录成篇,以飨读者。 一、花:鲜用或晒干备用,性味酸、涩、平,有止血消炎之功效。 鼻衄不止:①酸石榴花0.3克,黄蜀葵花3克,捣罗为散,每服5克,不拘时温服。②石榴花适量,研末,每次用0.3克,吹入鼻孔。 咯血、吐血:①鲜白石榴花24朵,冰糖15克,水饨服。②白石榴花3~9克...

  • 儿童应防“电视病”

    儿童应防“电视病”

    电视胃病不少儿童为了赶看电视节目,吃饭总是狼吞虎咽,或是端着饭碗边吃边看,食不知味。殊不知吃饭不专心,胃液、胆汁和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会减少,吃东西不细嚼慢咽会增加胃的消化工作压力,时间长了会发生消化不良和胃肠功能紊乱,诱发胃病。 电视肥胖症国外研究人员发现,看电视可加速肥胖。美国把国内看电视太多而引起的少年儿童肥胖称为“电视肥胖症”。据统计,我国13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有100万患“肥胖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整日沉迷于看电视,缺少活动,并在看电视时大吃糖果、点心等零...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儿童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