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第105页
-
针罐结合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主要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小关节钙化增生、颈项肌痉挛、急性颈椎损伤等因素,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从而出现如头痛(或偏头痛、枕后头痛)、眩晕、耳鸣、咽部有异物感、眼睛作胀、易流泪、视物不清、易怒、心悸气短、心胸痛、血压升高、睡眠欠佳、倦怠乏力、四肢发凉、多汗少汗等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症状,当椎体侧束受到刺激或者压迫时,下肢运动与感觉出现障碍,严重者导致瘫痪的颈椎综合征。相关研究表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病人数逐年提高,同时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现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
-
基于中医理论探讨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病机
化脓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疾病, 由于抗生素的 广泛应用, 细菌的耐药性日趋增加, 化脓性骨髓炎感 染致病菌也呈混合性、 交叉性、 多重性等特点, 导致 其临床疗效不佳, 严重者甚至造成不同程度残废, 特别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由于长期反复发作, 病灶 周围血供破坏, 病灶内多有死骨、 死腔及瘢痕组织形 成, 使药力难以到达病灶发挥疗效。 长期医疗实践证 明, 中医药治疗化脓性骨髓炎具有较好疗效, 特别是 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 掌握化 脓性骨髓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 辨证论治, 是获得 良好临床疗效的前提...
-
腰痛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病案举隅
叶新苗中医微创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叶新苗教授从事中医教学、 科研及临床医疗工 作近40年, 治学严谨, 医术精湛。 著有 《中医微创学》 《中医骨伤古医籍选》 《针刀刀法手法学》等著作。 叶教授擅长治疗多种疑难杂症, 尤其专于强直性脊 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的诊疗, 并形成了 独特的中医微创治疗AS的临床经验。 笔者有幸跟随叶新苗教授学习, 受益匪浅。 现总结如下, 以供同道 借鉴。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 AS是以中轴骨关节的慢性炎性 反应为主, 也可累及内脏及其...
-
颈椎病 秋冬季做好颈部保暖 进行颈部功能锻炼
专家简介 唐学章,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推拿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会长。 秋冬季是颈椎病的高发季节。天气转凉以及不良的生活姿势都会伤害人体的颈椎,为了避免颈椎病的困扰,秋冬季更要做好颈椎病的预防与治疗。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以颈椎退行性病理变化为基础的一种疾病。确切地说,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筋膜等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改变,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由此产生...
-
颈椎病 弹针刺络竹罐拔瘀
颈椎病属中医学痹证的范畴,是现代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日常生活中,颈部暴露在外,活动频繁,易感风寒湿邪,也容易劳损,这些均可引起周围肌肉、韧带发僵变硬、增厚钙化,从而导致颈椎间盘异常、神经根受压、血管痉挛等。中医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丰富,除了内治法,还有许多外治法在临床中也有较好疗效。竹罐疗法就是其中一种。 早在南北朝时期,便有用牲畜犄角制成管筒来治疗疾病的记载,称为角法。由于南朝位居江南一代,是竹子盛产地,竹罐容易获得,成本低廉,便渐渐地取代了兽角罐。这就是竹罐疗法的起源。该疗法集拔罐、热疗、药疗于一身,...
-
王行宽以益肾补肝通督法论治颈椎病经验
王行宽( 1939-) ,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首届全国名中医, 全国第二、 三、 四、 五批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王教授耕耘杏林 50 余载, 倡导杂病治肝、 多脏调燮、 微观辨证、 疏通督脉的 学术思想, 善用经方, 不乏验方, 用药平和; 对心脑血管病、 脾胃病等内科疾病的研究颇多创见, 尤擅疑难杂症及危 急重症。 颈椎病是由于不当的工作、 不正确的生活姿势, 或 颈椎外伤, 或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 颈项部肌肉、 筋膜等软组织慢性劳损, 促使颈...
-
颈椎病(寒湿阻络型)耳穴疗法
患者女,56岁。主因颈部疼痛3 天,于2006年12月6日来诊。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曾在某医院门诊按摩治疗,疼痛未得到缓解反而加重,经介绍来诊。 患者颈项部僵硬疼痛,向下低头及颈部向左右旋转时疼痛,左侧疼痛剧烈,颈部向左侧旋转时,左侧肩部及上肢有放射痛、手指麻木。左侧颈肌紧张,左侧C3~C7椎体棘突旁压痛阳性,可触及条索状物,左侧肩胛肌、斜方肌有明显压痛,颈部左右旋转受限,尤其向左旋转受限明显,臂丛牵拉试验阳性。颈椎核磁检查平扫示C3~C7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舌暗红苔厚腻,脉紧。...
-
治颈椎病兼手指麻木 加减处方
处方:葛根、黄芪各20克 当归、地龙、白芍、五灵脂(包 煎)、泽兰各10克,川芎、钩藤各 12克,蜈蚣1条,天麻7克,丹 参15克。 加减:兼手指麻木,加羌活 8克,鸡血藤、夜交藤各15克 兼恶心、呕吐,加法半夏、竹茹 炒白术各10克,天南星5克,生 姜6克;痛甚,重用葛根至30 克,秦艽12克;肝肾亏虚,加续 断、炒杜仲各12克;风寒痹阻型 加防风、独活、荆芥、羌活各10 克;血瘀重,加水蛭3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 次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 用5—6个疗程。 功效主治:补气养血,祛风...
-
痹证的病因 痹证的中医治疗 周百川笔记整理
周百川谈痹证及其治疗 周百川 (1917年-1995年) , 浙江余姚人, 1933年在汉口师从钱少甫习研女科4载, 后师从许慕韩临诊儿科1年。1938年赴渝, 在南岸黄桷垭开始挂牌行医, 1943年受聘于名医汇聚的庆余堂药房。1955年参加重庆市卫生局中医门诊部工作。1957年调到新成立的重庆市第一中医院工作, 任内科主任近30年。在中医内科、儿科、妇科、疑难杂病等方面享誉山城, 尤其以善治痹证而名扬大江南北, 2017年是周百川老师100周年诞辰, 特根据周老师的授课笔记整理此文, 以资纪念。...
-
防治痛风性关节炎“治未病”思想指导
房定亚运用“治未病”思想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经验 房定亚 ( 1937—) ,男,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病科创始人、学术带头人, 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承博士后指导老师。行医 50 载,学术造 诣深厚,临床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 疗风湿免疫疾病,经验丰富。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 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 ( 或) 尿酸 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
-
国医大师韦贵康论治脊柱相关疾病学术经验
韦贵康(1938年-),第三届国医大师,从事中医骨伤学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科研硕果累累,享誉国际医学界,著有《中医筋伤学》《脊柱相关疾病》等著作数十部。韦老对中医骨伤学造诣颇深,临证经验丰富,尤其在脊柱相关疾病诊治方面建树颇丰。 脊柱相关疾病是指颈、胸、腰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椎周软组织遭受损伤、退行性改变、无菌性炎症。范围不仅涉及颈、肩、腰腿等软组织病变,还涉及循环、呼吸、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多种疾病[1]3。韦老以现代解剖学为依据,用现代科技手段阐述脊柱相关疾病的病...
-
颈椎病常见分型 日常预防措施
患了颈椎病除了出现颈部疼痛外,还可能出现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不同分型的颈椎病常会出现不同的表现。 常见分型 颈型颈椎病 也称局部型颈椎病,是指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一般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较典型的一侧上肢麻木、疼痛的症状,而且症状的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
-
治疗痹病的中成药
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以肢节痹痛为临床特征者,都属于中医痹病范畴,临床分型有寒湿痹阻、湿热痹阻、瘀血痹阻和正虚痹阻等。针对上述各证,临床上用以治疗痹病的中成药分为祛寒通痹、清热通痹、瘀血通痹、补血通痹四类。 1 祛寒通痹剂主要以川乌、草乌、马钱子、桂枝、防风、羌活、独活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药物为主,曹清华胶囊就属于这一类,其他常见的中成药也较多,包括大、小活络丸、虎力散胶囊、追风透骨丸等等,以及一些外用制剂如狗皮膏、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复方南星止痛膏等。 2 清热...
-
颈椎病多为退行性痛变 按压风池鸣金钟颈屈伸
颈椎病多为退行性痛变、疲惫所造成的,发病广,杂乱多样。运动疗法关于预防、缓解颈椎病、颈肩综合征有杰出的作用。通过锻炼可以放松肌肉、改进安排灌流,促进炎症吸收减缓肌肉、韧带的退变,使安排坚持弹性,康复和改进生理力线平衡,保持和进步颈椎的稳定性,详细的步骤是: 按压风池:大指朝下,以双大指尖部按压风池穴。 鸣金钟:以双掌掩盖双耳,大指朝下,双手各指指尖轻扣后脑。 拿后颈:双手手指穿插,拇指朝下,以双手掌夹食后颈。 颈屈伸:头中立位,垂头至最大极限,回复中立位,仰头至最大极限,回复...
-
慢性疼痛的中医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治则治法
探微慢性疼痛中医病、机、证、治思路 疼痛 [1] 是一种使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不 良感受, 并伴随存在的或潜在的病理损伤, 它是一种 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既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 应, 同时也是机体对伤害刺激的预警。 疼痛不仅是一 个医学问题, 还是一个社会问题, 受到越来越多的人 关注。 疼痛已然成了继四大生命体征(体温、 呼吸、 脉搏、 血压) 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目前, 国际上 对慢性疼痛还没有统一标准, 在临床上, 疼痛持续或 反复发作超过6个月者称为慢性疼痛。 世界疼痛学会 (Internat...
-
袁遇秋治痛风的秘方 颈椎病治必愈方 肩周炎灵验方
袁遇秋治痛风的秘方: 桂枝12克、知母、防风各12克,白芍9克、炮附子(先煎1小时)、麻黄、白术、生甘草各6克,生姜15克(自备)。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一般5剂之后,就痛止肿消。严重的要服10余剂。没有什么贵重的药,但治起病来手起刀落,决不拖泥带水,这就是经方。凡是治大病,不用经方,无法起沉疴。 治疗风湿,类风湿外洗验方: 制乳没40克,制川草乌40克,元胡60克,五灵脂40克,细辛30克,木瓜60克.丹参60克,青风藤60克.黄芪60克.乌梢蛇20克,鸡血藤60克,老鹳草60克。...
-
颈椎病相关疾患中医微创治疗康复浅谈
微创治疗 颈椎本体和小关节与滑囊还有附着的韧带肌腱引起的临床问题有很多,这些症状基本上都能用中医微创治疗。 我在中医微创治疗颈椎及相关疾患应用的工具主要是铍针、针刀、拨针、圆利针、刺血针等。在国外,使用董福慧教授研发的铍针,其形状规格与针灸针相似,掌握好理念,熟练者能做到基本无痛和无出血,真正做到微创治疗。 颈椎微创是从改变病变部位因张力与压力引起的疼痛和相关症状与功能障碍做起的。 疼痛是骨伤科疾病的主证。关键要触诊定位,针具要到达病变所在层次,熟悉局部解剖,特别是局部血管神...
-
膏方调治慢性筋骨病的特点 开具膏方的思路
施杞应用膏方防治慢性筋骨病的思路 施杞教授临证55年, 对于慢性筋骨病诊治造诣颇深, 擅治骨伤疑难疾病。施杞教授汇聚全国和沪上伤科名家之所长, 结合石氏伤科理论与现代研究成果, 对慢性筋骨病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诊疗方案[1,2]。在冬令进补之时, 施杞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体会倡导运用膏方治疗慢性筋骨病。作者有幸跟随先生侍诊, 在诊疗之暇请先生释疑解惑, 颇多收益, 现将先生运用膏方诊治慢性筋骨病的思路与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以飨同道。 膏方调治慢性筋骨病的特点 膏方具有整体调摄、攻补兼施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