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345页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国卫办医函〔2020〕14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诊断和医疗救治工作,我们组织专家在对前期医疗救治工作进行分析、研判、总结的基础上,对诊疗方案进行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
治老人贫血食疗四方
贫血是老人常见的疾患,患者 可选用以下食疗方。 一、黄豆芽猪血汤黄豆芽、猪 血各0.25公斤,黄酒及调料各适量。 将黄豆芽洗净。猪血划成小方块,用 清水漂净备用。锅内加少许油烧热, 爆香蒜茸、葱花、姜末,下猪血并调 入黄酒,加水煮沸,放人黄豆芽,煮 熟,再调入精盐即可。本方适用于血 虚头晕及贫血。 二、猪皮红枣羹猪皮0.5公 斤,大枣O.25公斤,冰糖适量。将猪 皮去毛、洗净、切小块,大枣洗净去 核备用。将猪皮块与大枣共置铁锅 中,放入冰糖和清水,旺火烧开后用 小火炖成稠羹。分多次食用。 三、鹑髓蒸桂圆 鹌鹑...
-
嘴唇起泡治当清泄脾胃实火 方用清凉饮加减
脾开窍于口,唇为脾之外荣,观察口唇色泽、形态的变化,便可知脾胃的病变。嘴唇起泡的患者,多有偏食或多食辛辣厚味,日久造成脾胃蕴热,热盛则口唇失于滋养,治当清泄脾胃实火,方用清凉饮加减。 内服方:玄参30g,麦冬10g,菊花6g,青蒿10g,白芥子3g,生地10g,车前子6g(包煎),丹皮10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2次服用。 外用方:桃仁20~30g,少许香油。将桃仁捣烂如泥与香油调匀,放入干净玻璃瓶中备用。先用温热水(或生理盐水)清洗患处,擦干,再以棉签蘸桃仁油脂膏,涂于患处,每日3~4次,...
-
自拟百合鸣宁方治神经性耳鸣验案
神经性耳鸣主要表现为患者主观感觉到一侧或双侧耳内不同程度的蝉鸣音、轰鸣声等异常声音,多伴有患侧听力的逐渐衰退。笔者受《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启发,根据中医学圆运动的气机升降模式,结合清代医家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自拟百合鸣宁方(黄芪20g、茯苓30g、白术10g、山萸肉15g、醋郁金10g、醋北柴胡10g、葛根30g、川芎12g、法半夏10g、磁石20g、石菖蒲20g、当归10g、百合15g、炙甘草5g)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获得满意疗效。现举一则医案如下。 患者女,31岁,...
-
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的组方用药规律
本文总结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的组方用药规律,使用频次前3位药物为炙甘草、黄芩、柴胡;药物组合使用频次前3位为炙甘草、黄芩,黄连、黄芩,栀子、黄芩;药物关联系数前3位分别为麦冬、鳖甲,麦冬、大黄,连翘、厚朴。提示外感发热用药以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为主,其次是泻下药、化痰止咳药。对外感热病的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 目的:总结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中医治疗外感发热相关经典方剂,并录入至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运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法、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
-
夏秋季之湿温病 柴葛解肌汤立为主治之方
新订柴葛解肌汤系笔者老师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将《伤寒六书》柴葛解肌汤增各药之剂近3倍并加炒地榆、连翘、青蒿而成。《伤寒六书》载柴葛解肌汤治风寒感冒,郁而化热,恶寒渐轻,身轻增盛,无汗头痛,心烦不眠等证,其病理为太阳经风寒未解,已渐次传入阳明经。石恩骏认为,夏秋季之湿温病,典型者如肠伤寒、沙门氏菌属感染,可将新订柴葛解肌汤立为主治之方。 方药组成:柴胡18克,黄芩12克,白芍12克,炒地榆15克,生姜2片,葛根20克,羌活9克,桔梗9克,连翘15克,大枣5枚,甘草9克,白芷9克,生石膏30克,青蒿18克。水煎...
-
耳石症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临床统计发现,在门诊中,很多患者将头昏和眩晕混为一谈,认为这两种症状是一回事,在就诊时往往表述不清,延误诊疗时间,多走冤枉路。其实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眩晕,是指自身或者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晃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发作时,患者常感到天旋地转或周围物体左右摆动、上下浮动,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过快或过缓、血压升高或降低等。 头昏,大多表现为一种无法言喻的头部不适感。主要表现为行走、坐卧等看东西过程中,间歇性地出现头重脚轻。患者常描述为昏昏沉沉、不清醒,但不伴有视物旋转。比如感冒时,就有头昏...
-
辛温散寒的经典名方化裁治疗各种寒证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主张用汗吐下三法攻邪已病,邪去则正安。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发扬了张从正的学术思想,拓展了辛温发汗法的治疗范围,将辛温发汗法既应用于实证的治疗,又应用于虚证的治疗。他不仅用辛温发汗法治疗外感风寒或寒湿表实证,也用于治疗里寒或里寒湿凝滞之里实寒证;不仅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也用于治疗阳虚寒凝或阳虚寒湿凝滞的里虚寒证。其机理就是辛温发汗解表法,不仅能发散肌表之寒邪或寒湿之邪,也同样能将内在的寒邪或寒湿之邪由肌表透发而出。现将其运用辛温发汗法的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辛温发汗法治疗寒凝或寒湿凝...
-
儿童反复外感 六经辨证理法方药临床之经验
易感儿童是指禀赋不实,反复外感,低热不已者。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祝建华根据仲景六经辨证理法方药之旨,集多年临床之经验,选用《伤寒杂病论》柴胡桂枝汤用之,取其调和营卫、透邪达外、和解表里之法,不失攻中有补,常常收效喜人。今整理一案,以供赏析。 罗某,男,3岁半,2016年3月6日初诊。家长述患儿反复外感,三五天就要就诊一次,常见背部汗出受凉后,轻则鼻流清涕,重则当晚发热40°C,找西医对症治疗后,见汗出肢凉症缓。患儿家长因工作忙无法顾及,在患儿症状改善以后,往往不当一回事,患儿下次发作时如前一...
-
防止流感疫情扩散 制定本中医防治方案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体健康危害较重的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我省已进入流感流行的高发期。本次流感与往年相比,流行时间有所提前;病毒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聚集性疫情呈现出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所占比例较高的三大特点。为防止流感疫情进一步扩散,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好我省流感防治工作,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结合我省情况,按照中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制定本中医防治方案。 一、 病因病机 流感属于中医温病、戾气范畴,由外感六淫邪气所致。肺主气属卫,与皮毛相表里,外邪上受,首先犯肺,肺气失宣,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