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348页

方 第2348页

  • 主治胃痞病 化瘀消痞组方

    主治胃痞病 化瘀消痞组方

    王道坤,男,1941年生,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第三、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王道坤教授深入研究伤寒、易水、温补等学派,临证衷中参西,既善攻邪,又娴扶正,活用“风火痰瘀”理论辨治疑难病症,临床诊疗涉及内、外、妇、儿,尤对脾胃疾病见解独到。主要著作有《医宗真髓》《决生死秘要》及《新脾胃论》等。 组成:枳实12g,黄连6g,半夏曲15g,黄芪12g,党参12g,茯苓12g,...

  • 张志明运用经方治验

    张志明运用经方治验

    全国名中医、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张志明运用经方疗效显著。现整理三则验案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案一 陈某某,男,45岁,2023年2月12日初诊。主述:间断性胸闷、气短1年,活动后及夜间加重。双下肢无水肿,二便调。舌暗稍红,苔薄黄腻,脉沉细。心电图正常。心脏彩超显示:二、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碳14呼气试验阳性。 诊断:胸痹(胸阳不振、痰浊瘀痹)。 治法:温通胸阳,豁痰祛瘀。 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瓜蒌30g,薤白30g,桂枝12g,法...

  • 肺虚咳嗽 疗虚三仁方 仿吴鞠通三仁汤之制

    肺虚咳嗽 疗虚三仁方 仿吴鞠通三仁汤之制

    邱健行,全国名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8年,擅长治疗脾胃、肝胆系统疾病,各种血证如消化道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以及顽固性咳嗽、失眠、眩晕、消渴等内科杂病。出版《岭南脾胃论》等著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组成:白果仁10g,板栗仁30g,核桃仁20g。 功用:润肺燥,健脾胃,补肝肾。 主治:肺虚咳嗽、脾胃虚弱、肾元不足诸证。 用法:每日1剂,水...

  • 感冒引起的急性失喑经方治疗体会

    感冒引起的急性失喑经方治疗体会

    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累及到声带的时候,患者常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失喑等症状,尤其以用嗓过度的人群为多见。 咽喉的病变与肺脏关系密切,急性失喑的病机多考虑肺气郁闭、金实不鸣。治疗当以开肺启闭、宣肺利咽为核心。如果感受的风寒较重,闭阻肺气,宜用麻黄汤,宣肺解表、辛温发汗;如果感受风寒之余,兼生内热,宜用麻杏石甘汤类外散表寒、内清里热;如果温热犯肺,宜用银翘散辛凉清解。 验案举隅 邵某某,女,41岁。2019年11月24日来诊。感冒2天余,后致失喑,咽红,充血。痰黄稠,口渴喜饮,有汗出,怕冷,恶...

  • 皮下脂肪瘤痰核 治法方用阳和汤加减

    皮下脂肪瘤痰核 治法方用阳和汤加减

    刘某,女,56岁,2023年5月13日初诊。主诉:皮下脂肪瘤10年余。10年前,患者稀发皮下脂肪瘤,初发时如黄豆大小,不以为意,后逐渐增多变大。刻下:皮下脂肪瘤以上下肢分布居多,大者如乒乓球,小者如黄豆,多至几十上百颗,触之较硬,边缘光滑,按压疼痛,平素易疲劳,畏寒怕冷,夜尿3~4次,颈项疼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舌下络脉粗大,脉沉弦。 诊断:痰核(寒凝痰滞证)。 治法:温阳散寒,化痰通滞。 方用阳和汤加减:熟地黄30g,鹿角霜10g,肉桂6g,炮姜6g,麻黄3g,白芥子15g,炙草1...

  • 流行性感冒治方 成人流感发热期辨证论治

    流行性感冒治方 成人流感发热期辨证论治

    从中医角度看,呼吸道感染属于“时行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范畴,病毒戾气及风、寒、湿、热、燥等四时之邪从口鼻或皮肤侵袭人体,使得正气受损、肺失宣肃,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气喘等临床症状。根据寒热虚实等不同表现,可通过中医辨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馆陶县中医院特色协定方——防瘟系列协定方是邯郸市名中医、馆陶县中医院主任医师李茁壮多年针对临床症状、发病特点,结合五运六气,通过20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经验方、防瘟系列...

  • 脾胃为本五脏并调 自拟方辨治失眠不寐顽疾

    脾胃为本五脏并调 自拟方辨治失眠不寐顽疾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中医认为不寐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等关系密切。《素问·逆调论》云:“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之逆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脾胃不但为后天之本,《素问&midd...

  • 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渊宁汤,全方用药以辛开散发为主

    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渊宁汤,全方用药以辛开散发为主

    洪铭,男,1955年生,主任医师,重庆市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常委,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耳鼻喉科学科带头人。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37年,擅长治疗咽喉诸病,认为“咽喉诸病皆属于火”,主张咽喉诸病以实火居多,提倡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利咽止痛治则,强调治法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用药为辅的原则。又因喉鼻为肺系之所属,上下相连,生理病理密切相关,易受外邪侵袭,在治疗咽喉病方面,兼虑鼻病治疗的新的思维理念,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研制的“冰连清咽喷雾剂”获重庆市中医药科...

  • 喘证水饮凌心 验方用加减

    喘证水饮凌心 验方用加减

    喘证是中医肺病科常见病证,多种原因皆可导致喘证。历代医家对喘证的治疗经验论述较多,均认为喘证的治疗方向是辨明病因,分清虚实,辨证施治。以下为笔者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喘证验案一则,以供同道参考。 顾某,女,63岁,2023年4月9日初诊。主诉:气喘伴心悸3个月余。患者自今年1月份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气喘伴心悸,动则加重,周身乏力,面目浮肿,每至傍晚双脚亦肿,未予重视,近来因加重而入院治疗。纳食如常,大便正常,小便色黄,睡眠一般,舌红苔白,脉弦。 辨证:水饮凌心。 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桂枝1...

  • 流感病毒及支原体感染 炙麻黄杏仁中药方

    流感病毒及支原体感染 炙麻黄杏仁中药方

    张杰,男,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安徽省首届名中医,安徽省首届国医名师,第三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多年,对中医内科疑难杂病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独创“虚、毒、瘀”理论、“肝脾建中”理论、“脾阳为本”理论等指导临床。其擅长治疗各科杂病,尤擅治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及各类肿瘤疾病。 组成:炙麻黄10g,杏仁10g,生石膏30g,炙甘草10g,柴胡15g,黄芩15g,葛根30g,羌活10...

  • 浅静脉炎初起红肿热痛者 中药方解

    浅静脉炎初起红肿热痛者 中药方解

    赵尚华,男,1943年出生,山西省原平市人,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学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在周围血管病、乳房病和肿瘤的治疗方面有独到经验。著有《中医外科心得集》《中医外科外治法》《中医外科类聚方》等多部著作。 组成:苏木30g,红花15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芒硝15g,当归30g,葱须30g,桑枝30g,乳香30g,没药30g。 功效:活血化瘀,清热消肿。 主治:浅静脉炎初起红肿热痛者。 用法:...

  • 治疗痴呆健忘病 中医方药探源

    治疗痴呆健忘病 中医方药探源

    韩冠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痴呆经验 痴呆是以获得性认知损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等多方面受损。痴呆的类型多样,分为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额颞叶变性、血管性痴呆及混合性痴呆等。其中阿尔茨海默病为最常见的类型,占痴呆的50%~70%[1]。痴呆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为止,西医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故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来控制延缓病情极其重要。中医治疗痴呆有一定的优势,可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平衡人体气血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辨治思路与方药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辨治思路与方药

    岐黄学者朱明军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朱明军在内科急症、心血管病、老年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将其益气温阳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验介绍于下。 病因病机 朱明军认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脉迟、头晕、心悸、胸闷、乏力、喜温恶寒等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之脉迟症、心悸、眩晕、胸痹等范畴,病情严重者引起的阿-斯综合征,则属于厥症范畴。本病最大特点是迟脉,故中医切诊在对病窦综合征诊断中应为四诊之首。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朱明军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阳虚、气虚,标...

  • 鼻窍失温型鼻鼽 过敏性鼻炎方剂

    鼻窍失温型鼻鼽 过敏性鼻炎方剂

    张某,女,46岁。患过敏性鼻炎10余年,迁延难愈。每年立秋后发作,入冬即愈,鼻塞、流涕、眼睛痒、夜晚呼吸不畅,影响睡眠,痛苦不堪。2017年8月10日初诊,刻下:鼻炎发作、鼻塞、流清涕、鼻音偏重,眼睛发痒,手脚冰凉怕冷,偶有疲惫乏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淡苔薄,脉沉弱等。 辨证:肾阳亏虚,鼻窍失温型鼻鼽。 治疗:补气助阳,温通鼻窍。 方剂:生麻黄6g,熟附片15g(先煎),细辛6g,生黄芪30g,炒白术15g,辛夷花10g,白芷10g,防风15g,羌活10g,炙甘草10g,川芎10g...

  • 顽固性咳嗽处方用华盖散

    顽固性咳嗽处方用华盖散

    梁某,男,25岁。2019年12月6日初诊。主诉:咳嗽1月余。患者自诉4年前感冒后,在操场进行长跑运动,后来导致咳嗽难愈。近几年每年到12月份,咳嗽都会发作1次,屡服中西药,疗效都不佳,需要拖延2~3个月左右咳嗽方能止住。胸片未见明显异常。现症:咳嗽晚间较剧,无痰,无恶寒发热,无咽痒咽干,无口干口渴,纳可,入睡较为困难,二便可,舌淡胖有齿痕、色偏红,脉滑,双尺有根。 处方用华盖散:麻黄5g,杏仁10g,炙甘草3g,陈皮12g,紫苏叶10g,竹茹30g,茯苓30g,瓜蒌皮20g,百部10g,法半夏9g。5剂...

  • 扁桃体肿大处方理中汤加黄连

    扁桃体肿大处方理中汤加黄连

    □ 张英栋 郭冉冉 张瑞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扁桃体是全身淋巴系统的一部分,通常被视为防御细菌和其他外来致病因子入侵的“屏障”。如果切掉扁桃体就等于是破坏了“屏障”,从人体的整体和长远健康来看,显然是弊大于利。选择手术的患者多数认为即使是“屏障”,但是扁桃体肿大后会影响呼吸,带来潜在风险,应该切除。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使扁桃体消肿,同时使其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还会选择“扁桃体切除术”吗? 病案...

  • 视物模糊 中医称之视瞻昏渺 治法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视物模糊 中医称之视瞻昏渺 治法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视物模糊,中医称之为“视瞻昏渺”,“视瞻昏渺证,谓目内外别无证候,但自视昏眇蒙昧不清也”(《证治准绳》)。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肝气和则目能辨色视物。“目者,心之使也”(《灵枢·大惑论》),心主血,目因受血而能视,说明眼部疾病与脏腑功能关系密切。临床常认为眼部疾病的发生常与肝、心两脏和风、火两淫有关,但眼通五脏,气贯五轮,除风、火两淫,与外感、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倦、眼外伤、先天与衰老及其他众多因素均有关,其致病...

  • 口腔溃疡 治则滋阴温阳益气养血验方

    口腔溃疡 治则滋阴温阳益气养血验方

    王某,女,76岁。2011年3月2日初诊。自述患口腔溃疡六七年,口内布满溃疡点,辛辣不敢食用,连咸味都感觉刺激舌头,西药中药治疗多年,基本没有效果。伴见手足发凉、畏寒、失眠、耳鸣等。 脉诊:脉虚弱无力,轻取浮缓而显迟象,重按时有小数杂其中。看舌象光剥无苔如猪腰,红色,舌面又水滑甚。脉虚弱是气血不足,浮缓而迟乃是外寒,中有小数乃是阴虚。舌象光剥乃是阴虚,而水滑苔又是外寒之证。病人手足发凉,印证了阳虚外寒,而失眠、耳鸣又印证了阴虚。综合起来看,病人阴虚阳虚齐备,气血均为不足。治疗需要阴阳双补,气血同治。...

  • 小儿咳嗽方 治以调畅气机平衡阴阳

    小儿咳嗽方 治以调畅气机平衡阴阳

    李敬孝系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50余年,对经方的运用见解独到,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治小儿咳嗽经验总结整理如下。 典型医案 张某,女,5岁,2023年9月4日初诊。患儿1个月前因肺炎住院治疗,治愈出院后出现自觉头热,体温波动在36.2℃~36.8℃之间,该症状夜间较重,干咳,少痰,易过敏,易感冒,食欲好,多食易饥,消化不良,大便稍干,小便黄。舌质淡,苔白,舌尖略红,脉细数。 诊断:咳嗽(内伤发热,证属余邪未尽)。 治...

  • 新冠病毒感染 中医经验方药

    新冠病毒感染 中医经验方药

    •正气未复,余邪未尽,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是“长新冠”的核心病机,其影响脏腑主要在肺脾,并波及其他脏腑。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心悸、咳嗽、咽痒、失眠、耳鸣、听力下降、食欲不振,味觉、嗅觉减退或丧失,甚或长时间低烧不退等。经方不但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效果良好,对“长新冠”同样具有显著的疗效。 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过后,多数人可恢复如初,但仍有部分患者会有一些症状长期存在,迁延难愈而成“长新冠”。“长新冠”可...

  • 失眠不寐 中医从痰火组方治以黄连温胆汤

    失眠不寐 中医从痰火组方治以黄连温胆汤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扰心型老年性失眠的理论探讨与验案举隅 失眠亦称“不寐”,《黄帝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卧”。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醒时寐,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则彻夜不寐[1]。《灵枢·营卫生会》记载:“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

  • 冷空气嗓子发哑 慢性咽炎偏方

    冷空气嗓子发哑 慢性咽炎偏方

    春季,冷空气易诱发过敏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受冷空气或异味等刺激后,出现咽痒干咳、红肿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用蝉蜕(中药店有售)煎水漱咽,可以有效地缓解过敏性咽炎。 方法是:取蝉蜕10克,加水500毫升,小火煎煮20分钟后,取汁放凉,储存备用。每次含蝉蜕水仰头漱咽,使蝉蜕水在咽喉部停留5秒钟,反复3-5 回,每天可含漱5次。用完后可再煎,连续用2周。 刘玉民 有位80多岁的老中医有一个偏方,当熬夜疲劳后嗓子发哑时,嚼食西洋参有奇效。 具体用法是:每次取西洋参(切片) 1—2克,放人口中含...

  • 滋阴补血方加小剂量红花治愈血小板减少症

    滋阴补血方加小剂量红花治愈血小板减少症

    刘某,男,60岁,2020年8月9日初诊。现病史:血小板减少1年余,自服咖啡酸片及泡服花生衣红枣茶等效果不佳,近1年血小板化验结果均在20×109/L左右,做骨穿未见明显异常。刻下:全身酸楚乏力,下肢沉重,下肢皮肤紫癜,便秘。舌红,苔黄腻,脉细弦。 诊断:虚劳(阴血亏虚,湿热内蕴)。 治法:清利湿热,滋阴补血。 处方:柴胡10g,黄芩15g,半夏10g,党参15g,白芍15g,大黄6g,薏苡仁15g,蒲公英15g,藿香10g,佩兰10g,苍术10g,厚朴10g,竹茹6g,枳...

  • 主治梅核气 张恩树中医方解

    主治梅核气 张恩树中医方解

    张恩树,1944年出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然”字门内科中医术第十二代传承人。师从全国名中医任达然,临证善用经方,擅长治疗内科、妇科杂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 组成:射干10克,木蝴蝶5克,合欢花5克,佛手花5克,玫瑰花5克,厚朴花5克,绿萼梅花5克,桔梗10克,生甘草6克。 功效:疏肝理气,开郁化痰,清热利咽。 主治:梅核气证属痰气交阻者,相当于西医慢性咽炎。 用法:日1...

  • 头痛通络效灵方

    头痛通络效灵方

    万鹏,1972年7月出生,重庆市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医院(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被重庆市政府授予“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临床擅于运用伤寒六经辨证及温病伏邪理论辨治疑难杂症,完成专著《伤寒浅析——师徒临证问答实录》。 组成: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0g,川芎15g,当归10g,细辛3g,苍术10g,麦冬10g,甘草6g,黄芩10g。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通痹。 主治:三叉...

  • 洪秀珍运用郭氏喉症方治喉源性咳嗽经验

    洪秀珍运用郭氏喉症方治喉源性咳嗽经验

    喉源性咳嗽,是因咽喉作痒而引起的刺激性咳嗽,其特点是阵发性喉头奇痒,随之呛咳,难以控制,咳嗽时很不爽快,并愈咳愈不舒服,饮水后可缓解,很少有痰。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著名中医耳鼻喉专家干祖望提出该病从宣肺散邪、清心泻火、滋阴降火、养阴润燥、活血化瘀、脱敏敛肺六法论治。陕西省商洛市首批名中医、商洛郭氏经方流派第五代传人洪秀珍据多年临证经验,以家传郭氏喉症方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效果显著。笔者曾跟师学医,现将经验分享如下。 验方组成 郭氏喉症方系陕西商洛郭氏医学流派第三代传人郭松亭先生创制,收录于195...

  • 发热40余天 方选用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发热40余天 方选用肾气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胡某,女,62岁,2023年10月13日(发病节气为寒露)初诊。主诉:发热40余天,患者40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体温维持在38℃~40℃,每次发热需应用退热药物治疗,药后体温复升。曾两次到本地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辅助检查提示亚急性甲状腺炎,院外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15mg,每日1次)治疗,晨服醋酸泼尼松片后体温逐渐下降,药后体温再次上升,需反复使用解热镇痛药物控制,遂来诊。刻下:发热,体温39.3℃,伴口干、口苦、异味,胃脘痞满,咽部不舒,自汗多,冬季肢冷畏寒,时腰痛,大便不畅。舌淡,苔白,脉沉尺弱。...

  • 心胀心肌病 治法方药

    心胀心肌病 治法方药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异质性心肌病,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室扩大,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学根据其临床症状及表现,将其归属于“心胀、心水、心悸、胸痹、喘证、痰饮、水肿”等范畴。李军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临证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中西医结合辨治扩张型心肌病。下面将李军临床治疗阳虚血瘀,痰热扰心型心胀(西医称扩张型心肌病)一例,论述如下。 患某,男性,38岁,初诊2021年1月15日,因&ldquo...

  • 主治结直肠癌放化疗后脾虚湿滞 参芪益肠方

    主治结直肠癌放化疗后脾虚湿滞 参芪益肠方

    霍介格,男,汉族,1966年出生,江苏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临床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肿瘤、肿瘤相关并发症及内科疑难杂症。 组成:人参10g,黄芪15g,藤梨根15g,八月札10g,薏苡仁20g,苦参6g。 功用:健脾祛湿,化瘀解毒。 主治:结直肠癌放化疗后及中晚期患者属脾虚湿滞、瘀毒内结证者。症见纳差、乏力、大便溏,舌质淡胖,苔薄白腻,脉细弦或濡。 用法:每日1剂,...

  •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 胃脘痛化浊解毒处方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 胃脘痛化浊解毒处方

    国医大师、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李佃贵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在脾胃病领域颇有建树。本文介绍其辨治慢性胃炎经验。 因机证治 慢性胃炎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的一种疾病,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或仅表现为腹部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食欲不振等,病情日久可伴有焦虑、抑郁等症状。西医多采用促胃肠蠕动药物和抑酸药物治疗,如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其具有抑制胃酸分泌、拮抗幽门螺杆菌等作用,能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但停药后复发可能性...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