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 第4页
-
握拳催眠疗法 腰椎锻炼疗法
邻居黄老伯得知我失眠,便推荐了一套握拳催眠疗法。我马上就试了,方法如下:每日临睡前,两脚等肩宽分开站立,调匀呼吸,两臂向前自然平伸,然后开始收掌握拳,一紧一松,连做49下。接着,两臂左右平伸,两臂一屈一直。然后,两臂向下后方伸直,再自然向下方伸直冲依然收掌握拳,一紧一松,连做49下。总计变换体位,做7遍握拳活动。约费时10分钟,能让人微微出汗。 想不到,效果不错,当晚一觉到天亮。此后,每临睡前,我都要练一回握拳操。握拳操为何这么灵呢?有研究报告指出,脑力疲劳时将一手或双手紧握成拳,能够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起到一...
-
胃下垂患者选择不同的运动锻炼
内脏器官的下垂与机体衰老、肌肉松弛有关,也和个人的体质、所患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肠道和胃部下垂,体形较瘦者多见,比如,有的感觉吃完东西腹胀,有的感觉身体疲乏无力,有的感觉便秘,有的则会腹泻。如不早调节,容易引起严重胃肠道疾病,加速衰老。为了防止内脏下垂,老人应选择不同的运动锻炼。 胃下垂患者餐后不宜立即运动,应保证餐后有30~60 分钟的休息时间,因为餐后即运动会因食物的重力关系而使胃下垂程度加重。餐前散步餐后卧是胃下垂病人最好的保健方式。另外,最适宜胃下垂治疗的运动项目是柔软体操、单杠、双杠、游泳等,这些运动有...
-
锻炼血管增强心肺功能
中老年人可以通过锻炼血管增强心肺功能 1.双脚并拢直立,双手合于胸前,腹部收紧、臀部夹紧、肩膀放松,深呼吸排除杂念。双手向上伸直、扩展,头顶正中、颈、胸椎呈一直线,眼睛可向上看手指尖、或向前看。双手大拇指互勾,后背挺直、前俯,用手带向前,尽量与大腿呈直角,血压高的人可将头轻轻抬起。反复做7~8次。 2.膝盖慢慢弯曲,蹲下,双手扶地。左脚向后伸直、左脚尖触地(膝盖视情况离地或着地)。右脚向后伸直与左脚并拢,两手肘贴地,手间距与肩宽,膝盖离地。然后两腿伸直,臀部、大腿、膝盖着地,手掌撑地将上半身抬起,有高血压者,可将头...
-
中风康复 后期康复操锻炼
病案举例:张老太突然患了中风,经医生救治,命保住了,但右侧手脚只能轻微地动,全身无力,口角偏斜,说话也不利索。家人加倍精心呵护,把老人家照顾得无微不至,躺在床上啥也不用做。 点评:从中风患者康复的角度来看,病人整天躺着不动百害而无一利。因为对有肢体运动障碍的中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被服侍周到,而是要尽快提高其运动功能,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 被动地活动肢体关节是家庭康复的第一步。肌肉和关节挛缩是中风后致残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所以,尽早、及时、持久地进行患肢的康复运动非常必要。一般从发病的当天或第二天起,就可对不能...
-
胃下垂的功能锻炼
仰卧起坐仰卧在床上,两手放在身体两侧,头向上抬,用腹肌的力量使身体坐起来,然后再躺下。如不用手扶床坐不起来,可用手稍加帮助,每天早晚各做10-20次。 按摩腹部先静坐20 分钟,再平躺于木板床棉垫上,闭目意感垂胃慢慢回缩。静卧双掌摩腹,双掌紧贴下腹部,循顺时针方向掌揉全腹部(自下腹起经右下腹向上,横过上腹,转向左侧,向下至左下部,循环全腹部),连续摩揉10 至20遍。 蹬自行车双足空中蹬车法屈膝曲髋在空中作瞪自行车动作1-2分钟。 腹壁运动配合呼吸运动,每顿饭前做一次,每次 30-50下。仰卧床上,双脚伸直,...
-
胃下垂康复锻炼应有度
治疗胃下垂目前尚没有特效药,一般只是对症治疗,疗效欠佳。体育锻炼疗法以卧位锻炼腹肌和腰背肌肉为主,并配合腹部的按摩活动,效果比较显著。 仰卧起坐:仰卧在床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头向上抬,用腹肌的力量使身体坐起来,然后再躺下。如不用手扶床坐不起来,可用手稍加帮助,每天早晚各做10--20次。 仰卧挺胸:仰卧在床上,以头和腿支撑身体,用力将胸腹部挺起来,一起一落,每天早晚各做10-20次。 仰卧抬头:仰卧在床上,双手扶住头的后脑勺,头尽量往上抬,停两秒钟后落下,每天早晚各做10--20次。 仰卧抬臀:仰卧在床上,双手放...
-
九月锻炼强心肺
进入九月,天气仍很热,但空气中湿度逐渐降低,天气以晴为主,温度和湿度相对比较适宜。这个时候,人们应当从夏季酷热的紧张疲劳中放松下来,由以静为主的意念锻炼转入以动为主的形体锻炼,在健身中加大肢体的运动量,使全身能量的消耗量加大,以加快新陈代谢,适当加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负荷,从而强化心肌的收缩力量和肺泡的扩张力量,使心肺等器官得到有效的锻炼。由于肢体运动主要是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加大运动量就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还可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和整个身体的协调能力,而肌肉的运动同时又给大脑提供更多的能量,克制抑郁情绪,使人乐观向...
-
锻炼双眼 推迟老花眼的到来
老花眼大多发生在45岁以后,它的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与阅读习惯、照明、日常护眼及全身状况有关,因此有意识地用一些方式锻炼双眼,可以推迟老花眼的到来。 击鼓 即用手指敲打头部各处。经常挠头或者揉搓头皮各处,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从而能使头脑清醒,眼睛明亮。 穴位按摩 每日睡醒后,躺着或坐着闭眼以双手的中指按太阳穴,无名指按鱼腰穴(位于瞳孔直上),小指对准攒竹穴(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适当有节奏地施加压力,按压时略带旋转动作。每次约5分钟,能使眼肌解疲、眼睛明亮。 一开一闭活动眼球 平时一有空闲就利用一开一闭的...
-
冬季护鼻 耐寒锻炼 妙法按摩
人体的鼻腔是呼吸的通道,新鲜空气从鼻孔吸入,废残气体从鼻腔呼出,鼻腔中的鼻毛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具有过滤异物和杀灭致病菌的作用,鼻腔还具有嗅觉和共鸣功能。冬季天气寒冷,空气干燥,加之空气污染严重,鼻腔的血管扩张,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鼻黏膜是呼吸道的第一道关卡,因此要避免感冒,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鼻黏膜。中医认为,鼻为肺窍,是呼吸系统的门户,也是邪气侵犯肺脏的主要通路。所以,临床上可通过鼻的异常表现而推断出肺脏的病变情况。鼻塞、流涕、嗅觉不灵,甚至鼻翼扇动、咳嗽喘促等异常现象,均可作为呼吸道及肺脏的系列病理变...
-
过敏性鼻炎3种锻炼疗法
过敏性鼻炎是鼻黏膜的一种过敏反应。病人突然发生鼻痒、闭塞、打喷嚏和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呈间歇性反复发作。过敏原因往往不容易找到,一般来说,常因接触尘埃、花粉或化学物质等引起发作。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多发病,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实践证明,增强体质,提高鼻黏膜抗过敏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因此,坚持适当的晨练健身运动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种治本方法。过敏性鼻炎患者可用以下3种晨练健身办法坚持锻炼,可收到明显效果。 慢跑。利用早晨进行,每天一次,每次20~30分钟...
-
慢性支气管炎 呼吸锻炼有氧运动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中老年人常见病。除了进行积极的治疗外,平时的运动保健也很重要。通过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减轻呼吸道阻塞的程度,改善肺通气量及血液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缓解症状,增强心肺功能。 呼吸锻炼 ①腹式呼吸:吸气时尽量使腹部隆起,呼气时尽力呼出使腹部凹下。每天锻炼2~3 次,每次10~20 分钟。②缩唇呼吸: 吸气时用鼻腔,空气经鼻腔的吸附、过滤、湿润、加温,可以减少对气管的刺激;呼气时将嘴唇收缩成吹笛状,使气体通过缩窄口形徐徐呼出,可以延缓小气道提前闭合,提高呼吸效...
-
夏季锻炼耳鼻口 每天泡脚
天热时,老人不妨在家锻炼耳鼻口,一方面可达到加速血液循环、散发热气的功效,另一方面也能锻炼五脏六腑、延缓衰老。 搓耳:双手掌轻握双耳廓,先向脑后搓1分钟,再向面部搓1分钟,使耳廓皮肤略有潮红,局部有热感为度,每日早、晚各1次,搓后神志清爽、容光焕发。 捏耳:运用拇指、食指轻巧而有节奏地捏压耳垂的正中区域,每日2~3次,每次1分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既美容又能增添双目的神采。 揉鼻:两手指揉鼻翼旁1分钟。 推鼻:手指自鼻尖向上沿鼻梁正中推至印堂,反复做10余次。 叩齿:牙齿要平正,叩击要有力,要能清楚地听到...
-
合老年人每天醒来做脊柱伸展锻炼
指导专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 主任中医师 范德辉 记者 朱志安 通讯员 金小■ 老年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较慢,每天醒来,肌肉和骨骼不能一下子调整到灵活舒心的状态。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中医师范德辉指出,当关节没有得到伸展时,在日常的生活就会容易造成关节卡压、小错位,也就是医生常常说的关节紊乱,长期的关节紊乱可导致关节的退行性病变。 范主任表示,中医认为,当人从睡梦中醒来,体内的阳气首先要得到升腾和激发。老年人的阳气相对较弱,激发的时间也较慢,因此,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动作...
-
寒露秋燥 通过食疗和锻炼起到润肺养肺
寒露过后,秋燥将越发明显,呼吸道疾病也到了高发季节。因此,养肺是秋季养生的重中之重,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针对肺喜润恶燥的特征,通过食疗和锻炼起到润肺养肺的功效。 干燥的秋季使人的皮肤日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肺呼吸的日蒸发水分在300毫升以上,因此,主动饮水是秋季养肺的重要环节。主动饮水需要一定的技巧,即一次不宜大量地快速饮水,要多次少饮。最好是在清晨锻炼之前和晚上睡觉前各饮水200毫升,白天的两餐之间可饮水800毫升左右,这样可使肺腑滋润,充满生机。 秋季养生,首先需养肺以祛燥。要多吃些梨、苹果、香蕉、...
-
夏季天气炎热 锻炼耳鼻口
时下天气逐渐炎热,天热汗腺要大量分泌汗液,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容易诱发心梗和脑梗。此时,老人不妨在家锻炼耳鼻口,一方面达到加速血液循环,散发热气的功效,另一方面也锻炼五脏六腑,延缓衰老。 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耳部推拿能疏通全身。老年人经常对耳廓、耳根进行拉、摩、敲、搓、捏活动,可以刺激耳廓的末梢神经及微血管,使局部循环加快,并有助疏通全身经络,增强代谢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鼻推拿保健具有促进鼻腔生理功能、防止鼻黏膜老化,及调整全身气血、增强抗病能力、防止感冒的作用。叩齿搅舌则有助健脑...










